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898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docx

授课内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

2007年3月12日

授课内容: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述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2、理性与感性熟悉各门类的音乐本体;3、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继承与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文化;4、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中国音乐涉及的内容;民间音乐的种类及特征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知识讲解、文献解读、赏析作品、课件演示、课上提问与讨论。

教学过程:

一、学科介绍

中国音乐通常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有:

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专业创作音乐等。

1、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

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

也就是说,凡是由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做中国的民族音乐。

2、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规传统音乐的范畴。

传统音乐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几个类别。

3、宫廷音乐,包括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

宫廷雅乐是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用于祭祀及朝会典礼等场合的音乐,这种音乐往往是沿用古乐或摹拟古乐。

宫廷燕乐

是宫廷中饮宴时供统治者娱乐欣赏的音乐,这种音乐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内容及形式都要为统治者歌功颂德。

4、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等。

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历史文化名人,都以善弹古琴著称。

古琴音乐最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文人的音乐美学观念。

其他文人音乐,如南宋词人姜夔(白石道人)的歌曲。

5、宗教音乐,主要是指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

我国的佛教音乐,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音调。

道教音乐是在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西域音乐和佛教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

6、民间音乐,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的各种音乐体裁,主要种类有:

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二、中国民间音乐种类及其特点

1、种类:

(1)民间歌曲

(2)民间歌舞音乐(3)说唱音乐(4)戏曲音乐(5)民间器乐

2、特征:

(1)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2)地域性:

包括语言、性格、音乐特征(3)即兴性(4)流传的变异性

三、赏析相关作品

作业:

1、中国音乐所涉及的内容

2、中国民间音乐种类及其特点

后记:

2007年3月19日

授课内容:

民歌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民歌的相关知识,理性与感性熟悉民歌音乐本体。

使学生从文、声、图、像等各方面了解与掌握中国民歌的历史沿革,认识中国民歌在我国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难点:

民歌的历史沿革

教学方法:

知识讲述,辅以课件;作品赏析;风格模唱

教学过程:

一、民歌的界定

民歌是由劳动人民自己创作并演唱的歌曲。

民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集体性2、口传性3、变异性4、地域性

二、民歌的历史沿革

1、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时代

距今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编辑的诗歌总集《诗经》,使305首精选的古代诗歌传承至今。

其中的《国风》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五百年间出现的十五国的民间歌曲。

主要分布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以及山东、甘肃等部分地区。

《诗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民间歌曲收集

整理工作的光辉起点;其内容所表现的当时社会文化生活,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之开端,对后世音乐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时期,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民歌也得到了发展。

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流放期间,他接近人民,受民间歌曲的感染,采

用“楚辞”体,写出了《离骚》、《九歌》、《国殇》、《怀沙》等不朽之作。

其中的《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为重要的长篇抒情诗。

《九歌》是屈原以湖南的民间祭祀乐歌为依据改编、加工而成的。

内容是用祭神的手法描写男女爱情及颂扬阵亡将士。

在作品中屈原倾注了一腔心血和满腔的热忱,以丰富的想象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抒发了一个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坚持理想、嫉恶如仇的胸怀。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战国时期《荀子》中的“成相篇”,是参照民间劳动歌曲而创编的一部作品。

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和“相和歌”,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诗经》、《楚辞》的创作手法。

“乐府”乃汉政府所置搜集、整理民歌的专门机构。

“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各地民间歌曲的总称。

最初是不用任何伴奏和伴唱的,叫“徒歌”;后在“徒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清唱加帮腔的形式,称“但歌”;再进一步发展为用丝竹乐器伴奏来演唱,称“相和歌”。

“相和歌”是一种艺术性较高的艺术歌曲。

“相和大曲”则是在“相和歌”的基础发展成的大型歌舞曲。

以歌、舞、乐的表演形式,为后来唐代大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唐、宋时期

唐代以崭新的面貌开创了一个新时期:

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科学文化昌盛,将中华古代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空间。

此时七言诗发展成熟。

宋代普遍流行的一种新音乐体裁是“曲子词”,亦叫“词调”。

4、明、清时期

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因素滋长,国内外贸易发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民歌小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些小曲大多以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表现人民思想感情为内容。

密切结合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日常生活。

三、模唱与赏析民歌:

《月牙五更》、《回娘家》、《盼晴天》、《正对花》、《新货郎》、《姐妹上场院》等。

作业:

1、民歌的界定及历史沿革;

2、模唱民歌《回娘家》、《月牙五更》、《正对花》等

后记:

2007年3月26日

授课内容:

学习民歌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教学目的:

了解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的关系,明确学习目的,认识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掌握学习与研究民歌的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艺术实践中继承与发扬民歌的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学习民歌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教学方法:

知识讲述,辅以课件;作品赏析;风格模唱

教学过程:

一、民歌与其它民间音乐的关系

1、民歌与说唱音乐的联系

2、民歌与戏曲音乐的联系

3、民歌与民族器乐的联系

二、学习民歌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1、对于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意义

2、对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3、学习、研究民歌的方法

二、模唱与赏析东北劳动号子《哈腰挂》、《煤黑子苦》及东北小调《摇篮曲》、《小拜年》、《王二姐思夫》等

作业:

1、学习民歌的意义、目的与方法;

2、模唱《煤黑子苦》、《王二姐思夫》、《摇篮曲》、《小拜年》等。

后记:

2007年4月2日

授课内容:

劳动号子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目的:

1、了解劳动号子的相关知识;

2、感性体验劳动号子的音乐本体,掌握其地域风格与演唱技艺。

重点、难点:

劳动号子艺术特征及演唱技艺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课件演示、作品赏析、范唱模唱。

教学过程:

一、民歌体裁的分类原则

中国民歌的分类是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的,例如:

依据歌词的主题内容,分为劳动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等;依据产生的年代,可以分为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等;依据民族和地区,可以分为汉族民歌、蒙古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藏族民歌,或是东北民歌、河北民歌、山东民歌、新疆民歌等。

而从音乐形式上的分类有两种,既体裁和色彩区分类。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

汉族民歌的色彩区分类基本上是按照音乐的地域风格特征来划分的,目前划分为十个色彩区:

东北、晋陕、陇中、华北、西南、江浙、鄂湘赣、闽台、粤、客家等区域。

二、劳动号子概述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当中的歌曲,伴随劳动程序,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在集体劳动中,劳动号子起到了组织劳动、统一步骤、鼓舞精神、

调节情绪等作用。

它贯穿整个劳动过程,它的音乐节奏往往与劳动强度相一致。

三、劳动号子种类

1、搬运号子:

是以人力直接负担重物时演唱的劳动歌曲。

常常在运输劳动中使用,如:

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欣赏《哈腰挂》等。

2、工程号子:

主要是人们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工程劳动中演唱的歌曲,如:

湖南的工程号子《打硪歌》;

3、农事号子:

是人们在农业劳动中演唱的歌曲,如:

打麦、舂米、车水等。

相对于搬运号子和工程号子来说,农事号子的节奏,曲调优美舒展,歌词内容丰富多样,如,湖南的《催咚催》;

4、船渔号子:

这类劳动号子伴随的主要是水上劳动,例如:

水上运输、行船捕鱼、船务劳动等。

在我国,由于江、河、湖、海的水路和气候情况多变,随之劳动内容也复杂多样,由此船渔号子就成为了劳动号子种类中最为复杂的一种。

欣赏四川《川江船夫号子》、湖南洞庭湖劳动号子《澧水船工号子》、山东《海洋渔民号子》等;

5、秧田号子:

《薅草的客儿们要过细》等。

四、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

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

2、节奏的律动类型:

长律、平律、短律;

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一领众合的歌唱方式:

领唱与合唱交替呼应式、领唱与合唱重叠式、领唱与合唱综合式;

5、曲式结构的两种形式:

简单方整型,此类劳动号子的句式结构较为规整,多为平叙性和对应性句式结构。

五、模唱与赏析:

《川江船夫号子》、《打硪歌》、《嘹号》、《黄河船夫曲》、《揽工调》等。

作业:

1、劳动号子的种类及其艺术特征;

2、模唱:

《打硪歌》、《黄河船夫曲》、《揽工调》等。

后记:

2007年4月9日

授课内容:

小调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目的:

了解小调民歌的相关知识,认识小调民歌的发展规律,用文、声、图、像等方式使学生熟悉与掌握小调民歌的发展规律和艺术价值,并模唱感受。

重点、难点:

小调的种类形成及其艺术价值;东北小调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

教学方法:

知识讲解、课件演示、作品赏析、范唱模唱。

教学过程:

一、小调(汉族小调)

1、什么是小调

又称“小曲”、“小令”、“俚曲”、“里巷歌谣”等。

小调是一种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曲,在长期的流传中,小调经过了较多的艺术加工和提炼,装饰性、表演性、概括性比较强,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优美的特点。

小调是一种市民文化,主要流传的环境是在城镇人口比较集中的娱乐场所,如:

茶楼、酒肆、集市等场合。

小调的演唱者不仅仅是一般的群众歌手,还有大量的职业和半职业艺人。

劳动号子和山歌是有自娱性功能的民歌,小调是具有表演性特点,娱人性功能的民歌。

2、小调的地理分布

东北:

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

华北:

山东、河北、河南地区。

江南:

主要是江苏和浙江等地区。

3、小调的种类:

(1)吟唱调:

是一种实用性小调,常常在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时候演唱。

如:

儿歌、摇儿歌、哭调、叫卖调和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等。

比如:

儿歌《丢手绢》、《拍手歌》、《摇篮曲》等。

叫卖调是人们在卖货物的时候演唱的歌曲,如,山西的《卖菜》,东北的《新货郎》等。

(2)谣曲:

是人们生活中经常哼唱的小调。

与吟唱调不同的是,没有吟唱调那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功用,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

传唱谣曲的人范围比较广泛,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他们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他们有着自己的精神生活,诸如诉说苦闷,表达心声等。

如:

山西《揽工调》。

(3)时调:

也叫时髦小调,是随着时代流传的一种民歌小调,是供人们娱乐、消遣、助兴的民歌。

这类小调流传全国,具有曲牌性的特征。

时调是民歌体裁中传播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一种形式,如《孟姜女》、《剪靛花》、《鲜花调》、《银纽丝》、《码头调》等。

这种曲牌体似一种“母体”曲调的变体,流传到各地后就有了变异。

如〈鲜花调〉,江苏的〈茉莉花〉,黑龙江的〈茉莉花〉,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手曲调的血缘关系,唱词内容相同,曲调框架相同,都是徵调式,每一句的落音也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调式发生了变化,黑龙江的是东北色彩的六声调式,江苏的是江南风格的五声调式。

二、东北小调

1、东北小调的形成和总体风格汉民族文化与民歌。

2、东北小调的音乐特征

三、欣赏与模唱东北小调:

《看秧歌》、《瞧情郎》、《茉莉花》等。

《瞧情郎》:

这是一首辽宁民歌,流传于东北各地。

它的词、曲都具有典型的东北风格。

这首小调的主题十分明确,通过一位少女探望情人这一平常的情节,把由于兴奋过度,少女在心慌意乱之中发生的很多令人捧腹之事一一道出,情节描述很有层次,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普通人对待爱情的率直、质朴之情。

唱词内容诙谐幽默,风趣怡然,

饱含着东北人的那种热情、大度、乐观、坦诚的可爱性格。

全曲共分四个段落,各段落的分段标志是在每段结尾处出现固定的旋律,这种手法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叫做“换头合尾”,即某一采用变唱或变奏的民歌和乐曲,它们的不同只在开头部分。

 

作业:

1、小调的种类;东北小调的音乐特征;

2、模唱《看秧歌》、《瞧情郎》、《茉莉花》等。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