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6979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x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醇酚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醇酚

1、醇和乙醇

2、苯酚

二.重点、难点:

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苯酚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3、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及其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醇

1、醇的分类

(1)按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

(2)按羟基连接类别分为脂肪醇、芳香醇。

(3)按连接链烃基类别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不饱和醇中羟基连在不饱和碳上不稳定,易转化为羰基)。

2、饱和一元醇的通式:

CnH2n+1OH或CnH2n+2O、R—OH

[思考]饱和一元醇和烷烃在组成上有什么相同点?

3、醇的命名

选择连有羟基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某醇。

羟基位次用阿拉伯数字表明,羟基的个数用“二”、“三”等表示。

支链或其它取代基按“次序规则”列出。

芳香醇也是按照上面的命名原则,把芳香烃当作取代基。

[练习]写出下列醇的名称。

乙二醇1,2,3—丙三醇(或甘油、丙三醇)

4、醇的物理性质

(1)n≤3,无色液体、与水任意比互溶;4≤n≤11,无色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

n≥12,无色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2)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

(3)碳原子数越多,溶解度越小。

[思考]甲醇与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甲醇的沸点高于乙烷;乙醇与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乙醇的沸点也高于丙烷;丙醇与丁烷的情况也一样。

为什么相对分子质量相接近的醇与烷烃比较,醇的沸点会高于烷烃呢?

由于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叫氢键。

醇中的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力。

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这是因为甲醇、乙醇、丙醇与水形成了氢键。

[思考]分子中的羟基数目与醇的沸点的关系?

羟基数目增多,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增多增强,醇的沸点越高。

如乙二醇的沸点高于乙醇,1,2,3—丙三醇的沸点高于1,2—丙二醇,1,2—丙二醇的沸点高于1—丙醇。

(二)乙醇

1、乙醇的分子结构:

从乙烷分子中的1个H原子被—OH(羟基)取代衍变成乙醇。

2、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3、乙醇的化学性质(醇类的性质与乙醇类似)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①乙醇和金属钠反应说明羟基中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些金属性较强的金属置换出来。

②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

③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羟基的存在,并可以计算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因为2mol羟基与足量钠反应放出1mol氢气。

[思考]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氢原子来自于羟基上的氢还是乙基上的氢呢?

你有何事实证明?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燃烧:

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归纳]等物质的量的CH3CH2OH燃烧与CH3CH2燃烧生成等量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量的CH3CH2OH燃烧与CH2=CH2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推论]等物质的量的饱和一元醇燃烧与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燃烧生成等量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量的饱和一元醇燃烧与同碳原子数的烯烃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②催化氧化: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

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I、反应现象:

将弯成螺旋状的粗铜丝先在空气中灼热,然后立即插入乙醇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由红色变为黑色,再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Cu的质量不变。

II、反应机理:

Ⅲ、化学键的断键部位:

在氧化过程中,乙醇分子O—H键和C—H键断裂。

[思考]如果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如丙醇),生成物是什么?

如果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只有1个氢原子(如异丙醇),生成物是什么?

如果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2—甲基—2—丁醇),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吗?

[小结]-C上氢原子数目与醇的氧化的关系

A、在-C上有2个H时生成醛:

B、在-C上只有1个H时生成酮:

C、在-C上无H时不能氧化。

如:

2—甲基—2—丁醇

③在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等化学氧化剂作用下,-CH2OH首先被氧化成醛、然后再氧化成酸;而

被氧化成酮,叔醇因其无-H原子,一般不被氧化。

利用K2Cr2O7的酸性溶液将乙醇氧化的原理来检验酒后驾车。

(3)乙醇的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

[实验]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70℃左右,每一个乙醇分子会脱去一个水分子而生成乙烯。

实验室里可以用这个方法制取乙烯。

[反应原理]

化学键的断裂:

脱去—OH和与—OH相邻的碳原子上的1个H。

对于醇类而言只有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其相邻碳原子上的H原子才能和—OH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思考]

①放入几片碎瓷片作用是什么?

防止暴沸。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剂和脱水剂

③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为何要为1∶3?

因为浓硫酸是催化剂和脱水剂,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脱水性,硫酸要用98%的浓硫酸,酒精要用无水酒精,酒精与浓硫酸体积比以1∶3为宜。

④为何要将温度迅速升高到170℃?

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什么位置?

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温度计感温泡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

因为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在170℃的温度下主要生成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水,即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拓展]乙醇能脱水主要是由于乙醇分子里含有羟基。

如果反应条件(例如温度)不同,乙醇脱水的方式也不同,以致生成物也不同。

例如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左右,那么每两个乙醇分子间会脱去一个水分子而生成乙醚。

[思考]乙醇分子内脱水反应和分子间脱水反应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乙醇分子碳氧间断裂脱去—OH生成水。

不同点:

分子内脱水属于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属于取代反应。

结论:

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按照实际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朝着我们所需要的方向进行。

⑤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

为什么?

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

因为浓硫酸有多种特性。

在加热的条件下,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反应除可生成乙烯等物质以外,浓硫酸还能将无水酒精氧化生成碳的单质等多种物质,碳的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⑥有何杂质气体?

如何除去?

由于无水酒精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H2O、CO2、SO2等气体。

可将气体通过碱石灰。

⑦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因为乙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小。

(4)乙醇的取代反应

①跟氢卤酸反应:

乙醇可与氢卤酸发生作用,反应时乙醇分子里的羟基键断裂,卤素原子取代了羟基的位置而生成卤代烃,同时生成水。

②酯化反应:

③分子间脱水反应:

[小结]乙醇性质与结构分析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C2H5)和羟基(—OH)组成的。

羟基比较活泼,它决定着乙醇的主要性质。

学习时要注意是在哪里断键的。

从醇的结构可以看出:

—OH为极性键,因此H-O键可断裂;由于C-OH键也是极性键,因此C-OH键也可断裂,—OH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受—OH吸电子的影响,-H易断裂;若有-H存在,则-H可与—OH发生消去反应。

(1)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2)乙醇与钠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3)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4)乙醇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5)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6)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三)酚类

1、苯酚的分子结构

(1)酚的分子结构特征:

①具有苯环结构;

②具有羟基官能团;

③羟基跟苯环连接。

(2)苯酚和乙醇的结构相同点和不同处:

①相同点:

它们都有羟基,都由烃基和羟基组成。

②不同点:

烃基不同,乙醇分子里是链烃基(乙基),苯酚分子里是芳烃基(苯基)。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没有颜色的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露置在空气中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

熔点是43℃,常温时,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70℃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苯酚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苯酚俗称石炭酸)

[结论]苯酚能与碱反应,体现出它的弱酸性。

[分析]乙醇分子里的羟基难电离,不呈酸性,而苯酚分子里的羟基可电离出H+,呈弱酸性。

这说明什么问题?

乙醇和苯酚都有—OH,但—OH所连的烃基不同,乙醇分子中—OH与乙基相连,—OH上H原子比水分子中H还难电离,因此乙醇不显酸性。

而在苯酚分子中—OH与苯环相连,受苯环影响,—OH上H易电离,使苯酚显示一定酸性。

由此可见,不同的烃基与羟基相连,可以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思考]苯酚水溶液的酸性如何?

你怎样用事实来证明它酸性的强弱呢?

①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不变色。

②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有浑浊出现。

[结论]①苯酚的酸性表现在可以跟碱反应。

但是它的酸性较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②苯酚酸性较弱,所以它的电离方程式用

表示。

③苯酚酸性很弱,比碳酸还弱。

[练习]实验室欲从煤焦油中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溶液,振荡后分层,再用分离。

此时上层液体是,下层液体是。

再向下层液体中通入气体就析出苯酚。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

取少量的苯酚溶液于一试管中,然后滴加过量的饱和溴水,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结论]浓溴水与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

这说明羟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使取代更易进行。

[比较]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

用液态溴,并用铁屑作催化剂,生成一元取代物。

苯酚的取代反应条件:

溴水,不需要催化剂,生成三元取代物。

[结论]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总结]

①溴取代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

(与甲苯相似)

②该反应很灵敏,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

③不能用该反应来分离苯和苯酚。

[练习]

(3)苯酚的显色反应

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这一反应也可检验苯酚的存在。

反过来,也可利用苯酚的这一性质检验FeCl3。

注意溶液显紫色,没有沉淀析出。

[练习]鉴别乙醇和苯酚稀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澄清B、加入FeCl3溶液,观察是否呈紫色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D、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小结]在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两个基团,不是孤立的存在着,由于二者的相互影响,使苯酚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化学性质。

苯酚分子中苯环上连有一羟基,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得苯酚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更活泼,因此苯酚比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

苯酚分子中的—OH与苯环相连,受苯环影响,—OH上H原子易电离,使苯酚显示一定酸性。

4、苯酚的用途

(1)制酚醛树脂、合成纤维、医药、染料、农药。

(2)可用于环境消毒。

(3)可制成洗剂和软膏,有杀菌、止痛作用。

(4)是合成阿司匹灵的原料。

【典型例题】

例1.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A.CH3CH2CH2OH  B.(CH3)3CCH2OH

C.

 D.

分析:

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要尽可能地理解其反应机理,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否则就很难灵活运用。

不管是醇的消去还是卤代烃的消去都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C原子还有相邻的碳原子②这个相邻C原子上还要有H原子。

选项B、D中,羟基碳的相邻C原子上均无H原子,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根据醇氧化成醛的机理可总结出只有与羟基直接相连的C原子上有两个H原子时,这个醇才能被氧化为醛,选项C中虽然含有这种结构,但其氧化后的产物应是溴代醛,而不是醛。

故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为A。

例2.乙醇分子结构中各种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和浓硫酸共热到170℃时断键②和⑤

C.和浓硫酸共热到140℃时断裂②,其他键不断

D.在银催化下与O2反应时断键①和③

分析:

根据乙醇在发生各种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

A选项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酸钠,是乙醇羟基中O—H键断裂,故是正确的。

而B选项是乙醇消去生成乙烯和水,是②和⑤断裂,也是正确的。

而C选项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醚。

应断键①和②,故是错误的。

D选项是乙醇氧化为乙醛,断键为①和③,也是对的。

答案为C。

例3.甲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除去苯酚的操作正确的是

A.加FeCl3溶液  B.加水分液

C.加溴水过滤  D.加NaOH溶液,分液

分析:

有机物除杂时经常要用到物理性质,要特别注意有机物的溶解性问题,一般共价化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中,而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中。

甲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除去苯酚的操作应利用甲苯和苯酚的性质不同进行除杂。

苯酚能和FeCl3溶液反应,但生成物不是沉淀,故无法过滤除去;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但三溴苯酚能溶于甲苯,因此也不会产生沉淀,无法过滤除去;常温下,苯酚在甲苯中的溶解度要比在水中的大得多,因此用加水分液法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只能选D,因为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的苯酚钠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而不溶于甲苯,从而可用分液法除去。

答案为D。

例4.有机物丁香油酚的结构式:

,则该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可使溴水褪色  B.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易溶于水D.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分析:

观察有机物的结构式中含有的官能团为:

碳碳双键、苯环、酚羟基等。

一般来说具有多官能团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也具有多个官能团的性质。

由“碳碳双键”,推出有机物:

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聚反应。

由“酚羟基”,推出有机物:

能与碱发生反应;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易被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由“苯环”,推出有机物: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由苯酚和乙醚的物理性质,可推出有机物不易溶于水。

答案为B、C。

例5.简述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的操作过程。

分析:

乙醇本身是一种溶剂,但它与其它常见溶剂是互溶的,苯酚难以从乙醇中通过物理方法一步分离出来。

可考虑先将它们中的某一种物质加以转化后再行分离,由于乙醇同苯酚均可同金属钠反应,不能用钠实现此目的。

但从两种物质中-OH对氢氧化钠作用情况不同,可用氢氧化钠将苯酚转化为苯酚钠,用蒸发方法除去乙醇。

然后将苯酚钠再转化为苯酚,进一步分离混合物,得纯净苯酚。

答案:

向混合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搅拌或振荡,蒸发乙醇,然后向剩余液体中通过量CO2,静置后分液,弃去水层,回收油层。

例6.某有机物X的蒸气完全燃烧时需要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CO2和三倍于其体积的水蒸气,有机物X在适宜条件下能进行如下一系列转化:

①有机物X的蒸气在Cu或Ag的催化下能被O2氧化成Y;②X能脱水生成烯烃Z,Z能和HCl反应生成有机物S;③S和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溶于水的有机物Q。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③转化过程。

分析:

确定X的化学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由X的蒸气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水蒸气的数量关系,可写出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Oz+3O2→2CO2+3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x=2,y=6,z=1,即X的化学式为C2H6O,再由①—③的实验事实不难确定X的结构简式为C2H5OH。

答案:

(1)C2H5OH

(2)①

例7.A、B、C三种物质化学式都是C7H8O,若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若投入金属钠只有A没有变化。

(1)写出A、B、C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C的另外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分析:

从分子式中C、H原子个数关系可推断A、B、C三种物质均可能含有苯环。

在芳香族化合物中,苯酚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C应具有酚的结构,对照苯酚的分子式,C应是苯酚的同系物,分子组成上比苯酚多一个“CH2”基团。

与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有

,前者属于醚类,不与金属钠反应;后者属于醇类,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答案:

例8.化合物A(C4H10O)是一种有机溶剂。

A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①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②A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B。

写出由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③A的同分异构体F也可以有框图内A的各种变化,且F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

F的结构简式是。

分析:

①C4H10O符合通式C

H

O,根据A与Na反应,推出A是醇类,则A含有的官能团是羟基。

②醇A的同分异构体有四种,由A到B是发生烃基上的取代反应,烃基上的氢是一类,则A为

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符合题意的醇A的同分异构体烃基上的氢有三类,则F为:

答案略。

【模拟试题】

1.酒精在浓H2SO4作用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加聚反应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

2.质量为ag的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g的是

A.硝酸B.无水乙醇C.盐酸D.一氧化碳

3.甲苯和甘油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那么可推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A.5%B.8.7%C.17.4%D.无法计算

4.将一定量有机物充分燃烧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完全吸收,经过滤得到沉淀20g,滤液质量比原石灰水减少5.8g,该有机物可能是

A.乙烯B.乙二醇C.乙醇D.乙醚

5.对同样的反应物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得到不同的产物,如

又知C2H5OH在活性铜催化下,可生成CH3COOC2H5及其它产物,则其它产物可能是

A.H2B.CO2C.H2OD.H2和H2O

6.已知一氯戊烷有8种同分异构体,可推知戊醇(属醇类)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5种B.6种C.7种D.8种

7.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6:

3,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A.3:

2:

1B.3:

1:

2C.2:

1:

3D.2:

6:

3

8.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则烃A为

A.1-丙稀B.1,3-丁二烯C.乙炔D.乙烯

9.下面有关苯酚的叙述:

①是有机化工原料,可以制电木;②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醇;③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④酸性比甲酸、乙酸、碳酸均弱;⑤可以和硝酸发生酯化反应;⑥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⑦既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③⑥⑦B.①②③④⑦C.①④⑥⑦D.②③⑤⑥⑦

10.下列物质中,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11.某有机物分子式为

,则该有机物的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4种B.5种C.6种D.3种

12.化学式为

的苯的衍生物,分子中只有两个互为对位的取代基,则其中不与

溶液反应的物质的数目为

A.1B.2C.3D.4

13.下列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是

C.

D.

14.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苯酚和溴水B.苯和溴水C.乙烯和溴水D.乙苯和溴水

 15.能够检验苯酚存在的特征反应是

  A.苯酸与硝酸反应B.苯酚与溴水反应

  C.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16.能从煤油中分离出苯酚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盐酸C.溴水D.KMnO4溶液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苯酚都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苯酚与苯甲醇

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因而它们互为同系物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溶液立即呈紫色

  D.在苯酚溶液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5个氢原子都容易被取代

18.白藜芦醇

广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

能够跟1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A.1mol,1molB.3.5mol,7mol

C.3.5mol,6molD.6mol,7mol

19.取3.4g只含羟基、不含其它官能团的液态饱和多元醇于5LO2中点燃,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0.56L,将气体经氧化钙吸收,体积又减少2.8L(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3.4g醇中含C______mol、H_______mol、O_______mol。

则该醇中C、H、O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

(2)以上比值能否确定该醇的分子式?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醇任意一个羟基换成氯原子,都得相同的物质,则该醇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0.已知某化合物甲,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其C、H的质量分数合计为78.4%,又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且甲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它的四个价键分别连接在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上。

如下图所示:

  (A、B、D、E为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1.如图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约20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硫酸;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器。

当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后,由于浓硫酸流入B中,则D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几分钟,无水硫酸铜粉末由无色变为蓝色,此时水浴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从F顶端逸出,点燃气体,有绿色火焰。

试回答:

⑴B中逸出的主要气体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⑵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E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F管口点燃的气体是(填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⑸A瓶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⑹由A中发生的反应事实,可推断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2.有关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