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866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x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自主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青岛市高三自主诊断

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北宋设“通判”一至二员,与知州同领州事,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

各州公文,知州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

通判还有权监督和向朝廷推荐本州的官员。

知州不法,通判可奏告朝廷。

这反映了

A.通判有副署权,可分割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B.通判消除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基础

C.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北宋中央机构实行三权分立

25.读图5,东晋至清的数据变化反映了

图5太湖地区东晋至清水旱比较示意图

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B.隋唐的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减少

C.农耕经济发展也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的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

26.《广志绎》中描述明代的杭州城“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处之磁,严之漆,衢之橘,温之漆器,金之酒齐聚于此”。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商品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B.商品生产存在地域性差异

C.杭州是当时全国的经贸中心D.明代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

27.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顾炎武“众治”主张,王夫之“巡天下之公”等观点体现了

A.明朝灭亡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提供了动力

B.儒家学说强调“民本—限君”的基本模式

C.设计出了取代君主专制的基本政治方案

D.三位思想家没有将国泰民安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

28.1898年光绪帝颁布上谕:

乡试第一场试……;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经济特科之设,朝廷原期取英才,以备贤良之选,非为幸进之途开营谋之路。

这反映了科举考试

A.不适应时代潮流,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B.设立京师大学堂,在各地新设中小学堂

C.光绪皇帝要废科举,学西学,西体西用

D.新增外国政治和经济学科等考试内容

29.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烧球式”1915年出厂;第一架飞机“甲型一号”1919年出厂;第一艘万吨轮建成于1920年,而且连续建造了4艘;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

这反映了北洋军阀时期

A.民族资本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发展

B.政府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自给

C.中国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D.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30.当代学者刘贵生认为:

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只是文艺复兴在一个落后国家里的微弱回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有共通之处

B.五四运动的影响力有限

C.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脉相承

D.文艺复兴是五四运动的诱因

31.对费孝通关于我国某地农村1936年和1981年的家庭类型的调查表,解读正确的是

(注:

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妻和其未婚的子女所构成的生活单位;联合家庭指儿女成婚后继续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单亲家庭指配偶中有一方死亡或者离去,或是父母双亡的未婚儿女;附属家庭是核心家庭之外还包括其他成员。

A.不完整家庭减少,家庭结构日趋合理

B.战乱减少,核心家庭成为主要家庭形式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单亲家庭减少

D.新中国成立,宗法观念对中国的家庭结构影响消失

32.雅典人有这样的观念“一方面,公民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非常充分;另一方面,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

这说明

A.城邦集体利益从属于个人权益

B.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轮番而治

C.城邦的重大事务要由公民大会集体决定

D.人民主权和城邦利益至上高度一致

33.16世纪以前,世界商业活动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运送的金银。

这些活动

A.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C.推动了美洲的开发D.推动了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34.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了宗教界人士的激烈反对,却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大力欢迎,其实质反映了

A.自由竞争的需要B.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C.宗教信仰的需要D.社会转型的需要

35.苹果远不止是一种水果,它是神话,宗教,科技的载体,两千多年来与人类发展一路同行。

对苹果力理解正确的是

 

A.夏娃偷吃的苹果展示了宗教改革的影响力

B.砸中牛顿的苹果展示了蒸汽时代的力量

C.乔布斯创立的苹果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科技与商业的力量

D.三个苹果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同光中兴一般是指1864年到1894年这段时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形容大清帝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虽然同治、光绪两位皇帝都未见得是什么英主,但把持着朝政的慈禧太后自是老谋深算,而贤王能臣如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张之洞等也尽心辅国。

从1864年(同治三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一直到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三十年间,国内基本安定,官僚求富求强,“洋务运动”轰轰烈烈,西方技术、资金和人才得以引进,新式海陆军得以编练,一大批近代军工企业、民用企业以及新式学校得以创办,留学生也开始被派遣到海外。

这一派中兴气象,在甲午战争的军事惨败中戛然而止。

“同光中兴”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合适的历史土壤。

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创办人身份结构示意图

1872-1913年,棉纺、面粉、轮船航运、毛纺、缫丝、榨油的145家企业,创办人或主要投资人共202人。

1914-1922年,棉纺、面粉、轮船航运的86家企业,创办人或主要投资人共121人。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同光中兴”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光中兴”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合适的历史土壤。

(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创办人身份的变化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并非是中英两国政府间的首次交往,早在1792-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就曾怀揣建立两国互利贸易的梦想,带着天体运行仪、气压计、帕克透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和蒸汽机、带有减震装置的西洋马车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西洋礼物,以向乾隆皇帝拜寿的名义,直接与中国大皇帝进行过交涉。

马戛尔尼使团到来的消息,让清廷举朝欢欣不已,因此一路上英国使者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

然而,当英国使者真正见到乾隆皇帝时,双方的矛盾立刻就产生了,而且矛盾越积越深,以至于最后英国使者是在清廷官员的监视下离开中国的。

——摘编自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者时,双方会在哪些方面产生矛盾和分歧,并阐明原因。

(提示:

还原历史场景,运用历史语言,结合当时中英双方的社会环境回答,不少于两个方面。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武帝建元六年在长安设太学。

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诗》、《书》、《礼》、《易》、《春秋》。

汉代统治者规定传授经书必须信守师法与家法。

所谓师法,指传经时以汉初立为博士的经师的经说为准绳,后来,大师的弟子们在传经时,又有所发展,形成一家之言,即家法。

汉代朝廷掌管文教的官员为太常,居九卿的首位。

朝廷对太学的管理,除委任太常总负责之外,皇帝还亲自到太学视学。

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但国有疑事仍应掌承问对,还有奉使及巡视地方政教等工作。

博士要有明于古今、通达国体的广博学识,具有温故知新的治学能力,应当为人师表,又可以尊为道德的风范。

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

“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汉代太学除经师讲学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自学,学校当局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就教。

东汉和西晋在皇帝举行乡社典礼时,礼生即都以太学生充伍。

——摘编自《洛阳太学》

(1)根据材料,指出太学管理和教学的主要特点。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创办的意义。

(8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新民丛报》认为:

中国不存在土地贫富不均的现象,今日中国国民,未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

昨天犹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介于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显然易见。

法(国)以革命故,流血断头,殃及善良,祸贻古物,穷天地古今之凶残,未有比之。

《民报》认为:

认为中国确实存在“豪右“和“细民”的差别,只有平均地权,土地国有,生产才能发展,民生才能解决。

夫我国民既有此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而民权立宪则本乎此精神之制度也,故此制度之精神,必适合于我国民,而决无虞其格格不入也。

今之言革命者,其所欲破坏者,异族钤制之势力也,专制之淫威也,社会经济组织之不完全也,凡是皆不适宜于社会者也;而其所欲建设者,民族国家也,民主立宪政体也,国家民生主义也,凡是皆适宜于社会者也。

(1)根据材料,概括《新民丛报》和《民报》辩论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纸对近代中国革命所起的作用。

(9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日军侵入缅甸,切断了中国的受援物资运输通道并威胁到印度,驻防缅甸的英军向中美两国求救,经过协商,中国政府派遣十万远征军赴缅作战,由美国驻华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统一指挥。

同时,为了支援中国对日作战,在战略物资无法满足中国需要的情况下,美国联合英国于1943年1月同中国签订了新的条约,英美两国放弃了自1840年以来在中国取得的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并承诺给予中国更多的援助。

经过三年艰苦的战斗,盟国最终取得了缅甸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入侵缅甸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缅甸战争胜利的意义。

(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逖闻天朝声教文物,窃欲沾被其余,终身为氓,庶不虚生。

用是辞离本国,航海而来,时历三年,路经八万余里,始达广东。

盖缘音译未通,有同喑哑,因就居传习语言文字,淹留肇庆、韶州二府十五年。

颇识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亦略诵记,粗得其旨。

乃复越岭由江西至南京,又淹留五年。

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徕四夷,遂奋志径趋阙廷。

——1601年利玛窦呈递给神宗皇帝奏疏

材料二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东来,携来了有关数学、天文、地理、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当时中文里没有意义对等的词来称呼它,利玛窦、徐光启等最初的西方科学传人就借用前人使用的“格致”一词来称呼它。

传教士利玛窦在《几何原本序》中首先使用:

“夫儒者之学,亟致其知,致其知当由明达物理耳。

……吾西陬国虽褊小,而其庠校所业,格物穷理之法,视诸列邦为独备焉。

”然后,徐光启在介绍利玛窦时说:

“顾惟先生之学,略有三

种:

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

——朱发建《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

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利玛窦对中国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利玛窦宣传西学的主要特点,并对其作简要评析。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