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588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docx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基础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

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交易费用角度基础上

——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

***

(***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43)

摘要

所谓物流业务的外包就是生产型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优势,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目的。

虽然外包可以实现专业化,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增加因企业间的业务活动往来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只有在比较出二者的大小之后,才能做出节省企业成本的决策。

如何比较二者的大小呢?

本文将重点阐述这个问题。

即在成本最小的前提下,完成企业所必需的物流活动。

在这里将涉及到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比较,专业化优势和规模优势的比较,最终在比较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关键词:

交易成本、契约经济、专业化优势、规模优势、外包

一导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物流业也取得飞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大大地扩充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企业自有运输车队、仓库等物流设施的范围。

根据有关分析,预计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

与此同时,社会物流外包比例不断上升,2006年我国销售物流外包以5%-10%的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的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这些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方物流企业正逐渐壮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呢?

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由传统的企业转化而来,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方物流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现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又有哪些方面的改进呢?

传统的企业选择自己经营与企业活动相关的物流活动,自己保有车队和仓库,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在自有和外包的选择中,到底是什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呢?

简而言之,成本。

即由于企业的逐利性,企业会选择投入产出最大化的经营方式,或者是说,当产出一定时,选择成本较小的方案。

物流外包,也称为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

A.T.Kearney咨询公司的JonAfrick等人将物流外包定义为一个单独供应商提供的基于合同基础的多项物流服务。

他们指出“至少是两项相关的服务,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集成到物流过程中”。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外包“可以是很狭窄的范围”,并且只限于一种类型的服务,例如,仓储。

按照Bradley的说法,外包物流业务和任何其他的采购过程没有两样。

他指出和一个可靠的零部件供应商一样,物流合同的履约人也应该提供高水平的顾客服务,帮助自己的委托人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也有学者把物流外包定义为企业利用外部分销公司——运输公司、仓库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料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部分或全部。

范围可以是窄的,有限的,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简单购买;也可以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合同。

同时,它也可以是常规的,包括那些恰好是先前内部发展的工作,再重新对这些服务外包;或者是创新的,有选择地补充物流管理手段,以提高物流职能的效益。

物流外包提供者通常提供的设施设备及服务有卡车、仓库、物料处理设施设备、人员及管理服务,专业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包括仓库管理、生产设备、战略分销计划、选址、仓库布局等)。

在美国,大多数物流外包活动还包含更高服务水平的运输以及相关的物料处理活动。

下面引出几个较为常见的经济学术语:

交易费用、契约经济和关系经济、市场信息的完全性。

从上述几个术语来简明的导出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的原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篇论文对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是基于完全信息契约经济交易基础上的。

1.1交易费用的由来

柯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

“使用价格机制是有代价的,交易费用过高使交易无从发生”。

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阿罗是交易费用概念更具有一般性,“交易费用是制度经济的运行费用”,它包括:

①信息费用和排他性费用②设计公共政策并执行的费用。

交易成本可以通过这样两个变量来识别:

①“固定”交易成本,即建立制度安排中所发生的专用性投资②“可变”的交易成本,即取决于交易数量的费用。

1.2契约经济与关系经济的交易成本比较

从市场交易的性质,我国的市场交易主要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这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建立在契约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相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关系经济的固定成本低,却包含了高昂的边际成本;相反,在一个法制为本的社会里,法律基础及各项制度设施的建立可能需要很高的固定成本,然而,在支付这些公共的固定成本以后,法制社会的每一单个合约边际成本却很低。

(如表1-1所示)

表1-1契约经济与关系经济的交易成本比较

交易性质交易成本

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

契约经济

关系经济

当前我国的时常交易的范围的扩大与信用或契约短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了。

这表现为:

第一,随着市场半径的扩大和交易成本的上升,许多交易无法进行了,从而不利于社会总交易量的增加。

第二,关系经济不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优化,更不利于制度创新。

第三,信用或契约的短缺使社会分工难以深化,市场只能在低水平上平面扩张。

信用短缺或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1.3市场信息的完全性

经济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的不完全中找到本源。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稀缺性的学科,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研究资源的合理化配置问题,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也可以说是研究投入产出最大化问题研究。

信息的不对称容易造成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产出,对于市场信息理解的偏差也可能导致错误的计划和决策,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本论文探讨的问题是基于完全市场信息基础上的。

1.4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的原因分析

经济学实际上就是研究具有稀缺性的资源如何达到最佳配置的问题。

没有稀缺性问题,就没有经济学。

交易及制度诸具有稀缺性,所以它们还处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柯斯在《企业的性质》中回答了人们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

企业的起源或纵向一体化的原因。

在该文中柯斯还指出:

“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费用替代费用能够叫高的市场交易;企业的规模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能够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的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那一点上。

是选择市场还是企业,取决于两种形式的交易费用孰高孰低。

威廉姆森认为影响交易种类和交易费用大小有三个维度,即交易发生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

一般来说,多次发生的交易,较之依次发生的交易,更需要经济组织来保障;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应变的连续性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资产专用程度加深时,出于追求契约保障的需要,纵向一体化才会出现,它更能体现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

道格拉斯·诺斯(1994)认为交易成本由“衡量所交换物品的价值属性的成本、保护权利的成本亦即监督与实施合约的成本组成”,巴泽尔则将交易成本定义为“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

即为使资产的产权完全,或者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潜在兴趣的其他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的认识。

有了充分的认识,资产产权的转让才容易实现。

由此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市场和企业为相互替代而又不同的交易机制,因而企业可以取代市场实现交易;

(2)企业取代市场实现交易可能减少交易成本;因而,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

(3)企业在内部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额外的管理费用。

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市场交易成本节省的数量相当时,企业的边界趋于平衡(不再增长扩大)。

那么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出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企业内交易的交易费用高于市场交易的交易费用;在企业边界趋于平衡时,物流业务不包含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即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进行物流活动的成本低于企业自身建立物流部门的成本,即通过市场交易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利润。

由于物流活动资源的专用性的增强,要求企业不断实现物流活动的专业化,由此便衍生出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探讨

2.1市场的两难探讨

社会分工与专业化伴随着人类诞生而出现,从基于生理差别以及基于不同领域、不同氏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和产品的自然分工,到基于商品交换的现代化分工,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经历了漫长的人类实践活动。

伴随着我国经济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的形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大而全转化为灵活多变的形式,不再追求整个链上的系列化,企业逐渐将精力转移到自己擅长的方面,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企业开始呈现出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依然保持着庞大的链状结构,并且在市场经济中经营的比较成功,对于这类企业,它们所追求的是资源上的规模优势。

相对于规模优势,专业化的出现是由于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在当今信息比较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是将自己的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继续将其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一部分继续保有这项活动呢?

在这篇论文中,我讲重点讨论下列两难冲突:

专业化报酬递增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专业化经济与为分工所必需的合作的可靠性之间的冲突、专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冲突。

如果交易效率极低,则市场上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选择自己自足,因为交易费用超过了专业化经济,以至他不得不生产所有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然而,在自己自足情况下生产包括中间产品在内的多种产品将导致运作规模极小,因而效率极低。

如果一个社会的自己自足程度过高,则每个人都不得不从事多种活动,以致他对每种活动的知识都很少,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随着交易效率的改进,在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适当权衡取舍可能导致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社会生产的中间产品种数可能随着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这里就涉及到专业经济的优势,但是若一个社会的交易成本较高且个企业之间的合作的可靠性不高,专业化带来的优势不及规模优势,此时,企业就该考虑增加企业的纵向程度,实现企业活动的多样化,达到规模优势。

与此同时,规模优势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跨度和管理难度,且降低了整个社会单位资源的产出比率,及忽略了专业优势。

如何达到专业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平衡呢?

这是企业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2.2专业经济

2.2.1专业化经济和分工经济

首先假设企业只有两个消费–生产者,只生产两种产品,即A和B,A为企业的主营业务,B为物流服务,在这里我们假设物流服务为最终产品。

对每个消费–生产者,设定如下一组生产函数和时间约束:

=

(2.1)

式中下标i表示消费–生产者,其中i=1,2,…,M;M表示人口数,假设M很大;

是i自给的一种消费品数量;

是他自给的另一种消费品的数量。

是i售出的x的数量,

是其售出的y的数量。

是i的x产出水平,

是其y的产出水平。

是用于生产产品j=x,y的时间。

一个人总的可用时间为L。

这里设L为生产时间,不考虑工作和休息之间的两难选择,这意味着时间等价于劳动。

把一个消费–生产者在生产一种产品时的专业化水平定义为他用于生产此产品的时间份额。

一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是该企业中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的函数。

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运作规模的测定可能与个人专业化水平和企业内部组织无关。

当一个企业的所有个人专业化水平以及生产不同产品的个人树木同时增长时,一个企业的运作范围和它的分工水平能够同时增长。

=

表示i生产x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

表示i生产y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

/

表示i生产产品j的的专业化水平。

运用这些表达式并整理(2.1),可以将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表示为一个人的专业化水平的函数:

=

=

+

=1(2.2)

式中

是生产x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是其生产y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为i生产j产品的专业化水平。

如果a>1,则

一同增长。

这意味着一个人生产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与他生产该产品的专业化水平一同增长,也就是说,若a>1,则该生产系统显示出专业化经济;若a<1,则该生产系统显示出专业化经济;若a=1,则该生产系统显示出专业化报酬恒定。

a-1标志着专业化经济程度。

图2-1表示a>1时个人总量转换曲线。

 

图2-1a>1时的PPF

在图2-1中曲线F表示为a>1时的个人转换曲线,曲线G为a>1时的两条个人转换曲线的简单加和。

这两条转换曲线具有递增的边际转换率,曲线G表示自己自足时的生产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专门生产y,而另一个人生产两种产品,则曲线F上移La即可得总量转换曲线。

此总量转换曲线为H1。

如果一个人专门生产x,而另一人生产两种产品,则F右移La即可得总量转换曲线。

此总量转换曲线为H2。

因此,和组成a>1时的分工总量转换曲线。

a>1时分工的总量转换曲线高于自己自足的总量转换曲线。

这意味着分工经济等价于专业化经济。

点S表示a>1时的完全分工。

在这一点上,曲线H与曲线G之差表示分工经济为最大。

运用到物流业务外包问题则可以解释为:

在S点上曲线H与曲线G之差表示物流业务外包经济为最大。

2.2.2内生绝对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

虽然个人之间在生产函数和禀赋约束方面的外生差异,对于以我们的生产系统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存在并非必要,但生产函数方面的外生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与以专业化报酬恒定的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外生比较优势所产生的不同。

由于分工使这两个人专门生产的产品不同,个人在其产品的生产率方面的这种绝对优势将显示出来。

2.3多样化消费偏好和交易费用

2.3.1交易费用系数

假设产品x、y的购买量分别为kxd和kyd,且购买两的(1-k)部分在买卖时因交易费用而消耗。

交易费用系数(1-k)表示运输费用和其他为实现交易所必需的其他费用。

这些费用取决于交易技术、制度安排以及城市化。

交易费用系数也可以解释为预期的因价格因议价或其他某种定价过程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

在这里假设交易费用系数(1-k)是外生给定的。

2.3.2多样化消费偏好

假设对于所有消费-生产者来说,偏好是等同的,并可以用效用函数表示:

=(

)(

)(2.3)

式中

分别表示这两种产品的自己量;

分别为购得这两种产品量。

)和(

)分别为消费的这两种产品量。

假设这两种产品为必需品。

三推导结论

若k>

,则均衡为分工,即在此时,选择物流业务外包,

若k<

,则均衡为自给自足,即在此时,企业选择自己承担物流业务。

结论阐述:

企业是选择物流业务外包还是选择自营物流,与交易费用系数(1-k)有关:

当企业的交易费用系数过大时,企业选择自营物流;当企业的交易系数较小时,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

若企业的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相等时,企业的规模达到最优。

但是由于交易费用常常很难度量,即难以量化企业的交易费用系数,进行定量分析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张五常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指出交易成本在不同的可观察到的条件下是怎样变化的,我们就可以避开度量问题,而且从边际变化的观点来看,也利用区分它们的不同类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种特定类型的交易费用在状况A下高于状况B下,并能够说不论什么时候观察到的这两种状况,不同的个人能够始终如一地确定同一排列,那么就可以说,交易费用至少边际上可以度量的(张五常:

(《交易费用范式》)。

四物流外包引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4.1物流外包容易出现的问题

同其他许多决策一样,物流外包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效用的同时,也潜藏了许多战略性的风险。

具体说来,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4.1.1失去控制

害怕失去对TPL企业的控制是企业在外包物流时被提到最多的制约因素。

特别是当外包出去的物流业务具有战略意义时,失去对物流的控制意味着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或连续改进等可能会偏离初衷,甚至影响到企业营销战略的正常实施。

然而,事实上,企业并不会完全放弃对物流的控制,因为外包不能满足企业监督供应商的需要。

双方需要不断地协调战略计划以及产生的问题。

4.1.2难以获得组织的支持

在管理上,对TPL企业的物流能力和员工不信任是主要问题:

TPL企业可能缺乏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外包创造的收益难以评估也是一个问题。

而外包决策不仅影响企业物流部门,还会影响制造、销售和营销,甚至财务部门,涉及诸多相关员工的利益,如果外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将有可能采取抵制态度。

4.1.3可能会降低用户满意度

企业如果过于依赖TPL企业,失去对重要信息的接触,不能有效地对变化着的需求做出反应,那么从长期来看,可能会阻碍核心业务与物流活动之间的联系而降低用户满意度。

4.1.4TPL企业的欺诈行为

外包企业在信息上处于劣势,虽然短期内能够以管理TPL企业的知识和能力来弥补其技术职能成本。

但从长期来看,TPL企业会认识到企业缺乏专家技术,从而提供较差的服务或提高价格,这样一来,就会使企业蒙受损失。

4.1.5泄漏商业秘密

TPL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也间接地获得了企业的很多重要信息,例如销售数据,营销战略,甚至生产计划等,对企业的商业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4.2物流外包容易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4.2.1正确选择外包企业

首先需要对市场上众多的物流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

调查其管理状况、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行业运营经验等:

认真分析其承诺和报价,对于物流外包的承诺尤其是涉及政府政策或物流企业本身战略方而的项目,必须来自其最高管理者.报价应根据外包企业自身的成本确定.而非依据市场价格,同时报价中包括各项作业的成本明细:

评价其长期发展能力和信誉度等。

在评价的基础上,从多个企业中选择一家最适合自己的。

4.2.2签订合同,详细说明相应事宜

在合同中要对服务的环节、作业流程、作业方式和时间、费用等细节做出明确规定,使双方相关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能够步调致,也为企业检验对方物流作业是否符合要求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同时要规定相关的赔偿细则。

这是物流外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决定物流外包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最大程度保护了双方的利益。

4.2.3要和外包企业结成战略联盟

外包意味着双方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因此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也为了更好地使外包企业为自己服务,企业要与其结成战略联盟,并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让对方在定程度上了解自己的签约期间的业务计划、发展目标等商业秘密,这样才能使外包企业有良好的表现,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企业领导应以长远的战略目光来对待物流外包,通过外包既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外包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

4.2.4对物流外包进行监督和控制

企业将物流工作外包后,不能认为切都是外包企业单方而的工作,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仍需要派定的管理人员亲自视察和监督外包企业的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因此,企业要建立物流外包控制机制,对外包企业的业绩进行定期检查,制订标准对其进行考核。

这是外包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企业要分析外包企业所能提供的物流服务的宽度,将外包的项目逐步扩展,保持一定的弹性,使其以最灵活的方式为自己服务。

同时要意识到外包可能会受到企业内部作业流程的制约以及员工的抵制,毕竟这也是定程度上的变革,因此要注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进行职能变革。

五综述

企业要在考虑各项因素之后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综合考虑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决策既要有利于企业目前的盈利,又考虑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后,要考虑到相应的风险,制定准确的对策,确保企业顺利发展和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柯斯、诺思等著,(法)克劳德·梅纳尔编:

《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卢现祥主编:

《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澳)杨小凯黄有光等著,张玉纲译《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周昌林著《第三方物流组织——理论与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第1版。

5.(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编:

《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版。

6.单联宏,物流外包风险的识别及其模糊评价,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7年第10期。

7.周娟,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防范,商业文化(学术版) , 2007年第10期。

8.周涛、乔忠 程钧谟,生产企业物流外包的信息博弈分析,华东经济管理, 2008年第10期。

9.霍红 、魏庄品 ,不完全信息下的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博弈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05期。

10.许国兵,企业物流外包管理决策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 ,2007年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