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82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docx

高考病句专题训练

2017年高考语文病句专题训练

病句六类型:

(一)语序不当

①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定语是指主语、宾语中心语前的多个定语,它们一般按照语法规则排列,如果排列不当,就会出现语病。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

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词或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表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

①她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应为:

她是国家队的(表领属)一位(数进)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教练。

一般顺序:

谁的+多少+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

例:

她是我们学校的一位有20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女教师。

②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状语指的是动词前的多个修饰成分,它们应按照语法规则合理修饰该动词,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一般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的词或短语;③表处所的词或短语;④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⑤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另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着中心语。

一般顺序:

时间+地点+范围+情态+对象。

例:

许多同学昨天在教室里都真情地为他流了泪。

③关联词位置不当。

〖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④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⑤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

⑥分句间次序不当。

句子顺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

   (全体)同学[必须] 做 <完>(语文)作业。

【练习】

1、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答案】语序不当,“有人”与“陆续”互换位置。

2、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

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答案】“不仅”调到“中药”之后。

3、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答案】“不是”位置不当,应把它放在“质量”前面。

4、.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答案】语序不当,“把”字句的否定应在“把”字前面,应改为“摄影家们没有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倾注于笔下”。

5、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答案】句中主语“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后面后谓语搭配不当,原因是主语中心语“学生”和定语“高校培养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6、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答案】句中定语“好多种”位置不当,应放在“东西”的前面。

7、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答案】句中定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8、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答案】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了。

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9、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答案】语序不当,“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应改为“倍受新老顾客信赖的”。

10、英国一本杂志社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答案】“荚国一本杂志社编的《野性大地》不妥,语序不当,应改为“美国某杂志社编的一本《野性大地》摄影集”。

11、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有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答案】语序不当,“活跃着的”与“那些”应互换次序。

12、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答案】“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应改为“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

 

(二)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指句式杂糅,高考常见的有三种情况:

⑴两句混杂,既用这种说法,又用那种说法。

例①目前我公司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都是“文革”后的大学毕业生担任的。

(这句话的谓语就是用了两种说法,一种是“由……担任”,另一种是“是……毕业生”。

用前一种,要在“是”后加上“由”;用后一种,则删去“担任的”。

常见易相互纠缠不清的两种结构:

①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②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③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④深受……所欢迎(深受……的欢迎;深为……所欢迎)⑤经过……下(经过……;在……下)⑥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⑦是由于……决定的(是由于……;是由……决定的)⑧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⑨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⑩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⑵前后牵连,前一句话表述完,后一句却借前一语句的后半截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②当学校把参加决赛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真是难以形容”要另起一句,前边加上主语“这种感觉”。

⑶暗换主语,前半句话用的是一个主语,后半句却暗中换用另一主语。

【练习】

1.这个在1989年被评为全省先进生产单位的曙光电线厂的前身,是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答案】“的前身”与“合并起来的”删其一。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答案】因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可说“深受……的欢迎”,也可说“深为……所欢迎”。

3.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答案】在“本栏目”后加“是”,或将“进行的再创作”改为“进行了再创作”。

4.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答案】杂糅,去掉“的申请时间”或句尾的“进行”。

5.《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答案】“在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和“躬耕修典三个春秋”使用其中一种表述即可。

6.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答案】“不到一小时”前加“在”,或删去“的时间里”。

7.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答案】句式杂糅,可改为“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或”同时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也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8.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答案】“这要看……所决定的”句式杂糅,可删除“所决定的”。

9.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答案】前后表述脱节,前两个分句的主语是“罚没款”,而最后一个分句主语中的“其”却指代“政府执法部门”,为避免前后脱节,可将第一句的“的”改为“对”。

10.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答案】句子杂糅,“这是……所决定的”与“由……所决定的”两句杂糅。

11.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答案】如果用假设关系,就应去掉“时”。

或者把“如果”改成“当”。

12.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答案】属句式杂糅,删去“引起”。

 

(三)搭配不当

辨析搭配不当类病句,尤其要熟练运用句法知识,善于提取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

搭配不当的主要类型有:

⑴主谓搭配不当;

⑵动宾搭配不当;

⑶主宾搭配不当;

⑷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⑸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练习】

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答案】“210辆消防车”“放弃休假”主谓不搭配。

2.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答案】“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

3.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答案】“50万朵的花粉”,定语和中心词不搭配。

4.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答案】“无论”与“和”不搭配。

改“和”为“还是”或“或”。

5.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答案】搭配不当。

改“在……中”为“从……中”。

6.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答案】“不管”与“都”不搭配,改用“尽管”。

7.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答案】主语“主旨”与谓语“描写”搭配不当,可将“描写”改为“表现”。

语序不当,“而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移到句末。

8.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答案】“塑造”与“巨大的人格力量”不搭配,应为“塑造”“伟大的人格形象”

9.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答案】“看到……乡音”动宾不搭配。

10.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答案】“好坏”为两方面,而“用了……用了……用得是地方”是一方面,前后呼应不当,应在后三句中加上表两面的“是否”,即“是否用了……是否用了……用得是否是地方”

11.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答案】主语“歌声”与谓语部分搭配不当,改为“歌”。

(“焕发……芳香”搭配不当,应改为“散发……芳香”)

12.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答案】搭配不当,“有没有”是两面,而“关键在于”是一面,应在“在于”后加上“是否”。

 

(四)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包括:

①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④介词残缺

成分赘余则是成分累赘多余,造成重复啰唆,影响表达简明效果的一种语病;常见的有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及助词“的”赘余的情况。

【练习】

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答案】缺主语,删“经过”,或改“才使他”为“他才”。

2.为什么对于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