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842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docx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个孤立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而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一连串的音节连续发出,:

,形成语流。

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

四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流畅、更自然、更谐调,发音更轻松。

1.1变调

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

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1.1.1上声变调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

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例如:

(上声+阴平)=211+55

百般baibiin

省心shtngx?

n

(上声+xx)=211+35

祖国zuguo

改革gaig?

(上声+去声)=211+51

广大guandd

土地tudi

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211。

例如:

(上声+轻声)=211+0

矮子aizi

姐姐jiejie

耳朵erduo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实验语音学从语图和听辨实验证明,前字斧子fuzi

尾巴weiba

xxmahi奶奶nainai

老婆laopo

口袋koudai

讨论taolun

感谢ganxi挑战tiaozhan

稿件gaojian

旅行Iuxing

朗读Iangd导游daoyou

考察kaocha

摆脱baituo

警钟jingzho保温baowyn

火车huochy

上声、后字上声构成的组合与前字阳平、后字上声构成的组合在声调模式上是相同的。

说明两个上声相连,前字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变调调值描写为21435。

例如:

(上声+上声)=35+214

懒散Ians手指shouzh母语miuy{海岛haid0旅馆lugu0广场

guangcha首长shouzh0简短jiandu古典gudi粉笔fenb小组xiaoZU少jianshao

(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如果后面没有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未尾音节一般不变调。

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i)当词语的结构是双音节+单音节的双单格”时,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

(上声+上声+上声)=35+35+214

手写体shouxi展览馆zhanlangu管理组guanl7选举法xuanjufa

洗脸水xilian水彩笔shuica打革览场dabacha勇g敢者yongganzhe

(ii)当词语的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的单双格”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为211,中间音节则按两字组变调规律变为35。

例如:

(上声+上声+上声)=211+35+214

党小组dangxiao撒火种sahuozh6冷处理lengchi耍笔杆shuab1gan

小两口xiaoliang纸老虎zh1lac老保守laobaosh小拇母指xiaomuzhi

1.1.2一“”、“不”的变调普通话还有“一”七“”八“”不“”的变调,由于普通话中“七”八“”已经趋向于不

变调,学习普通话只要求掌握“一”不“”的变调。

“一”的单字调是阴平声55

(y?

),不”的单字调是去声51(bU)。

一”不”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时,

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例如:

第一;不,我不。

当它们处在其他音节前面时,声调往往发生变化。

“一”有两种变调:

(1)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以下“一”字标变调)例如:

(xx+去声)=35+51

一半ybdn

一度ydu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即在非去声前,调值变为51,跟去声的调值一

样。

例如:

(阴平前)(去声+阴平)=51+55

一般yiban

一经j?

ng

一生yshyng—边yibian

一瞥piy

一天yiti一端yiduan

一身yshyn

一些yxiy

一旦ydan

一概ygai一定ydng

一共ygbng

(xx前)(去声+xx)=51+35

一连ylian

一时yShi

一行yxng一齐yqi

——同ytong

——直yzh一女口yru

一头ytou

一群yqun

(上声前)(去声+上声)=51+214

一举yiju

一起yiqi

一统yito一口yikou

一手yishou

一早yiz一览yilan

一准yizhun

当“一”作为序数表示“第一”时不变调。

例如:

“一楼”的“一”不变调,表示“第一楼”或“第一层楼”,如果念变调的话表示“全楼”。

“一连”的“一”不变调表示“第一连”,而变调则表示“全连”,副词“一连”中的“一”也变调,如“一连五天”。

不”字只有一种变调。

当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35(bu),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以下“不”字标变调)例如:

(xx+去声)=35+51

不必bubi

不测buce

不要buyd不变buban

不错bucuo

不但buda不便buban

不待buddi

不定budnng

当“一”嵌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要轻读,属于“次轻音”。

例如:

听一听tingyiting

看一看kanyikan

谈不谈tanbutan

会不会hunbuhun

看不清kanbuq1ng

打不开dabuka学一学xueyixue

穿一穿chuanyichuan

买不买maibumai

缺不缺quebuque

起不来q7bulai

记不住jUuzhU写一写xieyixie

逛一逛guangyiguang

去不去qUbuqU

好不好haobuhao

拿不动nabuldong

听不懂t1ngbudong

由于“次轻音”的声调仍依稀可见,当“一”和“不”夹在两个音节中间时,不是依前一个音节变为轻声的调值,而是当音量稍有加强,就依后一个音节产生变调,变调规律如前。

例如:

听一听、看一看、会不会。

1.1.3轻声

在普通话里,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之外,有些词里的音节或句子里的词,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念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音节叫轻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由于长期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轻短模糊。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例如:

哥哥、婆婆、姐姐、弟弟。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变调总是根据前一个音节声调值决定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值,而不论轻声音节原调调值的具体形式。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

固定读轻声的单音节助词、语气词也不例外,它们的实际轻声调值也要依靠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定。

绝大多数的轻声现象表现在一部分老资格的口语双音节词中,长期读作重最轻”的轻重音格式,使后一个音节的原调调值变化,构成轻声调值。

轻声不是普通话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只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得比原来又轻又短。

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变调。

轻声是普通话的一个重要语音特点,轻声说不好,普通话就说不地道。

南方方言中一般没有轻声现象,所以轻声是南方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

难在发音和识别。

因此,要学好轻声,一是要掌握轻声的读法,二是要清楚哪些词语读轻声。

1.1.3.1轻声的特点和读法

从声学上分析,轻声音节的能量较弱,是音高、音长、音色、音强综合变化的效应,但这些语音的要素在轻声音节的辨别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

语音实验证明,轻声音节特性是由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构成的。

从音高上看,轻声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调值,变为轻声音节特有的高形式,构成轻声调值。

从音长上看,轻声音节一般短于正常重读音节的长度,甚至大大缩短,可见音长短是构成轻声特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尽管轻声音节音长短,但它的调形仍然可以分辨,并在辨别轻声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轻声音节的音色也或多或少发生变化。

最明显的是韵母发生弱化,例如元音(指主要元音)舌位趋向中央等。

声母也可能产生变化。

例如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声母变为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等。

轻声音节的音节变化是不稳定的。

语音训练只要求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字典、词典已收入的)。

例如:

助词的”读de,了”读le,词缀子”读zi,钥匙”读shi,衣裳”读shan®

实验语音学认为,音强在辨别轻重音方面起的作用很小。

在普通话轻声音节中音强不起明显作用。

轻声音节听感上轻短模糊,是心理感知作用。

由于轻声音节音长短,读音时所需能量明显减少,但音强并不一定比正学重读音节弱。

轻声音节的音高、音长、音色、音强都发生了变化。

但轻声最主要的语音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轻声音节的音长一般短于正常重读音节的长度。

二是轻声音节的调值(音高形式)已经改变,与原有声调不同,形成了独特的轻声调值。

根据轻声的语音特点,在练习轻声词时可以适度拉长前面的重读音节,尽量缩短后面的轻声音节,读出类似于附点音符的前长后短的节拍。

如果只是缩短音节时长,听起来仍然是怪怪的,并不是标准的轻声。

在缩短音长的同时,还必须改变原有调值,读出轻声调值。

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调值是由其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决定的,共有两种形式:

(1)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

例如:

(阴平轻声)=55+31

他的tade

xxgeg桌子zhuozi

先生xianshen说了shuole

休息xi口xi

衣服y?

fu

(XX轻声)=214+31

婆婆popo

红的hongde

学生xu?

sheng

(去声轻声)=51+31

弟弟ddi

坏的huaide

笑话xiaoha东西dongx耽误dunwu

房子fdngzi

活泼huopo

xxm?

ngba晴了qngle

泥鳅nqiu

便宜pidnyi

扇子shanzi

丈夫zhangfu

客气kaqi睡了shule

意思ysi

太太taaiti

(2)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44(实际发音受前面上声的影响,往往开头略低于4度,形成一个微升调形,由于轻声音节长短,这种细微之处不易察觉)例如:

(上声轻声)=211+44

姐姐jiejie

喇叭Iaba

xxmahu

老婆Iaopc我的wode

老实Iaoshi

耳朵erduo

买卖maimai斧子fuzi

嘱咐zhufu

口袋koudai

眼睛yanjing

1.1.3.2哪些词语读轻声

轻声词多为口语中的常用词语。

书面色彩很浓的词语和新词、科学术语里一般没有轻声词。

在词典中,大部分轻声音节是不标调号的,比如“窗户chuughu朋友p?

ngyou。

这类词语称为必读轻声词,就是说必须读轻声。

还有一类,标注了调号,但是该音节前标有一个圆点,比如父亲fu?

q?

n生日

shyng?

r?

白天bai?

tiu这一类词语一般要轻读,只是偶尔(间或)重读,我们称之为“可轻读词语”。

不过,这类词语如果重读,则语感生硬、不自然,影响普通话的语音面貌,所以多数时候还是应该轻读。

普通话里大多数轻声都同词汇、语法上的意义有密切关系。

普通话轻声词语很多,不可能一个去查词典,为了方便方言区人学习掌握,我们把必轻声词和可轻读词语归为“有规律的”和“约定俗成的”两大类:

第一类:

有规律的。

普通话中大部分轻声(或轻读)和语法成分密切相关,有很强的规律性,只要记住规律即可轻松掌握。

1.轻声(即必读轻声词,下同)

(1)结构助词“的、地、得”为轻声。

例如:

的: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作品2号)

地: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作品3号)

得:

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作品8号)

(2)时态助词“着、了、过”为轻声。

例如:

着:

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作品25号)

了:

父亲发怒了。

(作品7号)

过:

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作品3号)

(3)语气助词“啊、吧、了、吗、呢、的”一般为轻声。

例如:

啊:

好大的雪啊!

(作品5号)

唱啊唱,嘤嘤有韵,,,(作品22号)

吧:

好吧。

(作品2号)小学的老师也太倒霉了吧?

(作品23号)吗:

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作品7号)

呢:

远着呢!

(作品16号)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作品25号)

(4)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儿、头、巴、们”为轻声。

例如:

儿子、木头、下巴、我们。

(注意:

个别以后缀“头”结尾的词语为“可轻读词语”。

如:

斧头、苦头、势头、指头。

(5)叠音词、单音节动词重叠中的后字为轻声。

例如:

爸爸、妈妈、老太太、娜娜、明明、蝈蝈儿、蛐蛐儿、谢谢、看看注:

副词、拟声词的重叠不轻声,如:

渐渐、簌簌、哗哗。

(6)联绵词的第二个音节为轻声。

例如:

伶俐、萝卜、哆嗦、疙瘩

2.轻读(即可轻读词,下同)

(1)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一般轻读。

例如:

进来、出去、坐下、站起来、跑过去、冷下去、说出来、拿回来。

(加点字为轻读,下同)

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

(作品50号)

把报纸从花园篱笆的一个特制的管子里塞进来。

(作品4号)

向妈妈要了一把铲子就跑了出去。

(作品

41号)

一位姓魏的学生突然站了起来。

作品

15号)

老麻雀是猛扑下来救护幼雀的。

作品

27号)

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作品

27号)

(2)名词或代词后面的某些方位词一般轻读。

例如:

,在污土里,在荒草里,,(作品3号)

也是在街上。

(作品21号)

站在树下,吃几口嫩草。

(作品57号)

(3)夹在词语中间的“一”和“不”要轻读。

例如:

干不了、XX(详见一、不的变调”

(4)一些四字词语中的第二个音节轻读。

例如:

黑不溜秋、黑咕隆咚、稀里哗啦、稀里糊涂。

第二类:

约定俗成的。

无语法规律可循,需要我们一个积累。

不过,只要留心,也可以总结出一点规律。

举例如下:

1.“么”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这么那么怎么什么多么

2.部分以“当”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行当妥当稳当

轻读:

勾当

3.部分以“糊”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含糊迷糊模糊

4.部分以“快”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勤快爽快凉快

轻读:

痛快

5.部分以“量”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打量商量思量

轻读:

分量力量估量

6.部分以“家”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人家冤家亲家东家婆家娘家

轻读:

行家公家老人家

7.部分以“匠”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木匠铁匠石匠(但“工匠”不是轻声)

8.部分以“气”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力气运气客气阔气小气秀气脾气福气轻读:

神气和气晦气火气志气义气

9.部分以“实”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扎实壮实结实老实

轻读:

诚实

10.部分以“得”结尾的词语:

轻声:

懒得不由得

轻读:

记得晓得懂得觉得使得值得免得显得不见得

了不得舍不得

11.部分以“人”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丈人爱人媒人

轻读:

别人主人客人工人证人大人夫人

12.部分以“处”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读:

短处长处好处害处益处用处难处住处去处

13.部分以“识”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见识认识知识

14.部分以“活”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快活忙活养活

15.部分以“夫”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姐夫大夫丈夫功夫工夫

16.部分以“应”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答应

轻读:

照应报应

16.部分以“道”结尾的双音节词语:

轻声:

门道地道厚道

轻读:

公道知道味道打交道

1.2“啊”的音变

“啊”是兼词,既可作语气词,也可作叹词。

1.2.1啊“”作叹词

“啊”作叹词时,出现在句首,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的变化。

在韵母a不变的情况下,读哪种声调和说话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只要按照不同声调读“啊”,就是后面不跟随补充的语句,听者也能明白说话人的情感。

例如:

真让人高兴,你入党了。

(叹词,表示惊异,赞叹)

啊,你说什么?

他不在吗?

(叹词,表示追问)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叹词,表示恍然大悟)

啊,好吧。

(叹词,表示应诺)

1.2.2啊“”作语气词

“啊”作语气词时,出现在句尾,它的读音受前边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变化的规律如下:

(1)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a、0、e、i、?

和?

时,啊”字读ya,也可以写作“呀”。

例如:

a

0

e

i?

?

他的手真大啊(daya)!

这里的人真多啊(duoya)!

赶车啊(cheya)!

是小丽啊(Iya)!

快去啊(quya)

应该注意节约啊(yueya)!

(2)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ao、iao时,啊”字读wa,也可以写作“哇”。

例如:

u你在哪儿住啊(zhuwa)?

有没有啊(youwa)

ao写得多好啊(haowa)!

iao她的手多巧啊(qiaowa)!

(3)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啊”字读na,也可以写作哪”例如:

-n这糖可真甜啊(tianna)!

你走路可要小心啊(x1nna)

⑷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啊”字读nga,仍写作啊”例如:

ng这事办不成啊(chengnga)!

大家唱啊(changnga)!

(5)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舌尖前元音-i[刁时,啊”字读[z]a,作写作“啊”。

例如:

-i[?

你真是乖孩子啊(zi[z]a)!

你到过那里几次啊(c[z]o)?

(6)当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舌尖后元音-i[?

和卷舌韵母er时,啊”字读ra,仍写作啊”例如:

-i[?

这是一件大事啊(shra)!

你吃啊(ch1ra)!

1.2.3啊”的音变规律表

啊前面的韵母

a、ia、ua、o、uo、e、

ie、ue

i、ai、uai、ei、uei、?

啊”前面音节尾音a、o、e、?

啊”的音变举例快画呀!

真多呀!

快来呀!

出去呀!

在这儿住哇!

真好哇!

好人哪!

路真远哪!

大声唱啊!

行不行啊!

真自私啊!

什么事啊!

ya

i、?

ya

u、ou、iou、ao、iao

an、ian、uan、?

an、

en、in、uen、?

n

ang、iang、uang、eng、

ing、ueng、ong、iong

-i[前]

-i[后卜eru、aowa

nna

ng

-i[前]

-i[后卜ernga

[z]a

ra

1.3儿化

普通话的儿化现象主要由词尾“儿”变化而来。

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节,前面音节里的韵母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

我们把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

普通话的韵母除er以外,都可以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叫作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的韵母可以叫作“平舌韵”。

普通话39个韵母,除本身已是卷舌韵母的er外,理论上都可以儿化,但口语中韵母?

、o(bo、po、mo、fo后的o实际是uo拼写上的省略,可与uo合并)未见儿化词,实际只是36个韵母可以儿化。

1.3.1儿化韵音变规则

儿化韵音变规则是:

儿化音变的基本性质是使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r是儿化韵的形容性符号,不把它作为一个音素看待。

)儿化韵的音变条件取决于韵腹元音是否便于发生卷舌动作。

1)儿化音变是使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尾音)发生变化,对声母和韵头i-、?

-没有影响。

2)丢掉韵尾-i、-n、-ng。

3)在主要元音上(i、?

除外)加卷舌动作。

这些主要元音大多数变为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a和er。

4)在主要元音i和?

后面加上er[?

r],包括原形韵母5个:

i、in、ing、?

、?

n。

5)舌尖元音-i[?

|和-i[?

以及舌面前音?

在儿化时要先丢掉-i或?

,然后加上一个er,实际读音是用er[?

r]替换了原来的韵母。

6)后鼻尾音韵母-ng儿化时,除丢掉韵尾-ng外,往往使主要元音鼻化。

儿化音的规律

原韵或韵尾儿化实际发音

号码儿haoma花儿huar

草帽儿caomao麦苗儿maimiaoH昌歌儿changge高个儿gaoger

小猴儿xiaoho打f球儿daqiur

韵母或韵尾是a、o、e、不变,力口r

u

韵尾是i、n(in、?

n除外)丢i或n,加r刀背儿daobe一块儿yikuar

心眼儿xiny花•园儿hudyuar

韵母是ng去ng,加r,元

音鼻化

不变,加er电影儿diany帮忙儿bangmar

板凳儿band0香肠儿xiangchar

玩艺儿wanyer毛驴儿maoluer

有趣儿youquell、鸡儿xiaoj1er

韵母是i、?

韵母是-i、?

丢-i或?

,加er叶儿ye撅儿juer

词儿ce事儿sher

韵母是ui、in、un、un丢i或n,加er麦穗儿maisue干劲儿ganper

飞轮儿feil(白云儿baiyuer

注:

拼写儿化音时,只要在音节末尾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