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docx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邵起凤,女,浙江湖州人,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
1955年1月毕业于浙江省长兴初级师范学校。
1981年在吴兴爱山小学任教时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1986年7月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小学教育研究班结业。
1988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是湖州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政协委员,湖州市妇联执委,湖州市原小语会会长。
邵老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致力于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积极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求得学生的整体发展。
论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思考》《让小学生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生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等在市或省一级的论文、课题评比中获过奖。
熔论文与教案为一炉的《邵起凤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邵起凤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级先进工作者。
198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1988年被评定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
1995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
通过所指的观察、想象等感知活动,一般只能获得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即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
要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必须通过理性认识阶段的思维活动。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我国古代教育家都很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宋代朱熹曾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学习步骤作为学生活学的教规,其中审问、慎思、明辨都是积极思维的步骤。
学生的思维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
有的好学爱问,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的感觉迟钝,思路呆板,想象贫乏。
除了一些生理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是否经常受到思维训练,是否形成了―般的思维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学生学习语言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密切结合语言训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思维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和灵活性。
一、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我们经常可以碰到一些学生语无伦次,文句不连贯,缺乏条理性。
倒不是他们没有想说好、写通的良好愿望,而是思维太混乱。
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进行思维。
人类思维的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才得以巩固和发展。
语言又是思维的表现。
语言和思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对小学生而言,思维训练主要通过语言训练来进行。
这种训练,首先要从思维的条理性着手。
思维的条理性,实际上就是逻辑训练,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是句、段、篇的训练。
它渗透在各种语文基础训练中,交叉地、螺旋形上升地进行,而且要在学生一上学就开始进行。
较早的训练可以使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同时起步、同时发展。
从看图学词学句起就要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一句完整的话,懂得一些“谁是什么?
”“谁干什么?
”“谁怎么样?
”等最基本的主谓句式;懂得一些简单的词序,如:
“我”“爱”“爸爸”共三个词。
按“谁怎么样”使词与词之间发生某种联系,就构成了句子,表达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意思。
然后在一些基本的主干句上再练习加上“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等修饰成分,使他们逐渐学会把话说完整、说通顺、说明白。
一年级的孩子还能理解一些类似“有……有……还有……”“先……后……”“因为……所以……”“……可是……”等复句句式。
如《苹果落地》中的“原因”一词就较为抽象。
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
苹果向下落的原因是什么?
生:
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师:
对!
这就是苹果向下落的原因。
平时我们说原因的时候要用到哪个词?
生:
因为。
师:
是呀,是因为什么什么的,就是表示原因,而常跟它连在一起的另一部分就是结果。
师:
(取出“地球有吸引力”的卡片)刚才说它表示苹果向下落的什么?
生:
表示苹果向下落的原因。
师:
(取出“苹果向下落”的卡片)它表示什么?
生:
结果。
师:
现在谁会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句话?
生:
因为地球有吸引力,所以苹果向下落。
师:
谁会先说结果再说原因?
生:
苹果所以向下落,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
生:
苹果向下落的原因是地球有吸引力。
这样,我没有挑明该句是因果关系,课文中的原句也没有用“因为……所以……”的关联词语,但在他们的动脑动口中,找出了句子中存在着的因果关系,自己能用关联词语表示出来,还从语言的运用中了解了“原因”这个词。
在低年级学生中经常进行词语搭配、组句、运用关联词语等练习,让他们理清词与词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指导学生从联系中认识事物、发展思维。
段常常是篇的“雏形”。
有头有尾,有中心思想。
所以,段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弄懂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读懂一段话,或写通、说好一段条理清楚的话。
为了使一年级的学生能按“先……再……接着……最后……”的先后次序说一段话,我让学生动手制作“祝贺妈妈三八妇女节快乐”的节日纪念片,要求他们一边制作,一边记住制作过程: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接着画什么?
最后还写上什么?
全部完成后,用自己的话把过程说一说。
因为这种训练能把学生大脑内部的思路顺序“显现”出来,并且变成他们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动作顺序。
又如《小山羊》每个自然段的句式几乎相似,均按“小山羊和谁做朋友”“谁请小山羊吃什么”“小山羊怎么说”构段。
在理解这个结构的基础上,指导他们按上述次序说一段话。
有了课文这个“例子”,他们不觉困难,纷纷说了:
“小山羊和长颈鹿做朋友。
长颈鹿请小山羊吃树叶。
小山羊说:
‘谢谢你,我不吃树叶。
’”“小山羊和小熊猫做朋友。
小熊猫请小山羊吃竹子。
小山羊说:
‘谢谢你,我不吃竹子。
’”有的说小猴请小山羊吃桃子;有的说小象请小山羊吃香蕉;有的说小蜜蜂请小山羊吃花粉;还有的说小白兔请小山羊吃青菜……尽管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说法不一,但思路对、语句通,同时还加深了“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这方面的知识。
日后,随着段的训练加强,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总-分”“分-总”“总-分-总”“按时间先后”“按不同方位”等段落结构、逻辑顺序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每篇文章是作者按照认识和表述客观事物时的思路展开的,是作者思维条理性的外在表现。
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结构层次可以使他们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蜜蜂引路》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做向导,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
全文紧紧围绕“找”字展开。
先交待了列宁要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第三段重点叙述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可组织学生细细体味:
列宁去找养蜂人为什么要注意蜜蜂?
为什么要观察采了蜜的蜜蜂往哪儿飞?
园子和养蜂人有什么联系?
这样想正确吗?
哪个词能告诉我们列宁的分析非常正确?
最后问:
列宁是靠什么找到养蜂人的?
在理解了整篇课文的意思后,让每个学生画个简易图,标出“莫斯科”“小山”“列宁的住处”“路边的花丛”“园子”“园子旁边的小房子”等方位,形象地看出列宁怎样依靠细心观察,怎样根据事物的联系正确地推理从而找到了养蜂人。
这样在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事物的联系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
中高年级的学生可学习给课文编提纲。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列成如下简要的提纲:
(1)我爱故乡的杨梅。
(2)我爱故乡的杨梅树。
(3)我爱故乡的杨梅果。
这份提纲突出了“我爱故乡”的思想感情,中心明确。
如能编一份详细的提纲,条理更清楚,如:
(1)总起――我爱故乡的杨梅。
(2)分述――我爱故乡的杨梅树。
树:
吮吸甘露
叶:
雨雾中欢笑
(3)分述――我爱故乡的杨梅果。
(总)果实:
惹人喜爱
(分)形状:
圆圆的遍身小刺→渐软渐平
(分)颜色:
淡红→深红→像黑的
(分)滋味:
又酸又甜→甜津津
提纲中很能看出作者围绕中心,层次分明地叙述。
这种编提纲训练有助于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结构,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怎样根据中心安排材料、确定详略,以作为自己作文时布局谋篇的借鉴。
有时还可作变更结构顺序的练习,即把倒叙、插叙的文章变为顺叙;或把顺叙的文章变为倒叙、插叙;或改换空间顺序等,力求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条理性、逻辑性。
二、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一般来说,认识事物往往只看表面现象,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小学生思维活动的通病。
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通过思维活动,使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出现飞跃。
为了实现这个飞跃,就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增强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一)综合-分析-综合
学生认识事物一般需要经历“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
第一个综合是对事物全貌的初步认识:
分析是对整体各部分的深入了解;第二个综合是对事物经过分析后的整体的理性认识。
为顺应学生的思维过程,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次序来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获得。
如《兄弟便是朱德》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这是对课文整体感知后获得的最初认识,是利用他们的直觉思维而得到的一个初级的综合印象。
当然,此阶段的认识是肤浅的,有的甚至是朦胧的、模糊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它对分析文章的各个部分起着引导作用。
紧接着就围绕着这个认识,教师提出各种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分段深入学习课文: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当时中国是个怎样的社会?
”把发生的事放到当时当地的环境中去考虑。
“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解放了的龙岩人民想看看朱德军长?
”让学生读读第二段第一小节,结合学习“水泄不通”“交头接耳”等词语。
“为什么龙岩人民是那么急切地期待见到这位朱军长?
”从读读议议第一段中体会出朱德军长率领的军队英勇善战、威名远震,使豪绅地主个个哭丧着脸,使平民百姓人人扬眉吐气。
结合学习“耀武扬威”等词。
“可是这位军长如同普通一兵早已来到会场等候多时。
在群众的议论声中,他站了起来。
此时,人们看到的是怎样一位军长?
”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学习“身材魁伟”“炯炯有神”等词语,并引导学生从他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朱军长的威武、朴素、稳重且平易近人的优秀品质。
“事后乡亲们有哪些说法?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如此分析抓住了“朱德军长率兵攻打龙岩,参加群众大会,深受群众拥护”的整体认识,按“老百姓想见――为什么想见――见到怎样一个人――见到后的议论”来读懂课文。
这是引向理性认识的通途。
最后要求学生回顾全文考虑:
“为什么说就像他们在朱德军长身边待过多少年似的?
”“本文告诉我们什么?
”由于有了第二阶段分析的基础,这时,他们能概括出“朱德军长用兵如神,威名远震,朴实可亲,平易近人,与百姓亲如兄弟;人民群众对朱德军长无限敬仰和爱戴”的中心思想,从而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这里,把段落层次的理解、字词的掌握、阅读基本功的训练统一于“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既使教材变得有探索的价值,又使学生的思维顺着“综合-分析-综合”的认识规律不断深化,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二)比较、归类
比较是把事物进行对比,区别其异同,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比较是使思维深刻化的重要手段。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教学中,我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学生“理解”和“思维”。
形近字只有通过比较,才不至于混淆不清;词语、句子通过比较,才能掌握它的确切、深刻的含义。
《机器羊》中讲到机器羊见了狼就“叫”,就“跑”,普通羊见了狼也“叫”也“跑”。
从字面上看是同一个“叫”和“跑”,可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什么不同的意思呢?
学生在比较中认识机器羊是因为发现了狼而大叫一声,并向狼“跑”去,这个“跑”是“勇敢地迎上去”的意思。
普通羊是因为害怕狼而乱叫,并拼命跑,这个“跑”应理解为“逃跑”。
从一一比较中,学生明白了:
尽管它们外形相似,然而其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可以比较,就是整篇课文分析是也常以比较为线索逐层深入。
《会摇尾巴的狼》中的狼和老山羊的五次对话中隐含着两条线索:
即狼的“暴露过程”和老山羊的“识破过程”。
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中逐条理顺,不只把两个过程“显现”出来,而且把狼和老山羊的本质揭示出来。
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狼→招呼→半闭 赌咒→咧嘴→狡猾凶恶
装出 摇尾巴 报答 龇牙
↓(欺骗) (伪装) (暴露) ↑
五次对话 识破
↑ ↑
老山羊→看了几眼→盯…想→看了一眼→观察思考
(怀疑) (认清) (轻蔑)
狼以“欺骗、伪装”到最后暴露的过程也是老山羊从外貌上怀疑到本质上认清的过程。
上下比较,从而使学生对狼的本性有了完整的认识,对老山羊的富有经验和警惕性有了全面的了解。
总结课文时,学生纷纷提出要把“会摇尾巴的狼”改成“会耍花招的狼”,或“会欺骗的狼”,或“会伪装的狼”,或“会花言巧语的狼”等。
有的也说:
“以后我们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要从表面中看出他想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和做。
”有的还说:
“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就能识破坏人的花言巧语。
”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已提高了一步。
归类是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依照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划分。
任何事物总是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总是有种可属、有类可归的。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归类练习,最常见的是词语归类。
二年级的集中识字教材及基础训练就有此项内容。
集中识字中有好几课是分类进行的,如水果、蔬菜、生活用具、文具、花草、昆虫、鸟类、兽类、人物动作、游戏活动等,有助于学生边识字、边了解它们的共同特征,并掌握一些上面列举的“术语”。
因为低年级学生概括能力差,口语中又缺乏此类语言,他们把“水产”称“水里的”,把“家禽”称“家里养的”,把“粮食作物”称“田里种的”,这显然不确切。
所以在进行分类集中识字的时候,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原则上,需要他们适当掌握一些术语,以便学习按标准划分。
如第四册基础训练4第六题,圆圈内画有15只动物,要学生辨认并把它分成四类写下来。
在分类以前,他们要首先逐个分析、比较这些动物的形状、作用和习性,再考虑哪几样动物的特征是相同的,属于一类。
鸡、鸭、鹅是人们驯养的鸟类,属于“家禽”。
马、牛、羊、猪是人们驯养的兽类,属于“家畜”。
蚊子、苍蝇、蝴蝶、飞蛾等属于昆虫类。
麻雀、大雁、白头翁属于飞禽类。
为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熟练地把握分类标准,养成分析、比较的习惯,按刚才的标准分类后,还可以进一步问学生:
如果不是分为四类,还可怎么分?
思考结果,学生会把“家禽”和“飞禽”合并一类,按禽类、兽类、虫类分成三类。
教材中还安排鉴别分类的内容,在属于一类的几项事物中夹杂着个别不属于此类的事物。
如第四册基础训练1第三题:
(1)铅笔 毛笔 书包 粉笔
(2)电灯 电话 电视机 水电站
(3)屋子 桌子 椅子 木床
要把不属于同一类事物的“粉笔”“水电站”“屋子”挑出来并说明原因,加深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
随着归类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扩大运用范围。
如在写作训练时,将获得的材料进行归类,使之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比如布置他们观察一次体育比赛,把周围同学的表情、神态分成几类,再分别写一段话。
又如听了一个模范人物的报告后,将事例分门别类地整理,然后抓住一两个特点重点记叙,从而给人以较深的启发。
这种训练,可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事物,分辨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会停留在表面、具体的形象上。
(三)具体-概括-具体
抽象思维必须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又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遵循“具体――概括――具体”的思维训练方法,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得到发展。
第一个“具体”是指对课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的感受,然后进行边分析、边综合,“概括”出这些语言材料所要说明的意思。
“概括”离不开具体。
对一些语句的确切含义,小节的大意,段落层次的安排,全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归纳,都需从课文的语言形式出发。
讲具体时又离不开概括,否则,形象思维上升不到抽象思维。
第二个“具体”是指概括出抽象的道理之后,再回到生活中去,用于指导实践,并且用语言形象地表达出来,加深认识。
很多课文的教学都能这样安排。
特别是寓言、童话、神话、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往往寓有深刻的道理,更为思维的深刻性训练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机会。
如分析寓言《拔苗助长》时,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巴望”是什么意思?
农夫巴望什么?
他的这种想法可以吗?
为什么他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
“好像”是什么意思?
结合此段中“天天到田边去看”“一天、两天、三天”“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等词句突出农夫急于求成的心情,边概括出第一段段意:
古时候的一个农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他终于想出了什么办法?
读读议议“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弄得筋疲力尽”“一边喘气一边说”等词句概括出第二段段意:
他拔高了禾苗想助其生长。
结果怎么样呢?
从事情的结果概括出第三段段意:
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
有了这个概括基础,还需进一步引导:
禾苗怎么会都枯死了?
学生们的一致意见是:
错在拔苗助长。
还认为“苗”的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用“拔”的形式“助”其生长,结果是促成了它的死亡。
我再问:
“《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此时,他们已能概括出寓意: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但是,学生从文章中学到的道理,不能只限于书本知识,要及时地迁移到实践中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加深对道理的理解,进入第二个“具体”阶段。
我紧接着问:
“生活中有过拔苗助长的事吗?
”“既然没有这种真事,可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事呢?
有没有不顾事情的本身规律,而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的呢?
”稍稍思索后,他们谈开了:
“有的。
我邻居家的一位阿姨巴望自己的宝宝日长夜长,尽给吃高级营养品,什么巧克力、麦乳精,什么稚儿灵,可宝宝瘦得像小猴,体质很弱。
这位阿姨不知道孩子发育需要多种营养,而且还有他自己的生长规律。
”“我爸爸见我成绩不好,要我早上一起来就读书,中午吃了饭抄生字新词,晚上完成了学校作业还要做他的附加题。
弄得我一天到晚昏头昏脑,成绩却提不高。
我认为他太急于求成了。
”……如此,从具体的、形象的语言中,有层次地进行综合、概括,再以生活中的事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学生能找到规律,学到方法,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正如列宁所说: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现实的辩证的途径。
”
三、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它不拘泥于某种思维方式,不固守一孔之见,能根据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放开思路,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改变角度的能力,从而能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鼓励提问质疑
思维从问题始。
有疑而问便是求知。
学生发现了问题,力求解决它,也使思维受到了锻炼。
其解决的问题越多、越广,思维也越趋灵活。
由于小学生单纯、上进心强,要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并不难。
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爱问的热情,逐步引导他们“善问”。
刚开始,他们的问题只限于哪个词语不懂,哪个句子不明白,范围小,问题浅,有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
对此,我不允许学生对提问的同学有耻笑、不屑一顾的情绪,而是组织学生认真地一一作答,并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在时间安排上,有课前问,课后问,也安排了课中问。
在方法上,指导他们从词语的比较运用上,从句子的深刻理解上,从段落层次的关系上,从表现手法的精度上,抓住本质的东西来思考。
学《小交通员》第三段时,特意安排在分析前让他们提出疑问。
学生提出了“立安明明到十七号,为什么说到十八号取豆腐钱”“立安趁势退了出来,这个‘势’指什么”等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抓住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立安的“机智”“随机应变”能给他们较深的印象。
又如:
学《景阳冈》时,提出:
“文章主要写打虎,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写饮酒?
”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提出:
“《草原》一课以美好的环境衬托了汉蒙民族之间的美好感情。
这一课写纤夫生活的悲惨,为什么要把伏尔加河的景色写得这么美?
”……此类问题的提出说明他们在“善于提问”方面有了进步。
随着质疑水平的提高,他们阅读时能仔细推敲,查看其中有无失误之处。
《跳水》中有这样一句: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光着头站在那里。
”一个学生提出:
“这是病句。
‘所有的人’应该包括那个孩子。
我认为应该这样改:
除了这个孩子苦笑不得以外,别的人都笑了起来。
”显然,这个孩子的改动和理由是可取的。
(二)开阔思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较多地运用求同思维,这是必要的。
小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按常规寻求一个能正确地解决疑问和难题的思维方式,但不能只是求同,要开阔思路,摆脱束缚,从新的角度思考,提出新的见解。
教学时要及时提出一些开阔思路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研究。
例如:
《乌鸦喝水》一课分析后,学生感到乌鸦很聪明,通过观察积极动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喝到了水。
而且还懂得了往瓶子里放石头水会升高的道理,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问:
这个办法好吗?
他们异口同声:
好!
为了激起他们积极思考,克服静观地看待问题,我选择了相反的角度问:
“可是这个办法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学生思考后,列举了“用小石头使水位升高”的一些缺陷:
“把石子扔到水里,水就脏极了。
”“弄得不好,小石子卡在瓶口下不去、出不来,乌鸦就喝不着水了。
”……我紧追不舍:
“你有什么好办法?
”“用管子吸。
”“用嘴塞住瓶口喝。
”“用两只翅膀抱着喝。
”“把瓶子斜过来喝。
”等等。
当学生提出多种思路和方法时,我要他们从中比较、选择最好的办法,找到“最佳”方案。
一个学生说:
“乌鸦的办法最好,书上说瓶子旁边有许多小石子,不用去找,只要一个个放进去就喝着水了。
”另一个学生马上争辩道:
“如果旁边有根细管子,就算我的办法最好。
”很快又有一个反驳:
“如果没有管子呢?
我的办法是用翅膀抱住瓶子斜着放,就喝着水了。
”一个学生不经邀请站起来说:
“书上说‘里边的水也不多’所以斜着瓶子不一定能喝到水。
我的办法是乌鸦用长长的嘴塞进瓶口,往上一翘。
乌鸦可以喝个痛快。
”……事情往往是这样:
换一个角度思考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
就在这种互相激励、争论的连锁反应中,他们会找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好方案,同时又享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此外,给学生留的作业要注意多样性、灵活性。
考虑答案时,不仅要看答得是否对,而且要看解答的内容和方法是否与众不同。
还可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开展课外阅读,利用“思维之角”“语文兴趣题”等专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的思维有“练武”之地。
综上所述,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以训练的,也只有在训练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上面提到的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灵活性,只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但却为今后思维向高层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抓住了思维条理性、深刻性、灵活性的训练和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创造意识也会因此而与日俱增。
――本文选自《邵起凤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