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843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docx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

全市群众代表会上领导发言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新年伊始我们召开的第一个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化解基层矛盾、理顺群众情绪,从而进一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

这次会议是个务虚会,是针对当前“加快发展、维护稳定”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工作难题,研究探讨新的思路和理念,改进方式和方法,不断改进群众工作。

同时也是个务实会,会上我们要研究通过新的群众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新的办法,实实在在地解决当前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保证我们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稳定。

  会前,我们举行了群众工作局的揭牌仪式。

这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换牌,更不是为沽名钓誉而作的文字游戏,群众工作局是在原来信访局的基础上成立的,它是原信访部门职能的拓展,是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

  我们今天所说的群众工作,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群众工作,也不是狭义上的信访稳定工作,而是以理情绪、促稳定为切入点,以解决群众最为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的群众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和经济发展主体,党政部门由过去的管理主体变为服务主体,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来研究群众工作,核心是通过这个渠道的尝试,破解当前困扰社会各个层面的不稳定因素,破解转轨转型之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破解改革过程中由于群众对政策的认识理解不同和一些不良现象而导致的模糊认识问题,破解党群干群关系不很密切、一些矛盾逐步激化、影响地方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思考、认真的讨论,元旦节前,市委常委会、常委扩大会多次进行研究,在市委全会上做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机制做支撑,其中,群众工作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专题研究群众工作,希望同志们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充分认识当前研究解决群众问题对于义马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

  下面,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群众工作历来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

群众工作在建党之初就已被作为党的一项基础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紧紧围绕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正是由于掌握了群众的思想动态,把握了群众的思想脉搏,才使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终夺取了政权;建国以后,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接着进行了土地改革等一系列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措施,从而使我们的政权得以巩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温饱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群众得到了实惠,由过去的物资、口粮短缺到最终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

从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党始终把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这也是我们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所以,现在讲群众工作,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来思考、来研究,否则我们隔断了历史就容易走进误区,就容易脱离群众。

  回顾义马的改革发展历程,义马的发展历史是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奋斗的历史,我们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创造这样好的局面,都是全市人民辛勤劳作、不懈努力的结果。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实现了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群众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因为群众工作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方式、方法、基本工作规律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面对这些重大变化,我们党的工作、行政工作,我们对基层工作的方法,无论从思想,无论从具体的工作方法,还是对待群众的基本态度,没有能够及时转变。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群众已经走向了市场,作为经济细胞进入了市场,而我们现在采取的群众工作方法,还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过渡时期,仍然沿用强化管理、行政命令等一系列的传统办法来对待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大多数群众,已经明显滞后。

  特别是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群众工作局面,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各级党组织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包括关注群众生活、关注农民工工资、免除农业税等一些有效办法,但是,现在不稳定因素依然不少,事实上,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已经成为困惑各级政府的重大问题。

这是普遍的现象,具有普遍规律性。

我们研究信访局改为群众工作局,请示了上级主管部门,得到了大力支持,认为在人民群众工作上可以大胆尝试。

在新的一年,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办法,出了问题就捂就堵,出了问题就一味追究干部,解决不了问题。

基于此,我们提出大胆探索群众工作,从思想上、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上,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建设经济强市、实现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

我们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市、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基础是群众,依靠是群众,骨干和主力军还是群众。

离开了群众,我们的目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我们必须动员全市人民,引导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必须强化群众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观念,尊重群众意愿,培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

  二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经济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亿元,人均约美元。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这一时期是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的凸现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代价较重的时期。

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工业化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中一产萎缩,二产、三产比重加大,农村劳动力逐步转为二、三产业劳动力,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社会结构变化,即城乡社会结构变化产生了事实上的第二、三产业新的就业人员,这个过程就是土地资源重新分配、调整,群众走向城镇、走向企业。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同阶层利益进行了重新调整,相对产生弱势群体,在这个纵横交错过程中,各种矛盾就会不断出现,如果仍然用传统管理方法、传统工作机制,就很难适应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很难保证转型顺利平稳进行。

  三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迫切需要。

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而环境的关键在人,关键在群众思想稳定、生活稳定。

稳定环境最根本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为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必须统筹兼顾群众利益,争取群众信任和理解,从而全力参与支持改革、发展,确保大局稳定。

  四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建设和谐义马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做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关键的是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如果群众不理解政府,不能及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难以谈得上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要有邻里和睦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彼此信任良好的人际环境。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五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目前我市群众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总体上说,我市目前群众工作的大局是好的,工作是顺利的,是健康的,在三门峡我们名列前茅,我们的做法得到了省里的肯定,我们的大局是稳定的。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每建一个企业要影响一个群体的直接利益,每修一条道路要涉及成百上千人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群众不满,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就会激发矛盾,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面对目前现状,我们的干部有这样几种表现:

一种是对群众淡漠,不多关心;一种是怕群众,绕着矛盾走;一种是藐视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目前的工作现状迫切需要我们改进方式、方法,加强群众工作。

  二、创新机制,改革方法,构建全新的群众工作体系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转变理念,确立新的工作理念,关键在改进方法,重点在机制建设。

  第一,必须全方位转变群众工作理念。

主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一是把群众工作放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去考虑,群众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政府是服务主体,我们的职权就是为经济主体服务。

我们现在经济运行模式,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带来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社会群体多元化,因此,我们不能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思路和办法。

但是,我们不少干部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仍然沿用过去的老方法、老经验,从而导致市场化的经济方式、半计划的政府行为和滞后的群众观念发生碰撞。

因此,必须转变工作理念。

二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经济运行完全进入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即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带来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带给人民群众开放的理念,开放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开放型政府,要在开放大背景下研究工作、思考问题、接受群众检验。

三是拓宽视野,拓宽领域,跳出信访抓信访,对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未雨绸缪,做到预防在先。

转变理念重点是由过去的被动抓信访为主动抓群众工作,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为主动研究规律。

如果我们事先研究,把握规律,就能妥善解决同类问题。

三是企业周边群众与企业自身关系。

我们的各个办事处,几个行政村都有工农关系问题,如何来化解,在占地、卖地过程中如何维护农民利益,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如何统筹兼顾企业与农民收入,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提前事先研究,完全可以预防。

还有工矿废弃地、工矿废弃区周边农民利益问题,这些农民如何在资源将近枯竭时,提前采取办法保证地方群众的生活问题。

我们交通部门新开一条道路,必然涉及一些群众问题,怎么办?

交通、土地、镇村都要集中研究。

所以全方位转变理念、由被动抓信访变为主动抓群众的思想、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把握规律,事先运用规律指导我们的工作。

  第二,必须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变行政命令为合理引导。

行政命令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上级下达命令,下级贯彻落实,现在形势在变化,如果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或变相的行政命令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容易引发逆反心理,甚至激化矛盾。

做群众工作不能再使用强制的行政命令手段,需要更多地用法律,用教育、引导的方法,利用典型启发等一系列办法去引导。

  二是要变管理为服务。

过去,政府是全能政府,所有的一切都由政府管,如今与过去不同,群众需要技术、法律服务,需

  

  要致富过程中的一系列服务,因此要弱化政府管理职能,强化责任意识,更多的通过服务取得群众的信任与理解。

  三是变被动为主动。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群众工作方面,对发展经济倾注的精力多一些,但是对解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困难上倾注的精力少,虽然我们想了一些办法,解决了一些问题,如开展群众工作日、主动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但对群众的思想动态并没有及时给予把握,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针对性。

  四是变“堵”为“疏”。

传统办法是发现问题,想方设法化解在基层,实际有不少问题是堵在了基层,有的问题越堵越大,越堵越多。

事实证明,多数群众来信来访,特别是初次信访,都是正常的,如果一味去堵,只会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是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

我们成立群众工作局,就是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处办,气有处发,用疏导的办法来解决群众问题。

对两镇来说,原则要按照这个办法,凡到镇里反映的问题,特别是初次反映的问题,都要及时化解,争取不要到市里;凡到市里反映的问题,争取就地化解。

市民政、人劳、科技、司法等职能部门,都要派出专门同志现场办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归口办理、化解,尽量把群众工作局建成与群众交流思想的平台,畅通群众想向政府反映意见的绿色通道,不要滞留、不要堆积。

同时,对一些不法分子,扰乱正常秩序不是正常上访,而是蓄意破坏、扰乱秩序的,公安机关要立即采取强制措施,严重的依法处置。

  五是变个别部门为主为各部门齐抓共管。

群众工作是涉及各部门、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

过去信访、政法等个别单位急,部分单位压力大,现在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局面,各部门同志都要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练就群众工作本领,把群众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方面,要能够独当一面,处理复杂问题。

  第三、必须构建全新的群众工作体系。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思想的转变是前提,方法的创新是基础,机制的建立是保障,重点建立五项机制:

  

(一)建立完善民意沟通机制,着力解决与群众之间沟通不畅、缺乏信任的问题。

要有效化解群众工作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沟通是前提,很多问题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沟通不够,政策宣传、理解不够,对群众愿望知之甚少。

就我们义马目前的情况来看,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顺畅无阻的民意沟通机制,坚持现有群众工作日接访制度和结对交友谈心制度,这个制度是我们在“三好一强”活动中制定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新年伊始我们召开的第一个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化解基层矛盾、理顺群众情绪,从而进一步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

这次会议是个务虚会,是针对当前“加快发展、维护稳定”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工作难题,研究探讨新的思路和理念,改进方式和方法,不断改进群众工作。

同时也是个务实会,会上我们要研究通过新的群众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新的办法,实实在在地解决当前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保证我们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稳定。

  会前,我们举行了群众工作局的揭牌仪式。

这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换牌,更不是为沽名钓誉而作的文字游戏,群众工作局是在原来信访局的基础上成立的,它是原信访部门职能的拓展,是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

  我们今天所说的群众工作,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群众工作,也不是狭义上的信访稳定工作,而是以理情绪、促稳定为切入点,以解决群众最为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的群众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和经济发展主体,党政部门由过去的管理主体变为服务主体,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来研究群众工作,核心是通过这个渠道的尝试,破解当前困扰社会各个层面的不稳定因素,破解转轨转型之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破解改革过程中由于群众对政策的认识理解不同和一些不良现象而导致的模糊认识问题,破解党群干群关系不很密切、一些矛盾逐步激化、影响地方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思考、认真的讨论,元旦节前,市委常委会、常委扩大会多次进行研究,在市委全会上做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机制做支撑,其中,群众工作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专题研究群众工作,希望同志们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充分认识当前研究解决群众问题对于义马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

  下面,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群众工作历来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

群众工作在建党之初就已被作为党的一项基础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紧紧围绕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正是由于掌握了群众的思想动态,把握了群众的思想脉搏,才使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终夺取了政权;建国以后,紧紧围绕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接着进行了土地改革等一系列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措施,从而使我们的政权得以巩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温饱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群众得到了实惠,由过去的物资、口粮短缺到最终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

从这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党始终把群众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这也是我们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所以,现在讲群众工作,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来思考、来研究,否则我们隔断了历史就容易走进误区,就容易脱离群众。

  回顾义马的改革发展历程,义马的发展历史是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奋斗的历史,我们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创造这样好的局面,都是全市人民辛勤劳作、不懈努力的结果。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利益群体实现了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群众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因为群众工作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方式、方法、基本工作规律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面对这些重大变化,我们党的工作、行政工作,我们对基层工作的方法,无论从思想,无论从具体的工作方法,还是对待群众的基本态度,没有能够及时转变。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群众已经走向了市场,作为经济细胞进入了市场,而我们现在采取的群众工作方法,还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过渡时期,仍然沿用强化管理、行政命令等一系列的传统办法来对待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大多数群众,已经明显滞后。

  特别是当前,面对日益复杂的群众工作局面,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各级党组织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包括关注群众生活、关注农民工工资、免除农业税等一些有效办法,但是,现在不稳定因素依然不少,事实上,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在更大范围内已经成为困惑各级政府的重大问题。

这是普遍的现象,具有普遍规律性。

我们研究信访局改为群众工作局,请示了上级主管部门,得到了大力支持,认为在人民群众工作上可以大胆尝试。

在新的一年,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办法,出了问题就捂就堵,出了问题就一味追究干部,解决不了问题。

基于此,我们提出大胆探索群众工作,从思想上、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上,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建设经济强市、实现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

我们确立了“建设经济强市、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基础是群众,依靠是群众,骨干和主力军还是群众。

离开了群众,我们的目标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我们必须动员全市人民,引导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必须强化群众意识,牢固树立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观念,尊重群众意愿,培养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

  二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经济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亿元,人均约美元。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这一时期是黄金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的凸现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代价较重的时期。

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工业化水平达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中一产萎缩,二产、三产比重加大,农村劳动力逐步转为二、三产业劳动力,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社会结构变化,即城乡社会结构变化产生了事实上的第二、三产业新的就业人员,这个过程就是土地资源重新分配、调整,群众走向城镇、走向企业。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不同阶层利益进行了重新调整,相对产生弱势群体,在这个纵横交错过程中,各种矛盾就会不断出现,如果仍然用传统管理方法、传统工作机制,就很难适应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很难保证转型顺利平稳进行。

  三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迫切需要。

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而环境的关键在人,关键在群众思想稳定、生活稳定。

稳定环境最根本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为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必须统筹兼顾群众利益,争取群众信任和理解,从而全力参与支持改革、发展,确保大局稳定。

  四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建设和谐义马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做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最关键的是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如果群众不理解政府,不能及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难以谈得上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要有邻里和睦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彼此信任良好的人际环境。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五是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是目前我市群众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总体上说,我市目前群众工作的大局是好的,工作是顺利的,是健康的,在三门峡我们名列前茅,我们的做法得到了省里的肯定,我们的大局是稳定的。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每建一个企业要影响一个群体的直接利益,每修一条道路要涉及成百上千人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群众不满,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就会激发矛盾,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面对目前现状,我们的干部有这样几种表现:

一种是对群众淡漠,不多关心;一种是怕群众,绕着矛盾走;一种是藐视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目前的工作现状迫切需要我们改进方式、方法,加强群众工作。

  二、创新机制,改革方法,构建全新的群众工作体系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首要的是转变理念,确立新的工作理念,关键在改进方法,重点在机制建设。

  第一,必须全方位转变群众工作理念。

主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一是把群众工作放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去考虑,群众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政府是服务主体,我们的职权就是为经济主体服务。

我们现在经济运行模式,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带来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社会群体多元化,因此,我们不能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思路和办法。

  

  但是,我们不少干部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仍然沿用过去的老方法、老经验,从而导致市场化的经济方式、半计划的政府行为和滞后的群众观念发生碰撞。

因此,必须转变工作理念。

二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经济运行完全进入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即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带来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带给人民群众开放的理念,开放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开放型政府,要在开放大背景下研究工作、思考问题、接受群众检验。

三是拓宽视野,拓宽领域,跳出信访抓信访,对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未雨绸缪,做到预防在先。

转变理念重点是由过去的被动抓信访为主动抓群众工作,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为主动研究规律。

如果我们事先研究,把握规律,就能妥善解决同类问题。

三是企业周边群众与企业自身关系。

我们的各个办事处,几个行政村都有工农关系问题,如何来化解,在占地、卖地过程中如何维护农民利益,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如何统筹兼顾企业与农民收入,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提前事先研究,完全可以预防。

还有工矿废弃地、工矿废弃区周边农民利益问题,这些农民如何在资源将近枯竭时,提前采取办法保证地方群众的生活问题。

我们交通部门新开一条道路,必然涉及一些群众问题,怎么办?

交通、土地、镇村都要集中研究。

所以全方位转变理念、由被动抓信访变为主动抓群众的思想、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把握规律,事先运用规律指导我们的工作。

  第二,必须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变行政命令为合理引导。

行政命令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上级下达命令,下级贯彻落实,现在形势在变化,如果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命令或变相的行政命令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容易引发逆反心理,甚至激化矛盾。

做群众工作不能再使用强制的行政命令手段,需要更多地用法律,用教育、引导的方法,利用典型启发等一系列办法去引导。

  二是要变管理为服务。

过去,政府是全能政府,所有的一切都由政府管,如今与过去不同,群众需要技术、法律服务,需要致富过程中的一系列服务,因此要弱化政府管理职能,强化责任意识,更多的通过服务取得群众的信任与理解。

  三是变被动为主动。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群众工作方面,对发展经济倾注的精力多一些,但是对解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困难上倾注的精力少,虽然我们想了一些办法,解决了一些问题,如开展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