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24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docx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

一、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的意义、依据衣目的

中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输送到高一级学校,同时还要向社会各部门、各行业输送。

实现这一核心任务,必须有一定的教学制度作保证。

中小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考试,正是教育制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所以,研究现行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中小学考试中不合理成份,使之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发展学生智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1、法规政策依据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都充分提供了改革考试方法的法规依据。

2、理论依据

邓小平同志在教育和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大量论述,是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考试方法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他明确指出:

“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国家教委负责同志和国家考试中心负责同志的一些重要讲话也是研究中小学考试方法的理论依据。

(如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和国家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的《为振兴中国考试事业而奋斗》等文章)。

3、学校考试实践依据

建国以来,中小学建立了各类考试制度。

平时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高考,91年以后实行的会考制度等在考试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为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

4、当前中小学考试理论研究的现状

考试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当前对高考、会考有关理论及实际操作的研究很多,而对中小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很少。

在刊物上很少有这类文章,中小学教育者对考试的功能作用了解很不全面。

我们学校从1990期开始研究中小学(着重高中)考试理论并开始进行开始改革实践。

论文有《科学评价校内考试成绩的尝试》、《关于考试成绩评价的新方法》等等,用这方面理论指导校内考试,效果很好。

得到师生认可。

这就为研究本课题提供了又一实践依据。

5、研究的主要目的

鉴于当前中小学考试未能从整体上给予科学评估的状况,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学过程中考试的合理性、科学性。

尤其对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班级学习成绩的评价,教师教学成绩的反馈,给予较为公正、准确的量化与考核。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处理好平时考试与会考、高考的关系有着促进作用。

二、中小学考试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1、达到的目的

(1)克服中小学考试中不能整体评价学习成绩的现象,建立一个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对考试基本科学、公正、准确地评价标准。

(2)高中阶段的考试建立一整套科学、正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减轻学生负担,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3)高中阶段考试的评价方法与会考、高考衔接,有利于中学教学改革,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2、实现目标的意义

考试评价方法的公正、合理、准确、科学,就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劳动价值,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给予较为公正的肯定,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克服学习中的偏科现象,促进教学的质量的全面提高。

否则,会导致学校只重视升学考试、毕业考试和高考,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畸形,不利于教学和合格人才的培养。

本课题着重研究平时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考试方法的改革,无疑对教学改革推动有积极意义。

3、研究的原则

(1)服务中心原则。

党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以教学为中心。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中心工作,落实核心工作,就是要加强考试的科学方法管理,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考试科学化方法管理,用中小学考试方法的科学理论指导考试实践,进而达到对教学的正确评估。

(3)整体性原则。

将中小学考试,尤其高中考试的科学化管理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在实施会考、高考的同时,进行配套改革。

(4)减轻负担原则。

为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学生的不合理考试负担。

中小学整体教学总考试方法科学化的评估就是要达到这一目的。

(5)科学性原则。

中小学整体教学中考试方法的科学化评估,就是应用现代教育测量和统计理论及技术,采用有效的考试管理技术措施,实现考试规范化,管理评估手段现代化,以提高高考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4、研究的具体内容

(1)中小学考试方法和现状

在我国,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中小学尤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从教育内部来说,不健全的考试制度,不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助长“片追”倾向的原因。

还有与中小学不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考试,只重视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升学率的高低几乎成了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好差的重要标准,这是极不科学的。

当前中小学考试只重视升学率、平均分,严重干扰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执行。

(2)传统的中小学考试方法的积极作用于弊端

A中小学考试方法的积极作用: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测量。

“考试必然对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重要性,是由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决定的。

所以,中小学的考试自建国以来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与教育教学工作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之间联系的纽带"。

尽管传统的中小学考试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有它不可抹灭的积极作用。

B中小学传统的考试方法的弊端:

由于中小学阶段性考试的命题基本靠教师的个人经验.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质量指标,题型、题量,试卷欠规范。

所以命题的盲目性、随意性很大。

再加之评价的方法欠科学、准确,给中小学考试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

重视升学考试.忽视平时考试,已成为人们对考试认识一大弊端。

(3)平时测试、学期、学年考试、模拟考试和高考的功能及作用

A考试的方法:

由笔试法、口试法、面试法、演示操作法、考核评估法、推荐考察法等等。

中小学常用的由笔试法、口试法和演示操作法。

B考试的功能和作用:

考试的功能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作为教与学的手段,考试评价教学以及加强教学的功能。

如图:

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更好的教,更好地学。

平时测试,有对一章一节和每个单元检查评估的功能,可以做到段段过关,及时反馈加强教学。

期中、期末考试,是指教者对一阶段之内教学成果的检测,它可以由学校组织命题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达到总结教学、推动教学的目的。

升学的模拟考试.是指模仿初中升高中或高中升大学的考试,无论考试的时间、题型、内容、评分方法等都按照升学考试的样式进行,以达到举一反三的考试效果。

高考是高中升入大学的考试,它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从而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

(4)各种考试是卷结构题型难度

各种考试不同,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也不同,在考试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设计,以达到预期目的。

(5)考试与教学的关系、考试的作用

A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世上不存在没有教学的考试”,同样世上也不存在没有考试的教学。

只不过考试的性质形式不同。

考试与教学必须内容一致,水平相当。

考试与教学统一于一个教育过程中,但职责上又是对立的,即教考分离。

考试与教学的关系无论从内容还是旧形式来说,都是统一的。

B考试作用

“考试是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考试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通过考试得到信息,可以反馈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朱开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

(6)改革现在中小学考试方法措施。

A实现考试的标准化。

命题、实施考试、评卷,报告成绩等环节必须规范。

B采用新的考试科学评价手段。

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考试的科学评价以适应高中教学,进而与会考、高考接轨。

C学生考试成绩评价引入ABCDE五级滚动机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性。

如高一新生入校就根据中考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分层次教学。

A级约占学生总数20%,B级约占学生总数35%,C级约占总数20%,D级约占总数15%,E级约占学生总数10%。

ABCDE五类学生,每学期两次都是A级的期末发奖学金,B级以上的学生有资格评为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C级以上的学生有资格享受助学金或学杂费减免。

小学初中也可实验。

D采用分别求出班级两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在整个年部中的位置变化来评价各班集体学习质量的高低的评价方法。

(1)制定各班考试成绩质量评价表

前次考试

(1)

(2)

该次考试

(3)(4)

两次比较

(5)(6)(7)(8)(9)

差值

名次

差值

名次

名次差

差值差

差值差

名次差

成绩分析

(2)求出年各班前后两次考试成绩平均分。

(3)分别求出各班前后两次考试平均分与年部平均分的差填入表中。

(4)根据差值的大小确定各班前后两次考试成绩名次填入表中。

差值越大,名次越在前;差值越小,名次越在后。

(5)根据成绩质量确定班级考试成绩等级(等级为A、B、C、D、E五个等级)。

(6)根据判定等级,分别量化分值。

A级为100分,B级为95分,C级为90分,D级为85分,E级为80分。

(7)评价作用:

这种评价方法,既顺应了各班自身纵向发展的因素,又顾及了各班于同年级班级的横向比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各班集体学习质量的变化情况,避免了因各班原基础不同而获得学习质量不公正的评价。

三、中小学考试方法研究的步骤

1、96年4月——96年12月培训课题组成员,调查中小学考试方法的现状;

2、97年1月——97年7月课题组成员在调查之后,总结考试方法的积极作用和弊端;

3、97年8月——98年7月研究各种考试的功能作用;

4、98年8月——98年12月总结各种试提醒及试卷结构功能作用;

5、99年1月——99年10月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措施;

6、99年11月——99年12月现代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展望。

四、实践成果

1、阶段成果

(1)总结中小学传统考试方法的作用及弊端。

(2)总结各种考试功能及作用。

(3)中小学(高中)考试方法改革措施。

2、最终成果:

现代中小学(高中)考试方法改革展望。

五、研究的组织工作

1、课题成员及分工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职务

工作单位

专长及学术单位

课题分工

课题主持人

张亚权

55

特级教师

辽中一高中

沈阳教育协会理事

全面研究

王恩义

57

中学高级

辽中一高中

考试理论

课题组成员

郑延权

43

中学高级

辽中一高中

实验操作

高云汉

48

中学高级

辽中一高中

实验操作

张力

44

中学高级

辽中一高中

文字整理

2、规章制度

(1)在主持人领导下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2)每月一次研究会,把调查情况口头或书面向主持人陈述。

(3)半年一次研究会,在理论和实验基础上写成报告或论文。

3、所需经费

总计三万元,申请一万元,自筹二万元。

六、参考资料目录

1、邓小平同志1997年8月8日发表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重要讲话和《邓小平文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4、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教委考试中心主办的《中国考试》1991年至1999年合订本。

5、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1期至1999年第6期。

6、《人民教育》1995年1期至1999年第12期。

7、《上海教育》1995年1期至1999年第12期。

8、《辽宁教育》1995年1期至1999年第12期。

9、《北京教育》1995年1期至1999年第12期。

10、《沈阳教育》1995年1期至1999年第12期。

11、《中国教育报》1996年至1999年的报纸。

12、《中国考试报》1996年至1999年的报纸。

13、辽中一高中《关于考试成绩评估的新方法》。

14、辽中一高中王恩义的《科学评价校内考试成绩的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