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ABS系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365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ABS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八章ABS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八章ABS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八章ABS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八章ABS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ABS系统.docx

《第八章ABS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ABS系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ABS系统.docx

第八章ABS系统

第八章ABS系统

ABS系统的引入使制动过程中车轮处于非抱死状态,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制动过程中后轮抱死而导致的车辆侧滑甩尾,大大提高制动过程的方向稳定性,同时可以防止前轮抱死而丧失转向能力,提高汽车躲避车辆前方障碍物的操纵性和弯道制动时的轨迹保持能力,而且最终的制动距离,往往要比同类车型不带防抱死系统的车辆的制动距离要短,因而ABS系统是一种有效的车辆安全装置。

ABS系统并不是一种自动的制动系统,而是与司机、车辆构成的一种交互式的制动系统。

也就是说只有司机的正确使用,ABS才能发挥作用。

ABS系统本身不能补偿不安全的驾驶习惯,但它可以使司机集中精力去操纵车辆。

ABS的使用要求司机在应急制动时要改变以往的驾驶习惯,即要最大限度地踩制动踏板并在制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住这种踏板力;与此同时要进行相应的转向操纵,躲避前方障碍物,但要避免过转向操纵。

ABS的正确使用要求一定的培训,也要求司机逐步地去适应它,对以往的驾驶习惯稍作改变。

ABS系统在任何路面上应急制动只要求特定的制动操纵(将制动踏板一次踩到底),而不需要顾忌车轮抱死问题,这样可以在心理上减轻司机的疲劳。

但司机必须保持谨慎的驾驶习惯,不能因为装有ABS而降低安全意识,这样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注意:

ABS装置仅仅是一种辅助系统,并不能代替司机的安全驾驶习惯。

ABS系统控制循环:

在某车轮抱死时,相应车轮的制动压力将被降低;制动压力的降低,车轮重新恢复速度,当车轮恢复加速度超过一临界值时,制动压力将保持恒定;对应不同附着系数的路面,采取增压控制或者保压控制。

控制循环是在电子控制单元(ECU)、车辆、路面所组成的系统中进行。

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约进行数次控制循环;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如冰面)循环次数可能减少,但控制压力的过程会增加。

 

第一节ABS系统简介

ABS(Anti-lockbrakingsystem)是一个在制动期间监视和控制车辆速度的电子控制系统。

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是在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从而使车辆在全制动下侧向附着力也能得到有效利用,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调节的最佳效果。

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地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

ABS通过常规制动系统起作用,可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ABS系统的优点:

1.在紧急制动时保持了车辆方向的可操纵性。

2.缩短了和优化了制动距离。

在低附着路面上,制动距离缩短20%;在正常路面上,保持了最优的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即最佳制动距离。

3.减少了交通事故。

4.减轻了司机精神负担。

5.减少了轮胎磨损和维修费用。

ABS的基本配置:

二通道:

2S/2M(2个传感器和2个电磁阀)

二通道:

4S/2M(4个传感器和2个电磁阀)

四通道:

4S/4M(4个传感器和4个电磁阀)

六通道:

6S/6M(6个传感器和6个电磁阀)

八通道:

8S/8M(8个传感器和8个电磁阀)

 

第二节ABS组成、技术指标及安装要求

ABS系统部件安装的质量对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显著,因此安装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以下部件的安装工艺及技术要求,坚决不允许随意操作。

由于安装条件不具备或操作不当造成ABS系统部件损坏的我公司概不更换。

ABS组成:

ECU控制盒、电磁阀、传感器、齿圈、支架、钢衬套、弹性衬套、ABS报警灯、线束及连接插件。

(一)控制盒(ECU)的技术指标及安装要求:

控制盒(ECU)是整个ABS系统的控制核心。

它运算处理车轮的转动状态,并发出控制指令。

因此,它的工作是否可靠性对ABS系统性能有直接影响。

1、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

24±6VDc,最大可承

受瞬间电压40VDC/10ms。

温度范围:

-40℃~+85℃。

耐振能力:

>5g。

2、控制盒的安装要求:

a.ECU安装在密封盒内,以保证

ECU内部工作正常同时防止各

种液体的浸入;

b.应当远离强磁场和较强的热源;

c.安装时接插件应接插方便,同时考虑与线束连接的顺畅,以及拆卸和维护的方便。

d.选好位置后用M8×35mm的螺栓紧固在支架或有刚度构件上;

e.严禁用自攻螺丝固定在无刚度的构件上;

f.固定控制盒时应用平垫片和弹簧垫圈。

g.严禁水平安装。

(二)电磁阀的技术指标及安装要求:

它是ABS系统的执行机构,接收电子控制单元(ECU)

的控制指令,控制制动压力的增加、保持和减少。

电磁阀

有三个口,1口接制动阀出气口,2口接制动气室进气口,

3口通大气,该口向下或与垂直方向偏角小于30°。

1、技术指标:

额定工作压力:

0.9Mpa。

最大工作压力:

1.1Mpa。

工作环境温度:

-40℃~+85℃。

相对湿度:

45%~85%。

工作电压:

直流24±6V。

额定电流:

≤1.65A。

待机电流:

≤500mA。

ABS动作电流:

3.6A。

外形图:

见右图

2、电磁阀的安装要求:

a.不与汽车的其它装置,尤其是运动构件发生干涉;

b.要方便拆装有利于管路连接,有利于维护和保养;

c.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靠近动制动气室越好,管接头用的越少越好,弯度不可过小,电磁阀和制动气室间的直接距离应小于1.5m,气管内径大于9mm;

d.以汽车厂家的装配技术文件为主进行统畴并协调。

e.在支架或大梁上用螺杆(大于M8×80mm)安装,安装时应保证孔位准确。

f.当孔位有误差时不能强行安装,否则可能造成壳体损坏形成漏气或损坏进排气线圈绕组。

安装孔必须在进行修锉后方能安装。

g.弹簧垫圈不宜放在电磁阀一侧,应放在大梁或支架一侧,其螺栓的扭紧力不大于40N·m。

(三)传感器的技术指标及安装要求:

传感器在ABS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部件,它测出制动车轮在任一时刻的转速,并把车轮速度信号发送到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轮速信号处理模块中。

所有控制程序均由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基准进行运算。

传感器的设计保证它具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所标定的兼容性能。

1、技术指标:

工作环境温度:

传感器-40℃~+200℃,电缆-40℃~+200℃。

齿圈工作齿数:

80、100、120。

输出幅度:

Vp-p≥0.3V/30rpm。

抗振能力:

>5g。

齿隙:

﹤0.70mm。

2、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1)传感器安装前的准备:

a.先检查外表是否有划伤、压痕,引线是否松动、破损,铜线是否有现象;

b.应把安装孔清洗干净;

c.传感器阻值是否正常;

d.弹性衬套是否变形;

e.传感器前端应保持清洁;

f.如发现传感器有损坏而导致传感器不能正常使用的请更换新传感器;

(2)传感器的安装次序:

 

前桥传感器的安装示意后桥传感器的安装示意

a.前轮传感器安装:

将弹性衬套、传感器依次顺畅装入钢衬套内,调整好引线方向并捆扎牢固。

b.后轮传感器安装:

在支架安装固定前,先将弹性衬套、传感器依次顺畅装入支架,再将支架固定。

调整好引线方向后,再将引线捆扎牢固。

c.用手推入或用榔头轻轻敲入,如有发卡现象,及时拔出传感器,取出衬套,检查支架或衬套内孔是否有杂物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安装障碍;

d.保证传感器前端中心与齿圈齿面中径对正,否则调正支架位置,并将传感器推到底。

传感器与齿圈的间隙必须小于0.7mm;

e.传感器插入支架或衬套孔位中,插拔力值F>50N;

 

(3)传感器引线的连接:

a.传感器引线离开制动底板后,用尼龙扎带捆扎在无相对运动的刚性构件上,同时考虑留有一定余量;

b.转向桥的传感器引线与线束连接时,应和制动软管捆扎在一起,考虑到转向桥制动软管的运动状态,应将传感器线束扎在制动软管弯曲的弧线内侧,避免与轮胎边缘的摩擦,对于非转向桥引线也同制动管连接,留有一定余量,保证车身的上下运动时不被拉断;

c.在与线束插接时,应将线束上的两个倒钩完全插进引线尾部插孔里的两个倒钩孔,如果遇到不容易插进的时候,可在线束端头周围抹上一点润滑脂,严禁将橡胶密封圈卸掉接插;

d.当传感器完全插到位以后,将插头两端用扎带捆扎牢靠;

e.引线在引出制动软管后,其插接件不能悬空或有甩摆现象;

f.凡有相对运动的部位,其线束或引线留足余量应保证不被拉断;

(四)齿圈的安装要求:

齿圈应稳固地安装在各车轮的轮毂上,推荐使用基孔制H7/S6和H8/S7过盈配合。

 

1.齿圈的安装要求:

a.高温安装:

在把齿圈加热150℃~200℃,保温5~10分钟后,再压入轮毂的加工面上;

b.常温安装:

a)用压力机安装:

必须使用相应工装平稳均匀的压入轮股的配合端面;

b)用手工安装:

必须垫相应工装,用工具(木锤、橡胶锤或铜棒)沿齿圈周边均匀敲击,但用力不可过大;严禁安装时用硬物敲打齿圈,以免造成齿的表面和形状被破坏;

c)安装为一次性安装,禁止反复安装;

d)安装后检测:

用千分表测量齿面的跳动不大于0.06mm为合格;

 

2.装车后检测

a.用传感器手持检测仪对信号进行测量;

b.在轮毂以30rpm时转动时,信号灯必须均匀闪烁,不应有间断现象,亮度清晰、可辨;

c.操作方法可按手持检测仪使用说明书进行;

d.在没有手持检测仪的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传感器输出电压,当转速大于30rpm,U输应大于0.30V;

3.注意事项

a.在齿圈安装前先将轮毂轴向定位面清理干净,防止杂物嵌入表面造成齿圈偏摆;

b.检查锐角倒钝时其R值;

c.保证安装时定位面其贴合率应大于75%;

d.用千分表测量齿圈齿面的跳动量应小于0.06mm;

(五)线束的安装要求:

它是控制盒(ECU)和各个独立元件的信号传输部件。

1.线束的安装:

a.线束必须固扎在纵墚或横墚的U型槽内,确保不要有预紧力;

b.应当避开发动机排气管对线束的烘烤,或在排气管处进行隔热处理;

c.在拐弯或有坚硬锐角处要对线束进行加固或相应处理;

d.避免悬空处理线束,避免油渍或有害液体长期侵蚀,线束和各独立元器件连接处留一定余量,以便维护、保养。

2.线束的对插:

a.线束与控制盒的对插,保证到位并锁紧;

b.线束与传感器引线的对插,保证棘齿挂住窗孔;

c.线束与电磁阀的对插,保证螺母拧紧到位并紧固;

3.线束的捆扎:

a.尽量与车辆的原有线束捆扎在一起;

b.线束应分左、右,分别捆扎。

每隔20~30cm用扎带捆扎;

c.线束的长出部分,应捆扎牢固,不能和运动部件捆在一起;

d.在桥和大梁过渡时,应当留有足够的余量,防止车辆运行时将线束拉断;

4.电源线束的安装:

a.严格按照图纸对接电源线(电源电压满足18V<U<30V=。

b.ECU地线、电磁阀地线与电源地线共地点牢靠接地。

c.故障灯应使用小于5W的灯泡进行连接。

故障灯应安装在仪表板上,驾驶员易观察到的地方。

对牵引车在仪表板上需再增加一个挂车ABS指示灯。

如特殊情况下使用发光管时,应在线路中串联大于2.4kΩ的电阻。

d.在任何情况下电源线的电压降必须小于0.5V。

电源线和地线连接线应选择直径为2.5mm2的铜线。

e.在总装厂设置有保险时按图接规定保险,未设置时坚决不允许直接和电源连接使用。

f.地线的连接有以下要求:

1)接地点位置明显,不能随意接地,应使用统一接地点。

2)接地点要打磨,保证接地面积和接地可靠。

3)安装时严禁用自攻螺丝接地线,必须用螺栓、螺母、平垫的方式接地,保证接地的牢靠。

5.挂车与主车ABS线束对接要求:

a.将ISO7638-1/141070插座固定在挂车前部预留的安装位置上,导线按接线图要求对应连接。

b.将主车上ISO7638-2/141070插头与插座对插到位并锁紧。

c.ECU和电磁阀采用同一接地点,不得与其他用电设备混用接地点。

d.线束的两端已作好前、后、左、右的标记,请按相应标记分别对插传感器和电磁阀接插件。

(接插要求同上)

 

第三节七芯插座

它是主车与半挂车电源线的连接部件,它内部由7根针组成,其连接分别为:

 

ABS/EBS插座安装说明

1.将电缆螺母(上图中2)扭紧到卡口环上(上图中3)。

2.将电缆线绝缘外皮剥去约60毫米并穿过电缆螺母和卡口环(上图中2和3)。

3.将电缆线的各条线芯绝缘层剥去7毫米长。

4.建议使用钢带包线端子包住线尾铜线芯。

5.取连接插(上图中4)并松开7号端子的螺丝,将已剥去绝缘层的7号线的电线插入7号端子孔直至底部,按此顺序重复动作连接6号、5号……到所有端子。

通过轻拉电线来确定螺丝是否全部打紧。

6.将座身内的密封圈涂上适量润滑剂(如硅油),将连接插(上图中心)推入座身内(上图中1)。

7.将卡口环(上图中3)的前部和密封圈涂上适量润滑剂(如硅油),将卡口环推入座身(上图中1)并旋转卡紧;注意:

一定要对准到位标识方可。

8.将电缆螺母(上图中2)之固定螺帽扭紧。

9.作最终外观及功能检查。

第四节ABS电源接线图

技术要求:

1.有标记(&)的导线采用线径为2.5mm2,未注标记的导线线径应为0.75~1.5mm2;

2.到电子控制单元(ECU)各线路的电压降必须<0.5V;

3.电磁阀电缆阻值不超过0.28Ω(阀通过电流为3.6A)

 

第五节线束插头定义图(正视图)

 

 

 

注:

(传感器阻值为:

1500±150Ω。

电磁阀输入端与公共接地、电磁阀输出端与公共接地阻值各为:

15.5±0.5Ω)

 

 

2/14:

CAN-L

4/14:

ECU接地。

6/14:

CAN-H

7/14:

接点火开关,ECU正极电源。

8/14:

接蓄电池。

电磁阀正极电源。

9/14:

阀地线检测。

10/14:

RXD

11/14:

TXD

14/14:

接控制缓速器的继电器的85脚。

15/14:

接ABS的指示灯。

用镀金小插头。

如果系统有故障,故障灯点亮。

在对ABS系统诊断和排除故障后,故障灯熄灭。

第六节ABS系统安装检查,故障代码读取

系统安装完后,打开点火开关,首先看到仪表盘ABS灯点亮,随后可相应听到电磁阀有序响声(以四通道为例):

右前、左前、右后、左后共8声,如果踩下制动踏板就会听到最后检测的4次放气声。

完毕后灯灭,说明静态正常。

在宽阔平坦的道路上车速大于40㎞/h情况下实施紧急制动然后观察制动痕迹,地面应无明显拖痕,即ABS工作正常。

(一)闪码操作:

打开点火开关,ABS故障灯会依照先后次序闪示故障代码,系统将所有故障码闪示完毕后故障灯长亮。

根据闪码表确定ABS故障类型。

(二)闪码说明(附闪码故障详细说明)

当ECU检测出故障时就会以故障灯闪亮的方式来报警。

由灯闪亮的次数代表故障,一种故障由两组代码表示,第一组为故障类型,第二组为故障位置。

第一组闪码含义:

2电磁阀故障3传感器间隙4传感器开/断路5传感器信号不均匀7系统故障8ECU故障(注:

当闪出ECU故障时不能用位置来判断。

其中只有8-1和8-2,为外部电源电压低(U<18V)和外部电源电压高(U>30V)其余均为ECU内部故障)

第二组闪码含义:

1右前轮2左前轮3右后轮4左后轮5右中轮6左中轮7车辆超速8电磁阀地线

4S/4M故障灯闪码说明

如图所示;

 

 

此图就显示出两种故障,为4-2和3-2。

打开点火开关,故障灯长亮2秒后灯灭,过2.5秒后开始灯闪,灯每闪一次为0.35秒。

距离下一次灯闪为0.35秒。

灯闪完四次后熄灭,1秒以后继续以0.35秒间隔闪两次。

此时灯闪完一种故障为4-2闪完4-2后灯灭,过2.5秒后开始闪3-2,时间间隔同上。

当系统故障灯闪示完所有故障代码后,故障灯长亮,ABS退出工作。

当系统故障排除后,连续上电8次后,指示灯在自检后应熄灭,系统恢复正常。

特殊情况:

若ABS警示灯长亮但故障代码不能读出,表明系统中的CPU出现故障或ECU内部出现故障。

若每次上电,ABS警示灯一直不亮,则应检查灯泡或电源线路。

如发现报警灯出现异常(故障灯亮但无闪码):

断开电源拔下ECU插头,用万用表先对ABS系统外部线路进行检测。

然后再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正常,有无短/断路现象。

且不可盲目更换ECU。

注意:

ABS只是在紧急制动致使车轮趋向抱死的情况下才起作用的。

如果在行驶期间ABS灯亮,用户应及时到指定的维修厂诊断、维修,使ABS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且不可带故障长时间行驶。

服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此说明书对系统进行检测、安装、维修。

如果您有不能处理的ABS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您解决问题。

 

第七节闪码故障详细对照表

第一组        故障码

第二组     故障码

闪码

故 障 详 情

亮灯  次数

故障  部件

亮灯  次数

故障   位置

2

电磁阀

1

1右前轮

2-1

 右前轮电磁阀线圈开/短路。

电磁阀线束开/短路。

2

2左前轮

2-2

 左前轮电磁阀线圈开/短路。

电磁阀线束开/短路。

3

3右后轮

2-3

 右后轮电磁阀线圈开/短路。

电磁阀线束开/短路。

4

4左后轮

2-4

 左后轮电磁阀线圈开/短路。

电磁阀线束开/短路。

5

5右中轮

2-5

 右中轮电磁阀线圈开/短路。

电磁阀线束开/短路。

6

6左中轮

2-6

 左中轮电磁阀线圈开/短路。

电磁阀线束开/短路。

3

传感器间隙

1

1右前轮

3-1

 右前轮传感器间隙大或传感器松脱。

2

2左前轮

3-2

 左前轮传感器间隙大或传感器松脱。

3

3右后轮

3-3

 右后轮传感器间隙大或传感器松脱。

4

4左后轮

3-4

 左后轮传感器间隙大或传感器松脱。

5

5右中轮

3-5

 右中轮传感器间隙大或传感器松脱。

6

6左中轮

3-6

 左中轮传感器间隙大或传感器松脱。

4

传感器开/短路

1

1右前轮

4-1

 右前轮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线束开/短路。

2

2左前轮

4-2

 左前轮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线束开/短路。

3

3右后轮

4-3

 右后轮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线束开/短路。

4

4左后轮

4-4

 左后轮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线束开/短路。

5

5右中轮

4-5

 右中轮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线束开/短路。

6

6左中轮

4-6

 左中轮传感器损坏或传感器线束开/短路。

5

传感器信号

1

1右前轮

5-1

 右前轮传感器和线束的插头接触不良。

2

2左前轮

5-2

 左前轮传感器和线束的插头接触不良。

3

3右后轮

5-3

 右后轮传感器和线束的插头接触不良。

4

4左后轮

5-4

 左后轮传感器和线束的插头接触不良。

5

5右中轮

5-5

 右中轮传感器和线束的插头接触不良。

6

6左中轮

5-6

 左中轮传感器和线束的插头接触不良。

7

系统 功能

7

车辆超速

7-7

 车辆行驶速度超过限制速度。

8

电磁阀地线

7-8

 电磁阀地线开路或接触不良。

8

控制盒ECU

1

电压低

8-1

 供电电压小于18V

2

电压高

8-2

 供电电压大于30V

备注

故障灯长时间连续闪烁,必须进行处理,严禁行车。

第八节ABS故障及保养一览表

 

类 别

故障区域

故障描述

处理方法

灯长亮

无闪码

ECU供电系统5A保险丝熔断

更换

ECU与插头之间未插接到位

重新插接

ECU内部故障

更换(外部线路确保正确的连接并更换)

有闪码

读懂闪码

一一排除后重新接通

灯不亮

ECU供电部分有故障

灯丝熔断(故障灯)

更换

15A、5A保险熔断

更换

线束未能与ECU连接可靠

重新连接

日常保养与维护

电源线束

3个月为一周期。

观察对线束、电源线外观是否有破损、松动,铜线裸露等现象

及时进行处理

传感器

保养周期与车轮保养同步进行。

观察传感器是否有破损、松动、断裂退出等现象。

及时修复,更换

弹性衬套是否变形失效

更换、修复

电磁阀

3个月为一周期检查电磁阀是否有漏气,排气口是否有异物,线束连接是否牢靠

气路是否通畅,固定螺丝是否松动

齿圈

齿圈保养与车轮保养同步,观察齿圈是否有变形、移位、齿隙是否正常,齿圈齿隙是否有异物。

更换、清理

注:

1、电子控制单元(ECU)、气动电磁调节阀、轮速传感器的故障,应到指定维修点更换,此三组件均为不可修复件。

2、在系统电源未切断时,不可拆装系统中的导线插头或电器元件。

3、在进行烤漆电焊时,一定要先断开ECU连接插头。

第九节附图

 

 

6S/6M(6x4)牵引车布局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