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44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docx

石油行业十七热问

2014石油行业十七热问

2014-3-423:

08:

33    标签:

2014年热点问题石油油气行业伊朗LNG炼化

 

文|孙贤胜  钱兴坤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及副院长

 

油气行业需要关注的12个国际问题

伊朗石油出口前景不明,对全球石油市场影响如何?

  今年1月12日,伊朗与伊核问题6国达成协议,同意从1月20日起开始落实去年11月24日在日内瓦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

伊朗将按照协议冻结其部分核计划的具体举措,从而换取西方国家放松对伊制裁。

  随着西方对伊制裁的缓解,预计伊朗原油出口量将有所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石油供需基本面的宽松态势,并对国际油价带来利空影响。

然而,协议并没有完全解除对伊朗石油出口贸易的制裁,伊朗受制裁以来中断的160万桶/日的原油供应仍将无法重返市场。

  从长期看,为期6个月的过渡期结束后,伊朗将面对美国进一步要求或制裁,伊核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双方关系也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伊核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能否真正缓和是2014年世界石油市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同时,伊朗产能恢复不仅受到资金技术的限制,也受到欧佩克产量配额的限制,因此伊朗石油出口前景仍不明朗。

 

 

墨西哥油气行业开放的全球性影响?

  2013年底墨西哥颁布的能源改革法案,打破了该国长达75年的石油垄断,引起了国际油气行业的广泛关注。

根据该法案,墨西哥将允许私人及境外资本通过签订服务合同、产量分成合同、利润分成合同等方式进入能源产业,提高该国能源产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预计开放合作的领域将主要集中在深海、陆上老油田和非常规领域。

  本次改革预计将为墨西哥石油市场每年带来150亿至20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并推动该国油气产量在2018年达到每天350万桶的水平。

继美国之后,在北美地区掀起新一轮石油产量增长浪潮。

  在当前全球油气供需偏向宽松、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走低的大背景下,墨西哥此次能源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

但其能否拉开资源国新一轮政策调整序幕,对委内瑞拉提振石油工业、巴西开发盐下资源、阿根廷利用页岩储量等是否将产生带动和影响,加剧其他国家吸引油气投资的竞争,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美国LNG出口潜力及影响如何?

  随着页岩气开发取得突破,美国天然气供需持续宽松,价格不断走低,生产商开始寻求出口机会。

2012年,SabinePass项目获得了能源部和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FERC)的双重批准可以向非自由贸易协定国出口LNG,出口能力1600万吨/年。

2013年,美国能源部又批准了3个LNG出口申请,年出口能力分别为1320万吨、1500万吨和525万吨,但仍需等待FERC批准。

这引发了各界对美国天然气大量出口的期盼,但美国LNG出口数量及稳定性很不明朗,主要是其出口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

  总体看来,美国政府将会综合考虑天然气行业发展、供需平衡、环境政策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将出口对美国的影响掌握在可控范围内。

例如,由于能源部已批准的项目出口量超过此前做出的LNG出口对经济影响的评估标准,它可能将重新考虑审查这些项

  目的出口许可,因此未来出口项目的审批进程将有所放缓。

根据对美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的预测,EIA预计美国最早将于2016年实现出口,2020年出口量达到4200万吨(570亿立方米),2030年左右将达到7300万吨(990亿立方米)的峰值,并将一直持续至2040年。

  此外,加拿大LNG出口进程加快,值得关注。

受美国从加拿大进口天然气急剧减少的影响,为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加拿大正积极推动LNG出口项目进程,亚洲成为其首选目标。

截至2013年底,加拿大能源委员会共批准7个LNG出口项目年出口能力为1.1亿吨(1400亿立方米)。

预计将于2014年底到2019年之间陆续投产。

  北美LNG出口将极大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及定价模式,为世界LNG市场提供新的供给来源,影响贸易格局,推动区域市场向全球市场的转变,加速全球天然气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增加消费国选择,减少进口成本;与亨利中心价格挂钩的定价模式为世界天然气市场增加了一种新的价格基准,给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模式带来挑战,有利于缓解亚洲溢价。

 

 

美国原油出口可能性及其影响?

  美国页岩油气革命致使美国石油产量大幅提高,但需求不旺、运输瓶颈导致外输困难等问题,也造成了美国国内石油供需出现宽松,库存高企,WTI价格成为全球原油价格洼地,石油公司的生产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

  美国生产企业纷纷呼吁政府加大出口力度,特别是解除原油出口北美区外的禁令。

2013年,美国政府加大了原油出口的许可,美商务部共批准120个出口许可,是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另一方面,反对美国原油出口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他们认为原油出口放开后,美国原油价格将与国际油价接轨,美国社会将享受不到低油价带来的好处,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制造业的回归。

可见,在支持和反对原油出口的双方较量下,短期内原油出口大幅度解禁的前景还不明朗。

但从长期看,随着美国国内原油产量的不断攀升,出口力度将逐渐加大。

  如果美国加大原油出口,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石油供需宽松态势,使国际油价整体承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将加大。

由于美国原油主要为轻质低硫原油,因此,国际轻质油价格将特别受到压制。

 

 

非常规油气的快速增长势头能否延续,美国页岩气革命能否被成功复制到其他地区?

  近年来,美国通过页岩气革命实现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规模和经济开发,但未来美国非常规油气产量的持续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

  以页岩气为例,由于开发成本高、投资大、产量递减快,必须大量地、持续不断地打井以维持产量,但过多的产量又压低了价格,在提升美国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开发商的盈利和融资越来越困难。

另外,页岩油气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今后能否符合环保要求也将是非常规油气得以开发的关键。

因此,未来是否有足够的、可经济性开采的资源,油价、气价水平能否保证开发商生产积极性以及能否满足严格的环保要求等将是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发展的重要条件。

  全球非常规资源量十分丰富,已经在美、加得到有效开发,起到了较强的

  示范效应,中国、英国、波兰、阿根廷,甚至沙特等传统石油生产大国也在推动页岩气开发。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有利的地质条件、大量的投资、成熟的开发技术和基础设施、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完善的法规和监管体系、充足的水资源、土地私有制度等都是页岩气成功开发的要素。

只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美国页岩气成功的经验才能得以复制。

中国虽然可能拥有大量资源,但页岩气地质地理条件不同,开发成本高,缺乏基础设施和水资源,技术上的不完善,并不具备短期内快速提升产量的条件。

波兰已经败走麦城,欧洲其他许多国家还因为环保问题仍没有解除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禁令。

 

 

伴随非常规资源开发,美国制造业是否将重拾竞争力?

  非常规资源开发更多地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整个经济,包括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竞争力。

由于美国页岩气得以规模开发,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将在未来几年为美国带来1140亿美元的投资。

不仅如此,美国也是全球油气价格最低的地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地区的价差在2008年发生反转,尤其从2009年开始,与英国、亚洲地区的价差不断扩大,2012年最高达到1:

3.3:

6。

WTI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在2010年发生反转,2011年以来最大价差一度达到27美元/桶。

低廉的能源成本使制造业开始重新返回美国,助力美国制造业恢复。

由此,2009年以来美国工业产值年增速达5%,是经济增速的两倍以上。

  反观欧洲,因能源价格较高,制造业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很多亚洲传统制造业也同样面临着威胁。

未来美国能源独立将加速全球油气再平衡进程,改变主要经济体能源成本和全球制造业竞争力变化,进而将影响全球经济格局,至于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仍需拭目以待。

 

 

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全球石油需求走向何方?

  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加快,经济增长率将比2013年有所提高,但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需求不旺、外资撤离、通胀高企三重挑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特别是美国持续缩减量化宽松规模,直至退出QE,美元将进入强势周期,导致全球资本流向将逆转,并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经济和金融风险。

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0年的阿根廷危机等都发生在美国从宽松货币周期转向紧缩货币周期。

  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一旦经济增长放缓,将给世界石油需求带来巨大影响。

同时,美国退出QE导致美元升值,降低市场资金规模,导致石油期货市场的资金重新流入美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多方打压油价。

 

 

2014年国际石油公司投资回报率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近两年,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和道达尔等五大石油公司投资回报率出现下降。

埃克森美孚投资回报率从2011年的24.2%下降到2013年的17%,壳牌从15.9%下降到7.9%,雪佛龙从21.6%下降到13.5%。

下降的原因:

一是原油价格高位震荡稳中有降、北美天然气价格走低、炼油毛利下滑;二是受资产出售、老油田递减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油气产量下降,2011~2013年五大石油公司原油产量平均下降6%,天然气产量下降4%。

三是成本费用上升,2008~2012年埃克森美孚上游操作成本从8.72美元/桶上升到13.02美元/桶,BP从6.68美元/桶上升到12.5美元/桶,壳牌从8.73美元/桶上升到12.47美元/桶;四是资本支出持续增加,2009~2013年五大石油公司资本支出从1072亿美元增长到1840亿美元,年均增长14%。

  未来几年,影响国际石油公司投资回报率的主要因素仍然存在,面对多种不利因素,石油公司将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更加注重效益提升。

但石油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能否止跌甚至回升,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全球炼油能力过剩,产业结构将如何调整?

  近年来,世界炼油能力持续增长,炼油能力相对过剩,开工率低位徘徊,炼油毛利总体下滑。

从各地区情况看,北美由于页岩油气的开发成功为其炼厂提供了廉价的油气,凭借成本优势,美国一方面为本国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燃料和原料,另一方面也大幅增加向拉美和欧洲油品出口量。

因此,北美地区炼油业正在复兴,美国各地炼油商正加大扩能改造力度,未来炼油能力不降反升。

但今后美国的油气价格能否继续维持低价仍有疑问,因此是否发生前几年为进口LNG大兴土木建设的接收站终被废弃不用的情况也未可知。

  欧洲方面,需求下降导致能力过剩,加上炼油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已有8500多万吨/年的炼油能力停产,预计未来几年欧洲仍将关闭更多的炼油装置。

但关闭炼油厂将影响配套的产业,涉及到产业经济、税收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如果影响到欧洲炼油业的健康发展,欧洲各国政府将不会坐视不管。

  亚太地区由于需求快速攀升导致炼能无序扩张,目前炼能已初现过剩。

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区内公司开始投资改造现有装置并降低运行成本,转向生产更多高附加值产品。

因此未来亚太地区能否抑制住投资新炼厂的冲动甚为关键。

 

 

国际石油公司经营战略呈现哪些新趋势?

  国际石油公司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注重转变经营理念,着眼长远抢占资源先机,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同时瘦体强身,调整优化资产结构,紧紧围绕价值增长和质量发展,不断调整经营战略。

  一是回归价值创造,更加注重提升公司发展的质量效益。

近年来投资回报下降、效益下滑,国际石油公司重新审视发展方式,进一步突出价值增长理念,提出“价值重于产量”口号,纷纷将实现价值增长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首要目标。

  二是在全球推进新一轮战略布局,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围绕深水、LNG、非常规资源三大领域,在北美、南美、中亚俄罗斯等地区加快推进资源战略,并积极参与北极地区油气勘探。

埃克森美孚重点加强北美非常规油气业务,壳牌继续加强以LNG为主的天然气业务,BP不断巩固在巴西、墨西哥湾、北海、安哥拉深水开发领域的地位。

  三是严控投资规模,投资由升转降。

投资回报下降、现金流紧张,国际石油公司突出审慎投资原则,量入为出,严控投资规模。

2014年,壳牌投资额将从2013年的380亿美元下降到350亿美元;雪佛龙投资额将从419亿美元下降到398亿美元。

  成本剧增导致大型油气开采项目风险继续加大。

  全球油气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项目的操作空前复杂,特别是成本超支、项目延期和融资约束等问题,已经导致大型油气项目的成本和风险大幅增加,不仅成为令世界顶尖油气公司管理者头痛不已的问题,也成为2014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石油领域讨论的首要问题。

  过去10年全球石油勘探与生产成本名义上增长了4倍,而石油产量只增加11%。

投资成本大于10亿美元的大项目成本超支最为严重,埃尼在哈萨克斯坦卡莎甘大油田的投资预算从最初的10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近5倍以上,雪佛龙在澳大利亚的高更LNG项目预算也比初始预算增加340亿美元,2013年壳牌因大项目成本上升迫使

  资本开支增长50%。

各大石油公司的关注重点从提高产量转向了控制成本。

  与成本超支现象同时存在的是大项目普遍存在延期问题,有些大项目多次延期。

此外,与政府部门合作障碍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也为石油公司大型项目建设带来诸多风险。

再者,融资困难和融资条件苛刻也增加了大型项目融资造成一定困难。

大型项目造成全球范围工程材料供应和技术人才市场紧张,推高劳动力和材料成本,导致大型项目成本超支严重和延期等问题。

今后大型项目的成功运转要求石油公司必须建立新的资本管理和运营成本管理战略,大型项目的空前复杂性也呼吁石油公司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同时要做好10至15年的前期投资准备。

 

 

主要产油国社会动荡将对石油生产和供应产生怎样影响?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仍是影响全球石油供应和价格的重要变量。

伊拉克国内大选和地方省份独立步伐加快值得重点关注,极有可能对石油市场造成阶段性冲击。

叙利亚在化武问题初步取得进展后,执政党与反对派之间能否达成一致存在很大的变数,叙利亚问题不断反复将扰动国际油价的走势。

利比亚、埃及、尼日利亚等非洲主要产油国局势在短期内难以看到和平解决的曙光,只要问题不再继续恶化,对石油市场的冲击力度将有所降低。

南苏丹面临内战的边缘,但局势将总体可控,该国石油生产和出口仍面临波动。

委内瑞拉反政府示威持续不断,美国因素忽隐忽现,总统马杜罗能否与查韦斯那样顶住压力继续执政,抑或发生改朝换代情景,不仅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也将极大地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今年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际油价走低将影响一些资源国的财政预算收入,进而影响这些国家的政局和社会安定,特别是一些中东国家仍未走出高失业、高通胀的困境,一旦国内民众抗议加剧,形势动荡影响石油生产,将直接影响石油市场的稳定。

  油气行业需要关注的5个国内问题

 

 

油气行业需要关注的5个国内问题

中国石油需求进入中速增长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石油需求将呈现新的特点和规律。

石油需求增速放缓,2011~2012年石油需求弹性系数降至0.53。

汽油和煤油较快增长,柴油增速大幅下降。

这种现象不单单是经济增长放缓造成的,还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用油行业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未来,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些用油行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柴油消费将进入低速增长期,预计2013~2020年柴油消费年均增速仅有3%。

我国汽车销量较快增长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动汽油消费较快增长,预计2013~2020年汽油消费年均增速6%。

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机场建设快速发展、航空周转率持续提升,将带动煤油消费较快增长,预计2013~2020年煤油消费年均增速8%。

我国经济转型将直接影响三大油品消费的增长。

只有把握转型期中国石油需求的新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我国行业发展节奏,更好地促进国内石油市场的健康发展。

 

 

随着炼油能力持续扩张,中国炼油产业如何进一步调整?

  我国炼油能力逐年较快增加,成品油消费增速连年下降,国内成品油供需开始宽松,汽煤柴油净出口量逐年上升,炼厂开工率持续下降。

2014年又是炼油能力增长大年,预计将新增炼油能力4060万吨/年,炼油能力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

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炼能过快的增长和成品油消费量增速的放缓的矛盾,将有可能使成品油供需差和净出口量持续扩大,炼油能力走向严重过剩,影响我国炼油工业的健康发展。

  从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看,从我国的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看,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不宜走超量进口原油加工,应走适量进口原油加工,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少量出口调节局部或季节性余缺的道路。

因此,如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未来我国炼油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国家需加强宏观调控,监控炼油扩能计划,进一步完善炼油项目的审批和产业政策,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炼能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加快炼厂升级改造步伐,适应油品质量升级需要。

 

 

中国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具备的条件和不确定性?

  我国天然气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产量快速增长,2002~2012年平均增速为12.7%,但消费量增长更快,同期年均增幅为16.1%,造成了季节性和区域性“气荒”。

2013年,按实际需求与供应估算,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达220亿立方米。

  受环境治理影响,我国政府加大了天然气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优化能源结构。

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拉动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出台价格调整方案,提高国内供应能力和优化资源配置。

未来,国家天然气战略方向以及相应配套的政策将成为影响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如果我国天然气价格政策难以实施到位,继续维持低价销售,国家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我国天然气需求将继续过快增加,届时虽然国内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能得到大幅提高,但供求矛盾仍将长期存在,估计2020年供需缺口最高将达1500亿立方米。

相反,如果天然气价格改革推进顺利,但没有措施充分体现不同能源的生产成本和环保价值,此种情况下虽然调动了生产和进口企业的积极性,但由于受到其他如煤炭等低价能源的竞争,用气需求将因此受到抑制,天然气消费将大幅下降,天然气供求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

因此,明确的天然气发展战略以及配套出台的相关政策十分重要,它将决定我国天然气行业是否健康持续发展,也将决定我国的能源结构能否优化的问题。

 

 

改革步入深水区,石油公司将面临怎样的环境和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改革目标。

  油气行业是战略性行业,在改革进程中如何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如何正确处理国企与政府的关系,国企与三大责任的关系是重中之重。

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如何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在哪个层面进行,是否有助于国企做强、民企发展?

油气管网

  全球并没有统一的运营模式,国内如何运营才最有效率,并符合阶段性发展特征和公平性的要求?

油气贸易权的放开与既定市场秩序之间能否达成平衡?

能源价格改革如何有序推进、如何更好发挥市场的作用又符合中国的国情、如何在保障民生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保障市场平稳发展?

能源市场化改革、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能否有助于行业效率的提升和能源供应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如何影响行业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

2014年需要对上述改革进行细化、具体化并加以落实,这将对国内石油公司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雾霾和环保压力,能否推动清洁能源高速发展?

能源结构优化进程是否将有所加快?

  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必须减煤。

2014年,我国将压减煤炭消费,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以下,同时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将新核准水电装机2000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新增核电装机864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4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0.7%。

  但价格差异给能源结构优化带来很大挑战。

如果不考虑环境成本,煤炭利用的成本最低,即使在环境保护极为严苛的欧洲,煤炭的使用近年来也有回潮之势。

以成本更高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替换煤炭将受到经济性的制约。

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是可行方案之一,但要达到日、欧的排放水平势必大幅提高煤电成本,能否通过煤电联动转移价格并不确定;大规模“煤改气”暂时不具备条件,天然气价格的上升将面临承受力的问题,可能带来需求结构的调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要依赖补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补贴已经下降,我国的补贴能否持续,电网对风电、光电的接收能力,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与补贴的下降能否匹配并最终具有竞争力,都将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政府的强力推动预计将对能源结构起到优化作用,但持续性地改善则需要更多地体现市场的作用,比如将环境成本外部化,征收碳税,依靠市场的力量优化能源结构将更加有效,也更具有可持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