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625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docx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

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1.知识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搜索学习资料,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相对于课本来说,信息量更大,角度更多,知识更新更快,而且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学生必须进行选择分析和加工,不知不觉煅炼了其自学能力。

2.视听教学资源。

Internet能搜索大量有关教学的图片和视听材料,超越了文字知识材料的局限,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效果。

3.精选练习题的教学资源。

关于课堂知识点的练习题在网络上不胜枚举,这就要求教师精选其典型题目给学生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技术环境、历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英语:

InformationTechnology,缩写:

IT),在台湾称作资讯科技,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ICT)。

信息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信息传递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一,构成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信息符号;二,一系列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便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大部分讯息传达的并不仅仅是信息或知识,而且包含这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它们不仅仅是告知性的,而且是指示性的,因而对人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当某类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

因此,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当前,素质教育己被置身于一个信息化的校园环境里,我们要怎样地加以合理利用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呢?

  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标,所以,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是否被高效率利用的标准应该是学生各方面能力是否得到了煅炼和培养,在这里,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并能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社会里,知识量以爆炸式速度增长,要想让学生将这些知识都撑握是不可能的,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去利用这些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学生,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所以,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①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技术基础。

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作为支撑,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使用这样的一些技能:

  操作平台型软件的使用如个人操作系统、网络基本原理

  信息检索软件如网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以及下载工具的使用。

  信息加工和发布软件如字处理软件、多媒体制作工具、网页制作工具等。

  ②在其它学科中渗透信息素养的培养。

这就要求老师能够调整教学观念,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提出问题,给出得到信息资料的途径,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是在多媒体网络机房里,学生则利用环境中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根据所要解决地问题去寻找这些资料,并且分析、过滤、重组这些资料,并和小组其它成员一起将和自的观点汇总,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监控整个过程,在学生检索、分析、评估这些资料出现困难时,给予实时的帮助,如果在计算机数量较少的普通教室(如有的教室只有教师机和演示工具)学生能力处于起步阶段,老师可以将事先准备的许多资料展示出来供学生来选择、分析,提取他们认为有用的素材。

通过这些教学活动的煅炼,学生的信息素养会逐渐得到提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今天,因为知识的快速增长和更新,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远远不足以应付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自学能力便成为21世纪人材的重要能力之一。

一个拥有良好自学能力的人,能够在走出校门以后,根据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学习,他们知道学习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并能在短时间里获取知识。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的。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例如利用一些辅助学习型软件来进行个别化学习,这些软件大多图文并茂,人机交互性较强,能够寓教于乐,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容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调整。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不仅实现了一对一的交流学习方式,而且让学习学会了独自面对问题,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来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获得帮助,有助于其自学能力的培养。

  ②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面对一定的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搜索学习资料,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远程学习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获得帮助,这些资源可以是老师预先设置好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internet上搜索的,由于网络上的知识量浩如烟海,所以学习可以在此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相对于课本来说,信息量更大,角度更多,知识更新更快,而且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学生必须进行选择分析和加工,不知不觉煅炼了其自学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①让多种协作方式成为可能。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小组学习方式由于受物理位置的制约变得比较勉强,教师往往让座位相邻的学生一起讨论,而实际上,座位相邻的学生其观点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节奏都大不相同,所以小组学习的效率往往很低,并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而在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分组方式可以不受制约而变得灵活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网上对话、网上论坛、网上个人主页等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交流学习资料。

  ②提供一个总结交流的工具性平台。

当小组要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成员间的协作能力显得尤其重要,这种协作有可能是分工,有可能是合作,也有可能是竞争,而信息技术环境给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友好的平台,例如小组成员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学习资料放到网络的同一个文件夹或者网站上供全体成员来交流和评价,也可以将这些搜索整理到的学习资料与其它小组共享,最后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可以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①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其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的特点以及网络资源容量大、门类多、即时性强的特点,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有了对问题的兴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②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就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一个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学生首先会确定他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资源,然后根据现有信息技术环境来得到这些资源,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就是问题求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信息的不断丰富,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加全面。

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仅可以搜索到我们需要的专业化网站,而且还可以提出问题,求得其它人的直接帮助,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帮助和启发是必要的。

  ③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可以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协助他们取得成功。

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学生不得不去观察、去思考,同时,由于信息化资料具有超文本结构,可以启发学生去联想,去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对问题进行探究。

例如,有一种比较直接的训练形式--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借助虚拟环境来完成平时没条件完成的实验,通过直接操作来求得问题的结论,这些观察、思考、联想、操作的能力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可缺少的。

分析以上信息环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高中教学实际,高中信息技术环境有以下功能:

一.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1.知识资源。

面对一定的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搜索学习资料,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远程学习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模式,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获得帮助,这些资源可以是老师预先设置好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internet上搜索的,由于网络上的知识量浩如烟海,所以学习可以在此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相对于课本来说,信息量更大,角度更多,知识更新更快,而且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学生必须进行选择分析和加工,不知不觉煅炼了其自学能力。

2.视听教学资源。

Internet能搜索大量有关教学的图片和视听材料,超越了文字知识材料的局限,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效果。

3.精选练习题的教学资源。

关于课堂知识点的练习题在网络上不胜枚举,这就要求教师精选其典型题目给学生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个别辅导。

例如利用网络给优等生和后进生以不同的教学设计达到具体教学学情进行具体教学的目的。

再如利用一些辅助学习型软件来进行个别化学习,这些软件大多图文并茂,人机交互性较强,能够寓教于乐,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容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调整。

在这种学习模式下,不仅实现了一对一的交流学习方式,而且让学生学会了独自面对问题,根据计算机的提示来解决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获得帮助,有助于其自学能力的培养。

现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第三节宋明理学》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历史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因此学生学完之后,必须能够熟悉有关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能够明白理学与儒学的关系及差别以及正确评价理学;(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本节课标要求并进行分析。

)2.教材内容在本单元教材的地位:

《宋明理学》在本单元中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的基本线索是以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主,从春秋到汉朝,儒学由出现到独尊,但汉末魏晋以来的动荡和外来文化的传播,使儒学的独尊地位受到打击和威胁,为重振儒学地位才出现了融合各家思想的理学,而理学对于巩固专制皇权起了重要作用,但其禁锢人性的消极思想也成为明清时期批判的对象,从而为第四课埋下伏笔。

(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本节在单元中的地位并进行分析综合。

【学情分析:

经过高中一年级的学习及必修三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但学生在高二才接触文化史的专题学习,所懂的历史知识以单一孤立的知识点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处在感性阶段。

在教学中,可根据高中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勤于思考这个特点,采用问题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积极进行思维,引导学生了解原因,寻找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节教学内容。

(教师查找必修一、二的成绩,结合本专题一二节的教学情况进行学情分析,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本节知识与能力并进行分析综合。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龙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本节过程与方法并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学情分析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通过网络搜索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根据教学情况进行学情分析综合。

【教学重难点:

重:

理学形成的背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说的主要内容。

难: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教师根据网络搜索学考、高考和本节内容及具体学情结合确定本节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①讲读法:

提出小问题,鼓励学生动脑寻找答案;

②材料归纳法: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其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③分析比较法:

指导学生分析对比不同的历史现象,寻找其区别,加深其理解。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引导学生回答归纳:

春秋创立—→战国发展—→秦朝打击—→西汉正统

师:

那么汉末以后呢?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

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

(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

(恐吓)

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

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1.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

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

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白马寺龙门石窟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

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2、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处处留痕──三教合一之孙悟空

处处留痕──三教合一之红门宫

师:

如同梁武帝就是一个集儒、道、佛三者一身的皇帝,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乃至后代,“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很多同学都去过泰山,不知是否留意过红门宫,它的东院是佛教弥勒院,西院是道教元君庙,而正中则儒家盛景孔子登临处。

佛、儒、道三教就这样汇聚在这方寸之地。

下面的例子会使大家对三教合一有更深的印象。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孙悟空身上,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

生:

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

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

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即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

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中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

3、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师:

“三教合一”的局面使儒家思想即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同时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儒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师:

隋唐时期,儒、道、释三教合一,儒学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动摇,儒学的发展遭遇巨大困境,那么儒家知识分子会怎样改变这个困境,儒学又会怎样发展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第一框题。

【设计目的】

通过设问激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认真阅读教材,培养其动手动脑的习惯。

(二)北宋儒学的复兴运动

1、背景

宋代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辩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取佛道的思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

2、主张及影响

学习思考:

石介的《中国论》说“闻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答案提示:

石介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儒学学者有意将在文化渊源上原本属于中原文化的道家之学及道教归于与中原文化有本质区别的蛮夷文化的范畴之内,以贬低道家文化,进一步抬高儒学的地位。

(三)板书:

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2.理学在宋代形成

(1)先声——韩愈、李翱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二、宋明理学

1、什么是理学?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学说。

2、理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1)程朱理学:

①代表人物:

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开创;南宋朱熹集大成.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二:

(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为五常

材料三:

诚意、正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请概括:

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什么?

它涵盖哪些领域?

 

生:

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它除了对世界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的要求,即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它还包括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

师:

这样理学就将世界、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

它既回答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把这些思考与儒家传统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这就是理学。

如何才能认识到和把握住“理”呢,理学提出了一个让我们很难理解的概念:

“格物致之”。

格物就是即物穷其理,探个究竟;致知,要达到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简单地说,就是凡事都要通过认真研究弄个明白,做个彻底的明白人。

理学思想虽看起来深奥,实则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不妨就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训看理学。

请大家回顾我们入校教育校本课程中的有关校训的内容,从中搜寻一下理学的踪影。

②主要思想:

1)“理”。

含义:

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

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从而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2)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认识论)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但天理与人的欲望之间产生了矛盾又该如何选择呢?

理学的回答是“存天理,灭人欲”。

下面的一组图片是长期流传于中国的二十四孝故事。

请大家对这些故事中的道德标准做一下评判。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人。

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人。

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生: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太感人了,生活中的孝行就在这些细节之中,对照起来我们平时对父母太缺少这些细节的关爱了。

生:

小时候妈妈为给我赶蚊子经常一宿不睡,亏那当爸爸的睡得着,似乎孩子受这样的罪就是天经地义的。

不过对照一下,我的妈妈比吴猛的爸爸好太多了,我比起吴猛差太远了。

 

尝粪忧亲

庾黔娄,南齐高士。

父亲病重,医生说:

“要知道病情吉凶,只有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

”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并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生:

恶心死了,简直为了作秀不择手段啊。

就我了解,那时候选拔官员孝行是一个重要指标,当时通讯传媒都不发达,大家又都争着当孝子,不来点儿“绝的”很难引起别人注意。

二十四孝的用意是在给大家树立榜样吧?

这种榜样能效仿吗?

效仿起来有意义吗?

生:

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当时科技不发达,我倒有别的想法。

那时候没有B超,没有化验,要救父亲的命可能这种做法是这个儿子的唯一选择。

现代科技发达了,感动中国的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付出了比这更大的代价。

时代不同,科学水平不同,两位儿子却都表现出为了救父母义无反顾的勇气。

有一点我跟刚才的同学意见相同,就是必须发自感情。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生:

我看到画上那个可爱的小宝宝,都要让这个白痴气疯了。

母亲是一条生

 

命,孩子也是一条生命。

所有的道德最起码应该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吧?

这种道德简直就是活生生地杀人啊。

生:

还有什么一坛黄金也纯粹是编人的,就是为了愚弄人去实践这种鬼话。

师:

刚才大家的发言有感动、有怀疑、有厌恶有愤怒。

理学的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而且已经通过类似二十四孝图这样的通俗教材传播到民间。

它把对道德的追求渗透到百姓心中,也以超出人性的道德枷索束缚、毒害着国人的精神。

父父子子之孝为社会秩序的起点,有了它就会很自然地延伸到君君臣臣之忠。

从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承袭这一作法,这就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而就在程朱理学高高在上的时候,有人向它发起了挑战。

总结分析程朱理学

A:

主要内容

①理是世界的来源——核心思想

②天理本质上是社会人伦之理——社会伦理属性

③存天理灭人欲

④格物致知——认识论

B:

发展及影响

①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②《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③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④学术思想影响海外

(2).陆王心学

南宋某年,鹅湖山下执手走来中国哲学史上两位大师,一位是朱熹,另一位就是他的挑战者──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

他们之间的辩论辩论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其辩论的内容、胜负的结局一直被后人所谈论。

朱、陆的分歧在哪里?

我们随手翻开他们的诗作,就会发现里面回响着不同的声音。

         欣赏诗作品味其人

 

1.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熟悉,现在你能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它一次吗?

2.或许你读不懂陆九渊的诗,能从中找出“变”与“不变”的就可以了。

墟墓兴衰宗庙钦,

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沧溟水,

拳石崇成泰华岑……

──陆九渊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生:

朱熹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我们常引用。

现在站在理学的角度再欣赏,还真有新

发现:

朱熹“格物”格出习惯来了,看到渠水清沏,也要“致知”源头。

生:

陆九渊的诗不太好懂,但是能看出来墟墓、涓流、拳石都是变的,不变的是“心”。

师:

别看两人都作诗,但著作数量却天壤之别。

著作数量相差悬殊

朱熹:

一生著书209卷,编纂书籍210卷,注释38卷,校勘72卷。

陆九渊:

没有专书留下,只是后人为他编纂了文集。

 

(同学们惊叹:

这也太夸张了吧!

他们还比个什么劲啊?

师:

著作数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水平的不同,而是两人的治学方法和读书态度不同。

朱熹主张“道问学”,读书穷理,即多看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而陆九渊主张尊德性,认为只要内心附合儒家的道理标准,六经都是为我服务的。

所以说,书不重要,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治学方法迥然不同

朱熹:

道问学、读书穷理

陆九渊:

尊德性、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为了让中学生弄懂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