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756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

泉阳镇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泉阳镇2011年工作总结暨2012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学发展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产业培植、集镇建设、项目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社会管理及创新等方面用力,积极推进民生工程,持续改善村镇面貌,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巩固和提升了沙南大镇形象。

1、农业方面:

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土地流转,争创小麦千斤镇,实施玉米高产攻关,推进万亩“吨粮田”建设。

去冬今春,颍淮大地遭遇50年一遇的旱灾,我镇共有4.2万亩小麦受灾,其中3.7万亩旱情严重,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广泛动员发动群众,调动机械,寻找水源,开挖水井,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对小麦造成的减产。

期间全镇共出动宣传车辆50台次,悬挂宣传条幅100余条,购买抗旱机械20套,每天出动抗旱机械近千台,发放化肥195吨,发放抗旱资金4万元,经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镇的小麦于2月20日前全部浇灌一遍,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小麦田管,落实一喷三防措施,全镇小麦单产和总产仍维持在去年较高的水平上。

积极推进玉米高产攻关,在黄庄、张楼、王烈桥建立三个万亩示范基地,努力在单产上实现新突破。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张楼村寿庄寿天刚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植雪里蕻蔬菜、白萝卜,带动农户50多户,采取"雪里蕻+糯玉米+白萝卜"模式,一年三茬,亩均收入在5000左右;集东村康王庄王子彬流转土地100多亩,种植马铃薯,带动农户20多户,采取"马铃薯+糯玉米+白菜(大葱)"模式,亩均收入6000元左右,初步形成大棚马铃薯种植基地,镇政府加大扶植力度,共投入资金10万余元,修铺了轧砖路400米,铺设了排水管道,架了电线,新建桥涵一座;胡集南瓜基地、集东生姜基地、黄庄草莓基地、大薄庄大棚基地面积都在50亩以上,亩均纯收入5000--20000元,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在土地流转增效上做足了文章。

抓好秋收秋种和高效农业的扩张,积极落实3万亩农田深耕任务,建好张楼、王烈桥、胡集、集东四个高产示范基地,推广种植优质小麦2万亩。

抓好春、秋季动物防疫,培植养殖大户,关注市场行情,搞好防疫服务,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猪、牛、羊、鸡、兔五类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批养殖大户通过调整存量、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不断向标准化养殖小区跟进。

2、工业方面:

完善工业区硬件设施,优化服务软环境,动员在外创业能人返乡投资,改变泉阳二产小而弱、三产层次低的现状。

今年我镇抓住泉阳工业区被列入全市六个重点工业小区的政策机遇,整合资金50万元,硬化道路1200米,铺设自来水管道1500米,畅通了工业小区出口,竖立了标志牌,使工业区与集镇融为一体,为返乡能人创业搭建平台;召开了第三届返乡创业座谈会,建立了泉阳在外创业能人档案,加强了沟通交流。

今年以来,返乡能人投资项目5个,分别是:

允龙板材、天诚服饰、天元服饰、金山服装、宗正服装,其中金山服装入驻工业小区,现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占地20亩,标准化厂房已建好,正在引进设备,年内可投入规模化生产。

王付全村返乡能人王允龙投资300万元创办的龙旺板材加工厂,年生产新型装饰板材(防火、防潮、隔热、隔音)200万平方米,现已开工投产,产品供不应求,市场行情走俏;工业区内现已聚集中小企业6家,预计到年底可完成产值8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同比增长20%、15%;通过多方努力吸引在外创业能人王文博先生返乡投资,帮助规划建设泉阳农贸大市场,一期工程占地89亩,总投资5000万元,是我市2011年重点招商项目之一,通过近十个月的建设,现1--15号楼主体已竣工,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商铺预售业绩良好,人气、商机正在培养中,年内可全部竣工投入运营,将使泉阳商贸物流业有一个较大提升;随着工业区建设推进和商贸业持续繁荣,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可完成财政收入600万元,已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全年任务,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国、地税收280万元,耕地占用税、契税收入102万元,非税收入(社会抚养费等)185万元,消化债务30余万元,财政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同时农民收入也出现了大幅度曾长,工资性收入(在外打工和在家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劳动力成为紧缺源,预计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5800元,较去年增长10%。

3、村镇建设: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建房行为,推动新农村建设。

扎实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出动宣传车20余台次,召开广播会40余次,抛洒生石灰20吨,清理垃圾48吨,改水改厕500余户,新建沼气池90口。

投入资金5万余元,新建垃圾池20个,硬化垃圾中转站道路100米。

加强街道管理,做好日常保洁,启动垃圾中转站,实现集镇垃圾入城无害化处理,集镇环卫做到了全覆盖常态化。

通过项目资金升级改造集镇电网3000米。

通过多方努力,争取项目资金570万元,对017县道泉阳集镇段实施高标准改造,主路面拓宽到15米,两侧副路、下水道、路灯同时设计、一并施工。

加大旧村庄改造力度和土地复垦力度,王烈桥马庄、张楼村焦庄、胡集村大陈庄三个点共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复垦土地156亩,较好地解决了工业区用地指标问题。

落实民生工程,改善基础设施。

通过民生类项目硬化道路3.2千米,修建大桥两座,建文化综合服务大楼一幢。

通过争取农发项目后续资金,修桥4座,植树5000余棵,通过争取少数民族村项目资金硬化道路800米。

落实村镇建设规划,规范建房行为,切实保护耕地,实现占补平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强化对全镇的网吧、游戏厅的检查,净化文化市场,今年上半年我镇及张楼村被评为阜阳市第二届文明镇、文明村荣誉称号。

4、社会管理:

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民生工程,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平安泉阳建设。

⑴、计划生育工作

坚持月积分考核调度,把工作任务与村干部绩效工资直接挂钩,通过包保到人,限期落实,个案调度的办法,狠抓妇检质量和四项手术的落实。

加大对超生处罚力度,坚守首征标准,严把入户关。

强化“三项制度”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筹集资金40万元,对新建成的计生服务站完善内部装饰盒美化外部环境,创造一个人性化服务场所,成为乡镇计生服务所阵地建设的亮点。

统计年度累计落实四术957例,其中上环561例,结扎251例(双女扎39例),引流产145例,上报奖扶12例,节育奖扶20例,征收社会抚养费180余万元。

在全市计生半年检查中,综合排位位居第八名。

积极做好省、阜阳市及我市计生年终检查各项准备,对全年工作来一次回头看,补查找缺,做好与2012年统计年度各项资料、数据衔接,建立起长效机制。

抓好四季度妇检,把新婚、历年来无孩妇女、两次连续脱检人员、独女户列为重点妇检对象,对独男户育妇加大随访频率,提高引流比。

截至到目前,全镇参检率达到71%,阳性检出率达到6.45‰,落实上环29例,结扎1例,引流产5例。

⑵、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市政府《关于2011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组织、学习、落实,根据目标责任状确定的18项任务(我镇需直接落实或配合的民生工程有18项),分解到部门,明确到分管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内容和进度,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体推进办法。

在我镇需直接落实或配合的18项民生工程当中,其中直接发放或补助到人的项目有9项,分别是农村低保1561人、五保387人、重度残疾人救助203人,城乡医疗救助44人(100300元),计生奖扶7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补2541人次、报补金额480.3038万元,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30人,中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10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260人。

对于上述补助到人到户的项目,重点抓好政策落实、对号入座、打卡发放、公开公正、程序透明,帮助弱势群体缓解实际困难,使他们体会到政府的关怀,坚决克服优亲厚友,摆脱人情关,阳光操作,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明确规定村干部的直系亲属一律不准享受低保待遇。

工程类项目有5项,分别是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个,已全部竣工,共新修道路3.99km。

农村沼气工程计划新建90口,已建成90口,完成任务100%;农村危房改造70户,其中胡集村40户、张楼村12户、王烈桥村9户、集东村2户、王付全村1户,现已全部完成并通过初验。

文化站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建成、农村危桥加固改造工程正在施工中。

其他类项目有4个,分别是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筛查19人,无一人符合条件;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麦参保面积3.4万亩,旱灾赔偿15.8万元,火灾赔偿10.4万元(折合260元/亩)玉米参保面积3.8万亩,共获赔偿金19万元;三个留守儿童之家全部建成、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已完成规定课程,培养种植大户80名,使农技专家与种田能手结成对子,促进了吨粮田建设。

⑶、创新社会管理:

深入开展社会治安大走访活动,加大人防、技防、物防的投入,落实排查、警示、整治等措施,积极推进平安泉阳建设。

投入资金5万余元,在集镇范围内安装球形监视探头10个,增强了集镇区域范围的治安防控能力;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落实村为主机制,集中精力化解一批老矛盾,如:

集东爱赛特服装厂土地权属纠纷案、王付全村洪民小学土地纠纷案、泉阳东湖宅基地纠纷案、黄庄村与王烈桥村荒沟所有权纠纷案等,同时及时发现调处一批新矛盾,如:

集东村儿童溺水死亡纠纷案、泉阳中心医院病人伤亡纠纷案、老董寨村邻里纠纷死亡纠纷案等,不至于使其沉淀激化。

整合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信访办、调委会的力量,建立起治安防范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经常性机制。

深入开展“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通过走访群众、宣讲政策、化解矛盾、为民办事,提高群众工作水平,构建和谐顺畅的干群关系,推动年初各项工作计划和当前中心工作的有效落实。

今年以来,我镇共化解老矛盾8起,调处新的矛盾纠纷30余起,大调处机制建立起来,规范运作,村镇干部维稳意识明显增强,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⑷、平安泉阳建设

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今年以来相继开展了烟花爆竹打非、加油站点整治、建筑施工安全治理、校车及沟河塘安全隐患治理,并建立长效机制,明确包保责任。

积极配合“食品安全看界首”活动,取缔无证经营8户,查处销售过期食品5起,查处销售伪劣商品15起,开展餐饮行业集中整治活动3次,净化节日消费市场。

加强村维稳综治工作站建设,落实工作经费,组建联防队伍,增设监控探头,落实灯光工程,提高防范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节日期间的稳定工作,有效控制越级上访人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5、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深刻理解把握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力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巩固“三资”成果,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指导村级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落实各项制度,切实发挥作用。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好“千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聚民心”活动,突出“抓落实、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月报告制度常态化、制度化,使每位干部都参与到泉阳的发展和稳定中来,切实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依法产生了新一届两委班子,顺利实现了平稳交接过渡。

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改善村级办公条件,整修了黄庄、集东、王烈桥3个村室。

同时,争取资金对镇政府办公楼进行了修缮改造,添置了办公用品,使办公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在全市召开的庆祝建党90周年暨基层组织建设表彰大会上,我镇党委被评为“五个好”先进党委。

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集镇发展建设带来的利益调整与历史遗留问题交至在一起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化解调处起来十分棘手。

二是工业小区基础设施薄弱,道路、水电等需投入资金较多,由于乡镇财力有限,影响了工业小发展的速度。

三是农业规模小而散,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村镇干部服务能力和水平跟不上社会管理的需要,信访维稳仍是头等大事,占据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五是治安防控体系薄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平安泉阳建设任重道远。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将是我镇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十二五”规划将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进入快车道,经济社会在全面转型的宏观背景下,面临的既有诸多机遇又有风险和挑战,需要精心谋划、积极应对、认真把握、狠抓落实。

总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九次党代会、阜阳市四次党代会和界首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镇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要求,找准泉阳发展坐标,突出抓好产业培植、集镇建设、项目落实、社会管理、民生工程,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推动泉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农业方面:

以创建小麦亩产千斤镇为抓手,加强田间管理,建好张楼、王烈桥、黄庄三个高产示范基地,推广种植优质小麦2万亩。

整合惠农资金,支持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土地流转,扶持寿庄雪里蕻、康王庄马铃薯、董庄草莓、集东生姜和杨庄南瓜五大特色作物上规模、增效益。

培植养殖大户,关注市场行情,搞好防疫服务,推动猪、牛、羊、鸡、兔五类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

继续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对全镇9个专业合作社的骨干社员建立档案,依托农广校来帮助提升能力,做大产业规模。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与面,规范理赔程序,降低种植业、养殖业风险。

2、“两区”建设。

做好工业区一期用地(100亩)置换和调整,把土地性质变更为集体建设用地,使新入驻的项目用地合法化。

继续争取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建好孵化器,降低企业入驻门槛。

扩大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抓好在建项目的投产,抓好在谈项目的落地,动员泉阳在外创业能人返乡投资或帮助引荐项目,2012年争取有2--3个规模以上的企业入驻。

积极帮助天瑞食品公司走出困境,解决好土地、融资、营销等难题,把“泉阳湖”牌小包装粉丝做成地方特色产品。

继续扩大宣传,抓住两节期间人员流动增多的有利时机,主动沟通交流,吸引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做大服装加工业。

2012年工业区争取完成产值1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

建好政务新区,办好土地使用证,为站所项目入驻新区搭建平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争取资金对光明大道中段硬化,南与计生服务站接通,北与教门路接通,逐步打通东环路。

3、村镇建设:

认真抓好017县道(泉阳中路)1.1公里道路高标准改造,主路面拓宽至15米,两侧副路、下水道、路灯绿化、店面整治同步进行,使市场东移,有效解决骑路逢集问题。

建好农贸大市场,协调好出口、道路、水电、邻界等事宜,为施工单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完成投资5000万元,力争项目能在2012年上半年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使泉阳商贸物流业有一个较大地提升。

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供销社资产,筹建商贸中心。

坚持不懈地抓好文明集镇创建,拆除违法建筑,做好日常保洁,规范广告管理,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积极稳妥地解决历史遗留土地权属纠纷,保护合法产权转让,坚决打击以土地维权为名,聚众滋事、干扰正常建设的非法行为。

抓好土地、环保、林木管护和生态镇建设,保护张楼白鹭栖息地,严格控制规划外建房,加大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和违法建房的处理。

建好教门、许路埃、葛庄等四座大桥,方便群众出行。

继续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硬化村内道路,改善人居环境。

积极做好土地复垦后续工作,规范资料管理,分批次完成报验,按照产权不变、使用权流转的模式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4、社会管理:

①计生工作。

认真抓好妇检、“四术”、随访、处罚、奖扶等日常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摸排管理,做好日常数据的统计监测和优质服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提高资料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强化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培养一种盯字精神,充分调动村镇两级专干队伍的积极性,建立起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

认真做好迎接省、阜阳市及界首市统计年度考核工作,核实期内资料,做好“三项制度”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逐步扭转一些群众长期积淀的、落后的生育观念。

②继续抓好新型农民培训,为“吨粮田”建设和发展高效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继续做好新农合政策的落实,巩固参合率,提高结报规范化程度,同时落实好大病救助制度,简化程序,增强救助的及时性。

继续推进新农保试点,提高参保比例。

③抓好教育、卫生、文化、困难人群救助等工作,落实国家各项补助扶持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关注留守儿童。

积极推进五保户集中供养,落实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制度,及时发放救助金。

落实好参合农民的医疗补助,做好救灾救济工作,使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发展民间小调,繁荣文化事业,把薄战士文艺团打造成泉阳的文化名片。

依托文化站项目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④统筹推进各项民生工程。

紧跟国家民生政策导向,积极与主管部门联系,通过制度化的阳光操作,让老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直补的资金打卡发放,透明操作,工程项目要政策公开,规范运作,把涵盖生活保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实施好。

⑤抓好平安泉阳建设,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规范信访接待处置程序,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对所有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求助要做到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处置、统一反馈,规范资料和流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机制,形成大调处格局。

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管好用好村级资源资产,减少杜绝因“三资”引发的矛盾和信访案件。

加强村维稳综治工作站建设,落实工作经费,组建联防队伍,增设监控镜头,提高防范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重大节日期间的稳定工作,有效控制越级上访人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非法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活动,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着力培育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效能意识,促使镇村干部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尽职尽责,出勤出力。

规范资料建设,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管好用好电教资源,各类活动正常开展起来,让干部能经常受教育,让群众能长期得实惠,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到服务的根本转变,在各村培育一支结构合理、作风扎实、敢于攻坚、推动发展的村级干部队伍,为农村发展和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