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7954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试题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三第五次质量检测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2019年)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

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

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

据此可知,当时可能

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B.形成礼乐制度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D.出现早期国家

2.秦统一六国后,将秦国通用的篆书作为统一的文字加以推广,但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小篆,而是隶书。

合理的解释是

A.秦朝统一文字的结论可能有误B.隶书更具有实用性

C.统一文字的措施没有真正实施D.小篆未能强制推行

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依靠政治经济特权,“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建立其规模很大的庄园,这些在佛寺土地上耕种的农户被称之为“佛图户”。

“佛图户”的生产生活受到佛寺高僧的严格监管,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

“佛图户”的增加

A.放松了人身依附控制B.加强了地主土地兼并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减少了政府赋税收入

4.《唐律疏议》规定:

“谓告言、习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绞:

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徒三年:

供养有缺,徒二年:

居父母丧,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

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二千里:

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这表明唐代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B.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

C.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D.孝老敬亲成为社会行为规范

5.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绍兴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

由此可推知,当时

A.商业税率比较高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商品经济占主导D.特色手工业市镇的兴起

6.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主要有《二十四孝图》《苏武牧羊图》《状元及第》《昭君出塞》等。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市民阶层价值追求B.艺术的教化功能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D.商品经济的繁荣

7.1869年美国人丁匙良在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时,曾增设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课程。

他在《同文馆记》中记述:

“同文馆学生不愿意习体育,认为有失尊严,他们只能慢慢地渡方步。

中国学生是没有粗野游戏的,如足球、棒球等类。

”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竞技体育活动项目极其稀少B.体育项目以传统娱乐生产为主

C.传统观念制约近代体育教育D.竞技体育成为厂大民众的向往

8.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救国-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9.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

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A.提升国民素质以拯救民族危机B.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北洋政府

C.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D.宣传社会主义以促进思想解放

10.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说:

“资本家是虎,我们不能说,本国的虎比外国的虎不会食人;我们也不能说,只可抵抗外国的虎,不必扑杀本国的虎”。

由此可知,他当时

A.对资本家的本质认识较深刻B.正确分析了革命主要对象

C.对中国当时的国情认识不足D.认为反帝反封是根本目标

11.下图是1927年5月前后的中国形势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北京政府由冯玉样发动政变而建立B.武汉政府由广州国民政府北迁而来

C.三政权并存说明国民革命形势向好D.“宁汉合流”最终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12.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帻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时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

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为持久抗战作物质准备B.试图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D.企图抵制中共农村革命的影响

13.1938年4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从长沙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及160多位国内外院士,被公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

其最大的贡献是

A.支持了正面战场的抗战B.传承了中国教育的命脉

C.培养了大量的卓越人才D.鼓舞了全国的抗战精神

14.1948年初,东北解放区合江省除缴公粮及以粮换盐、换布外,每人尚有余粮六斗至一石。

从1946年6月到1948年10月,该地共输送子弟兵六万两千余人到主力兵团,为解放军提供了丰富的兵源。

这主要是因为

A.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B.农民积极支持解放战争

C.国民党政权即将被推翻D.土地改革运动顺利进行

15.下图是1950年建国初木板年画《好年景》,该作品反映了

A.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B.农业合作社运动使生产大丰收

C.农业生产方式依然没有大变化D.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质变

16.1958年我国超发货币,导致民众持币待购现象严重,对此,中央采取部分商品“高价、敞开供应”的政策,并在许多城市开设高价饭馆。

一时间,各地流传着“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的民谣,据统计,1962年开设的高价饭馆营业额达到4亿多元,上缴国家利润2.6亿元。

据此推断这些措施

A.助长了左倾浮夸的风气B.有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C.导致通货膨胀日趋严重D.解决了中央财政不足问题

17.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

万人)

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B.经济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现代交通体系已改造升级D.航空业正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18.在谈及古希腊早期民主时,学者丛日云指出:

“这是使公民团体一方面自我封闭和极端排外,另一方面在公民内部产生对城邦归属感的重要根源。

”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古希腊

A.城邦利益高于个人的自由B.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

C.以血缘关系界定公民身份D.轮番而治的民主形式

19.西班牙重商主义者马斯塔利兹指出:

“这些贵金属并没有留在西班牙,而是转到它的更勤劳的邻人手里,使得他们致富,同时也成为西班牙人破产的原因。

”材料说明西班牙

A.殖民据点遭到破坏B.遭到西欧海盗的沉重打击

C.商品生产较为落后D.工业发展受制于价格革命

20.美国宪政奠基者亚当斯(1735-1826年)认为:

古代雅典的历史“对于我们的国人来说,就好比是大陆人所说的许多家庭拥有的‘梳妆室’,里面有许多用来反观自己的镜子”。

据此可知,亚当斯

A.重视从历史中寻找参照和启迪B.认为美国应该继承雅典民主政治

C.强调雅典民主影响深远和持久D.指出美国民主政治存在重大缺陷

21.机器大工业造成跳跃式扩展生产的能力,使原料和销售市场成为发展生产的唯一限制。

正如德国首相标洛宣称:

“问题不是我们是否要殖民,而是我们必须殖民,不管我们是否想殖民。

”由此可知

A.欧美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殖民扩张成为拓展市场的唯一手段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工业革命驱动欧美不断地拓展市场

2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据此可知,列宁意在

A.放弃暴力斗争团结更多群众B.支持临时政府的现行政策

C.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D.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3.二战后,美国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通过签订双边互惠贸易协定和积极推动多边谈判等方式来降低关税税率。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推行“公平与管理贸易”政策,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加强对外贸的千预。

材料反映了美国

A.旨在解决滞胀危机B.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C.推行经济霸权主义D.阻碍了经济区域化进程

24.图6为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投票情况,这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失去了社会基础B.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的分化

C.欧洲内部各国利益矛盾不可调和D.英国脱欧是广大民众的理性选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

第27题~第29题为选做题,每题15分,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明朝前期,消费呈现尚俭、务实特征,万历《通州志》卷2风俗载,南直隶通州“弘、德之间,犹有淳本务实之风。

”成化《山西通志》卷2载,太原“工商务实勤俭”。

然而中期以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乾隆《震泽县志》卷25风俗序载,苏州府“万历以后迄于天祟,民多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

”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顾炎武认为:

“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教十年如此矣。

”消费奢靡,对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邦建《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与16世纪相比,这一时期欧洲消费竞争的特征发生了变化。

首先,消费竞争的主体是家庭,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和荣耀;到了18世纪,消费竞争的主体则成为个人,消费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荣耀。

其次,16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政治,但18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与市场,其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而时尚的制造者不仅仅是贵族,市场也参与到时尚的制造中来,……时尚的人众参与导致西方进入了“大批量需求”时期。

——李琴《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嬗变的原闪,并作简要评价。

(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与16-18世纪欧洲消费观念变化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淡》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谟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

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49年至1957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城市住房供给制度进行改革,城市住房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在9%左右,发展迅速。

工业化改革后,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执行低工资、低消费政策,住房由国家和公有企事业单位掌握与分配,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初步建立,低房租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住房福利。

此后很长一段时期,由于住房建设为工业让路,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住房建设缓慢,居住水平较低。

1984年,中央提出推进城市住房商品化试点,开展房地产经营业务,逐步缓解城市住宅的紧张。

1986年1月,中央政府成立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全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工作。

1988年1月,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具体改革办法是:

“实现住房商品化”,基本构思是:

提高房租,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

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提出:

“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

——摘编自沈玲《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的变迁与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成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80年代城市住房供给制度改革的主要背景及影响。

(9分)

28.【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遍及美国各州,包括青年学生、妇女、士兵、宗教人士等多个社会阶层参与其中,反战形式也包含游行、静坐、演唱会等多种形式。

反战运动后期,不少参与者开始思考国家、人类与战争的深层次关系。

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万人死亡,美国超过5.8万人丧生,耗资4000多亿美元。

在愈演愈烈的反战运动的影响下,和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呼声。

美国越发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用和平手段实现停战,并在1973年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

——梁志明《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概括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反战运动的特征。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7分)

29.【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黄遵宪是清末“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

他一生曾几度出任外交使节,足迹遍及五大洲,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歌具有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特点和反传统的精神。

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现实主义观点,以其古朴风格兼具新意境的手法,开创了清末诗歌新方向,被梁启超称为“诗界之哥伦布”。

黄遵宪创作《悲平壤》、《哀旅顺》、《台湾行》等诗歌深刻反映甲午战争的全貌:

创作《日本杂事诗》介绍日本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政治制度。

积极参与康梁维新变法,企图改革腐朽的内政,挽救民族危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积极活动家。

——摘编自查秀芳《近四十年黄遵宪研究综述》

(1)报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遵宪成为“诗界革命”代表人物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诗界革命”的影响。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