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845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docx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夯实农村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程亮

江苏省灌南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多年来全县“三农”工作情况,客观分析当前“三农”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动员全县广大干群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灌南县“三农”工作的回顾

   多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农村基础建设年”的各项工作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致力培育新农民,合力建设新农村,“三农”工作开局良好。

   

(一)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强力推进。

江苏省灌南县在多年来新农村示范村八大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完善、充实提高,提出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高效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培训、集体经济振兴、清洁能源普及、基层组织强化、现代文明建设等新农村示范村八大工程建设。

在全县筛选70个示范村,分为规划整治、产业特色、社区管理三种类型,因村制宜、分类实施。

通过5-10年规划整治工作的努力,全县可节约土地10万亩以上。

至今,70个示范村建成“一池四改”户用沼气1028只,改装太阳能1530户;村庄规划整治进展顺利,已置换农村宅基地583份,完成插建792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会员1301人;开展各种技能培训7756人次;农村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得到强化。

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二)富民产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

按照“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就业”的要求,以培育“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为抓手,把产业培育特别是把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首要任务,示范村富民产业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益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以“苗木花卉、设施蔬菜、林间套种、规模养殖”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至今,全县新增蔬菜、中药材、花卉等高效农业面积1.81万亩,大部分乡镇千亩连片的500亩核心区在不同程度地推进实施,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批准为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花卉苗木、食用菌、设施蔬菜、农业观光等项目初具规模,冠台花卉等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初步显现。

   (三)农村基础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灌南县按照“农村基础建设年”的目标要求,把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农村道路网络进一步完善,今年计划再投入50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204公里。

扎实推进农田基础配套建设,我县完成总投资1780万元,兴建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250座,新建防渗渠35公里。

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我县一季度新增农机具1300余台(套)。

我县扎实开展“六无六有”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村部及配套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推行村干部“坐班”和村级绩效管理,村级组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一乡一品”地方特色文化名片逐步向乡镇延伸。

   二、灌南县“三农”工作的发展情况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年。

从中央到地方都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农”工作处于一个重要的黄金发展期。

   灌南县“三农”工作的具体发展重点为“八个5”: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扶持专业大户500户,发展农民经纪人5000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0个,高效农业面积新增5万亩,土地流转经营面积新增5万亩,实用技能培训5万人次,全县低收入户脱贫5万人。

   

(一)扶持农业做产业。

农业是富民之本,产业是富民关键,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培育优势产业。

放大特色项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因村制宜、因地制宜,结合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产业特色,选择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较强的项目,使特色产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打造主导产业,围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苗木花卉”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建设327省道沿线浅水藕、326省道沿线设施蔬菜和苗木花卉、236省道沿线辣椒、涟中干渠沿线淮山药、沂河淌沿线水禽养殖、苗猪繁育及北六塘河、柴米河等内河沿线林套中药材等产业基地,确保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50元。

做响品牌农业,大力实施农业创牌工程,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我县现有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绿色食品品牌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等优势,围绕浅水藕、淮山药、优质稻米、花卉苗木等特色产品,加强项目包装,加大农业招商,着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

切实做好乐义·江苏灌南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强化带动农民增收效果。

   创新发展机制。

不断探索和健全“以农户为主体、以基地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以效益为纽带”的经营机制,大力发展“企业+基地”模式,由大型龙头企业(公司)直接投资农业项目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全过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鼓励农民出租承包土地或以土地入股,优先进入企业务工,如浙江森禾集团的发展模式、冠台花卉的发展模式。

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模式,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或能人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一供种(苗)、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生产规程、统一品牌销售,形成“一村(乡)一品”或“多村(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如花园的獭兔养殖模式。

鼓励和支持各类工商企业、私营业主、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或县乡机关干部、科技人员牵头承包农民流转的土地,实行农业规模化高效生产经营。

   多元增加投入。

建立“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民投入主体、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要加大财政投入,对大中棚等设施栽培、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加工与出口创汇、名优品牌创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对大户和企业在土地流转、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要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引导、鼓励农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

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农业投资发展公司,实行规范化、规模化运行。

   

(二)推进村庄抓集中。

灌南县把村庄规划建设和规范农民宅基地管理作为强化农村基础、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作为示范村八大工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科学规划来引导集中。

规划是村庄整治的“龙头”,是推进村庄集中的基础。

通过一季度的规范,村庄规划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我县在深入研究村庄科学布点、节约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进村入户现场勘察,详细了解民情民俗、地理水系等,对新农村示范村进行了合理规划。

   加快配套来带动集中。

加快规划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序引导农民建房向规划区集中。

要按照“六步工作法”的工作流程,抓紧组织规划区内的清障、环境综合整治及宅基地流转等前期准备工作。

列入道路铺设计划的示范村要主动对接,组织施工,同时鼓励农户自筹资金开展户前路和卫生路建设,为其他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规划区内的水电、有线电视、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由乡镇、村与县有关部门做好对接,根据村庄规划整治推进情况适时组织实施,努力实现规划区内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沟塘净化,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

严格管理来规范集中。

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和农民宅基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对已经有规划的村,规划区外一律不得新批宅基地建房,规划区内建房要按照规划严格进行审批,建设部门要积极向农户推荐新房的结构和式样。

要建立健全村庄整治长效机制,落实监督措施。

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和管理新农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有关村庄绿化、卫生保洁、垃圾处理、改变陈规陋习等以村规民约形式加以规范、加以约束。

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让他们全程参与村庄规划整治建设,努力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三)利用河堤搞开发。

灌南县河流众多,水面、河堤、滩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共有水面、河堤、滩地约20万亩,其中骨干河道17条,河堤长度530公里,河堤、水面、滩地资源达16万亩,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据统计测算,目前全县河堤利用年产值达1亿元,每年带动农民人均收入100多元。

如果通过开发复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年产值可达3亿元,每年可带动农民人均收入300多元。

近年,灌南县因势利导,果断决策,提出大力发展河堤经济,把河堤经济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抓紧规划,合理开发。

在对各乡镇河堤利用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新沂河、沂南河、柴米河等17条骨干河道的河堤复合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规划,提出林—经、林—药、林—畜、林—禽、林—菜、林—菌、林—苗木、网箱养鱼、芦苇、柳苕等10种河堤经济发展模式。

我县根据各乡镇境内河堤、水面、滩地实际状况和利用现状,并综合考虑当地农民群众的种养习惯和传统经验,因地制宜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河堤经济发展规划。

   抓住要点,推动开发。

河堤经济是复合利用、循环经济,要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逐步推进、力求实效”的原则,扎实予以推进。

要培育典型带动开发。

大力培育河堤林下养畜禽、林套中药材、林套经,水面网箱养鱼、水禽养殖,滩地南美北对虾、泥鳅等特色水产养殖典型,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户投资参与河堤的开发利用。

   (四)引导农民变股民。

通过“政府引导、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鼓励农民以土地、技术、劳力、资金等多种方式入股,参与或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生产由传统分散经营向集约规模经营转变,大力提高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化程度和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发展合作经济。

要通过财政扶持、政策激励、信贷投入、项目支持等措施,鼓励种养加各类专业大户发展壮大,促进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农民经纪人的成长。

灌南县因势利导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通过包装项目、政策激励等措施,扎实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

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通过技术帮扶、购销帮扶、资金帮扶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实现共同发展。

   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必须适应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农民职业身份变化、农民居住环境变迁的新形势,高度重视农民的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建设。

大力实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大力培育股民型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大力培育创业型农民,使“务工型”向“创业型”农民转变。

大力开展现代文明思想理念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科技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观念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民。

   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户以土地出租、折价入股等形式进行流转。

对连片流转土地、从事规模经营达到一定数量的,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补贴。

农户流转承包土地后,应享受的国家有关土地补贴政策不变。

在土地流转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确保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规范有序。

   (五)脱贫攻坚求突破。

近来年,灌南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今年省委、省政府又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提出通过3-5年努力,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我县将抓住机遇强力推进脱贫工作,力争实现全县低收入户脱贫5万人目标。

   摸准实情。

据今年全省组织的低收入户快速调查统计,全县2500元以下低收入户有近3.5万户、11.7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18.6%。

从调查结果看,我县相对贫困的低收入人口数量较多,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进一步抓好低收入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认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重大意义,理清帮扶思路,选准脱贫项目,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创新机制。

要管理创新,提高针对性。

加强各种脱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把经济薄弱村及全县低收入户作为帮扶的重点。

要集中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低收入户脱贫致富。

要机制创新,提高实效性。

灌南县已组建扶贫兴农开发公司,将通过市场化运作各类扶贫资金,实现滚动式发展,最大程度的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组织创新,提高长效性。

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以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和帮扶低收入户脱贫为抓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扶贫,采取“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方式,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用好政策。

积极与“五方挂钩”帮扶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对接沟通,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

以扶贫项目为载体,把17个村财政整村推进资金680万元全部用于产业化扶贫项目,逐步形成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化扶贫开发新格局。

要整合扶贫培训资源,优先考虑低收入户的贫困劳动力,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人实现转移就业。

推进村企结对帮扶,组织开展“一村多企、一企多村”结对帮扶活动,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开展产业化扶贫,实现村企双赢。

   统筹兼顾。

具体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今年灌南县把16个经济薄弱村纳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脱贫。

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脱贫攻坚要切实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在产业化帮扶上做文章。

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紧紧抓住省委派驻工作队来我县扶贫的机遇,利用太仓与灌南南北挂钩优势,承接太仓、平江及苏南其他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六)基础建设再夯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今年,灌南县提出“农村基础建设年”,在年前召开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农村基础建设年”的有关要求进行了部署,并出台系列配套文件汇编成册发到每个村,促进农村基础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规范村级管理。

强化村部建设。

县委组织部担负起加强村部建设的牵头重任,积极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拨付一点、部门挂联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等形式多方筹措村部建设资金。

特别是对70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村部,要按照“六室、一厅、两市、八有、四栏”的标准,率先完成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

要强化制度建设。

我县规定,把村干部“坐班”和“帮办”代理服务等制度落到实处。

要建立健全村民理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真正实现广大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要强化绩效管理。

   办好惠民实事。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

快速实施道路通达工程。

努力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培训,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城镇教师到农村工作。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以提高人口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重点,建立健全稳定的筹资机制、合理的补偿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面要稳定在98%以上。

全面开展农村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努力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农村文体建设。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农村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好“三下乡”活动,办好“农家书屋”。

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娱乐健身的文化体育场所,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农村文化活动服务网络全覆盖。

建设乡风文明。

灌南县把乡风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力求精品,打造特色。

强化宣传引导,教育乡村干部带头树立“十种良风”,以各级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全县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要引导农民大力倡导“十个风尚”,弘扬文明新风。

扎实开展多种形式、富有乡村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弘扬正气,奋发向上。

要强化阵地建设,结合新农村服务中心(村部)规划建设,统筹把村级卫生与计生服务机构、农民娱乐休闲场所、农民教育培训场所、读书读报场所、矛盾纠纷调解场所、日用品及农资超市等便民利民阵地尽量向新农村服务中心集中,使新农村服务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村民之家”。

强化品牌打造,根据前一阶段新农村建设现代文明创建工作推进组的调查,各乡镇形成“一乡一品”地方特色文化,如新安镇的锣鼓、五队乡的舞龙、孟兴庄镇的淮海戏、新集乡的书画、三口镇的舞狮、田楼乡和北陈集镇的花船、花园乡的唢呐、李集乡的老年文艺宣传队、张店镇的杂剧团、堆沟港镇的腰鼓、汤沟镇的京剧、长茂镇的歌舞、百禄镇的淮剧等,各乡镇充分利用已形成的特色文化,扩大普及范围,建好专业队伍,放大品牌效应。

   三、展望灌南县今后“三农”工作

   “三农”工作关系民生,体现民意,考验干部。

江苏省灌南县加强领导,真抓实干,拼搏争先,将合力推动“三农”工作跨上新的台阶。

   重中之重充分体现。

灌南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五大块重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领导力量、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

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上,充分体现“三农”工作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强力推动“三农”组团五条线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展机制务实创新。

今后一个时期,将是“三农”工作的黄金发展期,也是乡村干部的政绩期。

我县将结合各乡镇、各部门实际,善于用创新的思维做好“三农”工作,用创新的办法破解“三农”难题,用创新的机制创造“三农”工作新业绩。

要积极探索“三农”工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产业化发展机制,因地制宜找准切合本地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确保“三农”工作取得实效。

   绩效管理提升到位。

“三农”工作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突破的难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

今年灌南县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行三政绩效管理,这既是一场机关效能革命,也是加快推进全县工作的重大创新与尝试。

我们“三农工作组团”的五个指挥部和新农村建设的六个专业工作推进组,通过强化绩效管理,切实提高开展“三农”工作的整体水平与效果。

把绩效管理与落实“三农”工作部署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根本点,找准着力点,主攻关键点,不断创新思路,强化绩效管理,破解工作难题,做好富民文章,努力提升“三农”工作层次和水平,真正实现“勤政为民、廉政服民、优政富民”的工作目标,使绩效管理在“三农”工作中得到充分实践与体现。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村是奔小康、固根本的和谐基础。

江苏省灌南县倍加珍惜当前发展“三农”的大好时机,倍加珍惜灌南加快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倍加珍惜组织和群众对我们的嘱托和信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克难攻坚的决心,努力开创我县“三农”工作新局面。

  江苏省灌南县张店党政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