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397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docx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11篇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6作文(说“禁补令”)评点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从2010-2011学年寒假起,全省任何普通高中学校不得组织三年级学生成建制补课或变相补课,也不得为各种社会机构举办的复习班、辅导班等提供场地和条件。

将高中毕业班也纳入禁止补课范围,这是目前全国下达的最严“禁补令”。

对这一“最严禁补令”,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人强烈反对,有人极力支持,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对这一“禁补令”,你的观点态度是什么?

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讲真话,写真情,有真见;不得套作或抄袭。

№01

为“禁补令”喝彩

湖南师大附中广高0809班罗带

当“禁补令”一道惊雷,响彻湖湘大地之时,全省教育界已然沸腾,纷纷开始了全民大讨论,余既为高三学子,感受自深,现述之如下:

“禁补令”初下之时,各界情态,或喜或怒,或惊或悲,不一而足,众生相颇有可观之处。

高一高二学生闻之,如蒙天恩,无不欢呼雀跃;各补课学校的校长们闻之,则如丧考妣,悲愤不能自已,唯高三的师生闻之,喜忧参半。

长假漫漫,安然于家中休养自是快意,然而高考在即,又不能不有所作为。

在我看来,“禁补令”当为今年第一快意人心之事,诸君何必忧愁!

“禁补”非“禁学”,于高考有所希冀者,在家中自可努力,学问之事,并非困于一室间方有所得。

有道是“治乱世,用重典”。

“禁补令”正是针对当今补课学校层出不穷,教育市场兵荒马乱的现状而下的一剂“猛药”。

当高考已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各学校无不加班加点,求那独木桥上的生机。

于是学生疲于奔命,整日于墨卷间辗转,素质教育遂成了一纸空文。

当补课已如军备竞赛般愈演愈烈,如此的“教育公平化”已让学生身心皆苦。

“禁补令”针对此而生,无疑是对广大师生的一次“解放”,只有大家都不补课了,于同一起跑线的那种竞争,方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其实湖南的禁补令并非全国之先河,昔日山东就曾初试牛刀,无奈只改其一点,反倒是养肥了一大批培训学校。

而湖南则汲取了教训,对于培训机构一视同仁,狠狠地煞了它们的气焰。

随“补课”而生的众培训学校,若“新东方”、“马思特”,几年间为地方GDP做出了重大贡献,可学生们究竟从他们插科打诨的课堂氛围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收获了什么?

只是大多数家长的血汗钱如流水般汇集到了少数人的腰包中。

这样的机构是中国教育之痛,而禁补令恰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为百姓割去这些滋生物,让高中教育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十年之计树木,百年之计树人。

教育是国家大计,不可不慎。

改革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固然会有阵痛。

昔商鞅变法,虽初有不便,然秦皇行之,秦故雄于六国;而荆公变法,几次废主,功败垂成,宋固有靖康之耻。

前史当为鉴。

禁补令的下达,是为了让高中教育在一个良性的土壤上生长,培育出栋梁之才。

如能一直推行,教育补课之风必有好转。

如果在起点就己迷失了路,或许脚下就会踩满孤独。

我们的父辈也曾年轻过,可他们的世界里并没有这么繁重的课业,只有蓝天碧海,山花烂漫,他们最终不也成了参天大树?

禁补之后,我们,或许也能一样。

【点评】本文观点鲜明,论述有力,“‘禁补’非‘禁学’”,启人思考。

由不同年级的学生反映谈到自己的观点,由补课之弊谈到改革之痛,最后比较于父辈的教育状况,层次清楚,留有余韵。

能从社会角度进行思考,语言简洁、流畅、圆熟、老到。

“禁补”的意义何在,宜有正面的思考和表达。

对于培训机构,教育厅似无力掌控。

(厉行威置评)

№02

治标不治本

湖南师大附中广高0807唐笑

去年湖南省教育厅下达了一道严厉的“禁补令”,有人反对,有人支持,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可在我看来,这招是“治标不治本”。

教育厅的立场固然是好的。

首先,寒假相比较而言较短,一个学期下来,是需要给师生们一个调节身心的时段;其次,寒假期间有中国人最在意的春节,一些琐事是免不了的;其次,教育厅也希望给学生减负,而不是各校为了升学率,使出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地比拼。

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禁补令”是针对寒假补课提出的,而为什么大家都热衷于寒假补课呢?

根本的根本,还与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有关。

虽为素质教育,可高考,依旧是压在学生心头的“过不去的坎”。

身为毕业班学生,我尤感如此。

莫说教室里挂的大横幅,大标语,每天来到教室,大家都能看到“距离高考还有××天”……大家心里都急啊,在这“一考定终生”的压力之下,同学们都是挑灯夜战,搞题海战术……从小在父母“学习才有出路”的教育之下,父母、老师总是盼望着再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

似乎学多一些,就会比别人更胜一筹,在高考中比别人多出几分。

怪不得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都是为了子女将来有个好出路。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现行的教育制度告诉我们,只有考个好大学,才会有好工作、好生活。

要想考个好大学,就要比别人更用功。

所以从小,寒假暑假总是免不了补课。

高考是最终的压力所在,我们都是现代的范进啊。

这便是为什么有人抨击教育厅“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原因。

教育厅的政策体现了教育厅只看到了问题,而未看到问题的来源。

要想改变假期补课层出不穷的局面,首先要改变现行的教育制度。

“学历决定一切”只能使更多人陷入泥潭,培养各方面人才,给其公正、公平、平等的待遇,不仅会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还有利于国家各方面的建设。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美国的一个小孩对父母说他长大后想当烤面包师,他的父母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许诺将来送他去厨师学习;而在中国,一个小孩也这样对父母说后,父母“叭叭”就是两耳光,说:

“你这个没出息的!

”为什么现代建设缺乏那么多高级技工而这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也许他们便是这个模式下的牺牲品吧。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若是一味地“治标不治本”,再严厉的“禁补令“下,大家为了升学,为了自己的未来,也会使其漏洞百出……

【点评】本文观点鲜明,能做辩证分析,能探讨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联系社会状况进行思考,比较论证较有说服力。

说真话,讲真情而又不乏理性,运笔从容而流畅。

(厉行威置评)

№03

我看“禁补令”

湖南师大附中广高0809王宇佳

2010年12月,湖南省教育厅下达最严“禁补令”。

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反应不一。

拿联系最密切的两大群体来说吧:

学校面临着政策、名声、升学率三大重压;学生又喜又恼——不补课自由了,不补课又担心成绩落后了。

有改变必然有不适应。

在我看来,“禁补令”是教育厅贯彻“减负”政策的又一举措,出发点是好的。

但高三年级面临高考,压力可想而知。

一经禁补,心情必定忐忑。

但各人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政策不可违背,我们可以寻求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为寒假打基础。

禁补通知出台,意味着学生们有了更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告别统一课程安排,各人可以根据自身薄弱环节重点复习。

学习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

喜欢安静的同学可以独立学习;认为小组学习效率高的同学可以相约一起学习。

虽然时间、地点、形式与上课有异,但只要找到了最佳方案,学习效果别无二致。

同时,充裕的假期给了我们自主安排学习生活的机会。

不拘泥与课堂教学,学习方法中穿插有益的休息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早晨自主阅读前可以慢跑十五分钟使自己身心放松,伏案时间长了可以下楼观赏红花绿树,用餐时可以听听喜爱的音乐赶走疲劳。

只要善于分配时间,合理休息,假期不补课也可以很充实!

因此,在我看来,“禁补令”并不是想像中苛刻、让人为难。

相反,只要我们用平和心态去看待,锻炼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当调节学习与休息的节奏,充分利用假期,没有补课的假期同样达到补课的效果,不必为政策如何调整而忧心忡忡。

面临高考的压力,我们自然是紧张不已,一些稍微的变动都能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

但生活就是如此难以预料,只有时刻准备好改变,准备好适应变化,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

同样,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困难也可以克服,调整也不再令人为难。

拥有一颗自信面对高考的心,一份坦然应对改变的态度,一种善于管理自己、克制自己惰性的能力,“禁补令”也就只是普通的教育政策而已。

【点评】本文侧重阐述根据变化来调整行动方针的观点,体现面对人生的理性态度,颇为可贵。

这种态度也可造就作者美好幸福的人生。

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流畅。

(厉行威置评)

№04

有限放松,无限收获

湖南师大附中0802班钟婧瑶

顾城说: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当我在一月份的尾巴上读到这句诗,完全抛弃了诗人繁杂善感的心境,看到的只是那四个被疲倦与渴望无限放大的字——应当休息。

在这个号称千年极寒的冬天,教育厅的“禁补令”成为内心温暖的强大来源。

殷殷切切地掰着手指倒计时,欢欢喜喜地给家人打电话,久违的笑容终于给沉闷的教室注入了生机,不知多少人在心底悄悄地喊了一句“禁得好!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长和老师们的忧心忡忡。

担心孩子没有自制力,放纵这么十几二十天,斗志全无直接影响高考,前路再无光明……

然而,他们却忘记,或者选择性忽视了“寒假”这个字眼。

什么是寒假?

五个月的朝六晚五换来一个月的有限放松,150天几乎见不到家人的日子换来二十多天的亲近。

何况,这之中还有小年夜、除夕夜、元宵节,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吃着元宵的场景难道不好过父母望着餐桌上那个空位的冷落?

而有关自制力的质疑声,我认为更是没有必要。

临近十八岁,少年都长成青年,心智也基本成熟。

如果在这个时候,明知前有高考还在假期内无限放纵的人,即使没有假期,他也无心学习。

窗外的鸟,门外的人甚至只是自己的一根手指头也能分散了他的注意力,让他无所事事。

又何必为了这些不会成器的学生,让其他苦苦耕耘期待放松的学生失望呢?

事实上,成长并不是靠外力的束缚,“捧在手里,含在嘴里”的生活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摔碎与融化。

我们须在自我独处中成长。

正如博尔赫斯所说:

“虽然生命是由几千个时刻与日子组成的,这许多的时候与日子都可以缩短为一天的时光,这就是我们独自面对自我的时候。

”日常三点一线倒头便睡的生活剥夺了我们与自我独处的权利。

也是只有在假期,我们才有机会好好地,静静地与自己相处,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实现思维的飞跃与成长的蜕变。

成长不仅是年龄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借着“禁补令”的东风,我们在毕业前过了一个真正意义的寒假,这有限的放松必将带来无限的收获。

在百日的冲刺里,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勇敢地证明自己!

简评:

文章从心灵的放松与收获这一角度为“禁补令”叫好。

着眼独到,着力集中,着笔轻灵,两处引用,展现了考生的文明品位和文化积累,难得!

但标题是“有限放松,无限收获”,文中在“收获”上还着力不够。

(汤正良置评)

原评:

25+25+10=60

 

№05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高考

湖南师大附中0804班骆逸舟

2010年底,一道号称“全国最严”的禁补令从天而降,宛若一道晴天霹雳把正在备战高考的老师学生们劈了个正着。

眼看高一全员欢天喜地的迎接假期,高二全员面带忧色的投入假期,剩下一群惊慌失措的高三党们绞尽脑计的想着,怎么对付这样一个实在不该来的假期。

问我“禁补令”好还是不好?

我可以明明确确的给你答案,不好!

这个答案绝不是主观唯心,我也并不是一个不爱假期的傻子。

可对于即将上战场的高三学生来说,这禁补令来的着实尴尬。

少这一个月,我们拿什么来补落下的进度?

拿什么来充应考的底气?

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高考?

周立波说:

勿跟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就过不去。

勿跟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

勿跟自己过不去。

因为一切总会过去。

于是我们耐着性子,承受着这个被讽为“最不科学”的一考定终身的制度,等待着那个“总会过去”的高考。

或许没有一个人能称得上是完全的心甘情愿。

可面对社会,我们缴械投降。

可就有那么一些人,拿着素质教育的旗子,喊着为学生减负的口号落了下来。

前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没有丝毫更改,救世主们却硬要给每人都发上一个游泳圈,假装前面是汪洋大海。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向来是一对对立矛盾。

一道禁补令,也把这对矛盾清清楚楚地袒露在人们面前。

这不是英国,高三毕业有一年的休学实践年让你充分体验社会;这不是美国,积满学分凭着个人素养就可在名校里出出入入。

这是中国,而对于现阶段来说最为公平的高考制度,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有着应试教育的啤酒肚,却硬要套上素质教育的紧身衣,最终憋死的,只能是学生。

我们也并不是不能理解教育厅的良苦用心,给我们一个假期,让我们好好休整,让我们体验社会,让我们高三以身作则,把素质教育的旗子举得高一点,更高一点。

他们也深知高考制度的残酷,想让我们压力小一点,更小一点。

凭心而论,我们的确没有多爱高考制度。

但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只能适应环境。

可“禁补令”美其名曰减负,实际上却拿走了我们适应环境的工具。

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斗争?

总有一天,高考制度会向素质教育进化,禁补令的作用也会落到实处。

可当下,面对这个来得尴尬的禁补令,面对心急如焚,忧心忡忡的家长与老师,面对在倒计时里愈渐紧张的同学,我们只能抬头迷惘的问一句: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高考?

简评:

文章从国情和本届学生的状况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禁补令”来得尴尬。

情感丰沛,表达酣畅,句式灵动,方法多样,但说理似乎还不够通透实在。

(汤正良置评)

原评:

25+25+10=60

 

№06

有心禁补,无力回天

湖南师大附中0811班李丹妮

一纸“禁补令”贴出,众人哗然。

叫好者有之,抨击者有之,窃喜者亦有之,自是众说纷纭,众口难调。

然而自这一纸禁令出世,我便为这薄薄的一纸黑字揣上一颗不安之心。

静想教育厅的出发点:

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减少各种乱收费现象……是思民生之本啊!

但静观一个月来禁补令的效果,事实将我的不安印证。

固然有学校积极响应政策,严格遵从禁补令,但甘冒风险,坚持补课的学校比比皆是,被曝光者层出不穷,大有铁了心将补课“进行到底”的气势。

“禁补令”的效果恰如其外表一样苍白无力。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样的、强大的。

我抬头作仰望状,只觉泰山巍峨。

也许最高的那一座山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中的高考制。

这座大山是我们祖祖辈辈辛辛苦苦堆砌建设起来的,渺小学子如我绝无叫嚣撼动之意。

但我们必须拨开云雾见本质:

高考制决定了我们学习的功利性,功利性决定了教育的商业性,商业性自然引起各种补课机构竞争、学校竞争、学子更要竞争。

网上曾流传的一段子最后“一”句话说:

“高考的一座大山往上一压,八零、九零后什么的悄无声息,这个世界便安静了。

”也许网上的言论过于偏激,而浅薄如我也不足以剖析严肃深刻的教育制度。

但龙应台也说:

“制度是人制造的,却常常反过来桎梏了人。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修进我们的制度,让它跟上社会的脚步。

而“禁补令”也只是触及了表象,压制的只是一种副产品。

如同火山喷发时把岩浆只往岩缝里捂却不能控制这火山的规律,火山的喷发也无法抑制。

容我天真地猜想,教育厅的叔叔阿姨们是否也同我一样面对这座高耸雄伟、令人又爱又恨的教育体制感到些许力不从心呢?

“禁补令”严,固然严,连天昏地暗的高三也被纳入。

然而对于整个庞大的决定性因素,一纸薄薄的禁补令无异于隔靴搔痒。

高一、高二时,我们接受“素质教育”,对暂且远远地高考无知地指手划脚,欣欣向荣地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

到了高三,我们猛然发现素质教育变了“浮云”,高考才是“王道”,学业的负担绝不可能因为一纸禁令减轻。

我只想说:

“和我一样奋战于高考前线的老师、同学们,还有那‘有心禁补,无力回天’的教育厅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容我们期盼,终有一天,‘实现禁补’成为现实。

简评:

文章主要从“禁补”是否真能“减负”这一角度谈对“禁补”的看法。

说理中肯、充足(“拨开云雾见本质”的推导非常有力道),论证方法多样,语言表达准确。

相对本次作文的满分作文似并不逊色。

(汤正良置评)

原评:

23+24+10=57

№07

浅谈“禁补令”

湖南师大附中高0806班向芮锐

2010年12月,湖南省教育厅以一纸鲜艳的红头文件下达寒假“禁补令”。

这份目前全国最严的“禁补令”将全省所有高中各年级的寒假补课“一刀切”,引起社会热议。

这其中学生们自然是要带头鼓掌的,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自然是感激教育厅为学生减轻负担所做的贡献,但一深思,却又有些忧虑。

也许是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多,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人才竞争也自是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千军万马无不摩拳擦掌,争个你死我活也有可能。

放到现实,我们看到的就是高三学生案头高高的书堆,同学们眼前厚厚镜片,手上握笔处厚厚的老茧。

我们似乎感到自己鲜活的灵魂在高考重压下渐渐干枯萎缩,人生似都是灰色的。

正当我们在心里呐喊时,一份红头文件大呼着:

“寒假禁补!

”禁补,似乎解救了我们。

诚然教育厅领导们深刻为我们同学们考虑,希望我们摆脱重担、快乐学习,我们为这样的意图鼓掌,可这真的就足够达到目的了么?

高三的日子每天都在冲刺,即使心头不甘不愿,却也丝毫不敢慢下手中的笔,更别说停下了。

原本学校在寒假排有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现在一切取消后早早放假,反倒给我们心头罩上一层不安:

这个寒假怎么办?

结果是同学们有的三五成群结伴自习,有的寻求家教辅导,凡是有上进心者皆不敢虚度了这近一个月的寒假。

在初见禁补令的欢欣之后我们发现,高三的日子仍旧这样过,我们并没有放下重担享受轻松寒假。

莫非这“禁补令”下得不合适么?

话不能这样简单说定。

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有畸化倾向,学生压力过大这是事实,但想要改变它确不是一张薄纸能做得到的。

这就仿佛一株小树生了虫,枝叶枯败,这时若是拿着剪刀“咔嚓”剪去它的枝叶,也只能让小树暂时看起来健康强健。

如此治标却未治本。

教育厅拿着剪刀似的禁补令将加重学生负担的寒假补课这样的叶子剪下,却根本不见得有什么变化。

想来要让小树健康长好,那就得对症下药,杀虫肥土,这样才能让其长成参天巨木。

早些时候山东省也有过类似尝试,为给学生减负,全省取消周末补课,以望学生自由快乐发展,可结果是周末学生蜂拥入补习班,课业和酬金的负担更重了。

想来真要解决这问题,不只在于一省一市,也不只在于高中。

理应在国家的高度上有所行动。

大力发展教育,开办更多、更优秀、更有水平的各级学校,让小学生不再挤破脑袋上重点中学,中学生不再千军万马厮厮杀杀争抢有限的优秀大学入场券,才是中国教育改革应有之义。

湖南省禁补令引来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样为学生着想的出发点很好,它走出了为学生减负、教育转型的第一步,但我们也应看到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唯愿我们能共同努力,上下一心,共同培育教育这片森林长成支撑全民族的春天!

简评:

文章辩证分析“禁补令”,肯定出发点,由高三学子的现实状况证明不能实现初衷,进而深入一个层次谈问题的解决。

态度中肯,说理实在,表达准确。

但限于认识,解决问题的办法难止痛痒。

(汤正良置评)

原评:

24+24+8=56

№08

“禁补”乃末,制度是本

湖南师大附中0805班王梦迪

今年寒假,省教育厅下发最严“禁补令”严禁高三以任何形式补课。

此令一出,热议一片。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不得不承认我是忐忑的:

若禁补,则会打乱复习计划,那么会不会影响高考呢?

但若是说到高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引导,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首先,我认为高中作为由义务教育或大学教育过度的一个阶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绝对是一个重要课题。

而自主学习则是在有充足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前提下进行的,相反的,补课则势必挤占学生的假期时间。

所以,从这一点看,“禁补令”有助于高中素质教育的完善。

但不可忽视的是,最严“禁补令”依旧无法阻挡一些学校“用心良苦”来补课的步伐,15日的《晨报》上就刊登了记者暗访某补习学校的新闻,并且参加补课的多为名校的学生。

为何禁补之风如此猛烈,仍有人不惜顶风犯上呢?

难道就不怕一头撞在枪口上而一命呜呼?

我想,原因多是我上文所提到的那种“忐忑”。

没人敢拿高考开玩笑,所以一切行为也必定依照高考这一最高指挥棒。

由此可见,“禁补令”乃是末枝,改善高考考察制度才是根本。

人们热衷于假期补课,一定是补课能提升高考成绩,不然,有几个人愿意放弃假期时间,继续接受老师的“洗礼”呢?

如果高考考察能让那些将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实践进而转成能力的人受益,而非一心投身于书海的却不重视综合发展的人沾光,那么我想,禁补之路不但会顺畅许多,而且说不定一天人们不需要这一纸令文的约束,能自觉做到给学生时间自由支配。

无论如何,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我在这个寒假就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我可以在一天内花一段完整的时间攻克自己的弱势科目,而不用受到铃声的干扰;同时也可以在任意时间大声朗读而不怕打扰到其他人。

所以,我相信,有了最严“禁补令”这一好的开端,再加上高考考察制度的不断完善,高中生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的充实而多彩!

只有本末结合,方能实现真正的完善。

简评:

文章首先肯定“禁补”“有助于高中素质教育的完善”,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学生必然不能“禁”而不“补”,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改善高考考察制度”,让考改推动课改,为真正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素质教育的空间提供保障。

语言洗练,表达准确,逻辑严密,认识高于一般。

原评:

24+25+9=58

№09

我看“禁补令”

湖南师大附中0805班胡百城

听老师说过,山东那边周六、周日是禁止补课的,很是羡慕。

而如今想想我们“禁补”的日子,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

既然是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全省“禁补”,这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高一、高二不必说,就连我们高三也要禁补,这却令我颇有些费解。

眼看就要高考,老师们完美的计划被这厮打成碎片,这是何等痛心啊。

不过全省一起“禁”,也算公平的了。

再想,这冬天一年比一年冷,教室也没空调,学生不必说,老师拿着冰冷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情形,也够令我们痛心的了。

于是大呼:

“善哉,此令!

放开身体受冻不谈,这归心似箭,大过年正是全家团聚的时候,原本七八天的假一下涨到二十几天,我们怎么能不欢呼雀跃。

老师能回家多陪陪儿女,我们也能多陪陪父母。

老师一年到头为我们早出晚归,终于有时间照顾一下家里的老人,有机会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笑谈琐事,有机会带老婆孩子去旅游,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于是大呼:

“美哉,此令!

但转念一想,这二十多天假在家玩野了心可不行,我可是高三的学生,离高考只有短短三个月了啊。

即便老师们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复习资料,但这点东西怎么够啊!

开学之后可不能把这前一百的名次给丢了啊。

要补!

于是就东找“马思特”,西找“起点教育”,所有补习学校的资料被我翻了个遍。

光上课有什么用?

还得多练!

要练!

于是“五三”、“三二”、“龙门”、“星火”,尽入囊中。

一天到晚埋头苦干,没有埋头,哪有出头!

于是大呼:

“苦哉,此令!

虽说苦了点,但这自主学习能力还真提高了不少,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也小有提升。

有问题就问,老师不能问就问同学。

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于是就女问男,男问女,没事谈谈情感问题。

没想这“禁补令”还有感情增益效果。

可惜没有老师指点迷津,求学道路时有不顺。

想必这同学合作,虽时耗大,但效果也应是双重的罢!

于是感叹:

“小生愚昧,不知厅长此招妙甚至此矣!

如此好的政策,也难免遭到怀疑。

“普通高中补不了,就让咱培训机构来!

上至高三,下至幼儿园,左通天文,右通地理,只要您敢交钱,咱就敢跟您补!

”补习学校笑开了花。

好一个大力发展教育,竭尽全力保增长!

于是恸哭:

“此令纯矣,岂容尔等妄加猜测!

呜呼!

如今碰上如此好题,容我尽抒其意,快哉,快哉!

此令有好有坏,其利大于弊,若无此令,吾等受冻之日何日得以终乎!

简评:

文章将对“禁补”的美好想象与高三寒假的现实状况对比,表明一纸“禁补令”不仅不能让高三学生“进补”,反而带来更多问题(文末“其利大于弊”语当做反语看)。

考生率性而为,有些杂文意味,但道理说得不够通透严密(如倒数第二段表达上就不通畅)。

(汤正良置评)

原评:

22+24+10=56

№10

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

湖南师大附中0808班任勇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处在一种莫名的浮躁之中,路上行色匆匆,快餐店人满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