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623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12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新人教版必修1

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清单]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兴起

1.背景

2.含义:

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对象: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4.兴起

5.苏联和东欧的应对: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易混易错 “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世界上没有战争。

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推行“热战”。

史论共识

 

(1)“冷战”是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全球霸权战略,导致部分国家分裂和国际局势紧张,说明了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局势动荡不安的根源。

因此只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能建立持久、和谐、共同繁荣的世界。

(2)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二、北约和华约

1.柏林危机:

1948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

2.北约的建立:

1949年

3.华约的建立:

1955年

4.“冷战”的影响

易混易错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系格局,导致两个阵营尖锐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深层理解

美苏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关系

(1)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如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壮大。

(3)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三、“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

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易混易错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苏没有直接交战,对于中美而言是热战,对于美苏而言是“冷战”。

整体把握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基准考点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主题一 美苏由战时合作到走向对抗的原因

史料一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信息解读] 史料表明:

乔治·凯南认为苏联将在战后采取扩张政策,将尽可能多的欧洲地区置于苏联的控制下,这势必会破坏西方乃至美国的“自由”制度,夸大苏联对美国的威胁。

史料二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信息解读] 史料表明:

争夺世界霸权是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但诺维科夫也片面夸大了美国对于苏联的威胁,认为美国正准备与苏联进行战争。

战后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以及双方的互不信任,片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主题二 美苏之间的“冷战”

视角1 “冷战”的信号

史料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1946年3月5日《富尔顿演说》

[信息解读] 史料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演说的意图是号召西方国家联合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被视为冷战的信号。

视角2 “冷战”的原因

(1)当时西欧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尖锐,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须稳定和恢复西欧资本主义经济。

(2)美国的争霸中心在欧洲,美国已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西欧。

(3)大战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意也不敢重燃战火。

(4)以苏联为首的对抗势力的强大,使美不敢轻易使用战争手段。

视角3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措施

史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

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1947年)

[信息解读] 史料中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社会主义制度,指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

史料反映美国要公开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与苏联全面对抗。

史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信息解读] 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是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视角4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

(1)联系: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2)区别:

“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3)实质:

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视角5 苏联对抗美国“冷战”政策的举措

领域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时间、措施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949年)成立经互会

(1955年)成立华

沙条约组织

目的

协调和统一各国

政党的行动

建立与西方对抗的社会主义市场

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

基准考点二 两极对峙格局下的世界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开展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影响

(1)政治上,严重恶化的国际关系,使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2)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主题二 美国在亚洲采取“热战”

1.原因

(1)在亚洲,美国遇到的对抗相对弱小,“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军事上占绝对优势。

(2)亚洲正处于民族解放战争的高潮时期,美国打着“反殖”旗号,插手亚洲事务,企图独霸亚洲。

(3)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为美国直接介入提供了机会。

2.结果

(1)在朝鲜遭到了失败。

(2)在越南陷入战争泥潭,不体面地退出。

 

关于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对战后近50年国际关系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积极的

一面是主要的,一种观点认为消极的一面是主要的,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

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

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②为世界经

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消极作用: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

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

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

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

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例1(2012·大纲全国高考)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

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一次柏林危机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审题突破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4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直接威胁了民主德国的安全,而民主德国是在苏联的影响下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认为这对整个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1955年成立了与北约对抗的华沙条约组织,因此选择C项。

答案 C

例2(2011·福建高考)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

“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审题突破 根据材料提取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领导地位”等,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B两项发生在1947年,C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D项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由此判断选C项。

答案 C

例3(2011·广东高考)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一措施是

(  )

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审题突破 “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所指的是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冷战在经济方面的手段是推行马歇尔计划,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 A

         如何快速找到“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干和备选项中所包含的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信

息”,找到了“题眼”也就意味着拿到了解题的钥匙。

要想快速找到“题眼”,

准确把握答题方向,可通过转换法进行,即将题干化繁为简,将设问化难为易,

剔除无效信息、干扰信息,保留有效信息,使材料变短变易,从而找到解题的

突破口。

另外,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结合所学知识对关键词句进行整理和分

析,也可找到“题眼”。

如例2中“20世纪50年代”,例3中“经济手段”、

“对付苏联”,等关键词即是找到“题眼”的突破口。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1.(立意——欧债危机) 2011年6月,在京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美国资深战略家、88岁的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建议中国:

展开“胡锦涛计划”,援助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发挥当年“马歇尔计划”之效用,并借此令中国成为全球领袖国家。

基辛格在此强调的“马歇尔计划”之效用指的是(  )

A.抵制社会主义势力的渗透B.建立世界霸主地位

C.实现欧洲经济的复苏D.在政治上控制欧洲

答案 C

解析 注意基辛格所强调的是当年“马歇尔计划”的正面作用:

援助了西欧经济,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基于此基辛格建议中国实行“胡锦涛计划”。

故答案选C项。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

2.(立意——主干知识:

美苏关系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的冷战局面,有人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有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也有人认为,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客观地说,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发展成对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

A.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B.由两极格局的实质决定的

C.美苏争霸的必然结果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

答案 A

解析 二战后,美苏反法西斯同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突出表现在各个方面,导致了美苏由同盟关系发展成对立关系。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3.(立意——核心概念:

朝鲜战争) 《新全球史》中说:

“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

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的“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说明朝鲜内战中美国的干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

4.(立意——新史观:

社会史观) 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

由此可知,荷兰政府

(  )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

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

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

由图片中的文字“没有马歇尔计划”“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荷兰政府是在向人民宣传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

因此答案为B。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5.(立意——通过会议发言摘引命题)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

“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答案 B

解析 A项中社会主义阵营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在1947年,是针对美国1947年提出的杜鲁门主义;C项1955年成立华约,针对资本主义阵营1949年成立的北约;D项1949年支持民主德国成立,针对同年联邦德国的成立。

6.(立意——围绕引言中的某核心词汇考查所学基础知识) “事情的真相是:

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

”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

A.占领德国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D.进行核威慑

答案 C

解析 二战后,美国提出凭借自己的雄厚实力帮助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实施马歇尔计划。

对点训练

考点一 “冷战”的兴起

1.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真正爆发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

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B.双方合作多于对抗

C.各国反战运动高涨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

答案 A

解析 之所以未发生世界大战主要是两国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且不愿看到二战的历史悲剧重演。

C项不是主要原因。

B、D两项不符合史实。

2.丘吉尔针对二战后的形势曾这样描绘: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段话反映出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美苏国家利益产生冲突B.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C.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D.世界大战改变了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答案 D

解析 雅尔塔体系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美苏的主导地位是以其实力为基础的,二战进一步削弱了欧洲各国的实力,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

这一实力状况是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

3.有人说:

“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是指(  )

①稳定了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以及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组织中的地位。

4.1947年,美国人乔治·凯南在美国顶级外交刊物《外交季刊》上以“X”先生的身份发表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第一次为他的对苏政策取名□□,此政策由此成型,并贯穿整个“冷战”时期。

材料中□□是指(  )

A.战争B.存异C.遏制D.和谐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此政策由此成型,并贯穿整个“冷战”时期”。

“冷战”即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此题选C。

5.在美苏的“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  )

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组织“华约”D.杜鲁门主义

答案 B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从经济上加强对西欧的援助以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所以与马歇尔计划相类似的应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6.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写道: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无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罗斯福新政D.尼克松宣言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杜鲁门”及其讲话含义可知,这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向世人表明了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所述是吻合的。

考点二 北约和华约及“冷战”中的“热战”

7.1947年3月,杜鲁门在致国会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自由国家”针对“极权政体”采取的举措之一是(  )

A.支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B.成立经互会打破经济封锁

C.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D.成立华约对抗北约

答案 C

解析 “自由国家”指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权政体”指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

A、B、D都是在苏联组织的支持下所为。

C指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的。

8.下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初期反映“冷战”的漫画《来吧,小鱼!

》。

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

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  )

A.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杜鲁门主义提出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答案 B

解析 备选项与美国相关的只有B、C两项,吸引“小鱼”作用最明显的还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选B。

9.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

“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到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

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上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指出,二战结束后初期这个“演讲”,会导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据此可判断该演讲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C两项都是在A项的影响下发生的,朝鲜战争则直接导致了中美之间关系的紧张。

深化训练

1.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

对“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蓄意将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

B.其深层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C.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 B

解析 马歇尔计划就是欧洲援助计划,其主要措施是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帮助欧洲复兴经济,欧洲经济的复苏,有利于稳定整个资本主义,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所以说它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政治目的。

2.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答案 D

解析 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异常强大,美国领导集团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杜鲁门的话反映了这一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缓和受援国的社会矛盾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答案 D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

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

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

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二反映的相同观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相同观点:

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错误观点: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看法:

二战后,随着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的加剧,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美国开始实施冷战政策。

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通过该计划扶持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壮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苏冷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