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207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docx

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上专升本

第一章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改革开放与现代主义的冲击

一、第四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现代主义的冲击

  80年代初,西方现代的许多哲学思潮不断被引进,像“实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均被一些文艺批评者所接受。

与此同时,尼采、萨特、布莱西特、海明威、塞林格、卡夫卡、福克纳、乔伊斯、马尔克斯、川端康成、昆德拉等外国作家作品纷至沓来,不仅拓展了中国作家的艺术视野,而且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文学创作领域先后出现了“朦胧诗”、“意识流小说”、“探索戏剧”等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品。

随后,“黑色幽默”、“意象诗”、“荒诞戏剧”、“元小说”、“新新闻体”、“表现主义”等各类艺术表现手法,都陆续进入新时期文学,打破了创作方法单一的旧格局,创造了多样的艺术审美形态。

五、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人道主义问题讨论始于1978年底,到1983年,共发表相关论文600多篇。

1983年3月,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周扬在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根据早期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存在着人的“异化”问题,对解放后文学创作中否定“人”的现象做了全面深刻的质疑。

代表“上层”出面批判周扬文章的是胡乔木,他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中对周扬做了严厉指责。

由于该文不再是“学术讨论”,这场人道主义问题讨论随之停顿下来。

第二节 创作自由与审美意识的觉醒

一、“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二、寻根文学

  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三、改革文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张一弓的《黑娃照像》、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等;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

四、先锋实验文学

  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批作家以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进行的文学创作,代表性作家作品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魏明伦的《潘金莲》等;这些新异乃至怪异的“先锋实验”之作,以独特的审美方式和艺术构造,带给人们崭新的审美感受,展露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巨大艺术能量,对人们艺术观念的革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五、大众通俗文学

大众通俗文学从80年代初经由港台传入,以武侠、侦探、言情小说为代表,伴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大批消费者的形成,作品数量猛增,如何顿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王安忆的《长恨歌》以及王朔的小说及影视作品等,逐步形成与精英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并立状态。

伤痕文学:

指在1970年代末粉碎“四人”后,作家敏锐的感应到人们的意愿和历史的要求,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利用文学对既往历史进行清算,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这些作品通过真实的描写,大胆的揭露,愤怒的鞭挞,由表及里的触及到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揭示了浩劫造成的巨大的社会灾难和深重的心理创伤,对文化大革命对人的戕害发出了愤怒的控诉。

代表作家:

刘心武、冯骥才等。

先锋小说:

指1980年代中后期涌现的一批先锋作家的作品,这些小说从否定和怀疑的立场出发,对许多既有的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思维方式进行各种解构颠覆,带有明显的后现代色彩,在艺术上,先锋小说向传统的小说写法发出挑战,从事形式和语言的变革,通过对叙事方式和对语言表达的革新的追求,来表达颠覆传统故事,解构意义的目的,先锋小说因其晦涩,反理性等倾向遭人诟病,但是它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拓展了当代小说的艺术视野和表现手段,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审美体系。

代表作家有马原,余华,苏童,格非。

新写实小说:

它是1980年代后期,在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背景下回归写实的小说潮流。

小说强调对生存欲望和生命本能的表现,注重对生存状态和生活本相的还原,多选取普通人物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原生态式的表述,表现出了消解崇高的世俗化的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叶兆言,池莉。

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庸常人生的平时描写;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世俗化的平易语言;自然悲惋的审美情趣。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与文学精神思想的失调

一、“新写实小说”

  又称“新写实主义”,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二、新历史主义小说

  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第二章 诗歌

第一节 概述

一、“归来的诗人”

  “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完全终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

具体包括:

  ①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罗洛等;

  ②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的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昌耀等;

  ③在五六十年代褊狭的艺术观念支配下从诗坛上自觉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郑敏等。

二、“崛起的一代”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

具体包括:

  • 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 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

  • 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

三、本时期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0年,为历经劫难的诗人“归来”和延续“传统”的青年诗人“歌唱”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80年到1986年,这是具有叛逆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诗人,即朦胧诗人崛起并得到认可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1986年到1989年,一批更年轻的诗人以民间群落形式突破朦胧诗,寻求更加自我的诗歌精神的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90年代诗歌的主力。

四、本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特色

  ①对诗的真实性的普遍关注,这是对前一时期诗歌,尤其是十年动乱中所出现的虚伪和矫情的反拨和矫正;

  ②对诗的个性化的自觉追求,不管是对国家社会的历史现实,还是对个人自我的心灵世界,都坚持一种独立的思考立场;

③对诗的本体建设的高度重视,从诗体形式、意象结构到语言句式,都被不断地变革和翻新。

第二节 朦胧诗及其有关诗人

一、朦胧诗

  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

二、关于朦胧诗的争论

  朦胧诗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1980年8月《诗刊》发表的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中。

朦胧诗最早可追溯到一群插队在白洋淀及周围地区的知青诗人组成的“白洋淀诗人群落”的地下创作,有黄翔、食指、芒克、多多、根子等。

“文革”结束后,一些具有相似风格和倾向的诗歌作品开始更多地出现,包括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人的诗作,遂形成一股创作潮流。

  朦胧诗曾导致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广泛激烈的论争。

论争由公刘的一篇文章《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引发,论争的意见大致有三种:

  • 认为这批青年诗人的诗作是新诗史上的“新的崛起”,代表着诗坛的希望;

  • 认为是一种数典忘祖、食洋不化的现象;

  • 认为朦胧诗可以存在,对青年人的创作既要热情鼓励又要正确引导。

讨论使朦胧诗的概念有了比较确定的含义,人们的诗歌观念也得到了积极反思与发展。

三、朦胧诗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①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

  ③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

  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第三节 海子的诗歌

海子诗歌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①自然之爱:

海子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15年在乡村的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个质朴、单纯的世界:

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他把景色的元素变成了诗的语言和呼吸,对大自然元素怀有不可质疑的感恩之情,对苦难而辽阔的“麦地”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歌咏,如《麦地》:

“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在海子笔下,自然其实更多的是他儿时的乡土,诗意与苦涩交替出现在他的诗行,“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他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他们破碎”(《四姐妹》),眷恋、感恩、忧伤这些朴素而强烈的感情纠结在一起,成了海子诗歌反复咏叹的主题。

  ②悲剧色彩:

海子执着追求生命、追求存在的意义;同时,他又看到了这生命在黑暗中所注定要遭受到的阻力,不得不去表现生命的痛苦。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的献诗》),环境的压力,现实的逼迫,这使诗人陷入幻觉之中,也导致了海子诗歌艺术的悲剧色彩。

③神秘美感:

海子的诗歌仿佛是一堆古瓷的碎片,在不完整的残缺中,却给人一种神灵般的启示和诱人的美艳。

读他的诗,会有一种难于把握的恍惚不定的感觉,但这感觉又是独特的,而且是十分确切的。

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废墟”,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赋予海子的诗以强烈的个性化的特征: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

带回它/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

第四节 艾青的诗歌

一、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①独特思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现实政治作出思考,如《在浪尖上》和《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

  ②视野开阔,有着浓郁哲理倾向的诗篇,流露出诗人试图把握人类历史乃至大千世界运行规律的努力,如《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向海洋》等。

  ③即兴短章,通过眼前的物象阐发哲理,在看似随意的发挥中找到意象的哲理归属,如《盼望》、《盆景》、《镜子》、《山核桃》等。

④“域外题材”,大多是记游式的随感短章,如《慕尼黑》、《维也纳的鸽子》、《芝加哥》等。

二、艾青“宏观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重返诗坛的艾青,为了解决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政治激情澎湃而诗情淡薄,生硬和缺乏形象性的不足,选择了“宏观抒情”这一磅礴大气的艺术形式。

  所谓“宏观抒情”就是试图从纵深的时间过程和开阔的空间范围来把握个人和民族历史的艺术追求,是面对国家、民族、人类,甚至全宇宙所作的抒情。

  艾青总是从艺术辩证法出发去观察体验生活,又从这些艺术地再现的生活中探求到了宇宙、社会以及生活的辩证规律;以意象的如实的微观,层层推演到象征的宏观甚至无限,最终完成一个巨型的艺术构思。

如《光的赞歌》通过回顾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光明与黑暗的搏斗,艾青以他全部的感情,气势磅礴地讴歌了“只知放射,不求报偿”、“大公无私,照耀四方”的光明,着力地鞭挞了“凝固得像花冈岩似的”黑暗。

诗中袒露出来的诗人对政治和人生的见解,体现了诗人的宇宙观、历史观和美学理想。

  这一类作品不直接表现社会政治事件,也很少表露作家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内涵,作者有意让诗歌和具体的历史事实保持一定距离,并借此来完成“将对个人遭遇的关注升华为对具有普遍性的人的心态的概括”。

艾青这种处理题材的方法,使其诗歌从描述事实的层次上升到哲理的层次。

在《光的赞歌》中,艾青成功地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光这个具体可感同时又凝聚哲思的亮丽雄奇的形象,诗化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广博深思,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精微观察透视,对现实社会的富有胆识的剖析,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的前途、理想的确信,并借对光的赞颂而肯定和颂扬了一切美好的事物,既有感染力又有启迪意义。

第三章 散文

第一节 概述

一、“哀悼散文”重要作家作品

  ①悼念领袖人物类:

毛岸青和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何为的《临江楼记》、杜宣的《刻骨铭心的教诲》、廖承志的《我的吊唁和回忆》、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薛明《向党和人民报告》;

  ②悼念在“文革”中受冤屈死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类:

楼适夷《痛悼傅雷》、柯岩《哭李季》、丁宁《幽燕诗魂》、黄宗英《星》、金山《莫将血恨付秋风》、陈荒煤《忆何其芳》等。

二、“反思散文”重要作家作品

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丁玲《“牛棚”小品》、冰心《怀念老舍先生》《悼念林巧稚大夫》《悼丁玲》、陈白尘《云断梦忆》《牛棚日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北京城杂忆》、黄秋耘《丁香花下》《雾失楼台》《“十年生死两茫茫”》、柯蓝《在记忆的海洋上飘荡》、赵丽宏《死亡余响》、韦君宜《故国情》《似水流年》,柳萌的《心灵的星光》。

第二节 巴金的散文

一、《随想录》的创作过程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妻子亦被迫害致死,经历了沉痛的“文化大革命”后,饱经沧桑的巴金,一改解放后欢乐与歌颂的创作基调,将自己凝重的沉思汇集于《随想录》。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1篇《怀念胡风》,其间历时8年,陆续出成5集,按时间先后分别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5个集子又总称《随想录》。

1987年9月,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合订本,全书共42万字。

二、《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巴金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和痛苦的经历,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革”进行反思,这是《随想录》的基本思想,在《我的噩梦》《人道主义》等文中,对“文革”中的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分析、批判、探索,深刻认识这场“革命”的性质及其产生的思想和历史根源,反复思考“人为什么变成兽”等问题,触及到“文革”的本质,表现了大胆解放思想的勇气,以实践检验真理的胆识。

  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在总结清算“文革”的基础上,巴金反思自身,对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违背真心的选择,作了严肃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谴责和自我批判,不仅揭示了“文革”产生的原由和危害,也不仅对自己曾经失去独立人格进行追悔,而是想把对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力图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因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如《怀念萧珊》,在痛苦地责问自己、解剖自己的同时,不仅祭奠了自己的亡妻,也在怀念着所有在十年浩劫中冤死的灵魂;相同题材的还有《小狗包弟》。

  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

巴金以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精神,无论对社会问题还是对文艺问题,都能直言不讳,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不乏深刻的见解,体现出一定的思想价值。

第四章 报告文学

第一节 概述

本时期报告文学创作概貌

  报告文学创作大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段。

  ①80年代中期以前,以写人物尤其是当代新人形象为主,主题取向的主旋律意识也颇为鲜明。

它最先关注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

老作家徐迟捷足先登,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高质量的作品。

紧接着,大批歌颂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源源不断地涌现。

如黄宗英的《大雁情》、柯岩的《船厂》、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理由的《高山与平原》、黄钢的《亚洲新大陆的崛起》等。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各式人等、各种社会问题陆续进入了作家的视野。

特别是在社会批判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和重视。

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程树榛的《励精图治》、袁厚春的《省委第一书记》、乔迈的《三门李轶事》等,就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因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②从80年代中期起,报告文学创作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的“全景式”的把握,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转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心,由艺术审美转向写实纪实,作品的信息密集度和思辨抽象化大大加强。

像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张胜友、胡平的《世界大串连》,贾鲁生的《亚细亚怪圈》,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品。

它们有的报告政治和经济生活,有的关心道德文化建设,有的忧虑生态环境现状;从国际关系到民族历史大事件、儿童教育,从国家大政到家庭婚姻、青少年早恋,都普遍地具有规模恢弘、视野开阔、客观写真、生活容量博大以及思想力度强劲的特点,从而给报告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气象。

第二节 徐迟的报告文学

徐迟“诗化”报告文学的主要特点

  ①诗的构思:

徐迟善于从大量的原始素材中选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抓住人物行动的一刹那来谋篇布局,把全景与特写相结合,构成动人的生活画面。

如《在湍流的涡漩中》一文,他将周培源在黑暗与光明搏斗之际的悲愁和欢乐,高度集中在一天去写。

这种高度“浓缩”、“集中”的写法,打破了一般报告文学的惯例,使它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更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②诗的想像:

徐迟的报告文学在恪守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往往具有丰富而奇特的想像,让读者随着作者的神思遐想,看到科技领域中那色彩缤纷、诗意盎然的动人画面。

如《哥德巴赫猜想》写陈景润所要攻克的数学命题时,作者把形容它们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充满诗意诗情,使作品具有浓厚的诗的色彩。

③诗的文辞:

在语言文辞上,徐迟突出地显示了其诗人的气质和长处,努力运用将诗情与哲理高度统一的语言,同时吸取古代文言和“欧化”的语言精华,尤其是古代骈文的排比、对偶和“欧化”长句的运用,从而形成了诗理互渗,描写、抒情与议论熔为一炉的语言特色。

如“只见大自然抖开了丝绸,甩开了锦缎,大幅大幅的铺在中国大地上。

它们覆盖起一座一座山峰,使整座整座山峰都如同穿上了剪裁合身的最时新的艳丽的衬衫和裙子”(《生命之树常绿》)。

第五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本时期重要小说作家作品

  ①“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竹林《生活的路》、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②“反思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王蒙《蝴蝶》《悠悠寸草心》《活动变人形》、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剪不断的红丝线》、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韩少功《西望茅草地》、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井》、张炜《古船》等。

  ③“改革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锅碗瓢盆交响曲》、王蒙《春之声》、何立光《乡场上》、柯云路《三千万》《新星》《夜与昼》、邓刚《阵痛》、高晓声《水东流》、贾平凹《鸡窝洼的人家》《浮躁》、路遥《人生》、水运宪《祸起萧墙》、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等。

  ④“寻根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张承志《残月》、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等。

⑤先锋文学代表作家作品: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残雪《山上的小屋》、洪峰《奔丧》《极地之侧》、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格非《迷舟》、孙甘露《信使之函》、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等。

第二节 刘心武、蒋子龙的小说

一、刘心武的小说创作

  ①“问题小说”阶段:

以1977年11月发表《班主任》为开端,在一年多时间内,连续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十多篇小说。

《班主任》是刘心武的成名作,作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型的青少年谢惠敏、宋宝琪所受到的“四人帮”愚民政策的戕害,最早揭露了文化大革命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精神内伤,发出了“救救孩子”的焦灼呐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在文坛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小说打破了文坛的僵滞局面,给沉寂、封闭的文坛冲开了一个突破口,预示着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回归,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②“写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