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123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09

 

1,“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

满山遍野是人浪!

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表示:

“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中表明了中共的观点。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新年献词的标题应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B.“伟大的开局之年”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D.“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

3,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不包括

A.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革命道路B.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C.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D.暴力革命和合法的议会斗争相结合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

A.祖国大陆与台湾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5,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表述:

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7,戈尔巴乔夫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主要是由于他在改革中

A.主张“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B.破除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

C.重视工业生产,忽视农业生产

D.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8,就当今世界形势看,不利于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欧盟一体化向纵深发展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俄罗斯国内形势好转D.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持续增强

9,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D.两极世界的一极

10,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图

材料二:

到1977年,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

材料三:

1954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

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⑴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导致图中粮食生产在1952你和1960年发生两次变化的原因。

⑵材料二中提到1977年的粮食情况,请思考:

除去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哪些。

⑶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11,欧洲的重新崛起。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

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

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苏兹贝格:

《七大洲四十年》

材料二:

1951年---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年---上述6国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1987年---欧共体签订在1992年底前成立单一市场的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着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2002年1月---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在欧盟12国流通。

2003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扩大到25个。

--《欧洲一体化进程大事记》

材料三:

欧洲国家痛定思痛,为免遭战祸而联合起来,成立欧洲合众国;届时国与国的界限将大大减少,不受限制的旅行将成为可能,欧洲经济将成为一个整体,作为现代国家和文明之母的欧洲将再现辉煌。

--《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的演讲(1946年)》

请回答:

(1)请举20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相互对抗的具体史实一例,并分析它导致了什么影响。

(2)戴高乐总统对记者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为实现上述思想,欧洲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二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表现出哪些特点?

(4)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一进程的初衷和对世界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年代

穷人数目

年代

工人工资下降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

36.5%

1855年

85(万)

1857年

15-20%

1856年

87(万)

普通群众

80%上

40%

1863年

109(万)

1866-1867年

10-20%

1866年

130(万)

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

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

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材料五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险。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和具体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3)结合材料二、四,回答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孙中山最信的“定地价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如何评价这一定地价之法?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回答:

(1)据材料一,孟子提出的社会保障基本标准是什么?

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政治思想?

这一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

⑵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该方案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核心思想。

并指出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14,19世纪中期,英国以“自由贸易”为旗号疯狂进行商品输出,其原因在于

A.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技术最先进

15,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的以下四点内容惟一的相同点是

A.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D.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16,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俄国1861年改革的明显不足是

A.由旧的统治者主导进行B.主要侧重于经济领域变革

C.未能改变社会性质D.受欧洲其他国家影响

1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①交通运输业②机器制造业③汽车工业④电力工业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18,据统计,1903年英国新兴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5%。

由此可见英国

A.工业发展比较缓慢B.工业设备比较落后

C.经济落后于其他国家D.没有形成垄断资本

19,20世纪初,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

“(英国)普通公民早上被美国闹钟叫醒,……从早餐桌旁站起后,这位公民匆忙走出家门,赶一辆纽约制造的电车,……。

在那里,他走进‘杨基’电梯,电梯将沿着美国人装的梯轨线把他送到办公室。

毫无疑问,他办公室里的所有用具都是美国的。

”文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A.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B.英国彻底衰落

C.美国全面超过英国D.美国工业发展迅猛

20,从亚洲革命风暴到亚洲的觉醒的发展轨迹来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亚洲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精神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C.亚洲人民斗争水平在提高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试题答案

 

1,B

2,A

3,D

4,B

5,D

6,C

7,A

8,D

9,A

10,1)1952年增加:

政权巩固;土地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1960年下降: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及“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自然灾害。

2)原因: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党中央领导人坚持“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3)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11,1)“一战”和“二战”的爆发;欧洲的衰落(言之成理即可)

2)欧洲联合;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盟等(任意2个)

3)持续时间长(半个多世纪)。

范围广(从少数国家扩展到大半个欧洲)。

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拥有共同的组织和货币。

4)初衷:

二战结束后,为防止类似的战争。

对世界的影响:

加强了欧洲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2,

(1)思想:

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措施:

省刑罚(减轻对农民的压迫);薄税敛(减轻农民负担);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勿夺农时(保证农民劳动时间)。

(2)措施:

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益(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颁布保险法):

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确立最低工资)。

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政治环境,加之工人经济待遇的改善,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原因:

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不均的现象。

含义: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涨价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评价:

“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它是一个改良主义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权益,是一个不彻底的土地纲领。

(4)经验:

坚持以民为本、保护农民利益;注意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除注意人与人和谐外,还要注意人与自然的谐发展。

13,

(1)标准:

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仁政;因为它不适应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需要。

(2)纲领:

平均地权。

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局限性。

(3)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民生问题至关重要;从古代到近代都不可能真正解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在探索中逐步找到解决之路。

14,D

15,D

16,B

17,D

18,B

19,D

2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