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748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docx

河洛文化概论讲义第十章汇总

第十章河洛地区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先秦科学技术

一、天文

天文观测,仍是东周时期科学活动的重要领域。

人们观察各种天象,特别关注日蚀、月蚀,并将有关观测情况记录于书中,如《春秋》、《天文星占》和《天文》等。

《春秋》中所记录的37次日蚀,其中30次被证明是可信的,可见当时的观测已有一定的水平。

人们观察天象,了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这是制定历法的知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在商、西周两代的基础上,有了较为进步的历法。

战国时期的历法,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为调整年与月日的差距,已采用十九年有七个闰月的置闰补差法。

特别此时已出现“月令”,可知人们已测知一年的节气,根据一年四季中又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可以“授时于民”,指导农业生产。

历法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

除天文学之外,数学、医学也有发展。

二、冶铁技术

周代河洛地区的冶金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

在周初,人们在冶铜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冶铁术,到了战国时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河洛地区用铁铸造的兵器,如剑、戟和矛等锋利无比,居全国之冠。

《太康地理记》曰:

“天下之剑戟以韩国为众:

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

”这些剑戟大多在古西平,即今西平县至舞阳一带生产。

今在河南的西平、新郑和登封等地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冶铁遗址。

周代河洛地区的冶铁技术,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可概括为下列几项:

(1)此时已有专门的熔铁炉和圆形脱炭炉。

从西平越庄的炼炉炉壁内腔看,当时已懂得用羼炭粉的墨色耐火材料。

(2)已发现鼓风管和鼓风管支柱,说明鼓风机械的进步。

(3)铁器铸造虽仍然采用泥模范,但创造了一种高效率的翻范技术,并且使铸范互制的技术进一步发展,提高铸造工效。

(4)不仅铸造了农具、兵器、工具等铁器,还铸造了可锻造的条材、板材等铁材料,证明锻造技术已有一定水平。

(5)熔炼出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球墨可锻铸铁。

正是有了这些较先进的技术基础,促进了河洛地区冶铁业的发展。

第二节秦汉科学技术

秦汉时期,河南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亦取得突出成就。

一、天文学

秦汉史籍中留下了丰富的天象记录,出现了浑天仪和日晷仪等天文观测仪器。

天文观测的进步,为创立较科学的历法奠定了基础。

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张苍,在西汉初曾提倡采用“颛顼历”,“著书十八篇,言阴阳律历事”。

汉武帝以后又改为以正月为岁首的“太初历”,并且按气候冷暖插置闰月,有利于确定二十四节气和指导农业生产。

“太初历”比“颛顼历”科学,并成为后世历法的基础。

洛阳一座西汉墓的主室顶脊绘有12幅天象图,从第1至12幅依次为太阳、小熊星座、御夫星座、猎户星座、小马星座、三角星座、天兔星座、月亮和宝瓶星座、河鼓星座(牵牛)、天鹅星座、天秤星座、大熊星座(大北斗)、白羊星座。

它“可说是现下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幅星象图,提供了我国天文史上的重要资料”。

这些星座的分布与位置除了反映作者的天文知识外,整个天象图又可能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以太阳为首的六幅为白昼6个时辰,以月亮为首的六幅为黑夜6个时辰。

到西汉时十二时辰已为庶民百姓所习用。

东汉都城洛阳城南,有一座灵台,就是当时的国家天文台,专为观察天文现象而建。

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南阳市北)人。

他“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他精通天文学,著有研究天体的书,名曰《灵宪》。

该书解释天地起源与天体演化的一些问题,记载了众多星座和彗星的数量,讲述了种种天体现象,正确说明了日食、月食的成因。

他主张浑天说,断言天与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地在内,犹如蛋壳包裹蛋黄一样,天地都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在当时普遍流行所谓天圆地方的“盖天说”的情况下,他通过天体观测和研究,提出浑天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他还发明了浑天仪、候风仪、地动仪三种著名的仪器。

浑天仪,实际上是用铜铸成的天体仪,在球面上刻有黄道、赤道、南极、北极和二十八宿等诸多星座。

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可借助漏壶滴水的水力作用使之缓慢且有规律地转动,每天回转一周,与地球自转一样。

人们在屋内观察浑天仪的浑象(球面所刻的星宿运行景象),同人们在野外观察星空的景象相吻合。

张衡又著《浑天仪图注》,说明浑天仪的制造机理和使用方法,使这种仪器得以传世和运用。

故蔡邕曰:

“言天体者有三家:

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唯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台铜仪,则其法也。

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台测量地震的仪器。

它以精铜制成,圆径约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

器中有都柱,连动八方机关。

器外有八龙表示八方,龙首朝下,口含铜丸,下面与龙首对应铸有八蟾蜍,张口待接龙口铜丸。

遇有地震,器一方龙口吐出铜丸,而对应蟾蜍口衔之,其时金声激扬,监守仪器者闻声前往观看。

由于只有地震震源方向金龙吐丸,其余七龙口不动,一望便知何方地震。

这种地动仪,测定地震很准确,“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如有一次地动仪龙吐铜丸,当时的人们没有地震感觉。

数日后陇西的驿使来报当地有地震。

从洛阳到陇西有千里之遥,地动仪能测得如此准确,证明它是古代先进的高效地震探测仪。

宗绀,蒙县(今商丘东北)人,善星历。

他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正月十二日上书,言本月十六日当有月食。

至期果如所言,人们不得不叹服其高明。

到东汉末年,刘洪总结了当时天文观测成果,发现了月球每天运行的速度不尽相同,这个因素直接影响日食、月食推算的准确性,因而他在编造《乾象历》之后,又编了一张月亮运行速度表。

后世的历法在其基础上得以不断改进和提高。

二、医学

中国用草药治病,始于距今约8000年前的炎帝神农氏时代。

到了东汉时代方建立起一套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中医医学体系。

在这个方面,张仲景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州市东)人,曾任长沙太守。

他少年喜医,学医于张伯祖。

入仕后,为官又行医,对医道有精深的研究。

他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广泛收集验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行医经验,写成中医名著《伤寒杂病论》16卷。

西晋时王叔和将它改编为《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

张仲景的卓越贡献,主要在对伤寒和杂证的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他创立了辨证诊断法,即把病患先分为阴症或阳《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书影症,然后再一一辨明病症的表里、虚实、寒热。

后世中医学的“八纲”,即由张仲景奠定了基础。

在治疗方面,他概括了前人的各种治疗方法,根据所辨明的病症性质,分别采用发汗、吐排、泻下和中药疗法进行治疗。

他治伤寒病的麻黄汤和桂圆汤等汤药,举世闻名。

由于他辨症施治,对症下药,大多能药到病除,遂被称为“神医”,而中医界将其尊为“医圣”。

后世有评论说:

“仲景药为万世法,号群方之祖,治杂病若神。

后为医者,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

……仲景诸方,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

三、冶金技术

冶铁炼钢,铸造生产工具,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汉代的冶金术已有长足的进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河南境内至今发现有18处官营冶铁作坊,而且规模较大。

冶金术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从郑州古荥镇冶铁遗址的1号高炉的有效容积达50立方米左右,一炉日产量可达0.5吨—1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炉。

为增加铁的产量,不仅增加炉的容积,而且增大鼓风量、掌握铁矿石粉碎的均匀粒度、较早使用石灰石作熔剂等多项技术综合使用。

(2)冶铁的鼓风机械,除了以人力为动力的“人排”和使用畜力的“马排”外,又发明了以水为动力的“水排”。

因此,能给冶铁炉长时间提供较大的助燃风力,加快冶炼速度并提高产量。

(3)已能把生铁柔化处理成韧性铸铁,亦称可锻铸铁或展性铸铁,此项技术关键是对铸铁进行柔化处理。

柔化处理时有石墨析出的成为韧性铸铁;以碳气化为主,基本不出石墨的就成为表层具有钢的金属组织,而内部仍为生铁的不彻底的铸铁脱碳钢。

这两种工艺在汉代已经成熟。

这些工艺的掌握,使汉代工匠还能够将铸铁脱碳成钢和将生铁炒炼成钢。

其技术是:

因为没有温度高达1500℃的熔炉,只能采用将白口铁在氧化条件下退火使外层脱碳,如此反复多次,由表及里即得不完全的铸铁脱碳钢。

把生铁炒炼成钢,其技术特点是:

将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升温至半熔融状态,使碳含量降低,再出炉锻打,使组织致密即成为钢材。

(4)汉代铸铁已经普遍使用“叠铸”的先进工艺。

叠铸技术始于战国,到了东汉已经成熟。

所谓叠铸,就是把许多范片或范块层层叠合,用统一的直浇口,一次浇出多个铸件。

东汉时,所使用的范有泥范和金属范两种,而以前一种为多。

在温县烘范窑便出土以车马器为主的各种叠铸范500多套,计有16类36种规格,其中有轴承、方承、六角承、车销、圆环、带扣、衔、钩等多种。

使用叠铸,可使产量提高。

为了使铁液浇注时均匀和流畅,使用泥范已懂得预热。

范的设计与制作又较为科学,如泥范的范腔隔层很薄,金属范均以斗合线为基准,扣合严密,铸件精度高。

在河洛地区发现的这些冶金工艺技术,代表着汉代全国最高的冶金工艺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科学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曹魏、西晋和北魏的都城洛阳,聚集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京畿及其附近地区的科学技术在全国最为发达,在天文历法、医学、农业技术、冶铸与机械制造方面成就尤为显著。

一、天文历法

魏晋时期,在洛阳的朝官中,设有太史令,负责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曹魏初期,首先采用太史令高堂隆和太史丞韩翊编定的《黄初历》。

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年),又将杨伟制作的《景初历》颁行于世。

杨伟自称其历“法数则约要,施用则近密,治之则省功,学之则易知。

……究极精微,尽术数之极者,皆未如臣如此之妙也。

他已知黄道的交点每年有变动,交食的发生不一定非在交点不可,月朔在交点附近,也可以发生日食,月望在交点附近,也可以发生月食。

于是定出交会迟速的差,如同现在所说的“食限”。

他又提出推算交食亏始方位角和食分多少的方法,都是以前的历法所没有的。

这个历法使用了250年之久。

西晋初年,将《景初历》改名为《泰始历》。

不久杜预先后编订《二元乾度历》和《春秋长历》,刘子骏和李修等人又相继编订《三正历》和《乾度历》,历法的研究使历书的准确性更高。

北魏宣武帝时,颁行《景明历》。

当时还有张洪、龙祥、李业兴等三家历。

其后祖莹等人又对历法进行研究,参合卢道虔、卫洪显、胡荣、道融、樊仲尊、张僧豫六家新历共成一历,名叫《神龟壬子元历》,简称《神龟历》。

不久又更名为《正光历》,均颁行于孝明帝时。

西晋太史令陈卓在“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的基础上重新考订,制成了当时最为精密的星图。

这是一幅圆形盖天式星图,共收有1464颗星,长期为后人所沿用。

在洛阳市孟津县前海资村西南的北魏江阳王元叉墓室顶部,有一幅保存完好的天象图。

图中银河横贯南北,波纹呈现淡蓝色,清晰细致,绘有星辰300余颗,星点大小相差不多,亮相之间有边线。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现中时代较早、幅度较大、星数较多的一幅“天象图”,它反映了北魏天象观测的成果,是研究古代天文学的珍贵资料。

西晋时颍川(今河南许昌东)人荀勖在律学方面富有成就。

他制成了发音准确的“新律笛”12枚,以调律吕,正雅乐。

又用田野出土的周代玉尺“校正所治钟鼓金石丝竹”,使之更为精确。

他计算出了相当准确的管口校正数,并发现了确定各笛长度和笛上各个按孔的距离的规律。

指出管口校正数,相当于笛管上一个音律的长度与另一个较高四律的音律长度的差数,亦即是律管上某一律孔的长度与其气柱长度的差数。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音律的成就,也是对世界音乐声学的重大贡献。

西晋人张华所著《博物志》记载了静电现象。

说:

“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

二、医学

西晋时在洛阳担任太医的王熙,字叔和,将东汉末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加以整理,分为《伤寒论》10卷22篇,《金匮要略》6卷25篇。

前者主要讲急性传染病,后者述内、外及妇科杂病的诊治和方药,使之得以流传于世。

此外,他还编撰出中国第一部系统全面的脉学专著——《脉经》,共分10卷98篇。

脉诊包括切脉、把脉和候脉,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改进了切脉方法,总结出24种脉象,并注意到脉象、症候和治疗的结合,对于临床实践很适用。

这部书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以至欧洲,为世界医学做出了贡献。

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人皇甫谧,隐居于新安(今河南渑池),“躬自稼穑,带经而农”,在药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他以前,中国的针灸学尚停留在“各承家技”的阶段,对于针灸的部位、配方和疗效的认识互有异同。

皇甫谧根据自己犯风痹症的状况和治疗的经验,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反复论证,撰写了《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

从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在“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去叙述针灸的部位和疗效,把生理解剖、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相关内容系统化和规范化,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针灸操作手法和各种注意事项,是中国古代针灸的集成和总结,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北魏迁都洛阳后,阳平(今河北大名)人李修领太医令。

他医术高明,擅长针灸,其子李天授亦承父业。

徐塞及其兄徐文伯亦善医药,开具药方,多有效验,常为孝文帝及冯昭仪看病。

阳平人王显奉宣帝诏令撰药方35卷,颁布天下。

河南(今洛阳)人阴贞,亦以医术扬名。

东魏北齐时河内(今沁阳)人张子信、马嗣明也以医术知名。

洛阳龙门石窟中有北齐武平六年(575年)六月刻凿的“药方洞”,洞壁刻着140个验之有效的药方。

其中药物治疗117方,针灸法23方。

涉及内、外、妇、小儿、五官、针灸等科,所用药物120种,制剂方法有丸、散、膏、汤,用法有内服、外洗、熏、敷等,反映了北朝医学所达到的较高水平。

三、农业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比汉代有新的提高。

北朝时益都(今山东青州)人贾思勰利用游宦的条件,考察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许多地方。

他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经验,反映了司、豫、兖、冀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技著作。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注意到天时、地利和人力的统一,认识到春、夏、秋、冬四时的天气变化,土壤有肥、瘠、寒、温的区别,只有顺天时,量地利,尽人力,方能有好的收成。

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当时的农民已经懂得选种、播种、耕耘、除草、轮种、套种、保墒、施肥、曝根、防冻及裁植、嫁接等技术,注意耕作时土壤燥湿和耙耢的保墒作用,作物的轮裁和休耕,施肥要用熟粪及绿肥,种子要纯净,播种看雨墒,疏密得宜等;在家禽饲养方面,也懂得选种、阉割、杂交等项技术。

四、冶铸与机械制造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洛地区的金属冶铸技术又有新的突破。

汉魏之际,曹操曾令有司制造“百辟刀”,魏文帝曹丕也曾造“百辟宝剑长四尺二寸……名曰飞景”,又造百辟宝刀名灵宝、含章、素质,百辟匕首名清刚、扬文。

这些刀、剑、匕首均以钢制成,极其坚硬、锋利。

魏晋之际,锻制铁器技术已经普及。

“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曾在家中槐树下锻铁,向秀为之执排鼓风。

西晋十六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百炼钢”。

这种钢经过高温处理,使碳渗入铁的表面,增加熟铁的含炭成分,烧至一定火候,再拿出锤打。

这样烧了打、打了烧,反复多次,就成了“百炼钢”。

西晋后期,刘繣(hua)是一位制刀能手。

他造的百炼钢刀,能将捆成一束的13根稻芒一挥而两断。

北齐相州牵口(今浚县)制造的钢刀锋利无比。

东魏北齐时人綦母怀文能“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

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

就是以熟铁作刀背,用钢作刀刃。

这种刀不易折断,切割时又锋利。

用牲口的尿液和油脂作淬火剂,冷却速度不同,可以得到用途不同的好钢。

这是一种新的炼钢方法,它把生铁作为渗碳剂,由于生铁熔化后温度很高,可以加快向熟铁中渗碳的速度,缩短冶炼时间。

熟铁由于碳的渗入而成为钢,生铁也因脱碳而成为钢,从而增加了钢产量。

这种炼钢方法称做“灌钢”或“团钢”,一直沿用至今。

曹魏时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马钧在洛阳的朝廷中任给事中。

他“巧思绝世”,创造发明颇多。

当时有人向魏明帝进献了一组制作佳美的木偶,但不能做动作。

马钧奉命进行改造。

他“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就是以水力冲击木轮为动力,上装一小戏台,台上的木偶与水轮相连接。

水轮受水力而旋转,木偶由机关的带动而表演各种动作,这就是“水傀儡”或“水转百戏”。

马钧在洛阳的住宅附近有一块高坡地,可以作园圃,但缺水灌溉。

他制造了一架用于灌溉的水车,它像一串带链的唧筒,“灌水自覆,更入更出”,能连续不断地将河水提上来,这种水车被称为“龙骨水车”或“翻车”,迅速在农村推广开来。

汉代已经有50综50蹑或60综60蹑的织绫机,马钧认为这种旧织机“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结果操作更为简便,功效明显提高。

马钧还研制出一架转轮式连续抛石机。

它有一个能够绕轴转动的大木轮,轮缘周围依次挂着几十个石块,木轮旋转速度逐渐加大,使石块连续飞抛出去,以攻击敌军营垒。

他还奉命制成“指南车”,于是“天下服其巧”。

汉代的粮食加工,已使用畜力。

到了魏晋之际,刘景宣发明了“连转磨”,它“奇巧特异,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

西晋时杜预发明了“连机水碓”,利用水力带动许多个石碓同时舂米,其动力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安装在溪流、江河边。

北魏时崔亮以为水碾水磨“有济时用,遂教民为碾”。

他奏请在洛阳张方桥东堰谷水,“造水碾磨数十区,其利十倍,国用便之”。

第四节隋唐科学技术

隋唐时期,河洛地区的天文学、历算学、医学都有新的发展,冶金、制陶、建筑、印刷技术也有长足进步。

一、天文历算

隋唐时河洛地区的天文、历法和算学都有很大的进步。

新野人庾季才及其子庾质是隋代有名的星历学家,唐代僧一行在天文学方面成就卓著。

僧一行,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著名的天文学家、历法学家和高僧。

他是开国名臣张公瑾的重孙,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精通天文、数学、历象、阴阳五行之术。

20岁时入嵩山少林寺为僧。

开元年间,应征入京,主持天文学方面的事务和修订新历法。

僧一行与梁令瓒合作,制造了测量天球黄道坐标的黄道游仪,并以此测出了二十八宿距天球北极的度数,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化的现象,比英国人哈雷发现恒星移动几乎早千年。

开元十三年(725年),他再度与梁令瓒携手制成了以漏水转动的浑天铜仪,仪器外的两轮上缀有日月,转动周期同日月转动和会合的实际日期基本相同。

铜仪上的两个木人,一个每刻一击鼓,一个每时辰一撞钟,这是世界上较为完善的最早的机械自动计时器,也称机械天文钟。

他还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

开元十二年至十三年,他从中亚的铁勒到中国南端的交州,测量北极高度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时太阳在南方的日影高度。

纠正了前人“南北地隔千里,影长差一寸”的臆断之词,第一次测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他在历法方面的成就是花费六七年时间修订《大衍历》。

开元十七年《大衍历》颁行天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唐代大臣张说与陈玄景撰写了《大衍历议》凡13条,从理论上阐明《大衍历》。

其中第二条“中气议”,对以往历法岁时的变化过程及原因作了详细说明,指出自春秋时代到开元十二年以来,史籍载冬夏至31事,傅仁的《戊寅元历》得16,《麟德历》为23,《大衍历》为24。

从岁时、朔策、润余诸参数的精确度看,《大衍历》略高一筹。

又指出了《大衍历》测定朔的方法,比其他历法准确。

《大衍历》总结了以往对岁差与日行迟疾认识的发展过程,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二、医学

隋唐时期,河洛地区出现了三位医学家,即甄权、甄立言、孟诜。

甄权,颍川扶沟(今属河南)人。

称疾辞官,专门从医,在针灸上术道颇深。

隋鲁州刺史库狄钦“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

权谓曰:

‘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以射矣。

’针其肩隅一穴”。

库刺史“应时即射”。

他总结医术,著有《脉经》、《针方》、《明堂人行图》各1卷及《针经钞》3卷,《古今录验方》50卷。

甄立言,与甄权是亲兄弟,医术高超,曾治愈不少疑难病。

御史大夫杜淹患风毒发肿,“立言视之。

奏曰:

‘从今更十一日午时,必死。

’果如其言”。

尼明律,年60余,患心腹“鼓胀”20年,甄立言为之诊脉,指出其腹内有虫。

令服雄黄驱毒,其病立愈。

除治病外,他还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医学著作《本草音义》7卷,《古今录验方》50卷及《本草要术》、《本草药性》等。

孟诜,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

唐中宗时弃官归隐,致力于医药研究,曾师事医学家孙思邈,撰有《食疗本草》3卷。

他还撰有《必效方》3卷、《补养方》3卷及《外台秘要》、《医心方》、《证类本草》等书。

他的《食疗本草》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疗法专著,收集可食植物200种,并分析食性,论述功用,阐释禁忌,鉴别异同,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

三、金属冶铸与陶瓷烧造技术

唐代,冶金技术较之前代大幅度提高,钢铁和有色金属的冶铸很发达。

武则天时在洛阳铸造“天枢”及九鼎。

延载元年(694年)八月,武则天用铜、铁铸造天枢,立于端门之外。

高35米,径4米。

它有八面,径各约1.7米,下为周长约57米、高7米的“冶铁象山为趾”的趾山,下有铁制蟠龙、麒麟萦绕,上为承露云盘,径10米,四龙直立捧火珠,高约3.3米。

九鼎是神功元年(697年)武则天命人用铜、铁铸成。

神都(豫州)鼎,高6米,可容1800石;其他八州鼎,各高约4.7米,可容1200石。

九鼎共用铜280356公斤。

铸造如此高大的器物,显示了当时的冶铸技术之高超。

洛阳出土唐代铜镜数量众多,反映了铸造工艺的进步。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陶瓷生产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不仅生产规模大,且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风格也迥异于以往,为宋元以后陶瓷业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河南地区陶瓷生产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如隋代安阳的青瓷、唐代洛阳的唐三彩、五代河南的柴窑瓷器都极具有代表性。

洛阳唐三彩,是唐代独创的低温釉陶,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制法是以白黏土作胎,外施低温釉,釉中以铜、铁、钴、锰等金属作着色剂,用铅作助熔剂,平涂或点垛组合使用,在大约800摄氏度下煅烧而成。

铅由于熔点低首先熔化,其他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在熔化的铅中浸润、扩散,呈现出绿、蓝、黄、白、褐等多种色彩交会而成的缕缕丝丝、飘忽不定的图案。

洛阳唐三彩颜色的种类,以釉中着色金属的多少、烧制时氧化及还原的不同而定。

它的突出特点是胎质坚实洁白,釉色艳丽,装饰繁缛,光彩夺目。

在巩义黄冶发现了唐三彩窑址。

五代宫廷加强了对瓷器生产的管理,出现了秘色窑瓷和柴窑瓷。

秘色窑瓷器是青瓷。

柴窑是后周显德初年建立的瓷窑,窑址在郑州。

明末谷应泰《博物要览》说:

“昔人论柴窑曰: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柴窑瓷器以青色为主,还有虾青、豆青等色。

釉极薄,有“薄如纸”赞语,光润明洁。

瓷胎致密,扣之作金石声。

宫廷的需要对瓷器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瓷器制造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宋瓷的繁荣,柴、秘二窑实开其端。

四、园林与建筑技术

(一)洛阳的西苑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于东都洛阳宫城之西建西苑(通称会通苑),依伊、洛、瀍、涧四水之利,傍邙山之势,周围200千米,是美丽的皇家园林。

苑内沿龙麟渠建16所宫院,征集了各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苑中有海,方圆10余里,有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出水面百余尺。

山上有台观殿阁,穷极华丽。

西苑的建筑,极具科学性、艺术性。

唐代在隋西苑基础上兴建禁苑,又称东都苑或神都苑,规模虽有所缩小,但仍然危楼跨水、高阁依云,艺术性堪与隋西苑媲美。

王维游洛阳皇家园林时,曾感慨“上阳华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曾读列王仙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

(二)佛塔建筑

隋唐五代时期,河南各地的佛塔建筑很多,其中以登封的净藏寺塔、法王寺塔、永泰寺塔及汝州风穴寺七祖塔最为出名,最具代表性。

净藏寺师塔、法王寺塔、永泰寺塔都是登封现存的唐代砖塔。

净藏禅师塔是唐代高僧净藏禅师的墓塔,单层重檐,塔身建在须弥座高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