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9560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锅炉岗位操作法.docx

锅炉岗位操作法

锅炉岗位操作法

一、岗位任务

负责废热锅炉、高中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Ⅰ、Ⅱ及其辅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焚硫燃烧、转化反应热作为锅炉的热源副产蒸汽,使反应热转变为有效热能加以利用,同时将合格的过热蒸汽送至汽轮机组发电。

二、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

1、生产原理

废热锅炉、低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是一台中压废热锅炉的三个部分。

高温过热器中设置中、高温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设置低温级过热器,共用一台汽包,生产3.82Mpa、450℃过热蒸汽。

废热锅炉通过不断加入脱盐水,吸收高温炉气中的热量后,产生饱和蒸汽进入低温过热器,然后经过高温过热器的中温级过热器,经喷水减温器再进入高温级过热器加热至额定温度后送出。

同时将炉气温度从1020℃左右冷却至420±5℃进入转化一段,将转化一段出口温度从602±10℃冷却至445±5℃,将转化四段出口温度从450±10℃冷却至340℃左右。

锅炉供水由多级泵将除氧器内合格水送入汽包,中间通过省煤器利用转化的中温热加热供水。

本锅炉采用热管式省煤器,分为省煤器Ⅰ、省煤器Ⅱ,省煤器Ⅰ中设置低、高温级省煤器。

热管由管壳和内部工作液体组成,使烟气的热量经热管传给水套管内的锅炉给水,使其加热至204℃左右再进入汽包。

这样由于热管不断将烟气废热输入,达到将废热充分利用,抬高进汽包给水温度的目的,同时将一吸塔进口温度降至180℃左右,二吸塔进口温度降至170℃左右。

2、工艺流程说明

从脱盐水站送来的合格化学除盐水经低压蒸汽热力除氧后,由给水泵送入省煤器Ⅰ低温级加热,再送入省煤器Ⅱ中温加热,最后经过省煤器Ⅰ高温级加热后进入锅炉汽包。

炉水从汽包引出沿下降管经废热锅炉,送入蒸发区,吸热后所产生的汽水混合物由导热管送回汽包,经汽水分离后的炉水继续循环。

饱和蒸汽从汽包引出进低温级过热器,再经过高温过热器中的中温级过热器,经喷水减温器再进入高温级过热器加热至额定温度与额定压力后,由集气联箱送至发电车间发电。

汽包出来的排污水进入排污膨胀器进行降温降压后连排回收和定排排放。

工艺流程图

三、设备及特征(33万吨)

1、工序设备(表1)

2、主要设备特征

3、主要设备结构

3.1.1废热锅炉

废热锅炉为单汽包卧式自然循环火管锅炉。

3.1.2汽包

汽包筒体内径φ1400mm,壁厚40mm,筒体全长L=7400mm,筒体由20g钢板卷焊而成,封头壁厚46mm,用20g钢板冲压而成,两端的封头都有400×300的人孔装置。

汽包内装有除沫器,作为汽水分离装置,除沫器采用材料为0Cr19Ni9.汽包上设有3个DN350的上升管口,6个DN200下降管口。

3.1.3高温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为垂直烟道横向冲刷式蒸汽过热器,采用保温层隔热,过热器本体包括外壳,中、高温过热器和喷水减温器。

过热器受热面为水平支承蛇型管结构,受热面管束与进出口上下集箱及外壳整体组装,现场安装。

表1

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性能参数

1

B301

废热锅炉

QF-50-4.2

10100×4100×4900

P=3.82MpaID=50t/h

t=224℃

2

汽包

φ1810×1880×7400

P=4.2Mpa,t=255℃,V=9.7m3

3

B302

高温过热器

方型立式箱形

P=3.82Mpa,ID=50t/h,

t=450℃

4

B303

省煤器Ⅱ

4360×3495×2580

给水温度137℃~165℃,换热面积2100m2

5

B304

低温过热器

P=4.0Mpa,t=315℃

6

B305

省煤器Ⅰ

4060×3080×6690

给水温度104℃~140℃(低温级),165℃~214℃(高温级),换热面积3700m2

7

UV301

定期排污膨胀器

17J9201,φ1500

V=3.5m3,P=0.15Mpa,t=127℃

8

UV302

连续排污膨胀器

17J9113(B),φ800

V=1.5m3,P=0.4Mpa,t≤150℃

9

UV303

消声器

LV50-3.82-450

排气量:

50t/h,P=3.82Mpa,t=450℃

10

UE301a~d

取样冷却器

SG4306,φ133

Ⅰ型P=4.2-5.5Mpa,t=104-255℃

Ⅱ型P=3.82Mpa,t=450℃

11

uE301

喷水减温器

D=3.90T/h

P1=5.4Mpa,t1/t2=396℃/338℃

3.1.4低温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为垂直烟道横向冲刷式蒸汽过热器,采用保温层隔热,本体包括外壳低温过热器。

过热器受热面为水平支承蛇型管结构,受热面管束与进出口上下集箱及外壳整体组装,现场安装。

3.1.5喷水减温器

中、高温过热器之间设有喷水减温器,用以调节过热蒸汽的温度。

喷水减温器垂直安装在高中温过热锅炉侧面,喷水采用锅炉给水,正常运行水量为3000kg/h。

3.1.6省煤器Ⅰ、Ⅱ

省煤器Ⅰ、Ⅱ均为垂直烟道横向冲刷,管束采用水平放置。

受热面管束与进出口上下集箱焊接,整体出厂。

省煤器Ⅰ中设置低、高温级省煤器,低温级省煤器采用顺流传热,,目的是为了避免露点腐蚀。

省煤器Ⅱ的结构与省煤器Ⅰ基本相同。

3.2调节和控制装置

3.2.1过热蒸汽的温度控制

过热蒸汽的温度控制靠安装在高温过热器的喷水减温器喷水量来调节。

当喷水量增加时,汽温降低;当喷水量减少时,汽温升高。

温度信号来自集气联箱的蒸汽温度。

3.2.2锅炉汽包的液位控制

本回路是根据汽包液位、蒸汽流量、给水流量来调节给水调节阀的三冲量调节系统,以此来维持汽包正常水位。

3.2.3省煤器Ⅰ、Ⅱ各级烟气出口温度控制

烟气出口温度靠安装在各级省煤器的调节阀来调节。

省煤器进水量增加,汽温降低;进水量减少,汽温升高。

3.2.4汽包紧急放水电动阀

汽包紧急放水电动阀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常关状态,当汽包液位超过正常液位在紧急情况时以及在开、停车过程中可以通过紧急放水阀来控制要求的汽包液位。

3.2.5集气联箱放空电动阀

放空电动阀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常关状态,当过热联箱的蒸汽超过正常操作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打开集气联箱放空电动阀来维持正常蒸汽压力,以及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2.6主蒸汽管电动阀控制

主蒸汽管电动阀在正常运行时处于常开状态。

当需要切断蒸汽管道或在新锅炉开车冲管时,阀门要求实现电动控制时可以进行操作。

4工艺操作指标(表2)

表2:

序号

工艺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数值

备注

1

给水硬度

mol/L

≤0.03

中控分析频次在化验工作中明确

2

给水溶解氧

mg/L

≤0.1

3

给水铁

ug/L

≤50

4

给水PH(25℃)

8~10

5

给水含油

mg/L

<1.0

6

给水含铜

ug/L

≤10

7

炉水PO43-

mg/L

5~15

8

炉水PH(25℃)

9~12

9

炉水CL-含量

mg/L

≤4

10

炉水中含SiO2

mg/L

≤2.0

11

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中含Na+

ug/kg

≤15

12

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中含SiO2

ug/kg

≤20

13

电导率(25℃)

us/cm

10

14

汽包工作压力

Mpa

4.4

15

过热蒸汽压力

Mpa

3.2~3.82

16

过热蒸汽温度

435±10

17

给水温度

104±5

除氧器水温

18

蒸发量

T/h

50

设计能力

5操作程序

具备以下外供条件方可开车:

供电稳定可靠,备足合格的化学除盐水,生产水已能正常供给。

5.1开车前的准备

5.1.1检查所有检修项目和清理工作是否全部完成,所有人孔、清理孔、炉门均已关好不漏气。

5.1.2检查机电设备应处于正常状态,仪表信号齐全,动作灵活准确。

5.1.3给水泵、加药泵等均经单机试车合格,所有管道、阀门经过试压、试漏验收合格。

5.1.4检查各平台、楼梯、围栏、安全罩齐全,平台、道路无杂物,确保道路通畅。

5.1.5准备好开车用的工器具,防护用品,记录表纸等。

5.1.6按规定的烘炉、煮炉方案进行焚硫炉烘炉及锅炉烘炉、煮炉已合格,最后准备进行焚硫炉点火升温。

5.2正常操作

5.2.1原始开车

5.2.1.1锅炉水压试验

1)水压试验条件

a.水压试验应在环境温度高于5℃时进行。

b.水温应高于周围露点温度。

c.装设的压力表至少不少于2只,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级,表盘量度应为试验压力的1.5-3倍,压力表经过校验合格。

d.应装设排水管和放空阀。

e.准备好除盐水,水温>5℃,给水泵进口滤网已加装完毕。

f.安全阀加闷板闷掉。

2)试验压力

名称

锅筒工作压力

超压试验压力

锅炉本体及过热器

<0.59

1.5P且不小于0.2

0.59-1.13

P+0.29

>1.18

1.25P

可分式省煤器

1.25P+0.49

3)水压试验过程

a.启动给水泵,向汽包缓慢均匀进水,待汽包放空管溢水后,关闭汽包放空阀。

b.初步检查无漏水现象,再缓慢升压,用给水旁路阀控制升压速度(关给水自调阀及前后隔离阀),要求每分钟小于0.3Mpa。

c.待压力升至1.0Mpa,停止升压,视压力能否稳住,并对锅炉汽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d.若全面检查情况正常,无异常现象,则继续升压至3.0Mpa,稳压,停止升压全面检查阀水系统,如完好,则继续升至工作压力。

e.如需做超压试验则将安全阀、水位计及所有仪表一次阀关闭,升压至超压试验压力,升压速度要求控制每分钟0.1Mpa。

稳压5分钟,其间压力下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f.压力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

g.卸压要求,用取样阀或排污阀卸压,卸压时间不小于10分钟。

h.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排放系统内的水,办理水压试验合格手续。

5.2.1.2烘炉、煮炉(根据检修制定的烘、煮炉方案进行)

5.2.2开车

锅炉从冷态下升温的操作必须缓慢,以免其它部件出现危险的热应力。

当锅炉系统达到压力0.2Mpa并处于热态后,必须第一次紧固一下所有的法兰接口,第二次紧固须在操作压力达到0.5Mpa时进行。

5.2.2.1原始开车或大修后开车程序

a.与汽机联系,除氧器投入运行,通汽使水温达到104℃,启动多级给水泵向废锅供除氧水使汽包水位达最低水位线。

(供水使用自调副线进水)

b.开通外供蒸汽,开锅炉蒸汽反冲阀,通汽升压,通气后排气阀开始排气时,即关闭对空排汽阀,开始对锅炉升压。

c.升压时缓慢进行,用反冲阀开度控制升压速率0~0.2MPa三小时,升至0.5MPa需三小时,升至0.6~0.7MPa需二小时,后保压,关闭蒸汽反冲阀。

d.使用焚硫炉热源升温升压,当废锅通入烟气时,当升压至工作压力后,应按规定对安全阀进行整定。

汽包上的控制安全阀始启压力P=1.04×4.4=4.576Mpa,工作安全阀始启压力P=1.06×4.4=4.664Mpa,过

热蒸汽管上的安全阀始启压力P=1.04×3.82=3.973Mpa,整定合格后铝封,升压速度严格控制到每小时0.1~0.2MPa,直到正常工作压力。

e.转化系统开始升温后,应十分重视省煤器设备安全,省煤器内烟气温度保证≤230℃,省煤器内水侧水必须处于流动状态,操作方法是利用省煤器Ⅰ高温级出口除盐水旁路放空。

5.2.2.2短期正常停车后开车

a.检查废锅阀门开关情况,以及汽包液位是否正常,做好开车准备。

b.当焚硫炉点火时,启动给水泵,向汽包给水,进水用手动调节。

c.维持汽包液位在正常值,当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打开并网蒸汽阀向外输送蒸汽。

d.废锅液位、压力稳定时转入正常运行。

5.2.2.3锅炉的正常操作

1)严密监视好汽包水位是司炉工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在手动或自动操作状态下,应当保证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50±8)%,为了确保水位计的可靠性,每天早班必须冲洗一次水位计,并进行水位校对工作;当炉水品质差时,应适当增加冲洗次数,每班至少冲洗两次。

此外运行中经常检查给水压力、给水温度、进汽压力、水温,以及各级省煤器的运行等参数的变化。

2)过热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运行中过热蒸汽压力控制在<3.4Mpa,过热温度控制在430~440℃,要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运行中联箱压力出现波动时,应及时联系汽机岗位调整,必要时可开联箱电动放空阀降压,以免超压安全阀起跳;过热蒸汽温度可通过调节减温水的量来控制。

3)锅炉的排污工作

锅炉的定期排污根据化验分析的数据来进行。

原则上要求每班进行两次,但指标恶化时要加强,每次排污时间当阀全开时不得大于10秒。

定期排污阀门操作规定如下:

先开足二次阀,然后开一次阀,排污完毕后,先关一次阀,再关二次阀。

阀门关闭后,还要检查阀门有无泄漏。

操作时要注意人处于安全位置,排污完毕,应做好记录。

连续排污要调节排污量,每逢早班要进行膨胀器的积水排污工作。

4)锅炉运行指标及水汽品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各项指标来进行控制。

(指标见表2)

5)锅炉设备的巡检和维护

运行中经常进行巡检工作。

承压部件、汽水阀门和各自动调节阀的压缩空气等情况是否正常。

对发现的缺陷暂时不能处理但不影响锅炉运行的,应作好记录并加强监视和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保持本岗位所有设备的整洁,做好包干区卫生工作。

5.3停车操作

5.3.1热备用停炉(停炉时间一般小于8小时)

5.3.1.1热备用停炉主要任务是:

保温、保压、保水位的工作,汽包压力一般维持在2.0Mpa以上,水位按正常要求控制。

5.3.1.2焚硫炉停止喷磺前,联系好汽机岗位。

如果需要关闭主汽阀,要经汽机同意后进行操作,关闭后要控制好压力。

5.3.1.3汽包水位计控制在中心水位,关连排、取样。

水位可以通过给水泵间断进水来维持。

5.3.1.4由于检修要求锅炉装置要降压,则应当按照降压要求进行降压。

5.3.1.5热备用停炉期间,司炉工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仍应严密监视压力、温度水位的变化。

5.3.2长期停炉

5.3.2.1停炉前的准备工作

1)长期停炉通知要认真熟悉掌握。

2)停炉前司炉工应将停车情况通知汽机岗位。

3)停炉前对锅炉设备作一次全面检查,将存在的缺陷做好记录以便检修时处理。

4)停炉前,配合汽机岗位做好解列工作,待汽机解列后,得到汽机岗位允许关主汽隔离阀,并注意汽压、汽温、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5)以上工作完成后通知班长可以停炉。

5.3.2.2长期停炉程序

1)焚硫炉停炉后,用联箱放空电动阀控制降压速度,压力在1.0Mpa以上,要求每小时降压小于1.0Mpa,在压力小于1.0Mpa时,每小时降压小于0.4Mpa。

2)降温速度要求每分钟低于5℃,且主汽温度最低不得低于150℃,开始降温时,可用减温水调节阀控制,当主汽温度低于250℃时,可采用自然降温。

3)关闭所有取样、连排、停加药,完成汽包水位在中心水位。

4)当汽包压力降至低于0.2Mpa,锅炉进口温度低于300℃时,停给水泵。

5)炉水放完后,开足汽包放空阀,无蒸汽冒出时关闭所有放空阀、疏水阀。

6)停炉结束后,应对锅炉设备及汽水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7)停炉期间,应切断各运转设备电源。

5.3.3紧急停炉

5.3.3.1如遇到突然停电,迅速关闭排污阀、取样阀,采取保压,保水位的措施,同时与调度中心联系,争取尽快恢复电源,以保证锅炉的给水和循环。

5.3.3.2如制酸系统或锅炉岗位设备故障,需要紧急停车,先通知汽机岗位后,可立即停车。

5.3.3.3如是锅炉设备故障按事故处理规定处理;其余有关操作参照长期停车和热备用停炉有关规定处理。

6常见故障及事故处理(表4)

序号

故障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1

锅炉缺水

1.水位计看不见水位

2.水位警报器发出低水位信号

3.过热蒸汽温度升高

4.蒸汽流量不正常的大于给水量

1.操作责任心不强,对水位监视不严,水位计有污染或水气连管堵塞操作工为假水位现象迷惑,未能及时发现水位的变化。

2.给水泵故障

3.给水管路有损坏

4.排污阀开得太大,给水跟不上

5.蒸发管、省煤器内管子破裂

6.除氧器水箱无水

1.加强对操工的教育,提高操作责任心,经常进行水位对照,冲洗水位计

2.检查确定给水泵故障后,翻用备泵保持正常运行

3.检查给水管路损坏程度,尽量维持水位,如无法保持水位,按紧急停车处理

4.调整排污阀开度,提高水位

5.一旦确定后按紧急停车处理

6.联系水处理岗位及调节进水阀门补充水量

*注:

经叫水判明不是严重缺水,且设备完好,则应加强上水提至正常水位;如水判明是严重缺水,应立即紧急停炉,并严禁向锅炉进水

2

锅炉满水

1.水位计内充满炉水

2.水位警报发出高水位信号

3.过热蒸汽温度下降

4.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过热蒸汽流量

5.严重满水时,蒸汽管道出现水击

1.操作责任心不强,对水位监视不严

2.自动调节阀失灵误动作或调节阀无压缩空气

3.给水泵回流阀调节不当,且操作没有及时跟上

1.加强对操作工的教育,提高操作责任心

2.判明原因确定后,立即切换用手动操作可通过给水调节阀手动装置或给水旁路阀控制进水量

3.调节好给水泵回流阀,控制水量,及帮助操作工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注:

如是一般满水应采取如下措施

a开足给水回流阀,关闭给水阀门停止向汽包进水

b开启蒸汽管道、过热器及过热蒸汽联箱各疏水阀

c通过排污阀或紧急放水阀放水,尽快将水位降下,操作时要注意汽包水位

d待水位正常后,再开启给水阀和回流阀调整好水量,恢复正常

*注:

如是严重满水应紧急停车处理

序号

故障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3

汽水共腾

1.汽包水位计水面发生剧烈的波动

2.过热蒸汽温度下降

3.严重时管道发生水冲击

1.炉水水质不良,含盐量浓度太高

2.排污不及时或排污量不足,特别时连续排污

3.锅炉负荷增加过急

1.查明水质恶化的原因,停止加药,加强给水、炉水水质分析

2.在保持水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

3.联系汽机岗位对负荷的增加要缓慢,并开启蒸汽管道、过热器及联箱上的疏水阀,在水质没有改善和水位未达到稳定前,要减负荷运行

4

锅炉省煤器损坏

1.水位下降或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过热蒸汽流量

2.省煤器部位有泄漏声

3.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不正常

1.给水温度经常变化引起管子裂缝

2.省煤器内、外部腐蚀,管壁变薄

3.给水质量差,水中含有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腐蚀管壁

4.省煤器本身材质不好

1.严格控制给水温度,避免温度大幅度止下波动

2.在开停车过程中,尽量避免或缩短在低温烟气阶段的运行时间

3.关心除盐水水质,控制好除氧器水箱温度来提高给水质量

5

蒸汽或给水管道损坏

1.管道的法兰、阀六夹兰漏水、漏汽

2.管道或焊缝漏水、漏汽

1.管道热胀受到影响造成损坏

2.主蒸汽管道暖管不充分,引起严重水冲击

3.主蒸汽管道长期严重超温,造成损坏爆破

4.管道上阀门法兰垫子质量或螺丝未连接好,以及管道安装制造有缺陷

1.水、汽管道泄漏,但尚不致因扩大而造成灾害性事故,能维持锅炉稳定运行,可待停车机会检修

2.事态严重危及锅炉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应立即紧急停车处理

6

蒸发管或过热器损坏

1.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过热蒸汽流量,严重时汽包水位无法维持

2.锅炉后部或转化一段进口温度异常

3.烟道内有异声

1.蒸发管、过热器管壁结垢,水质不好引起

2.管子内腐蚀及管外磨损和烟气腐蚀

3.管子焊接质量或材质缺陷

汇报班长立即采取紧急停车处理并尽量维持汽包水位

7

失电、仪表用气中断以或控制室内操作数据遗失

1.如果所有用电中断,应采取应急措施:

特别是做好热水循环泵的冷却工作重点检查汽温、汽压、水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维持在许可范围内,并利用现场仪表的数据进行调节。

电源恢复后要优先保证给水泵、热水循环泵的正常运行(具体按紧急停车要求进行)

2.一旦仪表用气中断(锅炉上所有气动调节阀均全开),可以通过调节阀的手动操作装置或使用调节阀旁路阀来操作控制

如果控制室操作数据遗失,一方面可根据现场一次仪表进行操作或参考与该数据前后相关的操作数据来进行控制(这需要平时操作积累一些重要的操作数据)

7设备维护保养

7.1停炉期间锅炉的维护

锅炉停运期间,水汽系统的金属面会遭到溶解氧的腐蚀,若锅炉表面还有沉积物或水渣时,腐蚀过程会进行得更快,因此,必须采取停炉保护措施。

7.1.1水侧保护

水侧保护采用湿法保护,本锅炉采用碱液保护,碱液法将锅炉内充满PH达10.0以上的水,使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耐蚀性保护膜,经防止有溶解氧对锅炉金属表面的腐蚀,所用的碱液性药剂有NaOH或Na3PO4。

锅炉在利用碱液洗保护期间,应经常取样分析碱液的浓度,如发现浓度明显下降,应查明原因清除,然后补加碱液。

锅炉恢复使用时,应将炉水全部放出或放出一半以上,重新补给清洁的水,再进行点火。

7.1.2气侧保护

锅炉运行期间沉积于受热面和砖墙上的污垢物必须清除并进行中和处理。

7.2正常维护保养

7.2.1对本岗位所有设备、管道、阀门负有管理、维护和使用责任,保证设备完好,附件安全。

7.2.2设备不得超负荷运行,尽量避免电器设备受潮,严防将火溅到电机上。

7.2.3保证设备清洁,防止异物侵入设备。

7.2.4经常注意设备有无异常的振动及摩擦现象,以及有无异常杂音和气味。

7.2.5每班必须对分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两次的认真巡回检查,经常检查,紧固,加油润滑本岗位所属电机、阀门等设备。

随时打扫设备上的积尘。

7.2.6时刻注意本岗位的生产工艺指标及设备运行状态,若发生异常要及时处理并报告班长、值班人员和调度中心。

7.2.7电机停用24小时以上,必须先盘车再启动,严禁带负荷启动。

8安全注意事项

8.1上班时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保用品,严格执行化工部颁发的《安全生产禁令》和工厂、车间各项安全生产规定。

8.2入塔进罐检修必须办理入塔进罐作业证。

登高作业必须办理登高作业证。

上述作业要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并且有人在旁边监护,在防火区域内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

交出待修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清理置换。

检修设备交付操作前,必须进行认真试车检查验收。

8.3操作技术工人应做到“四懂四会”,保证生产“安、稳、长、满、优”的正常运行。

8.4处理生产事故必须做到四不放过。

8.5电器设备失火应切断电源,再用CO2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不准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扑灭。

8.6严格按照本操作法通读化工企业锅炉运行和检修堆积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8.7运行是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指标,各种参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得擅自更改。

8.8不得带手套擦机器与马达,以防擦布卷入风口与转轮伤人。

8.9禁止在运行中对承压部件进行焊接及扭紧螺栓等工作,但允许在升温过程中压力在0.5MPa以下时进行热紧螺栓工作。

8.10严格按规定排污,冲洗水位计时应站在侧面,打开阀门时要小心,缓慢防止下班管破碎伤人。

8.11锅炉运行中严格按规定随时注意水位不得超过最低、最高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