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499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doc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一年级常规训练课教案

各位老师:

我们又将迎接活泼可爱的新学生,让我们一起追求,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占有人类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1、我是小学生了

  1、知道自己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的学生。

  2、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

  3、初步学会向老师和同学讲讲自己想当怎样的小学生的愿望。

  二、教育与训练点

  1、我是什么学校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自我介绍:

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爱好。

  3、讲讲自己想当怎样一个小学的愿望。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选择几位胆子大、口齿清楚的学生按教学要点先作准备。

  2、用小黑板先写好课题、校名、班级并上拼音。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谈话揭题

  小朋友,从今天起,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

(揭示课题)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

当小学生高兴吗?

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长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很光荣的。

  2、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当开学的第一天,大哥哥大姐姐把小红花戴在你们胸前,这说明,全校的老师和同学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学校。

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

  

(1)出示带有注音的小黑板。

  

(2)教师按拼音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

请学生跟老师念。

请个别学生念。

  (3)谁知道,我们的学校在什么路上?

我们学校周围有什么商店、机关、公园?

教师正确地介绍学校所在地的道路名称、学校周围的环境。

  (4)教师边画边讲年级与班级。

  请每个学生自己讲讲:

我是一几班的小学生。

  (5)巩固校名、年级、班级。

  出示:

我是()小学()年级()班的小学生。

  指名讲、同桌讲、开火车讲。

  3、自我介绍

  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

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认识一下。

  

(1)示范引路。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

  

(2)同桌互相介绍。

  (3)介绍爱好。

  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或在家里,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

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4)连起来作介绍。

  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自己喜欢什么,连起来讲给全班小朋友听。

讲的时候人要站正,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清楚,用普通话讲。

  (5)“开火车”介绍,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好?

  4、说说当小学生的愿望。

  5、小结。

  五、教育与训练的巩固与延伸

  1、为鼓励学生达到愿望,教师可设计一些图表,如:

贴小红花、登上“三好山”、看谁小红花多等。

  2、开学的几天里,教师可以每天点一下名,让学生起立应答“到”,以帮助学生互相认识。

2、在升国旗仪式上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知道小学生要热爱祖国,而尊敬国旗是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

  2、知道学校在每星期一早晨以及重大的节日、纪念日要举行升旗仪式。

  3、初步养成在升国旗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比较正确的姿势。

  二、教育与训练的要点

  1、尊敬国旗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知道学校在每星期一早晨以及重大的节日、纪念日要举行升旗仪式。

  3、升国旗时,态度要严肃认真,姿势要正确。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启发导入

  出示国旗。

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

为了表达对祖国妈妈的尊敬和爱戴,每个星期一的早晨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如十月一日国庆节、五月一日劳动节等,学校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

在升旗仪式上,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

在升国旗仪式上

  2、观察演示

  

(1)让我们来看看整个升旗仪式。

  要求学生观察升国旗时同学们的态度怎样?

他们的眼睛看着什么?

站的姿势:

头、胸、手、脚怎么样?

教师放录象或投影片。

边放边介绍:

升旗手、护旗手以及同学们的态度、眼睛、站的姿势。

  

(2)讨论明确态度和姿势。

  讨论后,小结:

升国旗时,态度要严肃认真,这是表示我们小朋友对国旗的尊敬。

  姿势要正确。

(从头、肩、胸、手、脚分解)

  眼睛要看着国旗往上升。

  学习儿歌:

升国旗,要肃立,头要正,胸要挺,小手小脚放端正。

  小眼睛看国旗,一点一点往上升。

爱祖国,敬国旗,人人争当好学生。

  3、行为训练

  

(1)集体训练。

学生念儿歌,按儿歌的要求训练态度与姿势。

  模拟升旗仪式。

出旗:

升旗手和护旗手走向幕布前。

要求学生姿势正确,态度严肃。

升旗:

奏国歌乐曲,移动投影片,学生行注目礼。

教师小结模拟升旗训练情况,表扬优点,提出注意事项。

  

(2)小组及个别训练。

  4、学榜样再训练

  5、小结: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会了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姿势来升国旗。

老师相信,今后在升旗仪式上,小朋友也能向大哥哥大姐姐那样,表达自己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育与训练的巩固和延伸。

  教师在每次升国旗仪式前要提醒学生,在升旗仪式后要及时小结,表扬认真参加升旗仪式的小朋友和典型事例。

3、  按时上学按时回家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懂得为什么要按时上学和按时回家的道理。

  2、初步学会怎样才能做到按时上学和按时回家。

  3、初步养成上学和放学时对老师、家长、同学说礼貌用语。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小学生应当遵守作息时间。

  2、睡觉前要整理好书包,按时睡觉。

  3、按时起床,按时到校。

  4、上学路上,放学路上不玩耍。

  5、上学时、放学后应当主动运用礼貌用语。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一只能拨动的钟面。

  2、一张作息时间表。

  3、一段自制的“小明是时间的主人”录象或自编的小品。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启发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是小学生了,小学生就应当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做到“按时上学,按时回家。

  2、演示讨论,明理导行

  

(1)为什么要按时到学校呢?

归纳:

我们这个学校是大家组成的集体,只有大家按时到校才能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如果大家不按时到校,学校就不能按时上课,就会影响学习。

  

(2)什么叫按时到校?

(学生讨论)

  出示:

能拨动指针的钟面和作息时间表。

教师边讲边演示。

  (3)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一名按时到校的好学生呢?

怎样才能做到按时到校呢?

  A教师归纳:

  睡觉前要理书包,晚上八点要睡觉。

不睡懒觉起得早,穿衣吃饭动作快,背起书包上学校,上学路上不贪玩,按时到校挺重要。

  B集体模拟训练。

(教师当时间老人,一边说一边拨动钟面的指针。

  C请学生各自估计一下从家按理到学校的时间。

  (4)放学了,要按时回家。

  (5)辨辨说说“你该怎么办?

  A晚上八点了,爸爸妈妈在看电视,你也很想看,这时你该怎么办?

  B早上小闹钟已响了,天气又冷,你还想睡一会,这时你该怎么办?

  C上学路上,你看到小摊上有五颜六色的粘纸,想去看一看,这时你该怎么办?

  D放学时,同学对你说:

时间还早,我们玩一会再回家。

这时,你该怎么办?

  3、学榜样,激情感,再训练。

  

(1)放自制录音或演小品。

内容:

小明是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2)边看边思考:

小明哪些地方做得好?

  (3)讨论思考题,归纳:

小明不但能做到按时睡觉,按时上学,按时回家,还很懂礼貌。

  A上学时,对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再见!

  B上学时,见到老师行了礼,对老师说:

“老师早!

老师好!

”见到同学说:

“同学早!

同学好!

  C放学时说:

“老师再见!

同学再见!

  4小结:

今天我们懂得了做一个小学生要做到按时上学,按时回家,并且学会了怎样做到按时上学和按时回家,那就做了时间的主人。

我们还学习了在上学和放学时的礼貌用语。

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向小明学习,做一个懂礼貌守纪律的好学生。

  五、教育与训练巩固与延伸。

  1、请每个学生估计好时间,按时上学,按时回家。

与家长联系,配合学校督促孩子按时到校,按时回家。

  2、进行到校、离校、离家、到家的礼貌用语训练,并请家长协助进行训练,养成习惯。

  

4、  做好课前准备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使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2、学会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并逐步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下课了,下面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再去玩。

  2、学习用品应当按规定的位置放好,动作要快。

  3、预备铃声响,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进教室,等候老师上课。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一张课程表。

  2、一张课桌平面图。

  3、自制录音“听到上课铃”。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解放军叔叔在打仗前,总要把枪擦得亮亮的。

火车司机在开火车前,总要检查一下每个轮子的螺丝钉有没有拧紧。

农民伯伯在割稻前,总要把镰刀磨得快快的。

同样,我们小学生,在学本领前,也要把学习用品准备好,这样蚕能顺利地学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2、演示明礼导行

  

(1)课间十分钟先做好课前准备。

小朋友,下课铃响了,你想想,应该做什么?

(讨论)

  下课铃响了,这是告诉你:

快快做好下一节的准备工作,再去小便和玩耍。

你应该知道下一节是什么课,需要准备什么学习用品。

你应当:

A把上过的课本放进书包里。

B把应该交的本子交上去。

C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按老师的规定放整齐,然后离开教室去小便和玩耍。

  

(2)学习用品应当放在指定的地方。

我们在做课前准备时,学习用品应当放在什么地方呢?

  A出示:

桌面平面图。

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

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

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刨好,要不要在刨一下。

B请一名学生演示。

C请全体学生按上语文课的要求统一连练练。

  3、巩固联系

(1)教师贴出日课表。

按照要求训练。

  

(2)示范引路。

A请一学生讲一下课前准备的三步;B再按课程表练连。

(3)集体训练。

A同桌对讲:

课前准备的三步。

B按课程表的科目,提要求,逐一训练。

(4)比一比,练一连,同桌竞赛。

  4、听录音明理导行。

(1)听录音“听到上课铃响”。

(2)讨论:

听到上课铃,同学们怎么样?

  归纳:

上课铃响了,就是告诉你:

上课啦!

快进教室!

同学们都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走进教室,赶快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学习用品有没有放整齐,静下心来,放好小手,等老师来上课。

(3)说说:

“你该怎么办?

”A你在排队滑滑梯,正要轮到上滑梯时,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B你在操场上踢球,正玩得高兴时,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C你想找二年级的一位同学借一样东西,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5、小结。

小朋友,今天大家都知道了课前准备很重要,也知道了怎样做好课前准备,希望大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我们将开展“课前准备竞赛”看哪一组红旗多,希望每位同学为小组争光。

  五、教育与训练巩固与延伸

  1、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