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0106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6

1.1项目名称··························6

1.2建设单位··························6

1.3单位性质··························6

1.4建设性质··························6

1.5建设地点··························6

1.6法人代表··························6

1.7注册资金··························6

1.8主要生产内容·························6

1.9投资企业概况························6

1.10企业宗旨························6

1.11投资建设规模························7

1.12项目由来··························7

1.13建设目标··························8

1.14组织管理··························9

1.15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9

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9

1.17效益分析··························9

1.18结论与建议·························10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11

2.1项目建设背景························11

2.2项目建设的意义·······················12

2.3技术创新·······················13

2.4产业关联度分析·······················14

第三章市场分析························15

3.1产品简介··························15

3.2产品发展··························15

3.3市场分析预测························36

第四章生产纲领与产品水平···················39

4.1生产纲领··························39

4.2产品水平··························39

第五章建设方案························48

5.1项目建设规模························48

5.2项目建设内容························48

5.3设备原则··························49

5.4工作制度··························49

5.5产品工艺流程·······················49

5.6设备选型特点························53

5.7人员培训··························53

第六章厂址方案························54

第七章总图布置························57

7.1总图····························57

7.2土建工程··························59

第八章公用工程························60

8.1给水····························60

8.2排水····························61

8.3供热采暖··························61

8.4供电····························62

第九章环境保护························64

9.1环境状况··························64

9.2简要说明··························64

9.3项目产生的污染物······················64

9.4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64

第十章职业安全卫生······················66

10.1建筑物的安全卫生······················66

10.2设备安全··························66

10.3搬运及运输安全·······················66

10.4电气安全·························66

第十一章消防·························67

11.1建筑物耐火等级、防雷等级··················67

11.2消防给水设计························67

第十二章节约能源·······················68

第十三章筹建进度·······················69

13.1筹建进度··························69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0

14.1投资估算··························70

14.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73

第十五章财务分析·······················74

15.1概述··························74

15.2产品销售收入、增值税和销售税及附加估算·······74

15.3生产成本及估算费用················74

15.4社会效益·························75

15.5风险分析·························75

第十六章项目组织管理、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77

16.1组织机构··························77

16.2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77

16.3人员选择及培训······················78

第十七章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79

17.1经济效果及节能效果····················79

17.2项目社会影响分析·····················80

17.3社会评论结论·······················80

第十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81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投资方:

大丰市农业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

丁仁俊

项目负责人:

电话:

2、项目名称: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②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

优化设计方案

项目投资估算

分析项目建设条件,提出工程实施进度

综合评价与建议

4、项目承建单位概况

大丰市农业委员会位于大丰市健康西路66号,是根据《中共大丰市委大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丰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大发(2010)32号),设立市农业委员会,挂市林业局、市滩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业资源开发局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农业委设有12个内设机构,均为正股级,主要包括:

办公室、综合科(政策法规科、行政许可科)、科技教育科、计划财务科、农业园艺科(观光农业指导科)、林蚕科、畜牧兽医科(市饲料工作办公室)、农机发展管理科、市场与农产品安全监管科、海域科、渔业科、农业滩涂开发科。

二、建设地点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拟建在大丰城东新区,所在地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东宁路以东,裕华镇以西,连接大丰城区和大丰港区。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建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初步规划12层,每层1000㎡;附属楼2栋,每栋3层,行政执法部门、便民食堂、职工文体活动室(含老干部活动室)、图书资料阅览室(含档案管理室)、实验室(检测室、展览室),另加车库等计3000㎡左右。

2、建设的规模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整体工程建设约需土地面积不少于30亩,中心建筑总规模15000㎡。

其中服务中心主楼工程12000㎡,附属楼工程3000㎡,包括农委行政执法部门,便民食堂、职工文体活动室;汽车泊位200个等附属设施,面积约5000㎡。

其他公共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上、下水管路,供电线路以及项目区内的绿化、环卫设施等。

3、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包括建安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等,项目估算总投资3800万元,农业委员会自筹3800万元。

4、项目建设周期

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程序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包括准备工作、施工、竣工、验收几个阶段。

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从2012年4月初开始至2012年10月完工;项目建设周期7个月。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范围及编制原则

(1)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计资[1983]第116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大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4)大丰市发改委的对本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5)大丰市2010年统计资料

(6)建设单位的《项目建议书》

2、主要研究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水文、地质、社会环境分析

(3)建设方案

(4)公用配套工程和环境保护;

(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7)结论

3、编制的原则

本次研究工作,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力求做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维护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项目的审批、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五、主要技术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基本满足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功能,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0000

2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5000

3

容积率

——

0.75

4

建筑密度

——

0.3

5

绿化率

——

30%

6

总投资

万元

3800

五、社会效益分析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大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重要举措:

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中心高效运转。

深化改革开发。

转变政府职责,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消除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增强城市活力。

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保、医疗、治安等问题。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六、研究结论

该项目的建筑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具有显著地社会效益,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民心工程,研究结果认为本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项目建设中应加强监管,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加强财务监管,用好公家钱,为百姓省下有限的资金。

施工过程中秉承“低碳、环保、节约”的开发理念,多采用环保建材,增加节能措施,控制工程造价,注重品位与实用相结合。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项目背景

1、大丰市概况

大丰市地处江苏东部,黄海之滨,总人口73万,面积3059平方公里,辖14个镇、两个省级开发区,境内有省属农场和沪属农场各3个。

大丰市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县(市)称号。

大丰是新兴港口城市。

国家重点工程大丰港位于江苏沿海海岸线中部,是填充江苏沿海填海港口空白带的中心战略大港。

2005年10月18日,在大丰港一起工程两个万吨泊位已建成试航,2006年开放一类口岸,并同时开工建设6个5万吨级泊位。

到2010年,大丰港形成1300万吨年吞吐能力,成为江苏沿海对外开放的综合型中型商港。

大丰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GDP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为17.8∶47.5∶34.7;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8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2亿元,比上年增长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5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9008元,比上年增长14%。

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苏北县级首家“国家卫生城市”。

工业经济工业生产快速发展。

2009年大丰市定报工业实现增加值7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5亿元、利税22.5亿元、利润11.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4%、26.5%、24.5%、25%;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7家;净增定报企业50家。

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关停超标排放、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21家,深入开展大丰港经济区南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7.5个百分点。

2、项目提出的背景

便民服务中心是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和行政管理体制。

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改革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也是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

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落实这个要求的重大举措,实质上是政府机关的一场自我变革、自我完善,是为建立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而破旧立新的一项艰巨工程。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项目建设单位科学管理、高效服务“三农”的需要。

农口部门改革后,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由原农业局、农机局、林牧局三部门合并组成,下属单位多,机构较为庞大,服务场所狭小而分散,加之条件简陋,技术设施落后,给单位的统一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不便于集中管理。

影响为农服务功能的发挥,给前来办事的群众造成了诸多不便。

为改善服务条件,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经研究并请示市政府同意,农委拟在大丰市城东新区重新规划建设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

1.2项目建设是创建文明和谐单位的需要。

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是“三无”(无会议室、无图书阅览室、无文化活动室)单位,不符合文明和谐单位创建要求。

该项目的建成可以满足便民服务和文化活动的需求,对达到创建文明和谐单位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1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符合中央有关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指出:

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必须体现庄重、朴素、实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要求,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严禁超标准占地、低效利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不得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

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符合大丰市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是解决本单位分散服务,不能统一管理的最佳方案。

2.2建设项目在建设条件上完全具备。

拟建地的水源、电源、热源均为市政配套管网,各公用条件供应能力充足,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符合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是必要可行的。

第三章建筑设计方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应满足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本项目的设计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指导原则:

1、人性化——设计本着以尽可能的满足便民服务需要。

充分考虑辖区实际情况,以解决服务辖区居民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可持续性——尊重地方文化和塑造社区文化,充分考虑地区和周围环境特点,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城市风貌。

3、现代化——规划设计中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建筑及绿化、道路硬化的关系,合理组织室外交通场地,进一步提高公共设施水平。

4、生态化——规划设计中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针对地域、地区特点,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

5、网络化——使用现代的信息工具,最大限度地获取和传播知识,开阔服务人员视野,开创新思维。

二、规划设计方案

主要技术指标:

(1)用地面积:

不少于20000平方米

(2)容积率:

0.75(3)建筑密度:

0.3(4)绿化率:

30%(5)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三、建筑方案

1、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风格采用现代处理手法,追求简洁、大方、流畅的建筑造型。

为突出便民服务中心的特性,以清雅的白色或淡黄色为主色调,既时尚又不失雅致,充分体现现代感。

2、绿化景观规划

本项目强调绿化围合建筑观念,在项目地块中心绿化形成绿带,向内渗透与各组团绿地相连,向外扩展与道路绿化带相连,使得整个绿化系统形成网状结构,创造优良的办公与休闲环境。

四、结构方案

本中心采用全框架结构,满足本地结构和抗震的要求。

1、设计依据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4《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1.5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设计要求

1.6现行有关专业设计规范、规定等。

2、设计条件

抗震等级:

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防

五、配套设施

1、给排水方案

1.1设计规范及依据

1.1.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

1.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1.5建设单位设计要求

1.2设计内容

室内外给排水及消防用水设计。

1.3系统方案

1.3.1室外给水系统

水源由城东新区给水管道提供,消防水系统与生活给水分开独立设置,管网环状布置。

室外设置消防水池一座,满足消防水用量。

1.3.2室外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下水管网。

雨水有组织排入雨水管网。

1.3.3室内生活给排水系统

生活冷水采用上行下给垂直供水方式。

卫生间设集中给排水系统。

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有组织排入污水管道,排水管应采用PVC管。

水压满足最不利点自由水头2.0米,水质为一般生活用水。

2、电气专业

2.1设计依据

2.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6)

2.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

2.1.6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2.1.7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2.1.8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2设计内容

2.2.1本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保护接地系统;电话系统;宽带系统;消防系统。

2.2.2照明系统:

电源由配电室引出低压220/380V交流聚氯乙烯电缆直埋引至楼内电缆连接柜。

本项目建筑按三类防雷的建筑物设计防雷系统,在屋顶设置避雷带。

2.2.3电话宽带系统:

楼内设置电话宽带网络交接箱。

3、建筑消防

该项目为三类建筑,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3.1该项目按国家消防防火设置的要求实施。

室外设置两个消防栓,水源由自来水管网供应,管径不小于DN100,确保消防用水,消防栓采用地上式,间距不大于120米。

另外在消防通道上设置环形道路,消防通道宽度大于4米。

3.2建筑物每层设置消防栓一个。

走道和楼梯宽度均根据《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执行。

4、防雷与接地

该建筑为三级民用防雷建筑,应采用全面防雷措施,建筑物顶部采用避雷带作防雷接闪器。

避雷带、引下线及所有引入室内金属管道均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在一起。

用电设备接地、防雷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可采用联合接地形式。

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

一、项目选址

1、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大丰市城东新区内,东宁路以东,裕华镇以西,连接大丰城区和大丰港区。

2、项目周边环境

本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周边无标志性或特殊建筑。

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环境及已有建筑物协调一致,且道路绿化合理均衡。

3、项目地质条件

3.1地质资源

大丰地质为湖相、河相、海相三者交替的沉积物,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市境南宽北窄,成葫芦状。

地势南高北低。

平均地面真高1.9米-4.5米(黄海高程),高低相差2.6米,中部老斗龙港两侧的槽型洼地,宽约3公里-6公里,东部沿海有112公里长的海岸线,并有广阔的滩涂。

3.2水文地质条件

大丰市常年自然降水量1042.2毫米,丰水年高达2000多毫米,欠水年最少也有500毫米。

市境内有川东港、疆界河、王港河、二卯酉河、四卯酉河、斗龙港、西潮河、大丰干河等入海河流,平均地面年径流量为5.1亿立方米,客水过境量为25亿立方米左右。

地下淡水资源比较丰富。

斗龙港:

斗龙港是里下河地区1.1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四港(即斗龙港、新洋港、黄沙港、射阳河)排涝入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