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460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docx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

基地规划

(2013—2020年)

 

二〇一四年九月

 

目录

前言4

一、发展环境5

(一)全国白酒产业分析。

5

(二)宜宾白酒产业地位。

6

(三)宜宾白酒产业比较优势。

6

二、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8

(一)发展成就。

8

(二)存在问题。

9

三、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10

(一)发展机遇。

10

(二)面临挑战。

11

(三)发展趋势。

12

四、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12

(一)指导思想。

12

(二)战略定位。

13

(三)主要原则。

13

(四)发展目标。

14

五、主要任务17

(一)科学合理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17

(二)强化品质质量,打造“世界顶级名优白酒生产基地”。

17

(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区域性特色名牌。

18

(四)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18

(五)调整结构,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20

(六)规范生产流通秩序,确保白酒质量安全。

21

(七)延伸白酒产业链,推动关联产业联动发展。

22

(八)加强酒文化建设,建设中国白酒文化高地。

22

(九)实施人才战略,打造白酒行业人才高地。

24

(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4

六、保障措施25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25

(二)强化政策支撑,制定激励机制。

25

(三)加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26

(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27

前言

中国白酒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白酒产业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产业,四川历来是中国白酒产业的聚集地,宜宾是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是中国白酒之都。

可谓“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

川酒依靠整体优势,领跑整个白酒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龙头地位。

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沱牌、郎酒这“六朵金花”成为中国高端白酒品牌的代表。

白酒产业已经成为全省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千亿川酒产业的目标,白酒产业正逢宝贵发展机遇。

宜宾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宜宾白酒产业的发展,把白酒产业列为宜宾经济发展的“一号产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打造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的决定。

白酒产业经过高速发展黄金十年,已经进入行业深度调整期,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白酒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为白酒产业主旋律。

为适应新形势下白酒产业发展和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和市委“在次级突破战略布局中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塑造和升华宜宾“中国白酒之都”城市形象,将宜宾打造成“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龙头”、“中国白酒核心基地”,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规划作为2013—2020年宜宾市名优白酒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一、发展环境

(一)全国白酒产业分析。

中国白酒与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朗姆酒、金酒一起被称为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

中国白酒原料多样、工艺复杂、酒色晶莹剔透、香气馥郁、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回味悠久,是世界名酒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白酒是精神、文化和物质的嗜好性产品,是传统交际、礼仪消费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民族文化产品。

白酒所具有的传统性、民族性、文化性,使其称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过去十年,中国白酒行业经历了快速扩张的黄金发展期,保持了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白酒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大幅提升。

2012年,全国白酒产量达1153万千升,是2002年的3倍;销售收入4466.26亿元,比2002年的495.88亿元增长了6.56倍;利税总额1366.18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近10倍。

近十年来全国白酒产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保持了13.3%和23.4%的年均增长速度。

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主产业相关种植业、设备机械、仓储物流、金融会展、包材印刷等行业的发展,为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发展环境利好情况下,白酒行业也成为境内外产业和金融资本追逐的热点领域。

然而,白酒产能过快扩张,营销、品牌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等矛盾逐步积累并爆发,白酒行业正经历高速发展向理性科学发展过渡。

与啤酒、黄酒、葡萄酒等酒种相比,白酒的优势地位较明显。

2010、2011和2012年,全国白酒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酿酒行业销售收入的53.27%(2731亿元)、57.74%(3747亿元)和59.18%(4466.26亿元),而啤酒仅分别占25.41%(1294亿元)、24.49%(1589亿元)和21.36%(1611.73亿元),黄酒分别占2.02%(103亿元)、1.81%(118亿元)和1.78%(134.32亿元),葡萄酒分别占6.38%(325亿元)、5.93%(385亿元)和5.81%(438.5亿元),呈现一升三降的趋势。

中国白酒主要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浓酱兼香型、米香型、凤香型等。

目前浓香型白酒以约占7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宜宾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基地,与市场主流需求一致,发展潜力巨大。

(二)宜宾白酒产业地位。

四川历来是白酒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川酒依托独特的比较优势,领跑整个白酒产业,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一直稳居全国榜首。

2010、2011和2012年,四川分别以占全国38.78%、39.46%、37.43%的销售收入位居全国第一。

宜宾市是“中国白酒之都”、“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五粮液”长期保持全国白酒企业销售收入第一。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33.41亿元,同比增长23.56%;利税总额217.57亿元,同比增长41.51%;利润总额153.62亿元,同比增长56.07%;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四川省白酒行业和全国白酒行业的43.88%和16.42%。

十年间,宜宾白酒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保持32.80%、19.23%和24.67%的年均增长速度。

宜宾市白酒产业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好更快地发展宜宾市白酒产业对全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宜宾白酒产业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

宜宾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地带,是国家南北交通干线和长江经济轴线的交汇点之一,是川滇黔结合部和攀西——六盘水地区出入长江黄金水道,是成渝经济区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是四川打造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及“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区域。

2.生态优势:

宜宾市地处北纬27°50′~29°16′、东经103°36′~105°20′之间,处于地球上最佳酿酒带,并位于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酒的生态区。

宜宾市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40.71%;土壤为保水性较强的粘土,特别是含有利于酒分子形成的微量元素镍和钴;气候温暖潮湿,常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小;水量充沛,日照短,湿度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具有独有的特别适合中国白酒酿造的微生物菌群和最佳适生环境条件。

3.资源优势:

(1)粮食资源丰富:

宜宾是我国传统的粮食生产基地,2012年,宜宾市粮食种植面积618.4万亩,粮食总产量232.9万吨;

(2)水资源优势:

金沙江、岷江和长江贯穿宜宾市域北部,水源丰富,且水体硬度低,酸度适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酿造白酒的上乘水源;(3)劳动力资源丰富:

2012年宜宾市农业人口为441.96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成本较低。

4.产业优势:

白酒产业是宜宾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一号产业”,形成了以五粮液集团为龙头,高洲酒业、叙府酒业、红楼梦酒业、华夏酒业等一大批骨干企业蓬勃发展的发展态势。

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茅,对宜宾社会经济具有显著支撑作用。

5.技术优势:

宜宾是五粮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经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其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与传统工艺不断融合,形成了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难以复制的酿酒技术。

6.人才优势:

宜宾市是我国酿酒业的人才高地,积聚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酿酒从业人员。

截至2012年底,宜宾市拥有中国酿酒大师5名、高级营销师2名、国家级白酒评委23名、四川省酿酒大师7名、四川省酿酒业营销大师4名、“中国白酒金三角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58人。

此外,还拥有中国酒业唯一功勋奖获得者。

二、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成就。

1.产业支柱地位突出。

白酒产业是宜宾市的支柱产业。

2012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33.4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30.18%;利税总额217.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1.57%;利润总额153.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4.54%;2012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达到44.25万千升,全市产能约60万千升。

宜宾市有白酒批发企业630余户,零售店近万户,白酒产业从业人员近7万人。

2.企业发展梯次明显。

2012年底,宜宾市共有白酒生产企业28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6家。

五粮液集团公司是中国第一大白酒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突出。

此外还有以高洲酒业、叙府酒业、红楼梦酒业、华夏酒业、吉鑫酒业、君子酒业、新宇酒业、长兴酒业、竹海酒业、金南福酒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名优白酒企业。

3.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五粮液”品牌价值达到659.19亿元,蝉联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第三名,连续18年稳居中国饮料食品行业第一品牌。

全市拥有白酒类中国驰名商标8件,四川省著名商标13件,四川名牌13个,形成了以“五粮液”为首,“五粮春”、“五粮醇”、“金潭玉液”、“叙府”、“红楼梦”、“华夏春”等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宜宾知名商标品牌群。

宜宾五粮液老作坊、红楼梦糟坊头老作坊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4.园区建设独树一帜。

五粮液产业园区是以酒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已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园区规划用地14平方公里,现用地6.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齐备。

2012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同比增长23.3%;实现利税191.6亿元,同比增长41.5%。

5.企业技术力量雄厚。

宜宾市共有8家白酒企业技术中心获得认定,其中,五粮液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叙府酒业、高洲酒业等2家技术中心为省级技术中心,市级技术中心5家。

目前,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宜宾分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已竣工。

(二)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

(1)规模企业比例小。

2012年底,宜宾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只有36家,仅占我市白酒企业总数的12.67%;

(2)企业分布散乱,分散在翠屏区、南溪区、高县、江安县、宜宾县、长宁县等区县的56个乡镇,部分企业的扩建布局呈自发、散乱的状态;(3)企业品牌影响力较弱,大多数企业还处于以原酒销售为主的阶段;(4)原酒品牌建设不足。

宜宾是全国浓香型白酒优质原酒的主要供应基地之一,但是原酒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与优质原酒的主要供应基地的地位不相称。

2.人才结构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我市白酒技术人才总数较多,但高端人才(特别是营销策划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匮乏,且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五粮液集团等名优酒厂。

白酒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系密切不够,“产学研”结合度不够。

3.产业联动作用不突出,酒文化建设高度不够。

宜宾白酒产业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主要表现在:

(1)酿酒原料基地建设滞后。

只有叙府酒业、高洲酒业、华夏酒业、长兴酒业等少数几家企业有酿酒原料生产基地;

(2)白酒灌装、包装、印刷、物流、营销策划等相关配套产业不发达,产业间融合度不强。

(3)宜宾白酒企业多注重自身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形成统一的宜宾酒文化。

目前,宜宾酒文化整体尚处于群众文化层面,文艺创作精品不多,酒文化精品展示不集中。

三、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一)发展机遇。

1.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机遇。

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宜宾作为实施这一重大部署的核心区,获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2.“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产业发展契机。

今后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白酒产业作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宜宾支柱产业,在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3.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的发展,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将“名优白酒产业发展”作为打造六大基地的头号基地,将其列为宜宾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一号产业”,产业发展环境良好。

4.市场环境逐步规范。

两税合并、《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暂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以及税制统一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市场环境将更加规范,对于宜宾名优白酒基地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5.人均消费能力升级,市场前景广阔。

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为3603美元),达到消费升级触动点,标志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水平的升级必将拉动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面临挑战。

1.消费倾向变化大。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白酒销售严重受阻,出现库存量增大。

白酒产业正面临市场整合、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宜宾市白酒已面临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我市如何顺势而为、科学应对,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

2.区域竞争白热化。

白酒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资源属性,区域竞争特点显著。

宜宾白酒不仅受到省内泸州、成都、德阳、遂宁等地区的竞争,还受到贵州、江苏、山西等外省的激励竞争。

3.其它酒种冲击大。

白酒产业面临洋酒、葡萄酒、啤酒等酒种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消费终端,而是贯穿从初始原料到终端产品市场的每个环节。

4.国际化程度低。

白酒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逐步被国外消费者接受,但销量和市场比重太低。

(三)发展趋势。

1.总体趋势原产地化。

白酒产业具有不可复制的地域生态和资源属性,“宜宾酒”原产地保护将成为稳定白酒市场地位的基石,白酒生产必定向原产地集中。

2.发展道路园区化、规模化。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深化,各地政府采取“非均衡推进”发展方式,推动企业入住园区,集约集群发展,园区化、规模化特征明显。

3.发展方向品牌化、优质化。

品牌效应具有高附加值特点,企业发展品牌的趋势更加明显。

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阶段,食品安全成为焦点,消费者对优质产品需求更加旺盛,必将推动白酒产业向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4.发展模式生态化、循环化。

白酒产业必须遵循“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原则,注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坚持原料高效利用化、污染减量化、产业生态化、资源循环化的发展模式。

四、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的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在次级突破战略布局中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调整结构,提升科技,注重品质,以产能扩张向质量效益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营销,丰富文化,提升品位,促进普通消费向文化体验精神享受方式转变;水平和垂直延伸白酒产业链,实现白酒产业一、二、三产联动,降低成本,整体提高产业效益;保护和建设酿酒生态环境,打造酿酒生态文明高地。

(二)战略定位。

产业定位:

名优白酒产业基地

品牌定位:

世界顶级白酒品牌

行业定位:

中国白酒之都

区域定位:

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龙头

人才定位:

中国白酒人才高地

(三)主要原则。

1.坚持国际化视野。

建设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要坚持国际化视野,走国际化道路,打造以“五粮液”为代表的世界名酒,让宜宾白酒走向全世界。

2.坚持品牌主导。

坚持“以原料优化品质,以品质提升品牌,以品牌扩大市场,以市场增强效益”的路线,重点提升“五粮液”的龙头地位和“宜宾酒”区域品牌的质量形象,培育一批优势品牌和特色品牌。

3.坚持传承与创新。

坚持传承传统工艺和关键技术,保持多粮型浓香名优白酒的风格和品质。

坚持与时俱进,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两化融合,强化防伪技术、现代检测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白酒产业中的支撑作用。

4.坚持可持续发展。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打造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要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循环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发展目标。

1.经济指标目标

力争到2020年,将宜宾建设成“世界顶级名优白酒核心基地”。

具体发展目标如下:

到2017年,全市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40亿元。

到2019年,全市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65亿元。

到2020年,全市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80亿元。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50亿元企业1户,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企业1户、达到20—50亿元企业2户。

2013—2020年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规划目标

年度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

(亿元)

利税总额

(亿元)

产量

(万千升)

力争全国市场份额(%)

产量

销售收入

2013年

410

95

195

49

4.05

15.42

2014年

369

83

125

48

4.1

15.5

2015年

380

81

120

49

4.2

16.5

2016年

450

88

129

58

4.5

18.0

2017年

540

97

140

66

4.7

18.5

2018年

600

106

152

69

4.8

19.0

2019年

670

115

165

72

4.9

19.5

2020年

750

126

180

75

5.0

20.0

注:

表中数据中不含五粮液集团非酒产业。

2.国际化目标

进一步做大做强五粮液品牌,不断改进和主动适应国际消费群体的消费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持续提升“五粮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五粮液的出口量,保持全国优质白酒出口第一的地位。

到2020年,实现“五粮液”出口创汇1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

3.质量安全目标

(1)坚持传承多粮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进一步完善宜宾白酒溯源体系建设。

(2)不断加强质量检测平台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各级质量检测体系,做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保证宜宾白酒的质量安全。

4.品牌建设目标

(1)持续提升、保持“五粮液”品牌价值稳居全国食品饮料业第一的品牌地位。

(2)积极发展地方品牌,重点培育2—4个全国知名品牌和一批地方知名品牌。

(3)推进宜宾白酒区域品牌的建设。

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强化管理,充分运用和保护“宜宾酒”地理标志,不断提升“宜宾酒”的品牌价值和附加值。

5.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1)优化白酒产业布局,各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和倾斜,使区域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2)大力推进白酒产业园区和原料基地建设,促进白酒产业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三产联动”效应。

(3)促进白酒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体制、机制上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支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并购、重组、强强联合等方法,形成集团化、规模化企业集团。

(4)鼓励、支持和引导白酒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推动白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优化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产业经济格局。

(5)加强白酒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实施,不断提高出酒率和优质酒率。

6.生态化与循环化目标

(1)环境保护目标:

到2020年末,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12年减少30%以上,生产废水和废气要做到达标排放。

(2)节能目标:

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有较大幅度降低,白酒吨酒能耗由1吨标煤/千升降至0.75吨标煤/千升,达到国家白酒清洁生产二级标准(HJ/T402—2007)。

(3)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2020年末,白酒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固体废弃物(含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4)节水目标:

到2020年末,白酒生产冷却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0%,高浓度有机废水(黄水和底锅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

7.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制定合理人才培养和流动制度,加强白酒人才队伍建设。

2013—2020年,国家级酿酒大师增加3名,达到8名;国家级白酒评委增加7名,达到30名;四川省酿酒大师增加5人,达到12人;四川省酿酒业营销大师增加4人,达到8人;引进、培养高级管理、营销人才10名。

五、主要任务

(一)科学合理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1.依照宜宾市白酒产业的现状,实施点轴拓展发展战略,构建白酒产业“一带、二块”空间布局。

“一带”是指沿金沙江、岷江和长江两岸的白酒产业带,呈Y字形分布,横贯宜宾市东西部,包括宜宾县、翠屏区、南溪区及江安县北部。

“二块”是指长宁河流域和南广河流域两大白酒生产区块。

前者以长宁县的长宁镇和竹海镇为中心,向长宁县全境、江安县南部及翠屏区西南部辐射;后者以高县文江镇为中心向南北延伸,辐射高县全境。

2.引导白酒企业入园,促进白酒产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

坚持“现代、生态、智能、形象”的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五粮液集团千亿工程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五粮液千亿产业园区建设。

(二)强化品质质量,打造“世界顶级名优白酒生产基地”。

1.坚持传承多粮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和关键技术。

支持和鼓励白酒企业采用固态发酵酿造工艺生产,传承原料选取、发酵、蒸馏、贮存等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适度控制固液结合酿造工艺白酒的生产,严格控制液态发酵酿造工艺白酒生产,保证宜宾白酒独特的风味、品质和质量。

2.加强质量检测平台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各级质量检测体系。

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名优白酒品质。

成立“宜宾市酒都酒类科学技术研究院(所)”,重点为提升名优白酒品质质量作科技保障。

3.突出标准化建设。

编制《多粮浓香型白酒(宜宾酒)传统固态法酿造工艺要求》,制定《宜宾名优白酒产业联盟标准》,构建宜宾名优白酒标准化体系,做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保证宜宾白酒质量。

(三)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区域性特色名牌。

1.产品品牌。

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五粮液集团,提升“五粮液”品牌形象和国际国内影响力,保持“五粮液”品牌价值稳居全国食品饮料业第一品牌的地位。

支持五粮液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欧洲、美洲市场,保持“五粮液”全国白酒出口第一的地位。

积极打造和提升“五粮春”、“五粮醇”、“金潭玉液”、“叙府”、“红楼梦”、“华夏春”等品牌形象,重点培养2—4个全国知名品牌和一批地方知名品牌;鼓励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四川老字号”、“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

2.区域品牌。

加大“宜宾酒”地理标志的宣传、推广和使用力度,积极推进“宜宾酒”证明商标申报工作。

加大宜宾“中国白酒之都”、“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大品牌体系的宣传,提升宜宾名优白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原酒品牌。

引进或利用本地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整合宜宾原酒,着力打造“宜宾原酒”品牌,大力提升宜宾原酒附加值。

(四)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1.强化产品升级。

分析研究白酒市场的变化,加强对市场变化的及时准确判断,以消费者喜好、需求为基础,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各种档次、各种风格、各种香型、各具区域特色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2.推进理念升级。

鼓励支持企业深化营销改革,创新营销体制和机制,树立现代营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