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4671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docx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

读报从来非小事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之一

  笔者当编辑快14年,平时常接电话,名字熟、声音熟的通讯员应过百人。

有一个较强烈的个人感觉:

大家对读报还没能抓细、抓实、抓好。

主要的问题就是不太会从投稿的角度来读报。

  什么叫通讯员?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1365页解释:

“报刊、通讯社、电台邀请的为其经常写通讯报道的非专业人员。

”身为非专业新闻工作者,又兼职写报道,相信大家内有动力、外有压力,都想两手抓、两手硬。

所以,“工作太忙,没时间看报纸”不应成为理由。

而要想提高上稿率,就必须从会读报、读好报开始。

  笔者总结,一般读者看报,主要是浏览,随便翻翻,看到感兴趣的就停下来细读,然后再翻。

这是一种线性的、断续的过程,目的不甚明确。

而通讯员在读报时应更突出目的性,注重总结规律、发现个案、比对变化、细化记录。

  大家都可以想一想,您给安全报投稿,那给不给市报、省报也发一份?

这安全报和那些报纸肯定有不同,至少在用稿的口味上总有差别吧?

承认有不同,就要总结出不同。

  第一步,要细读研读,总结出报纸的基本规律,比如每周出几期,每期几个版,每个版都叫啥名字,版面编辑都有谁,常设的栏目有哪些,哪些稿子发得好,等等。

以上信息了然于胸,投稿才能更有针对性。

  举个例子。

通讯员投稿,一般都是从简讯开始的。

而安全报发简讯有一定之规律。

比如二版、三版一般均会发一组简讯,从上到下,各有两三百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每一期这些简讯肯定不是同一省的,与本版其他稿件就算同省也不会在同一地市。

这其实就是一个规律,是编辑有意识地平衡稿件的地域分布。

山东、江苏、福建等通讯员较多省份的同志,会受此影响增加发简讯的难度。

而通讯员来稿少、边远省份的同志,则会受益。

如陕西某县安监局有位通讯员,自2006年起基本上年年能在二版、三版发10篇左右的简讯。

不是说其稿子写得多好,只因为陕西来稿不多,编辑又想保证“万方乐奏有于阗”。

  通讯员还常忽视报纸的出版周期。

安全报是二四六见报、一三五付印,但组稿一般是日二四。

也就是说,周二见报的稿子,一般周日就开始编辑,依次类推。

所以,如果你想上周二的报纸,一般周日就得传稿,或者先和相关编辑打招呼,让他等你的稿子。

  可编辑怎么会等呢?

笔者建议,要注意看报,总结出编辑的出现规律(也可以参考中国安全生产网的介绍),然后通过打电话、发邮件等建立起联系,人熟了知根知底,自然好说话。

最后,你完全可以在投稿时写明“XXX编辑收”。

  不过,这方面也有反面典型。

笔者就在稿库里看见,前两年还有某通讯员频频投稿给“XXX收”,而XXX早在2006年就离开本报了。

笔者建议,如果某编辑用了你的稿子,那你可以打打电话客气客气,保持对其在版面上出现频次的关注。

如果他或她的名字有两个月没出现,可以打个电话问问,是离职了,还是生病了、休假了。

  一般来说,通讯员都有畏难情绪,认为自己水平低、不认识人,不愿写、不敢写大稿,光写简讯,甚至不积极投稿、不愿打电话。

其实,如果你仔细读报,就会发现:

个别版面、有些栏目、某种稿件是很容易上的。

笔者总结,目前安全报的来稿多的是会议、检查、领导、论文,少的是讨论、曝光、一线、特写。

最近,安全报一版连续三期均发了浙江某地一消防部门通讯员的稿件,讲的都是宣教培训的事。

这是很少见的。

不是他有路子,而是他写的活,稿子里小故事不断。

这样的个案充分证明:

编辑对鲜活稿件的高看一眼,到了可以打破规律的程度。

  如上总结规律、发现个案,最终都是要转化应用以指导实践的。

笔者建议:

通讯员首先可以选择随大流。

也就是认真看报纸,什么稿子多就写什么稿子,什么稿子被突出发就写什么稿子,什么稿子估计编辑喜欢就写什么稿子。

比如说,你发现,最近安全报上班组建设的稿子发得多、发得好,那你模仿着赶紧写一个投过来。

当然,如果你水平够了,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和相关编辑建立起了联系,可以在构思写稿前先煲煲电话粥,谈谈自己的想法,听听编辑的意见。

应该说,现在沟通的手段很多,对于编辑的喜好、报社的计划,通讯员完全可以了如指掌。

比如,《编采之友》第二期就全文刊发了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报道计划,里面按月度详细列出了报道安排。

大家按月按题投稿肯定事半功倍。

  对于通讯员而言,头一回把姓名变成铅字,可能很难、很漫长。

但一旦实现了突破,后面就应该好办多了。

笔者强烈建议:

投稿时一定要保留底稿。

稿件一旦见报,一定要比对一下,看看都有哪些改动,再想想为什么,想不通的可以打电话给编辑,先致谢意,趁机再请教一二。

对于如此读报的收获,一定要仔细记录。

下一次写稿时,再翻出来对照参考。

  以笔者的经验,“总结规律、发现个案、比对变化、细化记录”,通讯员只要努力去做,肯定会不断有收获。

可以说,提高见报率,不只靠码字,先要读好报,做个有心人,勤下笨功夫。

当然,等你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所谓:

“如来常说: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举轻若重在沟通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之二

  “沟通无极限”,地球人都知道。

但这话毕竟来自广告,广告嘛,也就是梦想,现实中沟通失败的案例多了去了。

在笔者印象中,很多通讯员在投稿上屡战屡败,不是码字不强,而是沟通失当。

前两天,笔者接到来自北京某企业的电话。

有位年轻女士很生气地问:

厂里订了很多报纸,个人写了很多稿子,怎么一篇也没变成铅字?

其实,她的这种想法,在通讯员中绝非少数。

生气,可以理解。

逻辑,未必成立。

原因,还得靠沟通来解决。

一聊二查三分析,笔者发现,她投的稿子全是两三百字的简讯,一水的公文简报写法,而且均未在文后留下联系方法。

这些小问题,都是制约发稿的大问题,当然如果多沟通解决也不难。

  总结这些年掌握的情况,笔者认为,常见的沟通失当问题有三条。

  一是单方要求。

有些通讯员头一次和笔者打电话,没聊两分钟,就说:

“那我以前投稿就找你了!

”“你一定要让我完成发稿任务!

”笔者忝为一编辑部门主任,但这种胸脯实在不敢拍。

恐怕也很难有哪位同志敢如此保证:

“某稿在某期某版某位置一定见报!

”大家知道,新闻是易碎品,出报是系统工程,难免会遇上不可抗力,版面又只有那么多,所以……笔者认为,通讯员要保证发稿量,除了找准人、勤沟通之外,可能还得广泛撒网+重点播种。

  在和编辑沟通时,有些细节要注意。

有的通讯员,因为发稿压力大,一打电话就是99句诉苦+1句“这稿子给发了吧”。

其实,大家困于奖惩考核,老编辑们都是知道的,能帮忙时肯定帮忙,但拍胸脯是不可能的。

他要是拍了,你也别太当真,那就是句安慰。

还有的通讯员和素不相识的编辑一打电话就要手机号、QQ号、邮箱地址,比查户口都详细。

遇上编辑不愿意说,他还很有意见。

笔者以为,这是重视沟通的表现,是想保证渠道畅通,但过于性急了,毕竟人还不熟嘛,其实慢慢来可能更好。

  比“狂要编辑联系方法”更严重的是“没给编辑联系方法”。

这是第二个常见问题——手段缺失。

在实践中,通讯员投了稿,可没写、少写联系方法,会堵住了自己上稿的路。

在工作中,笔者经常发现一些稿件有闪光点,如果扭扭角度、加加细节,肯定能用,可想打电话却找不着号码,再工作一忙,也就过去了,稿子也就放黄了。

所以,建议大家养成一个习惯:

在稿件正文后面,一定要把自己的姓名、通信地址、手机、办公电话,甚至QQ和MSN号等,全部写上。

这样,编辑如果要核实细节、提出修改意见、寄稿费等都方便。

  要克服手段缺失,还得建议通讯员多参加活动。

比如报社如果开会搞培训,那就尽可能克服困难力争参加;如果报社派记者到贵单位参访,那一定要多陪同多交流,这样至少可以和报社人员混个脸熟,为加强沟通开一个好头。

当然,在初次接触时,建议不要一上来就提发稿要求,而要着力于加深感情、沟通思想,让对方记住你。

然后,就要保持联系,不能忽冷忽热,其实有时候光是打个电话问个好就可以了,最好不要“无事不登门、见面必发稿”。

当然,在当代,沟通有多种手法,QQ、MSN、手机短信等都能实现即时互动。

本报编辑部和驻地记者就有QQ群,中国安全生活网也有在线交流。

这些与打电话比很有优势,比如可以克服口音问题。

大家可以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那就是——诉诸利益。

比如,通讯员向编辑许诺,发稿就给什么什么好处。

笔者就接过一位同志的电话,开始聊得挺好,后来就说刚到安监局想打开局面,“你给我发了这篇稿子,我扛一箱啤酒去看你”。

笔者的同事们还遇到过要寄土特产的,要送化妆品的,甚至还有搞点床单被罩捎过来的。

这种风气抬头,当然有多种原因。

比如,有通讯员就说过,他如果能在全国报纸上发个头条,受表彰不说,各种奖金就能上千,他有荣誉就行了,这钱全给编辑。

但是,大家要明白,这实际上就是在搞有偿新闻了,是绝对不允许的。

通讯员的这种心意,实际上是在害编辑,而且很可能导致自己被列入黑名单,稿件从此很难见报。

  笔者认为,沟通是双向的、渐进的、共赢的,是为了写好稿、发好稿,从而实现你(通讯员)好、我(编辑)好、大家(广大读者)好。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沟通问题,通讯员主观上要重视,客观上要细化,千万要总结经验、反思教训。

  第一次打电话可能很难,但千万不要怕,可以在打电话前认真做好准备。

比如,明确“三个一”。

一是找一个对象:

报社那么多电话、那么多人,先打哪个电话、找哪个人?

这个可以通过读报、看安全网介绍,先做一个选择。

二是列一个表格:

把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列出来。

要坚持不求全责备,能完成一件,就是胜利。

三是选一个理由:

也就是一张口要告诉编辑为什么打这个电话,可以是咨询投稿渠道、汇报写稿构思,也可以请编辑点评稿件、邀请他适时来采访,还可以在稿件见报后表示感谢。

在和编辑电话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流利简洁,说清楚自己的单位和姓名,问明白接电话者的名称。

这样可以为今后继续沟通打好基础。

  当然,沟通只是辅助手段,通讯员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写稿上稿,所以要用沟通来改进写稿、提高上稿。

只有坚持多投稿、多沟通,才能记住人、记住事,让大家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能对上号、合上拍。

  最后扯个闲篇。

刘邓大军,威名赫赫。

可周恩来分析,刘伯承“举轻若重”,邓小平“举重若轻”。

个人以为,大小轻重本可转换,兼得最佳——每临大事有静气,经手小事不轻忽。

如力所不及,建议先举轻若重,力争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本文的标题是十分正确的。

 

有所不为是有为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之三

笔者年轻时经常立志:

“从今天晚上10点钟开始……”一度也恶补了不少兵法。

不是组织管理都可向PLA(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文缩写)学习吗?

这一回讲写稿,就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一把。

  通讯员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有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多上稿、上大稿。

可一到抓落实,很多人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以笔者的所见所闻,通讯员都不是只为某一家媒体服务的,一稿多投是常见的、可能也是必须的。

但多投也要在广泛撒网中讲重点突破,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各报定位不同,对同一稿件的判断也会判若云泥。

打个比方,通讯员写稿子如同卖菜,编辑编稿子如同炒菜,读者看稿子如同吃菜。

你就主产主销干辣椒,那就别找卖炸酱面的,得找川菜馆子。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的菜适合哪家饭馆呢?

  孙子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就是了解媒体和媒体的人,详见本系列前两篇《读报从来非小事》《举轻若重在沟通》。

“知己”,就是在全面分析、科学判断之后,坚持扬长避短。

其中的关键在于:

在战略上,要力求有为,屡败屡战,自强不息;在战术上,要有所不为,不可贪大求洋、急功近利。

大家一定要明白:

不管谁来码字,时间、精力、水平都是有限的。

不要相信丑小鸭能变白天鹅,人生肯定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舍才有得。

  笔者认识的个别通讯员很勤奋,但有时近于做无用功。

国家安监总局、本省领导来视察,他立刻加班加点写了个特写,文笔很鲜活,当天就传稿。

可这种稿件都是要执行新闻纪律讲政治的,至少本报是绝不会用通讯员的稿件。

还有的通讯员,热衷于写简讯,一天能传十几条。

这样也不太好,因为编辑干的也是重活、急活、累活,遇上一个时期一个地方一个人的稿件过多,肯定是“五色令人目盲”。

  有为或不为,都应量力而行,而力是与势“奇正相生”的。

这里介绍一个笔者总结的测评方法,供大家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

  先拿一张纸画一个表格,从资源、岗位、考核、能力、兴趣五方面给自己打分。

资源是指你能否耳聪目明信息灵通,岗位是指你的本职工作对写稿的帮助程度,考核是指你当通讯员受考核的压力程度,能力是指你写稿的新闻业务水平如何,兴趣是指你对当通讯员的主观积极性程度。

每一项满分5分,如果你总分达不到15分,那么当不当通讯员就可以再商榷了。

  笔者总结,常见的稿件按内容分不过三大类:

上级动态、基层亮点、分析研究。

上级动态,包括单位和领导的开会、讲话、部署、发文、活动等等。

基层亮点,不用解释,大家应该都明白。

分析研究,包括理论文章、案例分析、参加讨论、读者来信等和各种言论。

就是这三大类内容,你用什么体裁展现都可以。

大家可以再拿一张纸画一个表格,从资源、岗位、考核、能力、兴趣五方面,分析自己对这三类稿件的驾驭能力。

每一项满分5分,如果你哪一类稿件得分超过20分,那就该在那方面下大功夫;如果某一类稿件得分不超过15分,那么就可以考虑放弃。

  上面两步走下来,如果分数都不高、又想干或不得不干通讯员,那怎么办?

这时就要引入两个加权项,一是速度,二是联系。

速度,是指你发稿够不够快,这一点在当今尤其重要,“一力降十会”不如“唯快不破”、“先入为主”。

联系,是指你和媒体和媒体的人的密切程度。

这些都是可以下功夫的地方,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研究。

  以上的分析判断都是在定方向。

而要向某一方向努力,就必须分步骤实施。

一是在时间分配上有计划。

这主要是建议大家要坚持年初做个报道计划,明确全年想发多少篇稿,按媒体、时间、体裁等进行细分,靠平时一点一点地执行来完成总体任务,坚决不搞“追涨杀跌”。

江苏某县安监局有位女同志,去年10月初通过朋友介绍给笔者打电话,说她的发稿任务还缺3篇,恭请于11月底前帮其完成。

笔者心中感慨万端:

“这是一项多有挑战性的工作呀!

”其实,类似的挑战绝非仅见。

每到年底年初或安全月等时节,本报收到的稿件都会大增。

现在生孩子都提倡别扎堆,要不然孩子以后上学、工作都难办。

投稿也是一样,不能寄希望于靠到年底多投稿来提高见稿率,一定要努力“错峰调谷”。

  二是在精力分配上讲抓放。

首先你要承认:

没有新闻很正常,有新闻发不出来也很正常。

这和水平高低、有人没人都无必然联系。

拿破仑说过:

“战争的艺术就是在某一点上集中最大优势兵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精力集中于主攻方向。

常见的选择有两种。

一是抓大放小,走质量型道路,上大稿,上好稿。

二是抓小放大,走数量型道路,主攻简讯,坚持“蚂蚁腿也有三两肉”。

笔者的经验是,道径无优劣,境界有高下。

希望大家在下决心选方向时要慢,宁可多想、多看、多商量,但一旦下定决心,就必须发挥“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战术,“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从实践中看,成功可以有无数个父亲,而失败往往会有共同的母亲。

所以,大家也不用刻意借鉴别人的成功,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就是岳飞所说的: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有缺点不可怕,“望洋兴叹”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没有克敌制胜的一技之长。

只有抬头看天之后坚持埋头走路,才能在某一天“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按照惯例,最后转一下文。

这次来自革命导师。

“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

”(马克思致阿尔诺德·卢格(1842年11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436页)“对于编辑报纸来说学识渊博并不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斯坦(1881年4月14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176页)让我们共勉。

 

千锤百炼莫畏艰

——给通讯员提点小建议之四

  这一篇专讲稿件采写,篇幅稍长,敬请看完。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

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也就是说,先有事实发生,后有报道出炉。

如按时间顺序总结,一篇稿件的全流程应大致如此:

第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第二步,决定予以报道;第三步,写稿;第四步,发稿;第五步,稿件被采用或拒用。

就通讯员而言,第一步、第二步最为关键。

  按《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了解”有两个意思,一是“知道得清楚”,二是“打听、调查”。

无论新闻事件轻重缓急,我们第一步就要干的就是采访。

要通过“打听、调查”,掌握其基本要素,也就是常说的5W1H(What、Who、When、Where、Why、How)。

不掌握这“六何”(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为何、如何),就不能算“知道得清楚”,就很难进行报道,即使硬写出来,也会“以己昏昏使人昏昏”。

所以,新闻采访,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不过就是搞清楚“六何”罢了。

  很多专家、教材,都热衷于教育通讯员:

要有好奇心、要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笔者认为,这是把成人当孩子,是“毁人不倦”。

通讯员本身就是兼职写稿,主业有时都可能忙不过来,如果上有老、下有小,再事事关心,那岂不成了超人?

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有所取舍,才是比较现实的。

  从实践看,通讯员与新闻事件只有两种关系:

一、是当事人,有第一手的所见所闻;二、不是当事人,通过别的渠道得到信息,最多再补充采访。

笔者建议,通讯员要优先选择、主要考虑报道自己是当事人的新闻事件。

原因有三:

一是采写较省时省力,二是笔端易有真情实感,三是和编辑沟通情况、一旦要改写更有把握。

  当然,是不是当事人,并不直接决定去不去采访、是否报道。

一般来说,感觉事件有价值,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就至少应该尽量去采访一下。

笔者总结,判断有没有新闻价值,切不可迷信什么时效性、接近性、趣味性之类的概念。

要抛开这个性、那个性,就看五条:

大要看全国形势,外要看媒体口味,内要看自身能力,远要看苗头倾向,近要看热点盲点。

  所谓“看全国形势”,是指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标准来衡量事件。

这件事在某方面是全国第一、填补空白,那就肯定有价值。

其实,只要在全国不是倒数,那么见见报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谓“看媒体口味”,是指你要投稿的媒体肯定有特定的定位、报道重点、版面设置、出版周期,甚至文风偏好,要提高见报率,就应尽量地投其所好。

要按本系列头两篇所说的认真读报、强化沟通,牢记过去情况,掌握未来计划,就一定能搞清楚某一媒体对眼前这件事会选择报或不报、多报或少报、大报或小报。

  所谓“看自身能力”,是指从本系列第三篇讲的资源、岗位、考核、能力、兴趣五方面,分析自身能不能去采访、写报道,力争实现采访好、报道好。

如果把握不大,那么可以找人合作,也可以向媒体提供线索。

一旦记者来了,要努力配合,争取让人家给自己挂个名。

  所谓“看苗头倾向”,是指有的事件是擦边球、多面体,不好轻易归类、立马评判,那么就要评估其是否代表着某种苗头倾向,能否提炼意义、升华主题。

  所谓“看热点盲点”,是指把“抬头看天”与“埋头走路”结合起来,搞“两分法”——要么跟风炒作,当前什么热就迅速报什么;要么逆向思维,现在什么冷就琢磨做什么。

要说明的是,从宏观上看,阳光之下并无新事。

不管哪个媒体,它今天的很多新闻,实际上类似的主题早就报道过N多次了。

  大、外、内、远、近,五个角度看价值,其实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做判断、下决心的工具。

大家会不会嫌麻烦、被搞晕?

没事,咱有简化版,记住喽:

判断下决心,重点在内外,要先内后外、重内轻外。

之所以如此强调“内”,是因为采访写稿不可能总是简捷的活、容易的事、个人行为,“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否则极有可能“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臊”。

  在现实中,第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第二步“决定予以报道”,有时会混在一块。

比如,听说一件事,感觉有意思,忙去采访,一经深入了解,很有可能改主题了或不想写了。

这很正常,正所谓“草鞋没样、边打边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切记,可以跟着感觉走,闻着味儿一猛子扎下去捞活鱼,但一定要先确切地搞清楚那“六何”,再马不停蹄地写稿、发稿,不然极易报道失实或离题万里。

如果实在是不知所措,那么可以向熟悉的同行、编辑求助,请明灯照路,让思想撞出火花。

  如果决定要报道了,那就到了第三步“写稿”。

这里要先说一句,很多通讯员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自己的稿子没被采用,是因为写得不好。

其实,编辑不会要求所有来稿都写得风生水起、叹为观止,只要有点意思即可以,哪怕只是一个数字、一句话也行,因为毕竟可以联系加工重写嘛!

笔者枪毙的绝大多数稿件,不是写得不好,而是第一步、第二步先天不足,没有闪光点,全是窟窿眼。

  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报道可能会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强调“花下有刺”、有的渲染“刺上有花”。

这是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通讯员自身情况应为主因。

笔者接触到的通讯员,按主业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搞材料的,二是抓宣传的,三是当票友的。

搞材料的,一般因工作关系能接触到各种信息,上传下达顺手写稿,一般投稿数量多、以简讯为主、间有理论文章。

抓宣传的,属于“熟读唐诗三百首”型,一般对基层的报道较多,但来稿质量参差不齐,需要编辑眼明手快、浪里淘金。

当票友的,往往主业与码字无直接联系,投稿主要是因为个人有写作爱好、想进行业务研讨等。

所以,编辑一般不会规定大家“要写成什么样”,而是关心大家“能写成什么样”。

  这么一说,可能大家又抱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笔者不搞拈花示众,就再多抛几块砖——通讯员写稿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大小粗细。

具体而言,就是主题求大、角度必小、结构偏粗、文字要细。

  要求“主题求大”,是因为“高度决定影响力”,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下手时轻重缓急有分寸。

邓小平同志讲过:

“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

”我们的通讯员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考虑问题。

2009年,四川某地救护队在一起事故中救出两名矿工,有通讯员写下3000多字详细介绍过程,原因是当地以前只一次救出过一人。

本报是工作类报纸,面向全国发行。

编辑选稿时首先要考虑:

这稿子写的人和事,能不能让其他地方的同志感兴趣?

有没有典型性、指导性、可读性?

你光写如何一下子救出两人,可能还不足以打动编辑。

  “主题求大”要和“角度必小”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要用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切不可把自己当太阳,或忘记交待自己是怎样的一滴水。

笔者看到过很多通讯员来稿,写的都是“某年月日,某单位开某某会,某领导发表重要讲话。

他指出,……他强调,……”。

大家要切记,笼统地写开会、检查、领导要求,是很难成为新闻的。

如果小角度切入,加上一些新闻要素,比如这是该单位的年初第一会专讲安全,或者领导班子全部参会、均有分工抓落实,或者工作不力同志登台检讨,稿件就容易脱颖而出了。

  还有一些通讯员的稿件太复杂,大一二三四套着小一二三四,不到一千字点了十几条,哪一条也没说清楚。

这种“公文体”就像一张网,乍看起来纲举目张,但其中无水更无鱼,实际上空空如也。

究其原因,估计一是八股流毒,二是职业习惯,三是功力未到,四是时间不够,五是偷工减料。

笔者建议,对简报、总结、通知、文件、讲话等,要适当进行筛选,考虑一下:

哪些工作是新做的,是业界领先的,是当地首创的,是有益探索的……先挑出一条你认为最有意思的,然后再集中笔墨把它说清楚。

哪怕写成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段论,也不要害怕,剩下的工作编辑会做的。

这就是“结构偏粗”。

  强调“角度必小”、“结构偏粗”,其实与通讯员毕竟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有关,简化可能更容易掌握。

但要注意,稿件的篇幅、内容不可过于简化。

大家写稿时一定要反复问自己:

“我这么写,写清楚了吗?

别人能看明白吗?

能吸引外行、外地的同志吗?

”以笔者的经验,即使写一个会议,要想前因后果交待清楚,最少也得六七百字。

而在本报收到的通讯员投稿中,两三百字的实在是太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