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327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论.docx

《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论.docx

概论

目录

导论

一.文化的含义

(一)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二)文化范畴中的几组关系

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文化的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4.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一)地理环境

(二)农耕经济

(三)社会结构

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性

(二)包容性

(三)伦理型

(四)和谐型

(五)务实精神

第一编制度文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

第一节古代经济形态、土地制度与经济结构

一.自然经济形态

二.土地所有制形式

三.经济结构特点

第二节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一.重本抑末

二.重义轻利

第三节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转型

一.人治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二.重义轻利向义利辩证统一转型

第二章政治制度

第一节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模式的确立

一.周代:

向心型政治结构的初建

二.秦朝:

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

第二节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一.为君之方:

亲贤远佞

二.为政之道:

倡导德治

三.治国之道:

以民为本

第三节传统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的转化

一.摒弃皇权至上观念,提高公民意识

二.摒弃人治,完善法制

第三章职官制度

第一节宰相制度

一.秦汉的三公制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三.明清的内阁制

第二节监察制度

一.御史制

二.台院制

三.都察院制

第三节地方官制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二.隋唐宋地方官制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第四节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

一.文官制度的实施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第四章宗法制度

第一节家族的产生与家族观念

一.家族的产生

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关系

第二节宗法制度的形成、演变与影响

一.宗法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二.宗法制度对封建秩序的维系

三.宗法制度对国民性格的模塑

第五章科举制度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第二节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一.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

二.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

三.科举制度与儒家经学

四.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

第三节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

一.思想的同化与僵化

二.主体意识的丧失

第六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官学制度

一.官学的形成

二.官学的发展

三.官学制度的完备

四.官学制度的衰落

第二节私学制度

一.私学的发展和特点

二.蒙学读物

第三节书院制度

一.书院的兴起与衰落

二.书院的办学特点

第四节古代教育思想

一.伦理本位

二.因材施教

三.启发引导

四.学思结合

五.教学相长

第七章婚姻制度

第一节古代婚姻观念

一.婚姻的概念

二.婚姻的意义

第二节古代婚姻的变迁

一.原始群婚

二.血缘婚

三.伙婚

四.对偶婚

五.专偶婚

第三节古代婚姻政策

一.导民婚配

二.嫁娶有媒

三.同姓不婚

四.可纳媵妾

第三节古代婚礼程序与离婚制度

一.婚姻六礼

二.“七出”与“三不去

三.贞节和改嫁

第二编物质文化

第一章服饰文化

第一节纺织技术的发展

一.麻织

二.丝织

三.棉纺织

第二节中国传统服饰的变迁

一.从上衣下裳到深衣

二.汉衣与胡服的并存

三.新潮的唐代衣装

四.清初的服饰变革

五.佩饰、首饰与面妆

第三节中国服饰文化的制度形态

一.冠服制度

二.丧服制度

第二章饮食文化

第一节饮食结构与烹饪技艺

一.主食

二.副食

三.烹饪

第二节茶文化与酒文化

一.茶文化

二.酒文化

第三节饮食礼俗与饮食观念

一.饮食与礼俗

二.饮食与养生观

三.饮食与审美观

四.饮食与中和观

五.饮食与娱乐

第三章建筑文化

第一节中国建筑的历史文脉

一.先秦:

中国建筑的萌芽与雏形

二.秦汉至宋元:

雄浑与秀逸的交响

三.明清:

壮丽与精致的古典顶峰

第二节中国建筑的人文意蕴

一.群体的和谐性

二.组合的内向性

三.阴阳的融合性

第三节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

一.对称和谐之美

二.疏密相间之美

三.诗情画意之美

四.天趣盎然之美

第四章交通文化

第一节古代车马与舟船

一.车的种类与部件

二.造船术的发展

第二节古代水陆交通

一.驿路系统的完善

二.运河的开凿

三.古代交通设施与管理

第五章科技文化

第一节传统科技的独特成就

一.农学的超前进步

二.天文学的一流成果

三.数理化的杰出贡献

四.医药学的独树一帜

第二节中国传统科技文化辨析

一.以实际应用为研究目的

二.以整体思维为思维模式

三.以观物取象、直观类比为研究方法

第三节中国科技近代落伍的反思

一.国策导向与知识分子对学问的取舍

二.构建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第三编精神文化

第一章学术

第一节先秦诸子

一.孔儒之学

二.老庄之学

三.墨家思想

四.法家理论

第二节两汉经学

一.经学流派

二.董仲舒的思想

第三节魏晋玄学

一.正始玄学

二.西晋玄学

第四节宋明理学

一.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二.理学对传统儒学的发展

第五节实学与汉学

一.明清之际的实学

二.乾嘉汉学

第二章宗教

第一节中国早期的宗教信仰

一.原始宗教

二.正统宗教的产生

第二节儒学中的宗教色彩

一.孔子的天道观

二.董仲舒对天信仰的阐说

三.朱熹的天理论

第三节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二.佛教的中国化过程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道教与中国社会

一.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二.道教的基本信仰

三.道教与中国文化

第三章文学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

中国文学的奠基

二.汉魏六朝:

从重功利走向抒一己情怀

三.唐宋:

诗、词、文的空前繁荣

四.元明清:

戏剧与小说的黄金时代

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文化精神

一.忧患意识

二.超脱意识

三.家国精神

四.亲情情结

第四章艺术

第一节气韵生动的中国绘画

一.从萌芽到成熟

二.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三.意境深远的山水画

四.意味隽永的花鸟画

第二节骨力内敛的书法

一.汉字:

一个图像的世界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时代风格

第三节和谐优美的乐舞

一.中国传统乐器的悠久历史

二.诗、乐、舞的水乳交融

三.多民族乐舞的交流融合

第四节中国艺术的美学追求

一.崇尚天人合一

二.注重美善相兼

三.讲究中和之美

 

导论

纵观人类文化史,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四大文化系统,即中华文化系统(也称儒家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东亚诸国)、印度文化系统(也称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印度等南亚地区)、阿拉伯文化系统(也称伊斯兰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阿拉伯半岛、中远东、北非等地区)、西方文化系统(也称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上述文化系统中,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延绵不绝而独具特色。

中国文化是在基本独立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讨中国文化,首先应分析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即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词语,古往今来,不同的学科或流派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他们或从语义学的角度解释文化一词,或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出文化的定义,从而使文化成为一个具有多种涵义的概念。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即对各家各派的“文化”定义作了综述性的介绍,据统计,仅有影响的文化定义就有近200种。

20世纪6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产生了许多新的定义。

及至今日,世界上出现的文化定义大约有300种之多。

由于对文化的界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要找到一个适用于所有学科的统一的文化定义,似乎还不太可能。

然而,从词源学的角度探寻“文化”的原初意义,进而研讨确立一个准确的文化定义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对于把握文化的含义还是有所帮助的。

(一)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在中国,古人对文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由来已久,“文”或“文化”等词在古籍中也早有出现。

《易·系辞传》说: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这里的“文”是纹理的意思。

按《说文解字》:

“文,错画也,象交纹。

”八卦的创立即缘于纹理的启发。

随着“文”的词义的衍化,其内涵也趋于丰富,涉及整个自然与人文,即天文、地文和人文。

如程颐云:

“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

”①宋濂在《华川书舍记》中写道:

“呜呼!

文岂易言哉,日月照耀,风霆流行,云霞卷舒,变化不常者,天之文也。

山川列峙,江河流布,草木发越,神妙莫测者,地之文也。

”如果说,“天文”和“地文”的语义中蕴含着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及宇宙意识,那么“人文”则体现着他们对人的合目的性活动的体认。

刘向《说苑·指武篇》说: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诛之。

”《文选》卷19载晋束皙《补亡诗》其六云:

“文化内揖,武功外悠。

”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云: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这里的“文化”意谓文的教化传播,亦即以文化人,“文”的内容包含了道德、风尚、习俗、教育等人文形态。

古代中国人由自然之物的纹理,推及到天地宇宙(天文、地文),进而扩展到人伦社会(人文),虽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并不完全相合,但却隐含着一种极为可贵的文化通观。

在西方,“文化”一词德语是Kultur,英语是Culture,两者都源于拉丁文Cultura,其原义是指耕种和植物培育。

以后,在古代欧洲人的视野中,“文化”的含义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

中国历史学家朱寰认为,“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lization)从西方语言中的词义来看,“这两个词都来自古罗马,拉丁文cultio‘cultura,原义为耕种和栽培,引申有开拓、教化、培养、修炼之意。

”①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这一名言,其词义已具有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

进入18世纪以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等赋予文化概念以精神的或观念的意义。

如伏尔泰认为,文化体系包括了在宗教、艺术、科学等领域所体现的具有高度精神价值的事物。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

“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之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个存在者自由抉择其目的的能力的就是文化。

”简言之,文化乃是人作为有理性的实体的合目的的创造活动,他们的定义,突出了文化主体改造自然的活动、理想及其功能。

这里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作一择要介绍。

马列经典作家的贡献主要在于深刻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即由于人有意识的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一个人的世界,而且使自然界也具有了人的意义——文化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

“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直接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

……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本身看作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

……因此,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

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

”“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

”①②

马克思的文化观为我们理解文化的内涵提供了下述启示:

第一,人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基础,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人。

第二,文化不同于自然,就如人不同于动物,然而自然物一经人的实践活动的介入,成为人的对象物,它便打上了人的印记,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并集中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

显然,人化的自然凝聚着文化的意义。

第三,自然界的人和人类自身的文化,作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由于人是文化系统中的主体,因此,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人的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评价文化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价值目标。

(二)文化范畴中的几组关系

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这是学术界对文化的两种界说,前者主张把人类创造的一切,即物质生产和精神创造的成果都视为文化的研究对象;后者认为只有社会意识形态才是文化研究所要关注的对象。

中国的权威辞书《辞海》对文化一词的释义,就综合了这两种说法: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我们认为,应该把物质文化纳入文化范畴之中,物质文化是指人在从事以物质生活资料为目的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成果,物质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产活动和一切经济关系、人的物质生产能力以及体现这种能力的科学与技术等。

倘若抽去物质文化,就无法全面说明人的实践和创造过程,无法解释文化世界中的“人化的自然”,无法反映人们在从事物质文化的生产和创造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诸如生产关系、家族和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等,而维系这些关系的制度文化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2、文化的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

有些学者把文化分成两种不同层次的模式来进行研究,即文化的外显模式和文化的内隐模式。

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对文化所作的解释为: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

”②①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

文化的内隐模式大致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

文化的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在文化系统中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因此,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不能仅仅驻足于外显的层面,从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乃至观念文化中,发掘蕴含与积淀其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应该是一项既艰难又有意义的工作。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从发展文化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近代文化以及“五四”以后的新文化。

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时代,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文化。

现代文化产生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是今日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正在努力创造的新型文化。

传统与现代之间本无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可寻,文化转型也决不意味着文化断裂。

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必须对两者关系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首先,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在长期的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等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创造精神,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不断扬弃、更新和再生的历史。

现代的中国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在世界文化史中,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不绝而又不断推陈出新的现象,既令人瞩目,又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其次,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传统文化既有流动性的特征,同时又有恒常性的一面,即它的合理内核不可能随时代的发展而消解,而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被融入到现代文化中,生生不息,不断自我更新。

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常”与“变”这一悖论是永恒的。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不是结果的统一性而是活动的统一性;不是产品的统一性而是创造过程的统一性”。

①②

4、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

我们知道,世界上不存在只有精华、没有糟粕的文化传统,也不存在只有糟粕、没有精华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公认的文化宝库之一。

我们不能因为它产生于封建社会而一笔抹杀。

恩格斯在谈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遗产时曾指出:

“仅仅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

象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

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

”②①这里提出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和筛选文化遗产,批判封建性的糟粕,继承民主性的精华。

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真理体系,而是一个糟粕与精华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系统,因此,整体的转换或不加批判、改造的继承,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文化,只有批判、扬弃传统文化中的内在局限,继承、改造其合理内核,才能重新融铸和发展民族的新文化。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或范畴,有的在历史上就体现出鲜明的封建性特征,本来就是消极落后的东西,有的则超乎阶级或阶层之上,具有历史的合理性,经改造与继承,在今天仍有提倡和弘扬的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文化遗产时,要体现出历史意识、民族意识、时代意识和世界意识。

总之,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创造我们民族的新文化,因为,“继承性——不仅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②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人类文化的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

不同的地理环境提供了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从而影响到生活在该地域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样式,以及与其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形态,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

(一)地理环境

世界上的古代文明几乎都诞生于北半球温带大陆。

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相互毗连,由西向东形成了墨西哥文明、地中海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长江流域文明。

其中,中国位于北半球文明带的最东端。

《尚书·禹贡》对中华民族所栖息繁衍的东亚大陆,作过以下的宏观描述: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尽管中国的东部是浩瀚的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构成了大陆东部的边缘海,但是在古代中国,海上交通大多局限于近海,有时借助季风,往返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之间。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由于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未能导致中国文化在此后进一步融入世界。

中国东濒茫茫沧海,背靠的则是高山大漠。

“就亚洲地理形势来看,全洲以帕米尔高原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一系列的高山大岭。

……从帕米尔高原的东南,由北支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南支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包围形成了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冰山雪峰,直插云汉,成为中西陆上交通的巨大屏障。

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北,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外兴安岭横亘在蒙古高原外围,成为中国西北和北方的一道天然长城。

这两条由帕米尔高原分别向东南和东北向延伸的巨大山系,对于地处亚欧大陆东端的中国来说,恰恰形成了‘入’字型的包围之势,它们构成了封闭中国的骨架。

”①③而在中国的西南,中缅、中越边境同样山峦连绵,澜沧江、金沙江、乌江等大江大河从峻岭峡谷中奔腾而下,构成山高水险之势。

加之热带丛林瘴疠盛行,风雨水泛,地广人稀,在古代与中原交往极为困难。

这种一面临海,其他三面与域外陆路交通极不便利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一方面妨碍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中国文化按其自身规律而自我发展。

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以华夏为天下的中心,视环绕华夏的邻邦为夷狄蛮戎。

《皇朝文献通考》云:

“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之国亦谓之裔。

裔之为言边也。

”这种以我为尊,视栖身之地为天下中央的观念,主要缘于古代中国人与外部世界的缺少交流,疏于了解。

其次,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与中国同处近似纬度地带的古老的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相继中断,唯有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虽数度受到异质文化的冲击,却表现出对异质文化的巨大涵摄能力,最终将其融入本土文化中,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与外部世界虽相对隔绝,但疆土广袤,腹里纵深,有着极为宽绰的回旋余地。

(二)农耕经济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由西向东奔流入海,它们所携带的泥沙积淀成辽阔肥沃的大平原。

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为农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已见谷类遗痕或稻谷遗迹,在距今约4千至5千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屈家岭文化遗址,也出土有石锄、石镰等农具及粳稻等谷物,表明中华先民早在6、7千年前,已逐渐告别狩猎和采集经济,步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耕时代。

及至商周,农耕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崛起于中国西部的周人,是个典型的农业部族。

被周人尊为先祖的后稷,即被奉为农神。

在《诗经》的《七月》、《大田》、《生民》、《良耜》、《载芟》诸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周代农业生产活动的真实描写。

以农为本、以农立国是周人根深蒂固的经济和政治理念。

早在西周,他们便提出:

“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

”②①这是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所作的系统阐述。

周代以降,历代王朝都把重农作为治国之道。

以农立国的国策、农耕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

长江流域稻作经济的普及,以及朝廷移民开边屯田政策的推行,使中国的农耕区不断拓展。

在近代商品经济得到充分发育以前,中国经济结构的主体是农业型自然经济。

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除农耕经济外,中国的北方草原自古生活着游牧民族,从早期的匈奴人到后期的突厥人、蒙古人,都是以游牧经济为主的强悍民族。

农耕与游牧,两种不同的经济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全过程。

由于北方气候周期性的变冷变干,迫使游牧民族南下寻找新的宜牧地区,在中国历史上,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至宋元、明末至清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地区有过3次冲击。

一方面,军事征伐和政治角逐伴随着文化的碰撞,另一方面,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得到了交流、互补和融合。

除战争外,民族间的“和亲”、互市、迁徙、通婚等活动,也促进了中国境内不同类型的文化的融汇,从而逐步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兼容并包、气象恢宏的中华民族文化。

(三)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结构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所存在的互动,它是社会秩序统一的体现。

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社会,从先秦迄于明清,尽管社会形态有所变化,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等级结构却长期沿袭未变。

恩格斯曾指出: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①社会结构与社会经济(业缘)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也是血缘、地缘等相关性要素复杂整合的结果。

就业缘而言,古代中国几千年来所沿袭的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传统农业模式,国民的主体――农民大多稳定地聚族而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取资于土地,从事着程式化的劳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②满足于自给自足。

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大体以“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③为特征。

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强化了安土重迁及服从权威的国民心理。

他们认同宗法等级的“合法性”,亦即对享有权威的人的服从和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