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128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6 大小:4.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6页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重庆石柱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概述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二、编制原则

三、指导思想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工程简介

二、设计标准

三、工程范围及主要建设规模

四、自然地理概况

五、施工现场条件

六、主要设计要点

第二章施工方法与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第二节工程试验检测方法

第三节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二、路基土石方总体施工原则

三、路基放样

四、施工便道与临时排水沟

五、场地清理

六、试验路段施工

七、挖方路基施工

八、石方爆破施工

九、填方路基施工

十、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第四节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二、测量放线

三、浆砌石挡墙施工

四、片石砼挡墙施工

第五节涵洞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二、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

四、拱涵施工

第六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一、盲沟施工

二、浆砌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施工

第七节路面工程施工方法

一、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

二、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第八节绿化工程施工方法

第九节交安工程施工方法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三节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

第四章安全保证体系与保证措施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第二节安全保证措施

第三节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第一节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

第二节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第三节水土保持措施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第一节施工进度安排

第二节工期保证体系

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第二节劳动力计划

第八章施工现场规划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原则

第二节临时工程和设施

第三节水电、卫生及消防

第四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九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章施工期间原有道路安全通行维护及保畅通措施

第十一章合理化建议及其他要说明的事项

第一节合理化建议

第二节雨季施工防汛措施

第三节寒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三节农民工工资保证措施

第三节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的措施

第五节与各协作单位的配合服务承诺

第六节工程施工廉政措施

 

第一章总体概述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根据本项目招标代理公司发布的招标文件。

2、随同招标文件提供的设计施工图及地勘资料。

3、交通部及建设部颁布的设计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标准、规范、规程、法规及政策。

4、我公司历年来积累的成功施工经验、技术水平、机械装备等条件。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满足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规定,执行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2、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将结合该工程的特点,运用平行流水作业,做好劳力、材料、机械设备的综合调配。

在保证质量、技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及新的检验试验方法。

力求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均衡组织施工。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确立工程的安全目标,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4、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按照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结合投标人的人力资源、机械装备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以科学的施工组织、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可靠的技术保证措施,来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的完成工程施工。

5、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施工图纸中工程内容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资源配置并充分考虑气候、节假日等对工期的影响,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6、确保环保、文明施工的原则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交通、电力、材料、施工场地的规划,本着节约用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污染的原则,精心布置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便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工程费用。

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做好水土保护,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对水泥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等拌合料采用商品拌合料。

应尽可能减少占地,控制环境污染,压缩临时设施规模,搞好文明施工。

7、遵纪守法和尊重地方风俗的原则

施工中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兼顾地方和群众利益,尊重地方的风俗习惯,做到不扰民,少扰民。

三、指导思想

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如下:

1、人员与施工队伍:

项目经理部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年富力强的人员组成,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施工队伍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根据业主的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2、施工组织:

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分工序平行施工,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

3、机械设备: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循环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4、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段、试验段施工、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

5、质量控制:

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项目是黄水至悦崃连接最短的公路线路。

项目为石柱县2010—2015石柱县旅游公路规划公路网“七联线”一段,改善现有机耕道泥结碎石路面的现状,完善石柱县交通路网建设。

二、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设计速度:

30Km/h

路基宽度:

7.5m

路幅型式:

0.5m(土路肩)+2×3.25m(行车道)+0.5m(土路肩)

桥梁:

(0.5m防撞护栏)+2×3.25m+(0.5m防撞护栏)=7.5m

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三、工程范围及主要建设规模

1、工程范围:

一标段工程范围为K0+000~K9+740,线路全长9.74Km。

2、主要建设规模:

路基:

路基土石方开挖约43.4万m3,路基土石方回填约39.9万m3,软基换填透水性材料约9700m3。

排水:

浆砌排水沟约11128m。

挡防:

挡墙防护C20片石砼约33000m3,挡墙防护浆砌块石约12600m3。

路面:

20cm厚4.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约76146m2,20cm厚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约74226m2,5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约65985m2,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上面层约65985m2.

涵洞: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190.7m/49道,钢筋混凝土拱涵232.72m/4道。

四、自然地理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及悦崃镇间,路址区多为中高山地貌,以构造剥蚀为主,最大高差约600米,平均坡度12°~35°。

一般地段坡度10°~25°,局部陡崖地段坡度60°~85°,为典型的中高山剥蚀地貌。

项目建设区域地处四川盆地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形受地质构造控制,背斜成条状中山、低山,向斜成宽缓丘陵谷地,构造线与山脊一致,呈北北东~南北向展布。

两个紧密背斜成垄状山脉,两个向斜为带状谷地,长江由西向东自忠县向斜通过。

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本标段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

五、施工现场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本项目为原路改造,且新建路段距省道S302线较近,因而工料机的进场及运输可以通过G50高速公路及S302和S404省道,其运输条件相对较好。

2、筑路材料

工程沿线路基填料资源丰富,线路区出露的侏罗系地层地层中分布的厚层~巨厚层状砂岩,其饱和抗压强度20~30MPa之间,可选择开采强度较高的砂岩料,块石、片石作为砌体材料。

石料场可以在线路区内施工期间临时开辟。

其余材料需外购。

3、水电条件

(1)、施工、生活用水

沿线水资源丰富,可从山上接入、打井取水或沟流中抽水。

(2)、施工用电

根据地形图所示,从K1至K2有一组高压电线沿路通过至K2+260附件,从K5+150附件有一组高压电线横穿拟建道路,施工用电可向当地电力部门申请在此两段位置架设变压器。

六、主要设计要点

1、路线设计要点

本项目起点始于黄水镇与石垫路S302线平交处,终点与二标段起点K9+970相接。

主要线形指标如下表所示:

主要线形指标表

各项技术指标实际运用情况为:

平曲线最小半径34.626m,交点个数36个,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3.696个,平曲线占路线总长43.875%,直线最大长度691.702m;最大纵坡8.0%6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800m1处,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800m2处,竖曲线占路线总长19.664%,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3.593次。

2、交安工程设计要点

A、护栏设计

(1)填方路段,路堤高度大于或等于3.0m时,设置路侧护栏;

(2)跨河大桥两侧,引道高度大于或等于3.0m的路堤,设置路侧护栏;

(3)临河、临沟及填方路段,临河、临沟侧设置路侧护栏;

本工程路侧护栏采用波形护栏,立柱中心间距为4.0m,立柱边缘到路肩边缘距离为25cm。

B、标志设计

(1)布设原则

在公路平交道口等地段设置警告标志;在平曲线和弯道以及连续弯道等地段设置警告标志;在需要特别指示的地方设置指示标志;在道路沿线经过的(县)镇及重要的乡村等地段设置地名标志。

本路段的里程碑和百米桩按改建公路里程桩号和方向沿公路右侧布设,本路段的公路界碑沿公路两侧每隔200m对称设置。

(2)版面设计

标志版面设计以司机在某一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全线标志汉字高度采用10cm~40cm。

(3)板面材料

标志板材料采用铝合金板,板厚2mm,采用铝滑槽加固,标志上的文字、符号及底膜均采用工程级反光膜,标志版面的颜色均按国标(GB5768-86)执行。

(4)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综合考虑其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协调性等因素,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简单、经济的支撑方式,主要有两种:

单柱式和双柱式。

波形护栏设计示意图

3、路基工程设计要点

A、路基横断面布置

(1)、路基横断面布置

本路属于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设计路基宽度为7.5m,其路幅组成为0.5m(硬路肩)+6.5m(车行道)+0.5m(硬路肩)=7.5m。

行车道采用2%的横坡,硬路肩采用3%的横坡。

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路基中心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应高于25年一遇洪水位标高+0.5m。

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推算标高+0.5m的高度。

路幅布置如下图所示:

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2)、横断面超高、加宽

本路段路基加宽情况、超高情况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超高方式绕公路中心旋转。

超高值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有关规定执行。

(3)、用地界

对于一般填方路段,路基排水沟外缘2.0m以外为公路用地界。

临近建筑物路段的公路用地界可不考虑富余占地宽度。

B、路基设计

(1)一般路基填方边坡设计

路基填方边坡坡率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为挖方中亚粘土、砂岩、泥岩、灰岩,路基填方基底多为亚粘土、亚砂土,局部为三间薄层淤积土层,路基整体稳定性好。

一般路堤(边坡高度<20m)边坡坡率如下:

填土路堤边坡高度小于或等于8m时,其边坡坡率为1:

1.5;当边坡高度大于8m时,第一级边坡高度为8m,采用边坡坡率为1:

1.5,第二级边坡坡率为1:

1.75。

在一二级边坡之间设2.0m宽的平台。

填方路堤位于渔塘、水田、堰塘时,应放干水、清出淤泥后方可填筑。

一般路基填方边坡设计图

(2)陡坡路堤填方设计

陡坡路堤设计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

当地面陡于1:

5时,对基底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大于2m,阶面设向内倾斜2~4%的横坡。

若地面横坡过陡,由于在稳定的斜坡坡面上放边坡延伸过长,应因地制宜设置浆砌片石护肩、护脚和路肩挡墙、路堤挡墙等支挡工程以确保路基稳定性。

陡坡路堤填方设计

(3)浸水路堤填方设计

沿河、水塘路段填方路基应满足浸水路堤的设计要求。

路基设计从路基填料、防护、排水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设计水位以下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如碎石土、砂砾土或填石等,边坡采用7.5号桨砌片石实体护坡防护。

施工时先填筑路基两侧的拦水堤,再抽干水,并清除河床和塘底的软弱土,然后填筑路基。

对受河水冲刷影响的局部路段,设置挡土墙,以保证路基稳定。

浸水路堤填方设计

(4)一般挖方路基边坡设计

一般挖方路基边坡设计

挖方路基边坡设计应根据地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路堑边坡高度、岩层产状与路线的关系等综合考虑的。

无不良地质病害的一般路堑边坡高度小于30m时,路堑边坡分级开挖,每级高度不超过10m,两级之间设置2.0m宽平台,路堑边坡坡率如下:

a、土质及强风化泥岩地段的路堑边坡为1:

0.75~1:

1。

b、微风化软质岩石,边坡不存在对路堑边坡产生不利影响的结构面,路堑边坡坡率采用1:

0.5~1:

0.75。

c、微风化硬质岩石(灰岩)边坡上无对路堑边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的结构面,路堑边坡坡率采用1:

0.3~1:

0.5。

(5)特殊路堑设计

路堑边坡高度大于30m及地质条件较差的路堑,进行特殊设计。

对于岩层倾角近水平或较大但不倾向路基时,对于这种深路堑的边坡坡率与一般路堑坡率确定方法相同,每级边坡高度为10m,各级间设2.0m平台。

局部砂岩与泥岩互层边坡,地质条件较复杂,由于路堑边坡较高,局部坡面将产生坍塌和滑动的可能,当岩层产状倾向路基,则可能产生顺层滑动,为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如清方数量不大,采取顺层清方;如清方数量较大而高度不大时,设置防护工程。

局部的岩堆及危岩落石地段,采取清除措施。

(6)半挖半填路基设计

为了减少半填半挖路基和新旧路基在填挖交界处路基的纵向、横向不均匀沉降,在交界处设置土工格栅。

填方部分当挖台阶处理。

半挖半填路基设计

(7)填方基底处理

路堤在施工前应清除地表植物根径、耕植土、淤泥等,水田或集水洼地地段应开沟、排水、晒干、清淤,设置横向排水碎石盲沟,并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工作,在路堤填筑前还应实施地基填前夯实;另外,地面横坡陡于1:

5的填方路基,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并设置向内3%斜坡。

(8)高填方处理

为确保高填方路基质量采用清表换填、强夯和土工格栅进行处理,施工前先清除原地表植被及对软弱土层进行换填,再加铺50cm厚块片石加碎石的透水层。

施工时填料采用采用土夹石或砂砾土进行填筑,填料填筑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分层摊铺碾压,并检测到压实度不小于95%以后,方可进行强夯路堤补强施工。

所有强夯区域的有效加固深度均确定为6m,每一次单击夯击能不小于2000KN·m,夯点按正三角形布置,间距3.0m。

强夯时按照路基施工顺序依次向上,每填6m,强夯一次,可以有效减少路堤自身沉降。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高路堤临近边坡边缘地带进行临时加宽后再强夯,然后挖除路基的临时加宽处。

(9)边坡监测

监测工作是高边坡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为了掌握高边坡防护工程在实施及营运过程中受诸如降雨、开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程度,便于及时分析边坡的安全状态,进行动态设计,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确保道路营运期间边坡的长期稳定。

监测要求严格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附录B-1、附录B-2的相关规定执行。

C、不良地质路段及特殊路基设计

(1)、顺层挖方路堑边坡:

在岩层倾向路基或边坡易坍塌不稳定的路堑边坡,设计考虑设置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挡处理或放缓边坡顺层清方处理。

(2)、填挖交界路基处理:

为了避免在工程完工后填方和挖方交界处因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开裂破坏,设计时考虑在路面底基层以下30cm处沿路基填挖交界线放置土工格栅。

(3)、软土地基处理:

处于水田或河床路段的路基河床沟槽有可塑~软塑低液粘土,具有中等压缩性,厚度2~4m,其特征具有含水量较高、液限低、空隙比较大,力学指标低,为了路堤稳定,在填筑前必须对地基进行换填或抛石挤淤特殊处理。

当软基较浅(H≤2m)或局部少量淤泥质土时采用全部挖出换填挖方中的碎石土或石方处理;当软基较深(H=2.0~4.0m)采用抛石挤淤处理,用重型压路机分层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地基稳定,在片石上满铺碎石和砂各10cm碾压后放置土工格栅,再进行路堤填筑。

(4)、零填路基处理:

新建路段当填方高度小于1.5m时视为零填路基,路床范围(即路面底面以下0~80cm)填料压实度必须满足路堤相应填筑范围规定要求。

低填浅挖路基处理设计

D、路基压实标准和压实度

路基填料应满足强度和粒径要求,全路段填方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重型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E、路基路面排水系统

(1)、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系统主要由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等排水设备组成。

路基排水系统必须与桥梁、涵洞等排水设备衔接配合,并且与自然沟槽水系形成合理的排水系统网络。

上述排水设施均采用7.5号桨砌片石砌筑,石料标号不小于30号。

边沟:

挖方路段边沟采用高×宽=60×40cm,内坡1:

0,外坡1:

0。

截水沟:

在路堑坡口以外地面横坡较陡且有大量汇水地带或挖方平台处均设置截水沟,以防止路基被冲刷。

平台截水沟尺寸采用高×宽=40×40cm;边坡截水沟应设置于坡口以外5m,尺寸采用高×宽=40×40cm,内坡1:

0.5,外坡1:

0.5。

截水沟集水应引至路基排水系统或路基以外低矮处,截水沟出口如接陡坡,还应设置跌水设施。

边沟设计截水沟设计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

不考虑集中排水,采用漫流形式将路面水排除。

F、路基防护

(1)挡土墙设计参数

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f=0.4~0.6(根据岩土类型决定)。

墙背填土计算内摩擦角φ=30º,填土容重γ=21KN/m3。

墙身圬工容重γ=23KN/m3。

挡墙稳定系数:

抗滑稳定系数KC≥1.3;抗倾覆稳定系数K0≥1.5。

(2)挡土墙设计类型

本标段设计采用衡重式挡土墙、护肩墙和护脚墙三种类型的支挡结构。

A型浆砌石衡重式挡土墙B型片石砼衡重式挡土墙

护肩墙护脚墙

4、路面工程设计要点

A、设计标准

⑴道路等级:

三级公路

⑵标准轴载:

BZZ-100

⑶设计车速:

30km/h

⑷设计年限:

15年(沥青混凝土)

B、路面结构设计

该路结构设计组合具体如下:

--4cmAC-13(SBS改性)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5cmAC-20

--0.6cm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液体沥青透层

--20cm(5.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4.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填方路段路面设计横断面图

挖方路段路面设计横断面图

5、涵洞工程设计要点

A、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1)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o角度分布,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板块间无横向联系,按单块板受力计算,且按不同填土高度计算盖板厚度和配筋。

盖板设计为变厚板,根据内力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

(3)钢筋混凝土盖板根据每一沉降缝情况具体设计,若需要变更盖板宽度时,

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情况进行折算。

(4)当为斜交涵洞时,中部采用矩形盖板,两端盖板设计为异形盖板,可预制

安装亦可现场浇筑。

(5)涵台利用盖板及涵底铺砌(或支撑梁)作为上、下端的支撑,构成框架体

系,涵台作为上、下端简支承受台背水平土压力的竖梁进行计算。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纵断面示意图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口示意图

B、钢筋砼拱涵、片石砼拱涵

(1)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角度分布。

(2)计算拱圈内力时,不考虑曲率、剪切变形和弹性压缩对内力的影响,也不计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影响力。

(3)拱涵设计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拱圈采用C25片石砼浇筑,因为当地砂岩丰富,且石料强度达到MU40;拱圈尺寸、涵台尺寸参照相关图集确定后,

采用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后设计确定。

(4)基底承载力根据涵顶填土高度不同,跨径不同分别提出不同要求,施工时

必须使基底承载力满足每道涵洞布置图中所提出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拱涵纵断面示意图

钢筋混凝土拱涵洞口示意图

C、涵洞设计主要材料

D、设计要求注意事项

(1)、涵洞必须注意其基底承载力的要求。

全段的涵洞基底标高可视基坑开挖后的

具体情况,在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酌情调整基底标高。

凡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均需采用换填处理,处理后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为使涵台与盖板连接起到支撑作用,涵台顶面作成椅背与盖板顶面齐平抵紧。

也可采用栓钉连接的方式,此时台帽应预埋与盖板锚栓孔位置相对应的锚栓钢筋。

(3)、为了对涵洞下端起支撑作用,涵底必须铺砌。

不作铺砌时,也必须每隔2~3m砌筑一条30×40cm的浆砌块石或砼支撑梁。

(4)、盖板和管节预制时必须在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脱底模、堆放和运输。

堆放和运输时,必须在盖板端部用两点搁支,并不得使上、下面倒置。

(5)、台背填土必须在锚固盖板的锚栓孔或连接缝中的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并应在两个台背同时分层夯填。

台背填土应选择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质土壤,保证内摩擦角不小于35°。

(6)、洞身在顺水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基土壤情况,每隔4~6m设置沉降缝一道,沉降缝贯穿整个断面。

洞口与洞身分离砌筑。

沉降缝宽1~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絮。

石拱涵及高填土石拱涵,缝内也可填塞粘土胶泥,外用砂浆抹平。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一、施工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其工艺流程见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

1、平面控制网控制测量

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的测量资料、数据及测量基准点(线),认真进行复核,校验测量基准点(线)的精度,确保测量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利用经核验过的测量基准点,对施工段进行施工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并对所布设的控制网进行外业施测及内业平差计算,分析控制网的精度,是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在满足精度的情况下,报监理工程师,取得批复后,进行施工。

对测量基准点以及为满足施工精度所布设的控制点加以保护,防止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控制点被移动或损坏后,立即对其进行恢复,以满足施工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需要和现场施工条件,对所布设的控制网点进行加密,其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测量的方法采用全站仪控制测量,其注意事项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