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307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

丰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高二历史(理科)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2.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3.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4.“从隋唐到北宋,再到南宋,儒学终于消化了佛、道两个思想体系,对儒家学说做出了创造性的新理解。

”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新理解”的是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②一切皆苦③经世致用④格物致知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学说

6.“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这一主张来自于

A.道家学派B.佛教禅宗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

7.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

A.维护旧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君主立宪

8.历代思想家不断发展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

下列对儒家思想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依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最准确的是

A.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B.董仲舒—朱熹—黄宗羲—王阳明

C.朱熹—董仲舒—王阳明—黄宗羲D.王阳明—朱熹--董仲舒—孟子

9.有人说:

“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

下列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能够直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简仪B.算筹C.地动仪D.指南针

10.“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材料中的“这幅画”应指

A.《女史箴图》B.《送子天王图》C.《山水十二景》D.《清明上河图》

1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楷书→篆书→隶书B.篆书→隶书→楷书

C.隶书→篆书→楷书D.篆书→楷书→隶书

12.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13.歌曲《说唱京剧脸谱》歌词中有:

“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歌中所述的戏曲形式形成于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4.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学著作是

ABCD

15.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当中,反映贵族大家庭盛衰变迁的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水浒传》D.《西游记》

16.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7.“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

”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A.普罗泰格拉B.泰勒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8.依据下图可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是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19.“1858年在维登堡,打开宗教改革之门的九十五条论点(纲)被铸成了铜字。

”据此推断“打开宗教改革之门”的是

A.马丁·路德B.加尔文C.伏尔泰D.康德

20.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A.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B.都彻底结束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D.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2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中写道:

“唯一的法律,就其性质而言,必须要有全体一致的同意,那就是社会的公约。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该著作是

A.《人权宣言》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22.马丁·路德认为,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

下列主张与此言论相符的是

A.因信称义B.社会契约C.因行称义D.天赋人权

23.用“自然选择”的观点来阐发的理论是

A.日心说B.相对论C.经典力学D.进化论

24.“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托勒密B.哥白尼C.牛顿D.爱因斯坦

25.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下列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A.伽利略——物体运动三大定律B.爱因斯坦——相对论

C.普朗克——自由落体定律D.牛顿——量子论

26.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写道:

他的作品《等待戈多》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

这位文学家是

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贝克特

27.有人称赞《命运交响曲》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这部伟大音乐作品出自

A.贝多芬B.李斯特C.莫扎特D.德彪西

28.某同学复习时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高尔基的《母亲》、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放到一起寻找主题。

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一项是

A.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学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

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D.融合交流的东西方文化

29.被誉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是

A.拉斐尔B.塞尚C.凡·高D.毕加索

30.右图采用了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创作这幅作品的画家是

A.莫奈B.拜伦C.达·

芬奇D.毕加索

3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最早应出自于

A.洪仁玕的《资政新篇》B.魏源的《海国图志》

C.郑观应的《盛世危言》D.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32.“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持这种主张的主要是

A.抵抗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33.“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下列政治派别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早期维新派B.洋务派C.顽固派D.激进派

34.19世纪90年代,宣传民权思想,主张变法图存的著作是

A.《四洲志》B.《各国律例》C.《海国图志》D.《变法通议》

35.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阐明“中体西用”思想

C.提出进行政治制度改革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36.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的思想是

A.变法维新B.民主与科学C.物竞天择D.中体西用

37.19世纪末,《孔子改制考》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认为是“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

这表明该书所体现的思想特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将宗教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相联系

38.《新青年》载文称: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39.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其中的“民权主义”是指

A.推翻清朝封建统治B.反对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D.平均地权

40.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A.中共七大B.遵义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十四大

4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C.中共十四大——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D.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方向

42.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

他们是

A.孙中山、康有为、毛泽东B.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C.毛泽东、周恩来、朱德D.孙中山、毛泽东、江泽民

43.流行词语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B.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

C.放卫星、赶英超美——“大跃进”时期D.网购、微信——改革开放新时期

44.1964年法国《民族报》发表社论:

“中国的炸弹不仅打开了核俱乐部的大门,该俱乐部的成员国曾设法不让它进入这个大门,而且也把中国可能加入联合国的问题以及它作为大国登上国际舞台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民族报》发表这篇社论的背景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神州五号飞船升上太空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送成功

45.标志着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46.1977年,邓小平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采取的举措是

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恢复高考制度

C.颁布《义务教育法》D.开展识字教育

47.1950年,我国水稻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

为此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侯德榜C.钱三强D.袁隆平

4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一号”

加速了我国信息化发展

B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开始认识胰岛素的作用

C

2003年,“神州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

1977年冬天,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成绩斐然

49.20世纪90年代,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开始推行扫盲教育B.恢复国家统一高考制度

C.提出“双百”方针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0.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A.艺术“百花齐放”,学术“百家争鸣”B.大力提倡自由争论

C.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D.只适用文学艺术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大题,50分)

51、教育发展折射社会的变迁。

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共16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1)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主张,他将这些思想主张作为其私学的教育内容,目的何在?

(4分)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了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

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开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