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497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二生物(理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没有叶绿体,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B.恩格尔曼用b和好氧细菌为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C.c为兼性厌氧生物,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D.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答案】D

【解析】a为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为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酵母菌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C正确;d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和繁殖,D错误。

2.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

A.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增大,细胞数目减少,但体积增大;又低倍换高倍之后,物镜镜头变长,光线进入量减少,视野会变暗,所以选D。

【考点定位】高倍镜镜的使用

【名师点睛】显微镜的使用常考的知识点:

1、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1)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越近。

2、放大倍数问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3、显微镜观察的像及移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在右上方,实际是在载玻片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5、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数目的计算:

①若细胞在视野中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

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n,则n/m=40/400;

②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

在放大倍数为40时看到m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n,则n/m=(40/400)2;

6、污点位置分析

(1)污点的位置可能有三个:

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

先移动装片,若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若不移动,再转动目镜,若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污点不转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7、高倍镜、低倍镜与视野大小、明暗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C.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B

【解析】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A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正确;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但是没有提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4.青蒿素的主要作用是干扰疟原虫线粒体表膜的功能,并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是一种不具有核膜和各种复杂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

B.疟原虫能侵入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

C.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膜系统,使该虫的ATP合成完全受阻

D.人体未成熟红细胞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

【答案】B

【解析】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A错误;疟原虫能侵入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B正确;ATP并不是全部在生物膜上合成,C错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应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

5.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表(培养液浓度单位:

mmol/L)。

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Ca2+B.SO42-C.Zn2+D.H2PO4-

【答案】C

【解析】Ca、S、H、P、O都是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大量元素,而Zn是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微量元素,所以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Zn2+,故选C。

6.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A.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D.这种口服液含有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十几种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答案】A

【解析】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时刻离不开水,所以人类不能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A正确;饮料中的水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B错误;水是弱电解质,能电离出离子,所以蒸馏水中含有离子,C错误;赖氨酸、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只有8种,D错误。

7.如图是a、b、c包含关系示意图,下列不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A.a是细胞核、b是染色质、c是DNA

B.a是有细胞壁的生物、b是绿色植物、c是发菜

C.a是化合物、b是有机物、c是核酸

D.a是细胞、b是细胞器、c是核糖体

【答案】B

【解析】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正确;发菜是一种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属于绿色植物,B错误;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蛋白质、核酸等,C正确;真核细胞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D正确。

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约20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决定的

B.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O原子数=m+n+R基中的O原子数

C.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D.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答案】D

【解析】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最多20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决定的,A正确;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O原子数=m-n+2n+R基中的O原子数=m+n+R基中的O原子数,B正确;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C正确;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D错误。

9.如果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为X种;在高粱的根尖细胞中,由A、C、T、U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为Y种,则X和Y分别为()

A.5、6B.5、8C.4、6D.4、8

【答案】A

【解析】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A、T、G、C、U5种碱基,即X=5;高粱的根尖细胞中,A、C可以参与合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T可以参与合成脱氧核苷酸,U可以参与合成核糖核苷酸,因此由A、C、T、U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2+2+1+1=6种,即Y=6,故选A。

10.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细胞核呈绿色

B.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DNA和RNA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核、细胞质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D.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的构成等多种功能

【答案】C

【解析】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分别对DNA、RNA有较强的亲和力,分别将DNA和RNA染成绿色和红色,因此细胞核呈绿色,A正确;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正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核、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的构成等多种功能,如DNA是遗传物质;某些酶的本质是RNA,具有催化作用;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等,D正确。

11.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A.核糖和核酸B.载体蛋白和酶C.纤维素和磷脂D.蛋白质和脂肪

【答案】B

【解析】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氮元素,A错误;载体蛋白和酶的组成元素肯定含有氮元素,B正确;纤维素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氮元素,C错误;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氮元素,D错误。

12.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性激素和脂肪属于固醇类物质

C.维生素D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含氧多,氢少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除了磷脂还有胆固醇,A正确;B.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包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B错误;C.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胆固醇可以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含的氢多,氧少,所以消耗同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能量多,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点识记理解掌握能力。

1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B.植物吸收的某些无机盐是合成DNA、RNA和纤维素等物质的原料

C.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

D.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答案】B

【解析】细胞中的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纤维素是多糖,组成元素只有C、H、O,不需要植物吸收的无机盐作为原料,B错误;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C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确。

14.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光合色素和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均需酒精,但使用目的和浓度都不同

B.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能引起装片下所有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就是细胞液浓度

C.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植物细胞先解离后直接染色

D.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常选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

【答案】A

【解析】提取光合色素使用的是无水乙醇,目的是溶解色素;检测花生种子中使用的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A正确;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能够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我们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B错误;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植物细胞解离后需要先漂洗后染色,C错误;洋葱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常选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错误。

15.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D.细胞骨架——蛋白质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A正确;染色体主要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B错误;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网状结构,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16.“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花的诗句。

芍花兼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下列有关芍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DNA和RNA

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它们都含有自由水和ATP

【答案】B

【解析】芍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组成成分不同,功能也不同,A正确;细胞质基质中没有DNA,B错误;芍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C正确;三者都含有自由水和ATP等,D正确。

17.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机制的科学家。

下列有关囊泡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B.唾液腺细胞中不会发生囊泡运输

C.只有高尔基体才能形成囊泡

D.囊泡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从内质网上形成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然后从高尔基体上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故高尔基体在囊泡的运输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A正确;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中涉及到囊泡的运输,B错误;内质网也可以形成囊泡,C错误;囊泡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D错误。

18.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分布

B.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D.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答案】C

【解析】内质网通过折叠成网状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来增大膜面积,A错误;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B错误;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形成了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C正确;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不能说明内质网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的功能,D错误。

1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透明、粘稠、流动的液体,是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B.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

C.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D.高尔基体只能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答案】B

【解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半透明、粘稠、流动的液体,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B正确;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是没有核仁,说明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C错误;高尔基体与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而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不一定是蛋白质,D错误。

20.渗透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知,实验开始时b侧溶液的浓度大于a侧

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内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

C.图丙中的原生质层和图甲中的c结构都相当于半透膜

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质壁分离程度增大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甲图中漏斗中液面升高了,说明其吸水了,则实验开始时时b侧溶液的浓度大于a侧,A正确;乙图中,液面高度上升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漏斗内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B正确;图丙中的原生质层和图甲中的c结构都相当于半透膜,C正确;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质壁分离将逐渐复原,D错误。

21.关于概念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协助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系

D.抗体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图示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主动运输,②是协助扩散,两者都需要载体协助,A正确;只有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B正确;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失水过多后死亡,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蔗糖才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无关,C错误;抗体等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与图示过程无关,D正确。

22.将人体的血液置于浓度为9%的NaCl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

A.质壁分离B.呈正常状态C.细胞涨破D.细胞皱缩

【答案】D

【解析】人体内环境等渗的NaCl溶液的浓度是0.9%,将人体血液置于9%的NaCl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皱缩,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皱缩状态,故选D。

23.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B.③过程中需要五碳化合物参与

C.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D.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①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③过程为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B正确;图中X表示三碳化合物,Y表示丙酮酸,C正确;①、④过程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可以产生[H];②过程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详细过程,据图分析并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

24.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测得O2吸收量小于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B.如果测得CO2释放量:

O2吸收量大于4:

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

C.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H]的积累

D.检测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CO2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由黄变绿再变蓝

【答案】B

【解析】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只能说明既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但是无法判断两者的大小关系,A错误;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时,CO2释放量:

O2吸收量=4:

3,所以CO2释放量:

O2吸收量>4:

3时,则无氧呼吸占优势,B正确;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说明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还原性氢用于丙酮酸的还原,没有还原性氢的积累,C错误;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其中的C6H12O6、O2和CO2之间的比例解决相关问题。

25.如图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假设细胞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d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c时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为0

D.氧浓度为a时,没有[H]的产生

【答案】C

【解析】氧浓度为d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植物消耗有机物的速度较快,不是最佳贮藏该植物器官的条件,A错误;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8-3=5,在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释放CO2的量是6-4=2,B错误;氧浓度为d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弱,为0,C正确;氧浓度为a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在第一阶段会产生[H],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

【名师点睛】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死亡。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26.图表示某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根据图中的字母关系可知第一条染色体和第三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所有染色体分布于赤道板的位置上,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选A。

27.下列是几个同位素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14CO2→14C3→(14CH2O)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D.利用3H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答案】D

【解析】小白鼠吸入18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H218O,所以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A正确;14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再还原生成含碳有机物(14CH2O),因此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14CO2→14C3→(14CH2O),B正确;给水稻提供14CO2,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参与根部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因此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C正确;利用3H标记亮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D错误。

28.下列有关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对植物吸收无机盐是有利的

B.硝化细菌制造的有机物中能量来自于氮气氧化时放出的化学能

C.硝化细菌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D.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与小麦相同

【答案】B

【解析】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有利于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A正确;硝化细菌制造的有机物中能量来自于氨气氧化时放出的化学能,B错误;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C正确;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与小麦相同,但利用的能量来自化学能,而小麦则来自光能,D正确。

29.下列关于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在减Ⅰ后期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兔的白毛和黑毛是相对性状,而狗的长毛和卷毛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才叫性状分离,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若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则纯合子aabb在减Ⅰ后期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

30.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反应增强,暗反应增强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降低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D.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答案】B

【解析】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促进暗反应还原C3,暗反应增强,A正确;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CO2浓度降低,CO2与C5固定生成C3的反应减弱,因此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B错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