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299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

高考语文_总复习备考练解题讲座7_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设考方向及解题策略

策略一:

明确小说四大内容,关注高考四大题点

一、小说四大内容

1.情节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在情节安排过程,需要处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些技巧。

情节的概括、情节手法、情节作用,这几个关键点是命题者在“情节方面”的命题着眼点。

2.形象

小说塑造形象包含这样几个关键点:

人物性格与形象特点,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塑造方法——正面和侧面。

另外,高考对小说语言的命题,一般是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理解或者整体语言风格的把握,也可以归纳到“人物”这一命题点。

3.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以用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突出主题等。

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的特点、环境的作用,这几个关键点是命题者在“环境”方面的命题着眼点。

4.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贯穿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它是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描绘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和观照,主题是否深刻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及内涵的深浅。

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1)从题材内容着眼,通过抓标题、抓主要事件,把握主题。

(2)从人物塑造着眼,通过主要人物的记叙描写、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主题。

(3)从情节发展着眼,通过梳理情节、分析情节设置的原因和品味细节来发掘主题。

(4)从环境描写着眼,通过分析环境的特点和背景介绍来理解主题。

高考常常以开放题的形式命制最后一个题目:

探究小说的思想意蕴或情感意蕴。

二、小说阅读解题技巧

1.宏观入手,切分层次,梳理小说情节

阅读小说首先要从宏观入手,统观全文,弄清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写了哪些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是什么,开端前是否有序幕,结局后是否有尾声。

概括出每一自然段的段意,为文章切分出层次,进而梳理出小说的情节。

2.微观研判,勾画批注,分析人物和环境

阅读小说一定要注意关注对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探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同时还要注意对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的叙写。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动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阅读小说也要注意环境描写。

在阅读中要勾画圈点出各段有关人物、环境描写的重要词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做好批注。

3.综合分析,总结归纳,把握主题意图

小说的主题往往蕴藏于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中。

阅读小说,要在前面对情节的梳理、对人物、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标题、情节、人物形象和典型环境、作者的主观倾向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出主题。

策略二:

把握散文基本知识,学会快速阅读

一、散文的基本知识

(一)散文的特征

1.基本特征:

“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2.内容特征:

题材广泛多样。

其纵贯古今,横亘中外,表现人生社会,寄寓人生百态、家长里短,取材十分广泛。

3.形式特征:

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炉;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调动读者的想象力;④写法自由,体式不拘。

(二)散文的分类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

表现手法

代表作品

写景

状物

散文

写景

散文

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主题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荷塘月色》

状物

散文

描摹刻画具体物件,托物寄意或赋予社会内容情感

托物言志、象征

《白杨礼赞》

写人叙

事散文

选取一个侧面或片段记人叙事

叙述、描写

《背影》

议论说

理散文

以议论为主,文字灵活,寓哲理于形象

议论、象征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散文的线索、结构

1.线索

中心事件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感情

如杨朔的《荔枝蜜》

具体事物

如冰心的《小橘灯》

时间变化

如刘绍棠的《榆钱儿》、胡适的《庐山游记》

2.常见结构

关系类型

子关系

特点

相承关系

承接关系

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哲理的层层相递

递进关系

相并关系

并列关系

文章材料之间是平行的,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对照

对照关系

相属关系

总分关系

先总说再分说,或者相反

分总关系

(四)散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1.表达技巧

2.语言艺术

(1)语言特点

炼字

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

叠词

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

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化用

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句式之美

(音韵之美)

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

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修辞之美

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描写之美

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

(2)语言风格

豪放

与柔婉

豪放

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有激越昂扬的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柔婉

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

直露

与含蓄

直露

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

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质朴

与华丽

质朴

(平实)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华丽

(典雅)

讲究节奏和韵律,多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手法

庄重

与诙谐

庄重

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多用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简洁

与细腻

简洁

语势流畅,多用短句

细腻

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二、散文阅读解题技法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

它要求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这是学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简单地说快速阅读要完成两个问题:

内容——文章写了什么?

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

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1.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感受想法的起伏。

如果首尾表意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果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捕捉了。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

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理解了。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联结起来,就能发现作者的意图了。

2.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结尾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联结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

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一、(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战 争

[美]迈尔尼

(1)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我1】

(2)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

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3)“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格1】

(4)“哦,我想是。

”我忙插嘴。

(5)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6)“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

”她问。

(7)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

“那么你呢?

(8)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格2】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9)最后我说: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我2】

(10)“是吗?

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

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11)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格3】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12)“哈罗?

(13)“是我。

”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14)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

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格4】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格5】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

【格6】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

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

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15)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格7】

(16)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

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

【格8】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我3】

(17)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我4】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18)“当然可以。

”她说,“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

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②

(19)“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5】

(20)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第一步:

宏观入手,切分层次,梳理小说情节

小说为我们讲述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故事情节如下:

开端

(1)~(10):

接线员的失误,让两人相识。

发展(11)~(14):

特殊的环境和共同的爱好让两人心灵逐渐接近,彼此更加了解。

高潮(15)~(16):

心灵的需要让他们两人相恋。

结局(17)~(20):

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

第二步:

微观研判,勾画批注,分析人物和环境

(一)主要人物——我

【我1】处时间、事件的介绍,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可以看出战争带给“我”身体和心灵的伤害,还为下文两人的交往作了铺垫。

【我2】处语言描写,突出了战争对“我”的伤害,写出了“我”与女主人公交谈的融洽舒畅,也为后文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我3】处心理描写,突出“我”对格罗斯文诺的喜爱和两人爱情的美好,与下文两人的永别形成对比,为下文写难以言说的悲伤作了铺垫。

【我4】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格罗斯文诺的担心牵挂,为下文写难以言说的悲哀作铺垫。

【我5】处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极度悲伤。

(二)主要人物——格罗斯文诺

【格1】处语言描写,表现了她的机智幽默。

【格2】处细节描写,表现她的责任感,关心母亲。

【格3】处侧面描写,表现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

【格4】处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她的性格的直率真诚。

【格5】【格8】处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她虽渴望美好的爱情,但却对爱情非常谨慎和理性克制。

【格6】处的插叙,表现了她婚姻不幸,命运悲惨,思念儿子。

【格7】处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三)次要人物——接线员

①处动作描写,巧妙地引出下面“我”与女主人公交往的故事。

②处语言描写,交代了故事结局。

第三步:

综合分析,总结归纳,把握主题意图

小说通过接线员的一次失误,引出“我”与女主人公的相识、亲近、相恋以及因轰炸而造成的两人永诀的爱情故事,刻画了女主人公热情大方、机智幽默、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善良真诚、理性克制、关心母亲、真诚待人等性格特点,表现了对战争的谴责与反思。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与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分析错误。

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为开头,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表达控诉战争罪恶的主题思想。

B项,说法片面,此句还表达了战争对“我”的伤害。

E项,“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分析错误。

通读小说可知,小说叙述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爱情的向往,控诉战争的罪恶。

答案:

DC(答B得1分)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题干要求分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需要我们结合小说中描写女主人公形象的内容来把握。

如女主人公“声音很柔和”,虽说与“我”素不相识,与“我”通话,却让“我”深感畅快,以致“我”一整天都在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在与“我”的通话中,女主人公讲述了自己不幸的经历,但她的讲述却“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为了“增加谈话的情趣”,她与“我”“读同样的书”。

这些内容反映出女主人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

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小说叙述了“我”与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连接人物、安排情节的枢纽是“电话”。

因为接线生接错电话,两人戏剧性地联系在一起,进而命运相连。

两人从未见面,只能通过电话交流,因而电话聊天透露出人物的心声,表现人物的形象。

电话交流的限制性又丰富了读者对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答案: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

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

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小说所写内容是“小故事”,却用了“大题目”,小与大,反差极大。

作答本题,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指出合适或不合适。

分析时,可从小说的创作原则、艺术效果、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来思考。

答案:

观点一:

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

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

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

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

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

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二、(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的裁缝店

李 娟

①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

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

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订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

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

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

③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

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④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

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

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⑦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

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⑧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⑨她说:

“不要让公公知道啊!

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⑩“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⑪“婆婆嘛,好得很嘛!

”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

“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⑫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⑬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

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⑭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现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⑮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

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捏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

“这就是我的!

”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

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

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

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⑯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

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缲裤边。

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经常加油,难免会染脏一点。

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⑰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

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

——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⑱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

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⑲怎么办呢?

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

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

“马蹄袖”。

⑳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

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删改)

第一步:

化零为整明内容

先依次概括相关事件或内容。

1.第②段,“我们”的裁缝店简陋而温馨。

2.第③④段,“我们”养的金鱼会让顾客的口气软下去。

3.第⑤段写男人进店的羞涩表现,第⑥段写女人们攒钱做裙子。

4.第⑦~⑫段,写库尔马罕的儿媳妇用鸡换裙子。

5.第⑮段,写小姑娘的妈妈没凑够钱,“我们”也让小姑娘拿走了花衬衣。

6.第⑯⑰段,写裁缝的活太麻烦,让“我们”有过动摇。

7.第⑱~⑳段,写“我们”给帕孜依拉做的“马蹄袖”风靡全村。

8.第

段,写辛苦的裁缝活让“我”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第二步:

归纳概括明主旨

踏实辛苦的劳动会营造温馨的情趣,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第三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