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评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502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测评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阶段测评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阶段测评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阶段测评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阶段测评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阶段测评4.docx

《阶段测评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测评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阶段测评4.docx

阶段测评4

阶段测评(四)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图,完成1~3题。

1.国家在三江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

[解析] 三江平原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发展粮食生产的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

[答案] A

2.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D.排水

[解析] 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区,在土地利用上,沼泽地水分过多,因此开垦时应先排水。

[答案] D

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

A.天然林B.水源林

C.湿地D.草地

[解析]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在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在此地停止开垦荒地。

[答案] C

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图,回答4~6题。

4.该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最主要原因是(  )

A.有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水热条件优越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解析]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答案] D

5.关于图中A、B两省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A、B两省尽管荒地、沼泽面积广大,但也不应该大规模开垦为耕地了;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两省的干旱对农业发展影响不大;保护当地环境必须采取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措施。

[答案] B

6.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 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水稻生产不能进行机械化作业,且机械化作业也不会提高其大米质量。

[答案] C

(2011年泉州高二检测)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

C.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

D.有肥沃的黑土

[解析] 珠三角地区“桑基”农业是因洼涝治洼涝的结果。

[答案] A

8.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  )

A.农区牧业基地B.商品棉生产基地

C.商品粮生产基地D.出口创汇农业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经济发达,交通便捷,因此,其农业的发展方向应为出口创汇农业。

[答案] D

读图,完成9~10题。

9.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的最大产地

B.因为冬季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作物播种非常不利

C.夏季热量较充足,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热量

D.该地森林覆盖率较高,无需营造人工林

[解析] 图示地区为东北地区中北部,以春小麦为主;春季时冻土融化;由于森林资源锐减,故需要营造人工林。

[答案] C

10.该地沼泽地自北向南数量减少,最重要的原因是(  )

A.自北向南地形由洼地变为岗地

B.气温自北向南升高

C.人类改造沼泽地的活动自南向北开始

D.自北向南降水量逐渐减少

[解析] 由北向南,气温升高,故蒸发量增大,沼泽地减少。

[答案] B

(2011年深圳学业水平模拟)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据此完成11~12题。

1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1990年,其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二阶段为1990年以后,其主导产业升级换代为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 A

1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在(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乡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突显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答案] C

进一步发展东北农业经济,搞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是关键。

据此完成13~14题。

13.东北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

A.增产粮食B.保护环境

C.提高经济效益D.实现农业现代化

[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东北农业基地“综合开发”的问题。

综合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 C

14.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  )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畜牧业

C.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

D.发挥原料充足的优势,加强大豆榨油业和甜菜制糖业

[解析] A选项显然不正确;B选项中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提到“大牧场畜牧业”,其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有大面积的草场,而东北是农林基地,如果将林地改为草地或耕地,大面积种植牧草的话,就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也违背了农业生产“以最少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原则,因而也不正确;C选项中在农业区搞农产品加工,其经济效益比单一的初级产品的生产要好得多,故C选项也不正确。

D选项则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益行为,因而值得提倡推广。

[答案] D

15.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地区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近郊区迁移,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象

D.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解析] 珠江三角洲地区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城中村”现象较普遍。

[答案] C

下图为中国与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16~17题。

16.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 东北地区纬度偏高,热量相对不足,生长期短;美国玉米带跨纬度范围更大,人口较为稠密。

两地皆处于平原为主的地形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答案] D

17.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解析] 美国玉米带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力从业数较少,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答案] C

18.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不能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基地(  )

A.商品粮B.林业

C.畜牧业D.商品棉

[解析] 棉花种植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灌溉水源,东北地区纬度较高,不能满足其光照要求。

[答案] D

19.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以上各项因素改造难度相同

[解析] 一个地区的气候由其所处纬度、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人类活动难以对其进行改造。

[答案] C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

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回答20~22题。

20.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

[解析]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由于人口、工业的过度集中,城市化问题十分突出,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浦东新区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首先是减轻上海老城区人口、工业的压力,同时为上海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发展空间。

[答案] D

21.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交通不便B.自然资源少

C.耕地资源少D.人口众多

[解析] 成渝实验区位于四川盆地,虽然盆地内部各地区之间交通联系还比较方便,但成渝实验区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只有有限的几条铁路、水路和公路,不够畅通,因此,交通不便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答案] A

22.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有京广铁路贯通南北,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交通便利,同时地处江汉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基础雄厚,科技水平较高。

[答案] C

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图”。

回答23~25题。

23.图中区域是(  )

A.长江三角洲B.黄河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D.海河三角洲

24.图中A城市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由1984年的24.3%迅速下降到9.2%,主要原因有(  )

①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②工厂转移到深圳等地 ③政府限制原料的出口 ④工业生产持续衰退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5.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区扩散,原因有(  )

①劳动力丰富②地价低廉

③多侨乡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A.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

[解析] 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由图中地区轮廓可判断A城市为香港,其工业所占GDP的比重下降,是由于临近我国改革开放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地价低廉及优惠的国家政策吸引,工厂向北转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也使工业所占GDP的比重下降。

[答案] 23.C 24.A 25.C

二、综合题(50分)

26.(14分)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

(1)甲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乙基地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

(3)简述甲基地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4)甲、乙两大商品粮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_______商品粮基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甲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冬小麦;乙地为我国东北平原,主要有甜菜、大豆、亚麻等经济作物。

(2)题,与乙基地相比,甲基地纬度低,水热条件充足,劳动力充足。

第(3)题,甲基地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由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等原因导致湖面萎缩,洪涝灾害多发。

第(4)题,乙基地由于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宜农荒地多,随着科技的发展,潜力更大。

[答案] 

(1)水稻 冬小麦 甜菜 大豆

(2)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

(3)问题:

水土流失;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较多。

措施: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

(4)乙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供开垦(而甲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多;城市、工交建设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减少;目前单产已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

27.(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玉米也疯狂。

以美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主要包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拉动了世界玉米的价格飙升。

中美两国是世界玉米最主要的生产大国。

200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47亿吨,美国玉米产量为3.3804亿吨(占全球玉米产量的43.67%)。

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年度玉米剩余量预计将达到1.1875亿吨。

材料二 图甲、乙是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指示玉米带)。

材料三 下图是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1)对比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指出影响玉米分布的自然区位因素。

(2)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于美国,但总产量不如美国。

造成此生产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

C.水源条件D.机械化水平

(3)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可以发现两国的玉米带都分布于平原地区,且气候条件优越。

(2)题,影响中美两国玉米生产差异的区位因素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

第(3)题,影响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有玉米生产和能源的供求关系以及相应的技术保障。

[答案] 

(1)地形区位:

都分布在广阔的平原上;气候区位:

都分布在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2)D

(3)玉米生产过剩,库存大量增加;能源危机产生;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水平的提高。

28.(10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印刷工业生产能力已超过美国东北部。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印刷工业和造纸工业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丰富的造纸原料主要有________,可实现农产品和加工业的废物利用。

(3)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早建立经济特区的地方,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结合印刷业的产业特点分析。

(2)题,主要原料是农作物秸秆及制糖厂的废物——甘蔗渣。

第(3)题,从位置、交通、农业基础、政策、历史条件、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经济发展快,市场需求大;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交通便利;造纸原料丰富

(2)农作物秸秆、甘蔗渣

(3)离港澳地区近,离东南亚地区近;交通便利;历史因素(侨乡);农业发达;政策条件好;劳动力廉价。

29.(10分)(2011年山东济宁模拟)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

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项即可)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

试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东省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

(2)题较为简单,仔细阅读材料和图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污染问题。

第(4)题,对该观点既可肯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若肯定,可从水果的消费市场来考虑;若否定,可从水果种植的用地方面来考虑。

[答案] 

(1)工业产值增加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增加

(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任答两项)

(4)有利。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的需求增加,带来广阔市场。

(或不利。

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树种植面积减少)(合理即可)

30.(10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凭借自身的优越条件迅速崛起,经济增长迅猛,城市化速度快,大中小城市数目多,被称为世界“第六大城市圈”。

其中,上海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 下图为“上海及其外部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在空间范围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区域由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京、南通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14个地级以上城市构成。

区域面积达99610平方千米。

加上72个县、市、1000多个建制镇在内,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内部已形成了完整的城镇空间结构体系。

这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上海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关联。

阅读以上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之所以与周围城市的经济关联密切,与________因素的决定性作用有关。

(2)上海带动其外部城市发展所依赖的重要空间渠道有三条:

一是向南沿________扩展;二是向西沿________扩展;三是向北沿________扩展。

(3)在这些城镇与上海的经济交往中,它们从上海引进的经济要素有哪些?

从上海引进的第二产业部门大多属于哪种类型?

(4)(多选)下列工业部门中,可能属于上海向外转移的是________。

A.包装材料生产

B.汽车零部件厂

C.精细化工和高档纺织品

D.造船厂

(5)通过阅读材料和完成的上述要求,你认为该案例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解析]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通过便利的水陆交通密切联系周边城市,通过向周边城市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企业,从而带动周边地区城市的发展。

[答案] 

(1)交通

(2)沪杭线 长江 京沪线(或京杭运河)

(3)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4)AB

(5)借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验,建立城镇之间的快速联系渠道;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发挥其在区域中的带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