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568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同学们,暑假快到了,老师向你们推荐一处旅游胜地——酒泉,在这里既可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又可欣赏无边无yín()戈壁的海市shèn()楼的奇观;这里既有银装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dàngyàng()的绿洲平原。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就已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

B.古人说: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最终谁将夺冠?

你是看好美洲队?

还是看好欧洲队?

D.亚信峰会成员涵盖不同社会制度、宗教、文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B.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C.“嫦娥三号”登月成功让我们距离月球资源的利用又近了一步。

D.对于期末考试语文复习,我们要详细落实并制定一个复习计划。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⑤题4分)

①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③       ,草色入帘青。

④英雄末路当磨折。

       ?

青衫泪。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两句与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选用典型意象点染意境,可谓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5.名著阅读。

(6分)

(1)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水浒英雄们喝酒后,

通常会进行一些武术表演、比赛,各展其能,右图显示

的是________________(人名)在梁山射雁,并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3分)

(2)下列对《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大约是元末明初人,籍贯可能是现今江苏泰州兴化,他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完成了流传至今的《水浒传》文本,他就是施耐庵。

B.《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了“官逼民反”。

C.《水浒传》长期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它高度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

《水浒传》最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

D.宋江的“忠义”思想在梁山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所有原有较高社会地位不得已而暂时栖身水泊的头领和出身低贱的英雄都有只恨贪官而想“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思想。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今年4月20—26日是我省第32个爱鸟周,济川中学初二年级开展了系列活动。

【主办校报】

(1)小明主持办一期以“爱鸟”为主题的校报,他从网上搜集到下面一则新闻:

今年4月20日至26日是我省第32个爱鸟周。

4月20日上午,以“保护野生鸟类、建设美丽盐城湿地”为主题的爱鸟周宣传活动在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举行,来自亭湖的“爱鸟小卫士”、大学生志愿者以及爱鸟人士参加了别开生面的丹顶鹤放飞、主题签名和生态观鸟等活动,从而提高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

(2分)

(2)小明从网上搜集到下面两幅图片作为校报的插图,请根据图片内容及文字说明,完成下列填空。

(3分) 

 

图a图b

图a: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图a的课文标题名称:

图b:

我国古代即有以喜鹊比喻喜庆,以梅花谐音“眉”字的习俗,所以,至今,我们还经常在书画、织锦、陶瓷、雕刻、剪纸中看到喜鹊站立梅花枝梢的谐音画。

这种图画也是一个成语,它描述出人逢喜事神采飞扬的样子。

请写出这个成语:

(2分)

【专家讲座】学校在爱鸟周活动中,要邀请专家指导,商定讲座安排,下面是你与泰州大学林教授的一段对话,请根据情境补全。

(3分)

你:

林教授,您好,下周是我校的“爱鸟活动周”,我们诚挚邀请您下周二给我们开一个讲座。

林:

哎呀,很不巧,下周二我另有活动,能换个时间吗?

你:

林:

太好了!

那我们下周五下午在你们学校的报告厅见!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王勃的《山中①》一诗,完成第7题。

(6分)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②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此诗为王勃客居巴蜀时所作。

②高风:

秋风。

7.

(1)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2分)

A.恬淡超脱B.壮志难酬C.忧国忧民D.旅思乡愁

(3)请对“山山黄叶飞”一句作简要赏析。

(2分)

(二)阅读北宋文莹的《食粥心安》一文,完成8~11题。

(14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

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

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

留守子曰:

“大人⑥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范曰:

“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⑦,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释】①南都书舍:

当时著名的书院。

②釜(fǔ):

锅。

③齑jī:

腌菜。

④啖(dàn):

吃。

⑤留守:

官职名称。

⑥大人:

指自己的父亲。

⑦馔(zhuàn):

饭菜。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日煮粥一釜()②既而悉败矣()

③大人闻汝清苦()④遗以食物()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范仲淹置之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B.不以木为之者(《活板》)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D.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盖食粥安已久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2分)

译文: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2分)

译文:

11.阅读上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不要馈赠?

(2分)

(三)阅读《苍蝇可能感觉自己活了很久》,完成第12~14题。

(10分)

①苍蝇的寿命比大象短,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假如苍蝇对时间有感觉,它真的感到自己的生命那么短暂吗?

②地球上的生物,对时间的感知是由神经传导的快慢决定的,也可以说每个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

最新的研究显示,体积愈小的动物,新陈代谢率愈快,时间过得愈慢。

这意味着小动物比大动物更能在极短时间内观察到动态行为,它们眼中的世界就像慢动作回放。

譬如昆虫和小鸟,它们在1秒钟所看到的信息,要比诸如大象等大动物看到的更多。

③研究人员利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的技术,来测量不同动物的眼睛处理闪光的速度。

这项技术简称为CFF,它提供了一种感知时间的方法。

【甲】它由快速闪耀的闪光点组成,看起来像一个连续光源。

被测试个体如果能识别出个别的闪光,那么时间对它而言流动就较慢。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躯体的大小与眼睛对视觉信息反应的速度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体积愈小的动物,看到的世界就愈“慢动作”。

【乙】对人类来说,平均的CFF是60赫兹(即每秒60次),这是通常设置的电视图像的刷新率。

狗眼睛的刷新率是80赫兹,对狗来说,电视图像看起来像一系列快速变化的幻灯片。

【丙】苍蝇的CFF是250赫兹,这就是说苍蝇眼睛对刺激动作的反应,比人类的眼睛快4倍以上,所以苍蝇很难被拍死,因为在人类看来迅速落下的一卷报纸,在苍蝇的眼中就像是慢动作。

④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

对大象来说,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对苍蝇而言,一天的时间过得很慢。

苍蝇对人类来说是很短命,但是从苍蝇的角度来说,它们可能活了很长。

12.下列不符合文意或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不同的地球生物个体对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

B.小动物的视野比大动物宽,看到的信息更多。

C.CFF技术可以测量动物眼睛刷新图像的速度。

D.苍蝇对生命长短的感觉可能和大象是一样的。

E.第④段中“大象能活60年,但是它们的生活节奏比苍蝇慢几十倍”一句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3.根据文意,下面这句话放在第③段【甲】【乙】【丙】三处,哪处最合适?

(2分)

有最快速的CFF的动物,会拥有生物学优势,因为这意味着面对威胁或者机会时,它们会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这句话放在处最合适。

14.文章标题中“可能”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4分)

(四)阅读周二中的《阅读是一种定力》一文,完成15~17题。

(10分)

①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

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

 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

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

 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

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

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

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

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而对于很多7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

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

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

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

来源于阅读本身。

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

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

这便是阅读的力量。

⑥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

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

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

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

⑦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

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手机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

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媒体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下载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媒体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

15.文章以阅读调查数据和外国管理学者的发现作开头,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