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9147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docx

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级重点喵版

喵版武汉大学国际金融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二章】国际收支

1.新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标准组成部分

1、经常帐户

(1)货物和服务

---货物:

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

---服务

(2)收入

---职工报酬

---投资收入: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

(3)经常转移

---各级政府

---其他部门

2、资本和金融帐户

(1)资本帐户

---资本转移:

是一种不从对方获取任何对应物作为回报的交易。

资本转移具有不同于经常转移的两个特征:

一是转移的目的是用于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二是资本转移其实物形式往往涉及除存货和现金以外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其现金形式往往涉及除存货以外的资产的处置。

资本转移包括投资性补助和其他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固定资产转移、债务减免、移民转移和投资捐赠等。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它是指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收买与放弃。

(2)金融帐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

货币黄金

特别提款权 

普通提款权

外汇储备

2.平衡变的分析(给一个国际收支平衡表,能看出内容)

3.西方收支理论:

基本理论

(只掌握基本概念,不会很细,不用细述,考里面的某些内容)

1、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货币量国内物价变化贸易量国际收支

该思想的政策涵义是:

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调节国际收支,从而政府无需采取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2、弹性分析法

马歇尔——勒纳条件:

为使贬值能减少国际收支赤字和升值能减少国际收支盈余起见,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必须大于1

3、吸收分析法(theAbsortionApproach)

主要观点:

一国贸易收支逆差的原因是国内生产要素的总支出(总投入,总吸收)超过了社会总产量

1、政策措施

根据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分两种情况分析:

a.充分就业,只能通过对吸收的调整来改善国际收支;

b.非充分就业,就可以通过提高产出来改善国际收支。

对总收入和总吸收的调节可以通过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来调整。

如当国际收支逆差时:

B=Y-A<0

支出增减政策——调节总吸收

支出转换政策——调节总收入

2、政策搭配意义:

国际收支逆差—采取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减少国内总需求—减少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减少总收入—采取支出转换政策—维持总收入不变

国际收支逆差—采取支出转换政策—增加总收入—增加总需求—进口需求增加—采取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维持总需求不变

(4)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收入效应、吸收效应

4、货币分析法

(1)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货币现象。

各国如果不是依赖货币超额发行来为政府融资,也就不会出现长期逆差。

(2)国际收支失衡一定是暂时现象。

如果汇率不能调整,则一国为了支撑持续不断的逆差就会耗尽储备。

(3)国际收支失衡并不能仅仅依靠汇率调整来解决。

货币汇率的贬值可以替代国内信贷增长率的降低,货币升值可以替代国内信贷增长率的上升。

如果造成贬值的基本货币原因没有得到纠正,货币只能不断贬值以抵消一国持续不断的超额货币供给。

(4)通过扩大货币需求,国内收入的增加可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但前提是收入的增加没有被国内信贷的扩大所抵消。

4.国际收支的调节【重点】

1、原因

1、周期性的失衡;

2、货币性的失衡;

3、结构性的失衡;

4、收入性的失衡;

5、不稳定的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6、季节性的和偶然性的失衡。

2、自动调节的机制

1、金本位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现金-物价

2、纸币流通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1)收入效应;

(2)利率效应

∙(3)物价效应

3、政府调节的措施【最关键】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可供政府选择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

 

1、需求调节政策(从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总水平或结构两方面来调节失衡。

(1)支出(需求)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Policy

――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

∙财政政策:

增减财政支出和改变税率;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财政政策——社会总需求减少——对进口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逆差改善

∙货币政策:

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要求,或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提高——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少——社会总需求减少——减少进口支出——改善国际收支逆差

(2)支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Policy

――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

∙汇率政策:

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

汇率政策的实施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有不同的作法:

第一,汇率制度的变更。

第二,外汇市场干预。

第三,官方汇率贬值。

∙补贴和关税政策:

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直接管制:

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

直接管制和汇率贬值同属于支出转换政策,属于全面性控制工具(GeneralControls)。

特点是比较灵活,可以针对具体不同的进出口项目和资本流动有区别地予以实施。

2、供给调节政策(结构政策)

――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通过改善一国经济和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成成本,增强社会产品供给能力。

3、资金融通政策(又称融资(financing)或弥补(accommodation)政策)

――一国政府当局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国际收支失衡所造成的超额外汇需求或外汇供给。

5.我国的国际收支的基本特点:

双顺差和政策措施【重点】

一、双顺差:

1、“双顺差”:

经常性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发生顺差

2、原因:

(1)我国外贸竞争优势增强

(2)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3)我国大量吸收国外直接投资,而同时对外投资渠道不通畅。

(4)在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着观念偏差(“重出口,轻进口”)

3、带来的经济问题。

(1).人民币升值压力。

(2).经济稳定和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

(3).外汇储备管理问题。

(4)极易招致.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制裁。

(5).汇率升值预期效应

二、政策措施:

(我国国际收支的调节)

(1)财政金融政策

(2)汇率政策

(3)外贸政策

(4)利用外资政策

(5)其他政策

【第三章】国际储备

1.国际储备概述(构成、影响因素、概念)

1、概念

――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保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流动资产的总和。

2、构成(供给)

(1)货币用黄金

(2)特别提款权

 基金组织范围内,特别提款权的用途:

Ø1.)以划账的形式获取其他可兑换货币(见前述)。

Ø2.)清偿与基金组织之间的债务。

Ø3.)缴纳份额。

Ø4.)向基金捐款或贷款。

Ø5.)作为本国货币汇率的基础(1993年2月,有5个成员国的货币与特别提款权保持固定比价)。

Ø6.)成员国之间的互惠信贷协议。

Ø7.)基金组织的记账单位。

Ø8.)充当储备资产。

(3)普通提款权

Ø---25%黄金外汇储备份额

Ø---基金组织用去的本币份额

Ø---基金组织向成员国的借款

(4)外汇储备

3、影响因素(需求)

注:

↗:

正相关↘:

负相关

♦1、一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2、该国的汇率制度和外汇政策;固定↗

♦3、对外开放的程度;↗

♦4、对外筹措资金的能力;↘

♦5、该国货币的地位和国际经济地位;↘

♦6、外债现状;↗

♦7、一国经济的发展目标;

♦8、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2.国际储备体系及其资产结构的变化

1、战后国际储备体系的变化

战前是:

黄金—英镑体系

战后初期是:

黄金—美元体系

八十年代后是:

多元化体系(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将来人民币)

二、变化原因:

1、体系本身不可克服的矛盾:

特里芬难题

2、各国政治、经济实力发生了变化;

3、各国对货币国际化的态度;

一、浮动汇率制下,各国管理储备的需要:

分散风险

3.国际储备资产管理(储备量及其结构)

1、涵义:

指一国政府及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本国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及储备资产的运用等进行计划、调整、控制,以实现储备资产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两个方面。

2、原则:

(1)安全性;

(2)流动性;

∙(3)收益性。

3、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确定原则:

适度的储备量位于上、下限之间。

♦---上限:

在该国经济发展最快时可能出现的外贸量与其他国际金融支付所需要的的储备资产数量,又称为保险储备量。

♦---下限:

保证该国最低限度进口贸易量所必须的储备资产数量,又称为经常保险量。

4、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书P206)

1.合理安排国际储备的构成

2.确定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

3.确定储备资产的流动性结构

5.如何看待我国目前国际储备资产水平【重点】

较高的储备水平:

1.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弹性比较低

2.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储备货币

3.经济规模越大,对储备需求越大

4.我国外债余额逐年增加

外汇储备存在一个“帕累托最优”的境界。

过多的外汇储备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资源浪费,基础货币扩张等。

【第四章】外汇和汇率:

汇率决定和影响因素

【重点,考题70%出于此】

1.汇率决定的基础

(1)长期汇率的决定

♦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Ø铸币平价是金币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市场汇率围绕其上下波动。

黄金输送点(GoldTransportPoint)

∙R0=铸币平价£1=$4.8665(113.0016/23.22)

∙R1=黄金输出点£1=$4.8965(铸币平价+运费)

∙R2=黄金输入点£1=$4.8365(铸币平价-运费)

Ø黄金平价之比是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纸币流通下汇率的决定基础

Ø各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或各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汇率决定的基础

Ø

(2)短期汇率的决定

♦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的均衡

Ø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短期汇率的基本原理是:

在外汇市场上,当外汇相对于本币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外汇汇率就会上升,本币汇率就会下降;如当外汇相对于本币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外汇汇率就会下降,而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固定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均衡

Ø我们知道,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是全方位的,汇率不能自由波动,而且,政府通过干预措施,牢牢地把汇率控制在自己许可的范围内。

在这种汇率制度下,一国的金融当局通过固定汇率来干预外汇市场。

金融当局为了限制汇率波动的幅度而亲自买卖外汇,因此它必须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

2.汇率的变动的影响因素

(1)影响汇率变动的长期因素

♦1、经常帐户差额。

♦2、通货膨胀率的差异。

♦3、经济增长率差异

♦4、外汇储备状况

(2)影响汇率变动的短期因素

♦1、利率差异。

♦2、宏观的经济政策

♦3、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4、人们的心理预期。

♦5、信息的获取或捕捉

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论述题】

(一)原则:

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

●主动性:

根据中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

●可控性: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

●渐进性:

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二)主要内容

(一)1994年1月1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实现汇率并轨,牌价汇率与调剂汇率合并为单一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实行银行结汇与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

(3)在原有的外汇调剂市场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1994年,政府首次以进入外汇市场的形式进行干预,95年4月后汇率完全由市场生成。

(4)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改革和完善收、付汇核销管理。

(5)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资本项目下仍加以管制。

(6)取消外汇收支指令性计划,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对外汇和国际收支的宏观调控。

(二)2005年7月21日,完善汇率机制改革:

(1)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

(3)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处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三)2010年6月19日,重启汇率改革:

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1)确保汇率波动幅度可控,防止市场力量引起人民币汇率超调的可能性。

目前,中国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走近,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也影响了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

(2)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人民币汇率浮动有且于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不是针对与特定国家的双边贸易失衡问题。

(3)在人民币汇率管理和调节中要注意采取渐进方式,为企业结构调整留出相应的时间,使企业逐步消化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影响,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升级,保持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引导就业更多向服务业转移。

(4)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的监测和管理,防范热钱大规模流动给国内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

4.外汇交易:

概念、计算(书P92)

(1)即期外汇交易

指交易双方以当天外汇市场价格成交,并在当天或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交割手续的交易活动。

(“营业日”是指在实际交割双方的国家内银行都营业的日子)

(2)远期外汇交易

外汇买卖双方事先签订远期合约达成交易,在成交后第二个营业日之后的任意一个商定日期办理交割的外汇买卖。

(3)掉期外汇交易

指外汇交易者在买进或者卖出一种期限一定数额的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另一种期限、相同数额的同种货币的外汇交易

(4)外汇期货交易:

在有形的交易市场上,通过清算公司或经纪人,依据成交单位和交易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固定价格买卖远期外汇的一种交易。

或者说,是在约定的日期,按确定的汇率,用美元买卖确定数量的另一种货币的交易行为。

(5)外汇期权交易:

交易双方按照协定的汇价,就将来是否购买某种货币或是否出售某种货币的选择权,预先签订合约的交易行为。

或者说,外汇期权交易是合同买方付出保险费,获得以协定价格买卖某种约定数量的货币或放弃这种买卖权利,而合同的卖方获得保险费并承担汇价波动风险的交易

5.外汇风险

[一]、经济风险的防范

1、经营多样化(分散化原理)

2、财务多样化:

筹资方式和筹资地点

[二]、交易风险的管理

1、选择货币法:

(1)、交易中争取使用本币。

(2)、收汇使用硬币,付汇使用软币。

(3)、软硬货币搭配共同计价。

“软硬兼施”

(4)、使用欧元和特别提款权等“一篮子”

货币。

(5)、调整价格。

3、配对法

4、利用远期外汇市场保值措施:

掉期、套期、期权、期货等

5、提前或推后外汇支付

6、用货币保值条款保值:

(1)黄金保值条款

(2)外汇保值条款

7、投保货币风险保险

6.汇率理论(一般性了解,不考理论本身,运用一下基本原理)

(一)购买力平价(书P170)

1、理论基础:

――货币数量论,货币中性论,“一价定律”

2、基本思想:

――汇率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汇率的变化由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决定。

3、内容:

绝对购买力平价:

任何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等于它们的物价指数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

在一定的时期内,汇率的变动要与同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相对变动成比例。

(二)利率平价

1、理论基础:

――外汇市场上的套利实践,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2、基本思想:

――两国货币的利差,尤其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影响并决定了远期汇率与即若汇率的关系。

3、经济含义:

抛补利率平价: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差。

非抛补利率平价:

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第五章】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的概述和分类(一般性了解)

(1)含义

国际金融市场,是在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发展过程中,根据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体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进行各种国际金融交易活动的场所。

这些活动包括外汇、黄金和证券买卖,长、短期资金借贷,各种形式金融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等。

狭义是指短、中期资金借贷交易的场所。

(2)国际金融市场分类

1、资金市场(货币市场)

2、长期资本市场

3、外汇市场

4、黄金市场

5、保险市场:

2.欧洲货币市场:

产生与发展(怎么来的)

(一)形成

(1)冷战的产物

(2)英镑危机是契机

(3)欧洲国家为了减缓通胀的压力对非居民本币存款不仅不付利息,还倒收息,促使欧洲一些银行将瑞士法郎和马克存放于他国;

(4)美国外汇管制的推波助澜

(5)美国政府的放纵态度

(6)金融自由化的浪潮

(二)发展

(1)资金供应增加:

对外军事开支和资本输入,增加了美元的境外供应;

石油收入增加;

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各国商行将资金调整到ECM

派生存款增加

(2)资金需求增加:

工业企业资金需求增加

油价提高

发展中国家举债

外汇交易活跃

3.金融创新

(一)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1)  金融市场的创新;

(2)金融技术的创新;

(3)  金融产品的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原因

(1)金融创新的需求因素;

(2)金融创新的供给因素:

技术进步、外部压力、放松金融管制、金融创新本身。

(三)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

(1)证券化以及使银行信用和资本市场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的趋势;

(2)表外业务越来越重要;

(3)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

【第六章】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一)涵义:

它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既可指货币形态资金的国际间转移,也可以指生产要素(或实物资本)的国际间转移。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及种类:

直接投资流动、证券投资流动和其他投资流动

长期: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国际信贷

短期:

贸易融资、银行同业拆借、保值性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分析

1、资本供求:

资本的大量过剩和巨大需求,是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

(1)追求收益最大化:

(2)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3)低廉的原材料成本;

(4)低廉的运输成本;

(5)高关税税率等

2、利率与汇率;

3、经济政策;

4、风险防范

2.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一般性了解)

(1)规模不断扩大、投资流量增大、速度在波动中加快;

(2)资本结构改变、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此消彼长、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但间接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3)国际资本的流向表现出以美、欧、日三级双向互流为核心,同时向各自地区性外围扩散的特征;国际资本流向呈现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趋向、但各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别。

(4)国际资本流动内容更趋多样。

(5)跨国流动的巨额短期资本同实物经济相脱节,大大快于实物经济的变化,国际资本流动严重虚拟化,具有投机性、流动性强的特点,潜伏着很大的风险。

(6)投资行业分布发生变化:

70年代初由种植业和采掘业转向制造业、银行业、金融保险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转向信息产业

(7)跨国并购对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有减弱迹象

3.国际债务危机【重点掌握】

(一)特点:

1.规模巨大

2.卷入国家、涉及面之广是历史上罕见的

3.国际收支善恶化、国家外汇储备剧减

4.债务的地区和国家高度集中

5.债务结构不合理。

(二)成因:

1.外因:

(1)经济衰退,债务国出口不利

(2)石油涨价,进口费用过高

(3)实际利率过高

(4)不负责任的信贷政策

(5)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6)贸易条件恶化

2.内因:

(1)不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过分地追求经济高速增长

(2)未统筹安排外债的利用

(3)外债的使用效率不高

(4)过分依赖外债来发展国内的经济

(三)解决危机的措施:

1、债务的重新安排

(1)回购债务

(2)债务转换(债务--股权、出口、自然环境转换)

2、债务国政府进行国内经济调整

3、IMF给债务国发放新贷款,给危机解套

4.我国的利用外资和我国的资本外逃

(一)我国的利用外资

第一阶段:

萌芽试探阶段(1979年-1984年),主要特征是外资来源以港澳台为主,投资规模也偏小。

第二阶段:

初步投资阶段(1985年-1991年),外资来源仍以港澳台为主,但已有欧美日公司来华投资。

第三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

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标志,中国国内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

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居于主要地位。

第四阶段:

稳定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外商对华投资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我国的资本外逃

1.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外逃数额大,并且日益扩增。

3.资本大量外逃与外资大量流入并存

【第七章】国际货币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主要内容)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典型的通过国际合作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它以基金制为基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霸主地位。

其主要内容有:

1、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事项进行磋商。

2、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3、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4、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5、建立国际性的资金融通设施

(二)牙买加体系(1976年)

主要内容

1、浮动利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增加基金组织会员国缴纳基金份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