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424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docx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

种子管理站09年工作总结与XX工作思路

  XX年全市种子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农业生产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省种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发展优质、高效、外向型农业和市农业局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要求,大力推进“种子质检”服务品牌活动,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面强化绩效管理,以争创全市最佳办事单位和创建和谐机关为目标,积极做好各项种子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种子工作目标任务。

  一、强化新品种开发引进,做好优质高效品种的推广

  1.组织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引进筛选市场需要的、符合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种植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新类型。

一是根据我市品种利用现状和农业生产发展要求,有针对性的多方征集与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材料。

凡是与我市相近或同一生态区表现突出的和个别性状特别优越的材料都纳入我市品种引种范畴,扩大引种面。

在引种中,坚持优质、抗性、丰产相统筹,重点加强优质水稻、专用小麦、双低油菜、高品质棉、特色玉米新品种和名、特、优、新蔬菜、瓜果等品种的开发;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市级农作物品种比较试验。

今年市站引进水稻、小麦、棉花、玉米、油菜以及瓜果、蔬菜品种58个,组织市级中间试验35个点次。

今年全市县级累计引进新品种353个。

其中,优质品种达到30个,推广品种14个,引进品种数位居全省前列。

  2.积极开展良种推介活动,科学选用推广品种。

根据农业结构调整要求,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推介活动。

一是在试验研究、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春夏播和秋播作物主推品种,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选用适宜品种。

在多年试种、示范的基础上,联合作栽、植保等部门进行论证,确定苏玉19、宁粳3号、南粳44、科棉6号等品种作为今年春夏播农作物主推品种,确定扬麦13、扬麦16、秦优10号、秦优7号、史力佳作为秋播主推品种,并通过广播、科技小报、农技讲座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农民了解和掌握。

二是组织实施市、县两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

在试验、示范、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对被确定为油菜、小麦推广的新品种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

五月中旬我站组织了六县种子管理站站长,有关种子企业负责人,并邀请市作栽站、植保站有关人员参加,对全市新引进的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考察、论证,通过考察、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秦优10号仍是目前综合性状较优的品种,今年秋播将作为我市油菜主推品种扩大种植。

十月中旬我站组织了水稻、棉花新品种考察观摩会,与会人员考察了我站今年引进的水稻、棉花新品种,并对全市水稻、棉花生产、品种应用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明年生产布局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初步设想,为明年我市水稻、棉花主推品种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三是组织各县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等部门参加省级夏熟、秋熟作物小麦、油菜、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观摩,考察有关品种的适应性,掌握省内新品种发展动态,为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化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保障农业用种安全

  1.开展种子质量监督抽检。

我站始终把种子质量管理作为强化职能工作的第一要务,精心策划,切实加强对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季节、重点品种的种子质量检查,认真开展打假扶优,把种子质量管理由事后管理变事前管理,将种子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年初以市农业局名义给各县农林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春夏播和秋播种子质量检查活动的通知”文件,同时组织种子检验员对全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零售商进行质量抽检。

今年我中心共抽检种子样品241个,春夏播抽检41家种子经营单位143个批次样品,其中水稻59个批次、杂交玉米48个批次、棉花20个批次、大豆和蔬菜16个批次,通过对种子发芽率检测,合格样品140个,合格率为%;秋播抽检51家种子经营单位98个批次样品,其中油菜70个批次,合格样品69个,合格率为%,大、小麦28个批次,发芽率全部合格,对种子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和个体零售商,交由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处理;同时组织各县种子管理站对所在辖区的种子质量进行抽检,今年全市县级抽检种子样品726个批次。

由于今年种子企业自身把关和种子质量监管到位,今年没有发生大的种子质量事故。

另外,今年我中心接受委托样品11个。

  2.开展夏、秋熟作物种子田质量检验和确认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依法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切实提高供种质量,我站组织田间检验人员对全市种子企业的小麦、水稻繁种田进行了田间质量检验和确认工作。

市、县种子管理站分工合作,按照各自职责对辖区内良种繁殖田进行田间纯度鉴定。

今年共对21家种子生产企业繁殖的30个品种生产基地进行质量检查确认,认定合格良种生产基地万亩,其中小麦繁殖品种15个,生产面积万亩;水稻繁殖品种13个,生产面积万亩,棉花繁殖品种2个,生产面积150亩,所有检查品种基础种来源清晰,质量较好,田间纯度均达99%以上。

  3.做好省级南鉴样品抽查工作。

南鉴是种子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种子质量,保证市场供种安全的重要举措,南鉴样品的扦取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今年我站完成省下达南鉴样品70个抽检任务,其中杂交玉米30个,常规水稻40个。

  4.开展种子打假扶优活动。

在春夏播、秋播种子供应关键季节,联合市、县种子管理部门,整体联动,在全市集中开展打击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经营活动,有效制止与遏制不法经营现象,稳定了种子市场秩序。

同时,积极开展种子事故鉴定,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行业管理,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1.做好“两证”核发工作。

公示“两证”核发程序、条件、标准、要求,认真做好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资格审查,重点加强了是否有品种权保护的审查,坚持科学、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现场审核制度,坚决做到不滥发证、不发人情证。

全年市级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25份,其中水稻12份,小麦9份,大豆4份。

县级全年核发种子生产许可证35份。

  2.组织开展种子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单位登记申报工作。

为了保证种子行业数据统计真实可靠、及时有效,按照农业部和省种子站的要求,及时召开了各县分管人员工作会议,认真落实种子行业生产经营管理单位登记申报具体工作事项,并对全市15家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专题统计培训,建档立制,统一软件资料、统一申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有效规范了种子行业统计行为。

  3.组织种子企业和种子管理机构人员参加部、省级培训考核工作。

我站积极动员组织全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从事种子生产、检验、加工、贮藏的技术人员和种子管理机构质检人员参加省级业务培训与考核工作。

今年我市有7人参加种子企业“四技人员”培训考核,有31人参加省XX年度种子企业技术人员审验考核,有5人参加种子管理机构质检人员培训考核,有1人参加农业部能力验证培训,有2人参加省质监局内审员培训。

  4.开展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

根据市科协通论评办〔XX〕1号文件“关于征集南通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通知”要求,我站在全市种子系统征集了9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和学术刊物上发表出版的论文,经市种子学会初级评审组的研究讨论,有5篇学术论文报市科协进行评选。

最终,我会选送的《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获南通市XX-XX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典型相关分析在抗虫棉育种中的应用》获三等奖。

  5.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第七届全国种子双交会。

11月上旬我站组织各县种子管理站和有关种子企业负责人赴成都参加由全国农技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从大会中获取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此次参展和交易的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超过800个,先进种子加工、检验、储藏等技术达700多种,共签订意向性购销合同、协议120余项,签约金额达28亿元,是历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中规模较大的一次。

展会期间举办了高峰论坛、种业发展论坛、种子企业专题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盖钧镒院士等7位专家、领导及企业代表分别就种业形势、产业发展等专题作了精彩报告,与会代表普遍反映,报告内容丰富、新颖,很受启发,大有收获。

  四、种子质检中心顺利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

  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有关规定,4月底市种子质检中心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进行计量认证复评审的申请,6月14-15日,省质监局派出两名专家对我中心进行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

评审组严格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各项条款的要求,以听汇报、现场试验、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和现场提问等方式,对我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审和管理评审、仪器设备及环境设施条件、人员业务素质和检验工作运行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评审。

通过现场评审,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我中心各项指标均满足承检项目要求,检测方法现行有效,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完善、运行正常,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顺利通过了省质监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

我中心6月份开展了农业部种子质检中心统一组织的能力验证样品的检测工作,顺利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首批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现在我中心正在积极准备迎接省农林厅的现场评审。

  五、强化市级重点项目实施,加快新品种的开发

  今年我站认真组织实施市级重点农业项目--特用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与如皋群力特种玉米研究所合作开展组合测配、自交系选育等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XX年有2个组合参加江苏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1个组合参加江苏省普通玉米预试,2个组合参加江苏省特用玉米预试,1个组合参加国家东华北特用玉米区试。

今年我站与沿江农科所联合组织申报了三项成果,《棉花新品种苏棉21号选育与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苏玉19选育与应用》两项成果分别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鲜食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成果获南通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

  六、种子信息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种子系统信息宣传工作,根据通农办〔XX〕39号文件精神,我站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并把信息任务分解到个人,与年终目标考核挂钩。

截止11月30日,我站共发布信息236条次,其中:

《南通农业信息网》165条、市政府门户网站64条、《江苏种业网》7条。

在国家核心期刊《种子》和《江苏农业科学》发表论文2篇,在省级核心期刊《金陵科技学院学报》发表论文1篇。

  XX年全市种子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市场上经营未审和超审定范围品种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棉花、玉米、油菜等作物上尤为突出,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二是生产上使用品种多乱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种子质量事故隐患加大,少数不法之徒为了谋取私利,经营假冒伪劣种子,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种子质量监管工作跟不上,种子质量尤其是纯度检验的复杂性使在目前种子市场开放的情况下种子质量在事前难以得到有效监控。

以上这些不仅需要在工作力度上,更需要在体制上,在法律法规上加以完善,加以改进,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种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XX年我站将在种子管理工作上继续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服务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品种管理,提高种子科技创新能力。

  1.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重点引进筛选市场需要的、符合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种植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新类型。

充分了解其品种特征特性,探索因种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和良种补贴确定主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真正把示范基地建成新品种考察、观摩、推广的窗口。

  2.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总体要求,紧扣农业结构调整,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优质水稻、弱筋小麦、双低油菜、高品质棉、特色玉米等品种的开发研究。

突出名、特、优蔬菜、瓜果等作物品种的引进、筛选,提高高效农产品的商品率,通过两到三年时间,全面实现新一轮品种更新,用优良品种引领我市农业结构纵深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依法确定主推品种。

当前,由于种子市场主体多元化,品种来源广、经营渠道多、品种推陈出新速度快等因素,往往易导致生产用种的“多、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