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80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docx

18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

总包提供现场

工程测控基准

十八、幕墙整体工程施工工艺

18.1.

竣工合验

防水板安装

材料进货检验

分部工程验收

保温棉安装

材料采购

自检验收

安装避雷防静电

项目部核定

清理、清洗

避雷电阻摇测

设计提料定额

撕保护膜

隐蔽工程验收

施工图设计

打胶修胶

幕墙板块安装

制定工程总体计划

粘贴保护胶带

合同交底

合同签定

局部胶缝填充

设计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

生产加工计划

材料运输计划

现场安装计划

资金使用计划

幕墙整体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入场入库

放线、测量

材料水平垂直运输

预埋件调整

现场卸料

补充不合格预埋件

装车运输

连接件安骨架

成品包装

定期检查、维修

骨架调整

成品验收

交付业主使用

层间防火封修

生产加工

 

18.2.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18.2.1.节点板安装

18.2.1.1.说明:

节点板是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结构件之一,节点板制作、安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功能。

其安装的精确程度也直接影响着幕墙施工的精度及外观质量的好坏。

所以作为幕墙的安装施工的第一项作业,节点板无论对其制作和安装都是直接影响着整个幕墙的施工、安装及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

18.2.1.2.主要材料说明:

节点板、电焊条及辅助用钢筋、膨胀螺栓、化学螺栓

●预埋铁件:

(图示)铁板厚度为10mm,M12的化学螺栓和朋展螺栓交替布置,胀栓、药栓是否够锚固长度。

●电焊条:

采用E43XX型ф3.2优质焊条。

凡在工地上的电焊条要存放于干燥处,注意防潮。

18.2.1.3.工艺流程及说明:

●工艺流程:

熟悉了解图纸要求在施工现场找准预埋区域找出定位轴线找出定位点打水平(或检查上建水平)拉水平线查证误差调整误差水平分割验证分割准确性预置节点板。

18.2.1.4.基本操作说明:

✧熟悉图纸:

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图纸的页数及图号图幅;

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

找出设计的主导尺寸(分格),不可调整尺寸和可调节尺寸;

对图纸进行质疑;

制定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对照土建图纸验证施工方案及设计。

✧在施工现场找准预埋区域:

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找准预埋铁的区域。

✧找出定位轴线:

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定位轴线的作用有:

帮助确定幕墙的起讫点;

验收安装是否准确;

调整误差,确定误差调整范围。

18.2.2所需工器具及人员:

●器具:

电焊机一台套、水准仪一台、水平尺、圈尺、电锤、吊锤、铁线;人员:

15~20人。

18.2.3管理要领:

要准确领会图纸的内容与设计意图。

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及存放现场管理。

熟悉定位轴线的位置及相邻点的位置,及时检查分割尺寸的准确性。

注意位置是否准确。

18.2.4安全、防护:

进入工地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不准赤膊、穿拖鞋、滑底鞋进入工地。

必须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注意安全用电。

使用电焊机时注意防火。

注意施工现场的清洁卫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保证材料及半成品的安全。

18.2.5质量评定、资料整理:

节点板等铁件,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故其质量验收必须按隐蔽工程验收有关规定进行。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验收定位是否准确。

是否固定、牢固。

焊接是否符合要求。

对其他工程是否造成影响。

所用材料是否合格。

●资料是否已整理齐全。

资料整理:

应随工程施工进度随时整理,自检验收完后请甲方派代表验收、签字。

要求:

隐蔽验收的范围是全部工程。

内容应包括:

半成品、材料质量、安装质量。

必须标明日期、施工人员、质量员。

明确标明施工层、施工段、轴线位置。

绘制详图。

隐蔽验收记录完善,保存完整。

18.3.建筑物或构筑物外轮廓测量

18.3.1.说明:

由于幕墙的高精级的特性,所以对土建的要求就相对提高,(土建施工的误差与建筑结构的难易,施工单位的水平等有着密切关系),这就造成了幕墙施工与土建误差的矛盾。

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幕墙施工单位对结构误差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我们对主体已完或局部完成的建筑物进行外轮廓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幕墙的调整处理方法,提供给设计师作出设计更改。

18.3.2.工艺流程说明:

●熟悉了解建筑结构与幕墙设计图---对整个工程进行分区、分面----确定基准测量层----确定基准测量轴线----确定关键点------放线-----测量----记录原始数据-----更换测量立面(或层次-----重复上面程序-----整理数据----分类处理或上报设计室。

18.3.3.基本操作说明:

✧熟悉图纸。

对于本作业的操作,首先要对有关图纸有全面的了解,不仅是对幕墙施工图,对土建建筑,结构图也需要了解,主要了解立面变化的位置、标高、变化的特点,对图纸全面掌握需对照实际施工进行。

✧对整个工程进行分区、分面、编制测量计划,对于工作量较大的或是较复杂的工程,测量要分类有序的进行,在对建筑物轮廓测量前要编制测量计划,对所测量对象进行分区、分面、分部的计划测量,然后进行综合,测量区域的划分在一般情况下遵循以立面划分为基础,以立面变化为界限的原则,全方位进行测量。

✧在对整个工程进行分区(可在图纸上完成,也可在现场完成)后。

就对每个区进行测量。

根据实际情况,可一区一区进行,也可以几个区同时进行,在测量时首先找到关键层,关键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要具备纵观全区的特性;

●可以由此层开线到全区的每一部份;

●由此层所放的线具有可有测量性和可控性。

关键层的选择:

●一般在全区的最高部位;

●在立面变化复杂的上下层;

●每个复杂立面层;

●可影响周围环境的层次,关键层也是垂直方位的位层。

✧确定了基准测量层后随后即要确定基准测量轴线。

轴线是建筑物的基准线,幕墙施工定位前,首先与土建共同确定基准轴线或复核土建的基准轴线。

✧关键层、基准轴线确定后,随后确定的即是关键点,关键点在关键层寻找,但不一定在基准轴上,且不低于两个。

✧放线:

放线从关键点开始,先放水平线,用水准仪(有时也可用水平管)进行水平线的放线,一般的铁线放线采用花蓝螺丝收紧(俗称紧仔),然后吊线(垂线),放线时要注意风力大于4级时不宜放线,同时高层、超高层建筑一般要采用仪器放线而不能采用铁线吊线的方法。

✧测量:

根据放线后的现场情况,对实际施工的土建结构进行测量。

测量时注意:

●多把米尺同时测量时要考虑米尺的误差,即

(1)测量前要对尺;

(2)测量点要统一;(3)测量结构要随时记录;(4)记录清单要清楚明了。

数据记录整理分类:

对测量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对各种结果进行分类,同时对照建筑图进行误差寻找得出误差结果。

处理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要对误差大。

需调整的位置进行处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同时,将资料(原始)整理成册上报设计室,同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工作。

18.3.4.所需工器具及人员:

●器具:

冲击钻、电焊机、水准仪、卷尺、紧仔、吊锤、铁线固定用角铁或钢筋头。

18.3.5.人员:

每组2~3人。

●作业时间:

在土建结构完成或局部结构完成时进行。

18.3.6.管理要领:

●理解设计意图及建筑结构设计图纸。

分类分区要合理。

找准关键层、基准层位轴线及关键点。

各种仪器使用准确、熟练。

原始记录要记录整理完备。

●质量评定、资料整理:

资料是否完整;是否准确。

对所测量的位置是否进行土建与幕墙施工对照。

资料是否装订成册。

测量人员名单、负责人姓名、签字。

资料上交存档。

18.4测量成果图绘制

18.4.1.说明:

经过对建筑物的测量,对土建结构的施工误差有了一个明显认识,为了形象直观地反映我们的测量结果,采取绘制图纸反映测量结果的方法,即成果图的绘制,它不仅能形象反映我们的测量结果,同时还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方便,也以形象地向甲方及其他施工单位更有效地解释方案设计更改的缘由,也为我们施工安排提供更丰富的原始资料,并及早地为所要处理的问题作准备,故绘成果图是设计、施工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施工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8.4.2.主要材料说明:

在室内进行,需绘图仪器一套。

18.4.3.工艺流程说明:

●查找建筑图----对照测量记录----根据记录及建筑图、幕墙设计图绘制草图-----检查是否有遗漏-----正式绘图------清理、整理------对问题的处理方案及说明------会审、会签。

18.4.4.基本操作说明:

✧成果图的类别:

(1)立面(结构)图;

(2)剖面图(层高测定);

●(3)平面图(平面测定);

●(4)处理误差详图;

●(5)处理说明。

✧查找建筑结构图,对建筑结构图的外围设计重新认识,找到所绘制的相应位置,同时注意对图纸细节的审查。

✧根据测量结果记录,对照图纸尺寸,对图纸与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比较,对超出规定误差范围的直接标出,并通过计算找出误差值,同时对误差值较大的位置进行反复核对,以防造成失误。

✧绘制草图:

根据以上资料及与建筑有关图纸、进行草图设计。

草图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所用资料必须真实可靠;

(2)所有尺寸必须准确。

●(3)选用适当的图幅及比例。

●(4)所绘制的图纸为未覆盖外维护的结构边。

✧草图绘制完成后,要对草图进行审查,检查是否有遗漏;是否有不全面或与测量结果有误差的地方,同时对照尺寸进行复核,检查图纸是否有漏空未画的。

✧检查复审完成后,进行成果图的正式绘制,正式绘制的成果图,要对土建结构的情况进行全面仔细的形象客观的反映。

✧对图纸进行整理编号,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并准备送往有关部门。

✧对因土建误差造成与原设计有悖之处,在绘制成果图时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同时绘制详细的处理图,并附说明及处理理由和施工方法。

✧将绘制的图纸及有关处理文字说明整理成册上报总工室、设计室等有关部门经会审后拟定设计变更。

✧作业时间:

在测量局部完成至测量完成后的一周至两周。

✧管理要领:

✧对测量结果要仔细审查;

✧图纸反映的情况要全面真实准确;

✧对图纸的审查要严肃认真;

✧对问题的处理要切实可行;

✧资料整理要全面、清楚:

装订要整齐美观;

✧时间要及时,不能影响下一步的工作;

✧归档。

18.5.连接件安装

18.5.1.说明:

连接件有很多种类,但一般情况下有两种:

一种是单件式;一种为组合式。

对每一工程来讲,可能同时两种连接件都采用。

但不管是那一种,其作用都是为了将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起来,故连接件的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幕墙的结构安装质量。

18.5.2.主要材料说明:

连接件、电焊条,

●连接件:

(图示)铁板厚为6mm在安装前检查连接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是合格品,电镀是否按标准进行,孔洞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电焊条:

ф3.2、ф5.0电焊条要注意保存;要注意防水防潮;还要注意安全用电。

18.5.3.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熟悉施工现场----寻准预埋铁件对准竖梁线-----拉水平线-----控制水平高度及进深位置----点焊-----检查----加焊----防腐----记录。

18.5.4.基本操作说明:

✧熟悉图纸:

了解前段工序的变化更改及设计变更。

✧熟悉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熟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施工工序质量的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