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6048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docx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文件

关于开展向王汉清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农技科〔2010〕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技、种子、植保(植检)、土肥、经作(园艺、果茶)站(总站、中心、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技、种子、植保、土肥总站(站):

为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韩长赋部长关于宣传和学习湖南浏阳永安镇农技站长王汉清先进事迹的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弘扬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的良好风范,全力服务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中心研究决定,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开展向王汉清同志(已故)学习的活动。

王汉清,男,1962年11月出生,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浏阳市永安镇农技站站长,2009年11月17日因劳累过度,不幸逝世,年仅47岁。

王汉清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执着追求,一生致力于农技推广事业。

他27年如一日,凭着对农技推广事业的满腔热情,凭着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引进、推广了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被评为长沙市、浏阳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技站长、先进工作者。

2007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光荣称号,同年4月8日《人民日报》以“农民认他作兄弟”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2009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同年8月受全国农技中心邀请做“怎样当好农技站长”专题报告,同年12月25日《农民日报》以“倒在第一线的农技推广站长”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广大农技推广人员要以王汉清同志为榜样,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心系百姓、情系沃土,热情服务、无私奉献。

学习王汉清同志,要像他那样热爱农业,深入农村,求真务实,切实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像他那样体贴农民,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要向他那样热爱农技推广事业,潜心钻研先进实用技术,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当前,我国的农村改革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农技推广工作既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把开展向王汉清同志学习活动当作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密切联系实际,认真组织学习;要把开展学习活动与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将学习王汉清同志精神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内在动力。

农技推广体系广大干部职工要结合岗位职责,针对当前西南地区持续干旱,北方地区春季持续低温以及夏季可能出现的洪涝、病虫害等严峻形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帮农民所需,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要积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为确保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目标任务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附件:

王汉清同志先进事迹

 

附件:

王汉清同志先进事迹

王汉清,男,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湖南省湘潭地区农校农作专业,1982年至1988年在湖南省浏阳市镇头区农技站工作,担任技术员,1989年至1990年在永安镇农技站工作,任站长,1991年调浏阳市种子公司,任业务经理,1992年至1995年在浏阳市北盛区农技站工作,任站长,1995年撤区并乡后,回永安镇农技站工作,担任站长。

2009年11月17日晚上,由于过度劳累导致冠心病发作,抢救无效,年仅47岁的王汉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基层农技推广战线上工作27年的他,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农民朋友的高度评价。

1990年至1994年,每年都被浏阳市农业局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至1995年湖南省农业厅授予发行《湖南农业》、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被湖南省长沙市农业局授予优秀区农技站长称号;1997年被长沙市政府授予引进推广旱育秧栽培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至2007年连续获浏阳市政府嘉奖;1999年至2007年连续被浏阳市农业局授予优秀农技站长称号;2007年3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称号,2007年4月8日,《人民日报》以“农民认他作兄弟”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2009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12月25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倒在第一线的农技推广站站长”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2005年被中共永安镇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先后当选为浏阳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永安镇第二届人大代表。

1998年至1999年2次获湖南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2000年获长沙市丰收计划一等奖,2003年获湖南省丰收奖二等奖。

2008年,他作为湖南省基层农技站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农业调研会;2009年6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永安万亩超级稻示范基地视察时亲切接见了王汉清。

随着农技推广职能的转变和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王汉清按照体系建设要稳定、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基层农技体系的管理和改革;二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体系建设;三是农技服务产业化的探索。

这些开拓性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走在长沙市的前列。

浏阳市永安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要发展首先要提高粮食产量,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更新观念、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

特别是在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超级稻的引进示范上,王汉清同志呕心沥血,多次到外地考察、学经验,长期与示范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记录新技术的优缺点,新品种的播种、移栽、管理及效益分析情况,并整理资料,觉得可靠了,再组织大面积推广,在推广中仍坚持实地指导,带领全站员工手把手地教,直到农民学懂、弄通、会用为止。

由于新品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永安镇连年实现了丰产丰收。

1992年,他引导农民推广旱育秧技术,充分发挥旱育秧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的优势,提高早稻产量。

经过3年努力,在全区普及推广,直接为农民增收粮食达5000吨,使农民人均年增收达60余元。

1995年开始,他又大胆地引进推广旱育软盘抛秧技术,经过2年的推广,农民全面接受,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历史,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采用软盘抛秧栽培,保证了大田秧苗抛栽密度,进一步提高了粮食产量,每亩可为农民增产40公斤稻谷,并大大节省了劳动用工,农民得到实惠。

1996年以来,他积极引进优质品种,大力推广早、晚稻优质稻。

几年来,他先后引进早稻品种浙733、湘早籼31号、香两优68、湘早143等30余个,晚稻品种V644、V111、V198、金优207、新香优80等20余个,为永安镇优质稻推广和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全镇早稻优质稻面积由1995年的28%发展到2007年的95%,中、晚稻优质稻面积也由1995年的10%到2007年达到80%,实现了大幅度提高。

2000年开始,他始终坚持把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础来抓,积极推进了粮食、烤烟、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基地建设,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几年的努力,全镇粮食与经济作物之比由2000年前的8:

2发展到现在的5:

5,形成了优质稻、烤烟、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等五大主导产业基地,种植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2002年永安农技站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超级稻高产栽培示范工作,先后抓好了HYS-1/F4911、38S/208、金优611、88S/0293、Y两优1号等超级稻百亩示范片10余个。

每一个示范片,他总是身体力行亲临指导,认真搞好观察记载,不断实施技术创新并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

经过努力,超级稻示范工程在永安镇取得了辉煌成果,多次创造了超级稻低海拔稻区超高产栽培的示范典型,为超级稻第二期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朝着超级稻第三期目标奋力拼搏。

2002年6月在湖南省农业厅、浏阳市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他积极创建永安镇农业科技示范场,示范场面积16公顷,其中9.33公顷为花卉苗木盆景示范区,6.6 公顷为水稻高产生态示范区。

经过几年来的精心运作,该示范场已成为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田间学校,2003年7月被农业部授予“湖南省浏阳市永安农业科技示范场”称号。

2004年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由国家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粮食局四部委联合组织实施的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正式启动,永安镇被列为全省核心试验区。

在项目专家的关心、支持下,王汉清同志带领全站员工脚踏实地,认真实施,经过3年努力,形成了核心试验区面积4000亩、示范区3万亩,并配合专家做好了30余项试验研究,较好地完成了该项目下达的各项试验示范任务和集成研究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

2006年通过省部级考察,2007-2010年继续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第二期核心试验区,2007年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选为“种三产四”重点示范乡镇。

2009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亲自到该基地进行考察,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他的带领下,农技站创办了“湖南浏阳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协会”,“湖南隆平米业永安种粮专业合作社”,成功流转土地1038亩,为现代农业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7年来,王汉清同志的足迹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凭着对农技推广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始终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贴心为民,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计个人得失,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广袤的田野,用赤诚传播现代农业信息、提供农技服务,推广了适合本地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80余项,新品种50余个,新肥料、新农药50余种,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为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同时,永安镇农技站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营业门市9个,仓库500平方米,试验基地2个,面积1000亩,连续10年获评为浏阳市“十强农技站”,先后荣获长沙市“秀龙杯”先进单位、长沙市示范乡镇农技站等称号。

王汉清同志把农村当成科技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当成丰富自己知识的课堂,不论在田间,还是在瓜园、果园,他都毫无保留地向农民传授技术。

农民朋友提出的一般性、常规性的技术问题,他都耐心一一给予解决,遇到难题,如有些新技术 、新品种,外地的新经验、新做法,在永安当地能不能适应?

他便及时翻阅资料,认真钻研,把这些技术难题和自己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分门别类地记录在本子上,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及时、多方向上级专家请教,非要寻求得到解决方案才罢休。

王汉清,这个农家出身的农艺师,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纯朴、勤劳、善良的血液,他对辛勤劳作的农民兄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黄土地当成自己默默奉献的人生舞台,强烈的事业精神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他成了农民朋友最信赖的人。

刮大风,他担心的是果农;下大雪,他关心的是菜农;连续阴雨天,他揪心的是烟农……尽管工作又苦又累,但他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说他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一点也不过誉。

在他身上向人民展现的,是一个基层农技干部无私奉献的风采!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