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129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一凸透镜焦距是20cm,蜡烛通过透镜成放大的像时,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15cm         B.25cm         C. 35cm         D.45cm

 

3.图2是画出的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正确的是(    )

 

图2

 

4.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于2013年6月20日上午成功举行,女航天员王亚平在飞船内成功制造出一个“水球”,我们可以通过“水球”看到她倒立的脸部的像,如图3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球”相当于凸透镜

 

B.“水球”成的像是虚像

 

C.“水球”成像利用了光的折射

 

D.王亚平的脸部到“水球”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 

 

5.图4是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示意图,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

 

 

A.u>2f              B.f

 

6.如图5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7.如图6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    )

 

 

A.v2f   D.f

 

8.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7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如图8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42分)

 

11.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仍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

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

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________作用,从而使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枯叶着火。

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12.站在水池边,看到云在池水中飘荡,还可以看到鱼在云中穿行,“水中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成的________(选填“实像”“虚像”);“云中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而成的________ (选填“实像”“虚像”)。

 

13.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现在把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4cm处,光屏上的像将变为________立、________的实像。

 

14.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相当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目镜再次将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选填“虚”或“实”),相当于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15.如图9所示,来自物点A 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 应该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

 

 

16.如图10,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该摄像镜头对光线具有_______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________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 10cm,为了能成缩小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cm。

 

17.如图11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如图11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判断出汽车的像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8.

(1)如图12,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在图13中,已知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如图14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三棱镜,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不考虑反射,注意标出法线)。

 

 

(4)如图15,为一条射水鱼准备攻击树枝上昆虫A 的画面,A'为射水鱼看到的昆虫的像.请根据A'的位置画出从昆虫A 射向水面再折射入鱼眼的一条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探究题(共20分)

 

19.(6分)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

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16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16乙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16丙所示,经分析可知: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0.(8分)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小明利用图17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位置保持不动。

 

 

(1)实验前,小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圆点时,小明测得圆点与凸透镜之间距离为10cm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前,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上,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

 

(3)当蜡烛位于20cm 位置,光屏必须位于________cm到________cm之间,才能得到________立________的清晰的像。

 

(4)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越来越短,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的像________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21.(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18左图),看到手指________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18中图),看到房屋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明猜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

于是,他在如图18右图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

 

(3)小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了物距u 和像距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19所示。

由图像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 处移到15cm 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 处时,光屏上________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图1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A

A

C

B

A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42分)

 

11.凸   会聚

 

12.反射   虚像   折射   虚像

 

13.5   倒   缩小

 

14.实   投影仪   虚   放大镜

 

15.左   凸

 

16.会聚   远视  20

 

17.凸   照相机   靠近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四、探究题(共20分)

 

19.

(1)BD  

(2)记录光斑位置  (3)油

 

20.

(1)10  

(2)高度   像成在光屏中央  (3)10  20   倒  缩小   (4)向上

 

21.

(1)放大  缩小   

(2)小   (3)10   大   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