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4340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新华网莫斯科2010年10月22日电 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22日宣布,俄罗斯暂停粮食出口的禁令将延长到2011年7月1日。

2010年夏天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俄粮食大幅减产,导致粮食及相关食品价格上涨。

所以俄政府8月初宣布8月15日至2010年年底前禁止粮食和相关食品出口。

据此回答1~3题。

1.影响俄罗斯粮食产区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B.市场

C.交通D.气候

2.对于俄罗斯发布粮食出口禁令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俄罗斯为了自身的粮食安全

B.自然灾害使粮食产量减少

C.俄罗斯的农业不很发达

D.为了限制其他国家的粮食进口

3.俄罗斯的粮食生产与我国相比,其优势条件有(  )

A.机械化程度高B.粮食作物面积大,种类多

C.粮食总产量高D.粮食种植自然条件优越

答案:

1.D 2.D 3.A

解析:

第1题,由于俄罗斯的纬度高,气候成为其农业发展和粮食产区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2题,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主要是从自身的粮食安全出发,同时应加大粮食进口。

第3题,俄罗斯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比我国高。

(2011·全国新课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4~6题。

4.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

美国和巴西都是世界重要的大豆产区,与美国相比,巴西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巴西可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这是大豆总产量的提高的优势条件,也使得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

5.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产品价格较低说明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比较巴西和美国的大豆生产可以看出,美国大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较高,科技投入较大,劳动生产率较高。

而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这使得巴西大豆的生产成本较美国低,大豆价格相对较低。

6.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借鉴美国和巴西的大豆生产可以看出,扩大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是不可行的;加大化肥施用量会造成土地退化,降低大豆质量;只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2011·湖南雅礼中学)某学者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了考察。

据此回答7~8题。

7.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条件差B.降水较少

C.农业基础薄弱D.土壤条件差

答案:

A

解析:

根据纬线可以判断出此区域为北极附近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8.在考察过程中,该学者能看到的农作物是(  )

A.棉花B.啤酒花

C.冬小麦D.马铃薯

答案:

D

解析:

棉花为温带作物,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地区,啤酒花为亚热带作物,马铃薯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地区。

(2011·潍坊)读我国某种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

9.该作物最可能是(  )

A.葡萄B.甘蔗

C.水稻D.茶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该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应为葡萄。

甘蔗、水稻、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

10.新疆出产该作物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

A.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B.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地势平坦,平原广阔

答案:

C

解析:

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作物品质优良。

11.广东种植该种作物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

A.科技水平低B.昼夜温差小

C.热量不足D.水资源不足

答案:

B

解析:

广东地处亚热带、热带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011·青岛)下图是我国西部的三个农业区域。

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a、c两地区农业生产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地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

B.c地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

C.a地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

D.a地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

答案:

A

解析:

a地区为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青藏高原,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热量;c地区为黄河河套平原,因其地处西部内陆,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源。

13.与四川盆地相比,b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热量充足B.光照强

C.水源丰富D.土壤肥沃

答案:

B

解析:

b地区为新疆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水汽少,光照强。

14.下图中,影响北京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B.劳动力价格

C.水源条件D.市场距离

答案:

D

解析:

从农业布局可知离城区越近单位面积产值越高,所以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距离的远近。

15.分析下表,从1980~2010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推断是(  )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1980年

2010年

大城市郊区

70%

20%

其他农区

30%

80%

①交通条件改善

②农村地区种植业调整为以蔬菜种植为主

③城市居民食品结构多样化

④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从表中可知从1980~1999年,大城市郊区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减小,其他农区商品种植面积增大,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和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综合题

16.(2011·浙江杭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草绘的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

材料二 该地理兴趣小组对所在城市农产品产销状况进行调查,得出如下数据:

   作物

项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1

生产成本(元/kg)

2.5

2

0.8

0.4

运费(元/kg·km)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我国的________。

(选择填空)

A.东北平原B.渭河平原

C.太湖平原D.成都平原

(2)根据材料二,在距离该城市1千米的耕地上,从经济效益考虑,最适宜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

(3)图中A、B两点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__,河流支流的流向是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发现当地居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较差,可能是什么原因?

(5)该兴趣小组发现当地大量种植甘蔗,而我国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种植较少。

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

(6)该兴趣小组的成员就上述研究成果准备编写小论文,他们可能会拟订的论文题目是____________。

答案:

(1)D 

(2)花卉 (3)200米

 (5)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北部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小,生长期长。

 (6)与材料有关的题目均可,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等。

解析:

(1)题,从材料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

该地的主要农作物有稻米和甘蔗,本地有盆地地形,纬度为30°N。

据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成都平原。

(2)题,在距离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公式:

经济效益=单位面积产量×(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距离)来计算每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计算后可知该地收益最大的农作物是花卉。

第(3)题,根据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判断A、B两点的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情况与经纬度确定河流支流的流向。

第(4)题,主要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

第(5)题,气候方面的优势: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形方面的优势:

北部有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生长期长等。

第(6)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与材料有关的题目均可。

17.(2010·全国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灌溉系统;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谷地边缘(灌溉条件较差)区域可以发展畜牧业(农牧业)

(2)突出变化:

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20%);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2010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持续低于0℃;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以上。

主要影响:

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图像信息提取、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论证和探讨农业区位及影响的能力。

(1)题,河谷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包括灌溉、热量、降水等条件。

(2)题,从图中右侧两图上可以看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大,气温比多年平均气温低,农作物播种期推迟。

冬春季降水量大,结合气温在4月末5月初快速上升可知,该地有可能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