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373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docx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

 

编写:

审核:

审批:

 

中国石化资产管理公司扬子分公司热电厂

二○○七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液氨的理化性质1

第三节 液氨卸车过程危害辨识3

第四节 液氨卸车准备工作5

第五节液氨卸车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5

第六节 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6

 

液氨卸车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 概述

液氨槽车运至脱硫装置现场,液氨由槽车往氨罐输送。

液氨卸车采用卸氨泵卸车,利用卸氨泵产生的压力将液氨压送至氨罐。

1、液氨卸车流程

2、液氨卸车流程叙述

当液氨槽车至脱硫装置进行卸车作业时,流程是:

金属软管分别连接好后,启动卸氨泵,分别打开液氨卸车阀门、0氨01、02以及1氨01、02和2氨01、02门,槽车中液氨输入氨罐(氨罐液位应不超过高位规定值),液氨卸车结束后关闭卸氨泵,卸车阀门、0氨01、02门,关闭1氨01、02和2氨01、02门。

第二节 液氨的理化性质

1、液氨的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

熔点:

-77.7℃沸点:

-33.5℃

相对密度:

0.7714g/l蒸汽密度:

0.6g/l

饱和蒸气压:

506.62kPa(4.7℃)临界压力:

11.40MPa

临界温度(℃):

132.5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2、氨的燃爆特性及健康危害

燃烧性:

易燃

爆炸极限:

15.7~27.4%

引燃温度:

651℃

最大爆炸压力:

0.580MPa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

30mg/m3

建规火险分级:

乙级

危险性类别:

第2.3类

危险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

氯等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

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

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3、氨的生理效应如下表所示

空气中浓度(mg/m3)影响

0.7    感到气味

62.745分钟后鼻和眼有刺激感

140  30分钟后眼和上呼吸道有不适,头痛

175~35020分钟呼吸和心跳加速

700咳嗽

1750~4500接触30分钟即有生命危险

4500~7000立即死亡

第三节 液氨装车过程危害辨识

工作危害分析(JHA)分析表

单位:

热电厂化学装置记录编号:

RD-HXZZ-JHA-007

工作任务:

液氨卸车工艺过程:

氨贮运系统

分析人员:

冯少瑜(专职)、胡志云(安全员)、贝国强(班长)分析日期:

2007年12月20

审核人员:

沙志强(装置主任)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主要后果

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R

建议

发生频率

管理措施

员工胜任程度

设备设施现状

安全设施

1

检查劳保着装

着装不规范,

工具不防爆

火灾爆炸,人员伤亡

偶尔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1

4

4

 

2

检查三证

三证不全

不符合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偶尔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2

4

8

 

3

检查车辆

结构缺陷

泄漏、污染、爆炸

偶尔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2

4

8

 

4

检查静电接地

按地不可靠

火灾爆炸,人员伤亡

曾经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3

4

12

 

5

检查氨罐液位

液氨装空

影响下游生产

从未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1

5

5

 

6

检查卸车流程

连接不可靠

污染、人员伤亡、火灾

从未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1

4

4

 

7

监护与控制流速

超载和流速过快

安全事故

从未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2

4

8

 

8

恢复流程

阀门未关严

污染、人员伤亡、火灾

从未发生

每次检查,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胜任

 良好

 

1

4

4

 

第四节 液氨卸车准备工作

1、检查液氨贮罐液位,并做好记录。

2、检查液氨运输人员,必须持有危险品运输证、危险品押运证、危险品驾驶证以及我公司消防处签发的危险品准运证,并全部在有效期范围内。

3、检查液氨车辆办理好进入生产区域许可证后,检查槽车已经配置合格的阻火器、灭火器、接地线,按规定路线进入装车现场,槽车就位后停车熄火,取下启动钥匙,司机离开驾驶室,车轮加定位,车尾接地线着地,司机和押运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工作服进入卸车等侯区域。

4、检查槽车上液氨卸车流程及各阀的状态,特别是安全阀前后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5、卸车人员首先检查确认金属软管和两端连接是否完好,再将槽车与金属软管连接好,确认接口卡件固定完好,安全不会脱开。

6、将固定静电接地线接到槽车上,确保接地完好,将车轮固定,防止车辆前后滑动。

7、检查确认附近消防水炮和其它消气防设施是否好用,确保在出现万一时能施救。

8、用对讲机和中控室始终保持联系。

9、如果气温超过35℃,严格按照夏季卸车有关规定执行。

10、卸车前应对金属软管进行仔细检查并记录备案,若金属软管存在问题或缺陷时应立即停止卸车,报装置维修或更换。

检查项目包括:

⏹金属软管合格证及期限。

⏹接头是否完好,有无腐蚀、变形或裂纹。

⏹垫圈是否完好。

⏹快接头紧固件是否完好、可靠。

⏹金属网体是否完好,有无断裂或严重腐蚀情况。

⏹软管管体是否完好,有无裂纹或损伤。

⏹金属软管与槽车接头配合是否完好、可靠,密封面无泄漏。

11、金属软管实行定期检验和到期强制更换,金属软管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每半年进行一次性能检验,检验不合格立即更换。

所有金属软管使用两年后一律更换,不得继续使用,检验记录和更换记录存档备案。

第五节液氨卸车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一、液氨卸车操作要点

1、准备工作结束后,缓慢开启槽车的液相、气相管阀门,进行管道连接的试漏,大约管道压力在0.1-0.2MPa,关闭进氨阀,用pH试纸进行查漏。

2、缓慢开启气相进口阀门和卸氨泵进口阀门,检查系统是否有泄漏点,确认无泄漏后,完全开启泵进出口阀门和气相进口阀门。

确认槽车和氨泵系统压力平衡后,关闭卸氨泵出口阀门,启动卸氨泵。

3、缓慢开启泵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观察氨罐液位上升情况。

分别打开液氨卸车阀门、氨01、02以及1氨01、02和2氨01、02门,槽车中液氨进入氨罐。

4、液氨卸车期间,卸车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注意观察液氨罐和槽车压力、液位的变化情况。

卸车完毕,停卸氨泵,关闭所有相应的阀门。

5、打开液相料液管线上阀门,槽车排气泄压,泄压完毕后,将进料液相管、气相平衡管与槽车脱开,同时将槽车接地线取下。

6、夏季高温期间或需要时,打开水喷淋降温。

7、驾驶员和押运员认真检查车辆的安全附件、槽车阀门处于完好状态,并确认车辆与装置完全脱离后,并在卸车人员允许放行情况下,方可启动驾离装车现场。

二、注意事项

1、岗位操作人员要认真填写和确认压力槽车卸车检查确认表。

2、槽车就位后停车熄火,取下启动钥匙,司机离开驾驶室,把钥匙交到岗位操作人员手中,认真检查槽车接口与金属软管接口是否接牢。

3、在卸车过程中,操作人员、押运员必须坚守岗位,时刻检查金属软管的阀门接口、槽车的压力、液位变化,若有异常立即停止卸车。

4、严格控制好氨罐的液位、压力,严禁超装、超压。

5、在卸车时,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卸车台。

6、卸车过程中严禁使用手机和电驱动不防爆设备。

7、夏季卸车执行公司夏季卸车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第六节 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

一、车间事故救灾指挥系统

当本单位发生事故时,由装置事故救灾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灾害的初期进行处理。

1、装置事故救灾指挥部

组长:

沙志强

成员:

陈勇、冯少瑜、胡志云、严绰

2、分工

a.装置主任担任指挥长,全面负责,并负责通讯联系。

b.装置副主任负责事故处理及装置停工后生产方面的处理。

c.装置工程师负责装置设备安全保护、装置防范措施及现场管理。

d.装置安全员负责现场火灾处理、抢救物资,后勤供应及治安管理。

二、报警接警

卸车过程中发生泄漏时,现场人员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中控室报警并关闭1氨01、2氨01门,中控人员立即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和气防急救支援,报警内容为:

■泄漏部位

■泄漏介质

■泄漏情况

■人员伤亡情况

■现场风向及消防急救人员进入现场路线

■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报警完后安排一人到相关路口引导消防急救人员进行现场,随即向厂调度汇报,汇报内容包括:

■现场泄漏情况

■对生产的影响情况

■泄漏扩散危害区域及需要紧急撤离的相关装置

■现场处理情况

安排一人用现场呼叫系统向现场喊话,喊话内容为:

脱硫装置液氨卸车台发生液氨泄漏,现场所有人员立即根据现场风向标往上风方向撤离现场。

三、工艺处理

1、卸车过程中发生液氨泄漏时,卸车人员用对讲机通知内操人员迅速关闭1氨01、2氨01门,在安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迅速关闭槽车卸氨门,关闭现场卸车阀门0氨01、0氨02门。

2、主操人员接到现场汇报后,立即关闭卸车紧急关闭1氨01、2氨01门,并向班长汇报,班长立即安排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处理。

3、若现场卸车人员没来得及关闭氨01、氨02门等阀门,处理人员应立即关闭这些阀门,若现场人员已将这些阀门,立即进行相关环保处理。

4、控制现场活动,防止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爆炸。

四、环境保护

1、入现场人员在确保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利用石棉布等物品堵住卸车台路口的几个清净下水地漏口,防止含氨污水进入清水系统排入马叉河。

2、打开卸车台旁消防水炮并就近接消防水带喷雾状水进行稀释,抑制氨气扩散。

3、若含氨污水已进入清水系统,应通知厂HSE及相关部门关闭清水系统至马叉河的排水口,防止污染马叉河造成大的环保事故。

五、人员抢救

1、班组人员在确保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进入现场,一部分人员进行工艺处理,另一部分人员立即在现场搜寻未撤离人员和中毒人员,引导现场人员往上风方向撤离。

2、发现有中毒人员迅速把中毒人员转移上风方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毒气的进一步侵入。

中毒人员从中毒现场救出后,如果中毒人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装置根据液氨的储量及已泄漏液氨的数量,初步确定危险区域,划定警戒范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将事故现场隔离,严禁不相关人员进入。

4、泄漏处理结束后立即关闭所有的卸车阀门,液氨槽车驶离卸车区域,协助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