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7938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0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docx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

钟楼区觅渡教育集团

 

集体备课

记录

 

学科:

___数学____

年级:

__六年级__

日期:

__2013.1._

 

集体备课计划表

时间

地点

形式

主要内容

主讲人员

第一周

8月30日

第11办公室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

2、级部活动商定

3、项目培训

秦卫萍、陈霞

第三周

9月13日

第11办公室

集体备课

1、贯彻级部备课组计划

2、方程

秦卫萍

第四周

9月27日

第11办公室

六(10)班

集体备课

上课

1、上课

2、评课

秦卫萍、陈霞

第七周

10月18日

第11办公室

六(10)班

集体备课

上课评课

1、1-5单元教学设计研讨

2、上课

3、评课

秦卫萍

金琦

第九周

11月1日

六(5)班

第12办公室

集体备课理论学习

1、学生错误情况分析及研讨

2、理论学习

周云

黄纯

第十二周

11月22日

六(7)班

第11办公室

上课评课

案例评析

1、上课

2、评课

3、案例评析

黄纯

秦卫萍

第十四周

12月6日

第11办公室

六(3)班

集体备课

上课评课

1、6-11单元教学设计研讨

2、上课

3、评课

秦卫萍

周云

第十六周

12月20日

六(6)班

第11办公室

集体备课

经验介绍

理论学习

1、骨干教师经验分享

2、集体备课

3、理论学习

秦卫萍

耿英志

第十八周

1月5日

(1)班

第11办公室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

2、外出学习、理论 学习心得

体会交流

秦卫萍

陈霞

第二十周

1月17日

六(3)班

第11办公室

复习研讨

1、复习计划制定

2、后进生转化策略的研讨

3、本学期教学反思交流汇总

秦卫萍

彭华

活动记录

时间

2012.8.30

地点

第11办公室

参加人员:

秦卫萍、周云、耿英志、彭华、陈霞、黄纯、金琦

活动过程:

1、集体备课

秦卫萍:

二、对假期六年级数学“E学习”备课情况做汇总说明和补充说明。

要求全体教师针对新的要求对备课做进一步的修改。

三、级部活动商讨

四、数字化学习项目培训

1、彭华老师介绍觅渡E项目之E备课:

用每个老师的账号密码进入校园网平台,在教育教学栏目中点击进入教学研究的备课中心。

选择数学学科,找到对应册数对应课时,在平台中进行备课。

还介绍了如何进行增删调补和撰写教学反思。

这样的备课系统改变了以往很多弊端,基于平台的备课,让大家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共享。

2、陈霞老师介绍觅渡E项目之E课堂:

用同样的方式进入校园网平台,点击同样的栏目进入编制学案。

陈霞老师介绍各种题型的制作方法。

填空题就是普通的(),判断题是(。

),单选题是!

加选项,?

加选项是多选题。

多行文本输入时(())。

还介绍了草稿功能和画板功能的制作和区别。

3、所有老师进入平台查看备课平台和试做一个简单的学案。

4、跟老师互动、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解决大家的困惑。

主讲人发言稿(教案)

个性觅渡E课堂

1、便于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

以往我们的课堂,都是学生将思考过程记录在纸质学习纸上,教师负责全班巡视,然后由我们教师选择部分学生的资源进行投影展示。

这样做很难面向每一个学生,班级学生人数多,也无法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只能基于大部分学生情况开展教学。

而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困难。

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作业后,只需点击保存按钮,平台就记录和收集了每个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不需要巡视,只需要轻点鼠标进行查阅,就能清楚地了解到全班的所有情况。

例如课中要学生思考分母为8的真分数有几个,通过双击鼠标,就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答案汇总,全班都选对了。

这是选择题型。

又如判断题型,要判断1和0的倒数是不是都是本身。

通过双击答案,瞬间就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答案,可以发现有5个同学判断错误,这样就可以针对性地开展评价与交流活动。

当然填空形式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分类反馈,很方便地让我们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过程。

2、创新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由于受时空限制很难做到“个性化学习方式选择”。

我们往往只能无奈统一学习内容,统一学习任务,统一学习步伐,学生基本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亦步亦趋,教师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而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效。

数字化教学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个性化学习方式。

当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自主探索,也可以小组讨论。

可以网络寻求同伴帮助,也可以帮助他人。

解决出问题后,可以分享同学的思考,改进自己的方法。

也可以查看老师的指导,更可以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方法。

这使得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讲真正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帮助真正掌握知识。

教师则及时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状态。

3、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得以实现

传统的课堂很难做到“精确化分析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水平的评价基本都是经验评价,模糊性评价,凭借的是教师作业批阅下来的大致感觉,或是巡视过程中观察的多数情况,至于关键性问题在哪里,学生的困难在哪个关键点上,无法精确确定。

在E课堂平台中的任意一个板块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收集学生的思考过程,对于某些内容可以及时统计分析和反馈。

比如在研究分数倒数的时候,让学生直接在平台中填写分数的倒数,课上教师只需双击分数框就可以即时反馈学生的情况,

 

页面中可以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同学写错了,接下来的交流中教师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又如我们可以利用画板汇聚,任意选取学生资源,对他们进行关注来集中对比和展示这些资源。

再如我们也可以利用文本汇聚,输入单行或者多行文字,可以用在学习后记录学生收获或者问题,课后我们教师可以及时查阅,了解每个孩子的真实想法,便于开展针对性指导或者为后续教学提供服务,这是传统课堂很难做到的。

数字化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在网络中让学生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之间建立多向关系。

学生可以有自由的选择,自由进退、自主构架。

通过数字化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使教师的针对性指导成为现实。

活动小结

本学期我们觅渡数学教研组将全面进入数字化项目研究的E备课和E课堂还有E自测和E拓展四个板块的研究。

通过本次活动主要培训了E备课和E课堂的两个项目。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数字化教学除了要求教师进行传统意义上的备好课,还要求每一位上课的老师进入平台编制一份这样的数字化学案。

在数字化课堂里的孩子人人平等,学习变得个性化,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饶有兴致,学习也更为主动。

 

活动记录

时间

第三周

地点

第11办公室

参加人员:

秦卫萍、周云、耿英志、彭华、陈霞、黄纯、金琦

活动过程:

一、贯彻级部级部教研组活动计划(附计划与表格)

1、觅渡教育集团2012学年第一期数学六年级级部教研活动安排

注意:

原则上级部教研活动安排在周四下午第一、二节课,如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安排在上午完成上课,下午研讨。

备注:

执教内容为暂定,具体执行时,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集体备课计划安排(附表格)

三、检查“E学习”备课完成情况。

强调几个注意事项:

1、严格对照区星级备课组要求执行,并做到“教学六认真”

认真上课;

精心上课;

作业批改;

有效辅导;

规范考核;

指导自学;

2、按时完成“E学习”网上备课,教学反思每周不得少于1篇。

增删调补不得少于2周余量,坚持做好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主讲人发言稿(教案)

1、觅渡教育集团201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六年级级部教研活动安排(前面附表)

2、<<式与方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一、初步整理知识点

(一)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

(出示课题)

昨天陆老师已经让大家初步进行了整理,先请同桌2人把整理的内容交流一下。

学生说

(二)师:

谁来与全班同学交流呢?

学生交流

(三)师总结

二、辨析概念

(一)师:

进入第一个环节

①3+5X、2X一1=0、1+2.7=3.7、5<1十X、x=0都是方程。

()               

②只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才是方程。

   ()                

③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也都是方程。

   ()       

④x=1是方程的解。

          () 

师:

同桌先辨析概念并说说理由

学生说

(二)师:

谁来说说你们判断的结果以及错误原因

(三)师小结回答过程中的概念易错点

三、解方程

(一)师:

看来同学们对方程的知识理解的很清楚,进入第二个环节解方程

1、3x—

      2、(x—2)×6=6            

3、3x+5x=1.64、6×(x—3)+3x=18

老师巡视,收集资源

师:

做完的同学不妨想想都用了什么方法。

(二)师:

谁来说说解方程中都用了哪些方法呢?

学生说,教师小结.

(三)师:

带着这样的想法看看他都做对了没有?

学生辨析

(四)师:

那怎么保证方程的解是正确的呢?

学生说

师:

不错,可以代入检验,从现在就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

师:

针对刚才的讨论,对自己所做的进行修改。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刚才同学们能熟练的解答方程,遇到实际问题也会自己解决吗?

1、20筐桔子和15筐苹果,一共重2500千克,每筐苹果80千克,每筐桔子多少千克?

(二)师:

自己看题并试试看!

师:

好,谁来说说运用了什么数量关系式并报出你的方程

(3)我这还有两道实际问题要解决

(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

1

(1)学校图书馆购进720本文艺书,科技书比文艺书的

少45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1

(2)学校图书馆购进720本文艺书,文艺书比科技书的

少45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2、小明和小红收集邮票,小明的邮票是小红的2倍,如果小明给小红20张,两人张数就一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

师:

我要求大家选用合适的方法解答

师:

和他方法一样的举手,谁来解释这个算式的含义?

师:

恩,选用方程的同学举手,大家是怎么思考的呢?

(四)师:

那这道实际问题也能很快做完吗?

学生做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

师:

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说

教师比较并总结

(五)师:

还愿意接受挑战吗?

看大屏幕

挑战题

某通信公司有两种收费标准①月租费30元,通话费每分钟0.30元②无月租费,通话费每分钟0.60元,小军一个月达电话时间达到多少分钟,两种收费标准下费用相同?

学生独立解题并思考

五、师:

相信同学对方程有了新的认识,谁来谈谈你都有了哪些收获?

师:

希望同学继续收集方程的相关知识,为将来初中的学习做准备!

活动小结

今天我向级部全体教师落实了本学期本级部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要求每位教师在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把毕业班数学日常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抓早抓紧。

并组织了集体备课,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再次明确教学六认真工作。

以“E学习”项目研究为重点,立足校本,克服当前课堂教学形式化,努力体现减负增效,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级部教研活动意在让六年级所有数学教师明确本学期级部教研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知晓自己在级部里的具体分工和工作,尽早地让每位教师有一个良好的心里准备和规划,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本次活动开展及时,每位教师接受工作和安排的态度积极,真正体现出了毕业班数学教师必备的良好素养,热情高,研讨气氛浓郁,都能主动承担级部的工作和任务。

能踊跃地提出好的设想建议,有困难也能及时提出来与大家商量解决,体现了教师主人翁的精神。

本次级部教研组活动开展效果好,目标达成率100%。

 

活动记录

时间

第四周

地点

第11办公室

参加人员:

金琦、秦卫平、周云、耿英志、彭华、陈霞、黄纯

活动过程:

1、由陈霞老师执教《认识长方体》班级:

六《10》班

2、陈霞老师说课

以往老师执教这节课,教师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总觉得还不够。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面的特征时,出示了一些具体问题作为自学提纲,过于细小的问题分解,过于细致的引导,感觉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虽然很顺利、轻松地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但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出现争论、卡壳、思考的格局,学生缺乏强烈的探究欲望,就很难形成有效的探究经验。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探究,在交流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发现可能是零散的,并且交流时的语言也不够精炼,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整理发现和交流。

从而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共享,使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能够真正深入。

为此,我重新审视这堂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课上完后,反思课堂教学,有这样几个问题:

1.我拍摄下来的实物图做成了ppt后不清楚,影响了直观效果;2.在操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这个环节,所用的时间较多,没有能够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对“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一特征的应用就不够到位,给课堂留下了缺憾。

三、评课:

周云: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王老师在新课导入时用了学生常见的生活物品,与课后练习中测长方体盒子的长宽高等一些贴近生活的数学例子,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秦卫萍: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展示,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新课标对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就是使学生在获得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王晓玲老师在本课中围绕新课标对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行改革,积极倡导自主探索。

出示探索的三个问题后,让学生借助教具、学具,充分的触摸长方体正方体实物,从整体上观察后,直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有面、棱、顶点三个要素,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做好准备,又让学生进一步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自主思维,同学们积极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三个问题,同时王老师特别注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真正做到了把课堂给了孩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课标精神,另外王老师在教学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也注重了在“变式”中理解,通过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使学生真正理解了长宽高的含义,这样让我想到了美国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

”而王老师正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这也充分展示了我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彭华:

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

数学本身是枯燥的,陈老师呢,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形美,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喜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黄纯:

整个教学环节紧凑,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过渡自然。

后两个环节看书质疑和全课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整合、归纳。

使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尤为突出。

  

耿英志:

板书设计构思新颖,既显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练习设计层次明显,难易适中。

当然每一堂课有成功也有缺憾,本堂课也有些不足,比如:

课堂预设不够细化,致使小组活动时比较费时,造成拖堂,还有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有待提高。

  

主讲人发言稿(教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准备.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师提问:

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

(不是)

  教师明确:

这些物体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3、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老师明确:

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二、教学新课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1、板书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教学例1

指出:

摸的上面或下面就是长方体的面。

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

指出:

叫棱

指出:

顶点

①出示直观图,提问:

为什么有的画实线,有的画虚线?

比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老师提问:

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

  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

哪几个面?

  你能看见几条棱?

哪几条棱?

  教师介绍长方体的画法:

  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整理板书:

顶点

长方体

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棱,分3组,每组的4条棱相等

8个

②出示左右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图

出示直观图

指出:

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

4、教学例2

板书:

正方体

6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12条棱长度都相等

8个

指出: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1)认识长方体

说说这些物体哪些是长方体。

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向同学介绍。

(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特征。

用手摸摸长方体的上面,有什么感觉?

说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并指出是哪几个面?

将长方体拿在手里,举过头顶,看看自己能看到这个长方体的哪几个面?

低于头顶呢?

放在左边呢?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摸一摸,两个面相交的部分。

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部分。

交流讨论。

说说观察时的注意点:

面要一对一对地数,棱一组一组地数,顶点可以2个2个或4个4个地数。

说说特征。

与前面看到的有何不同之处。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长方形,其余4个长方形完全相同)

(3)认识长、宽、高

3、完成“练一练”

(1)在小组中互说。

(2)指名说说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

(3)量出长度并汇报。

(1)理解题意。

(2)小组中独立探索。

(3)汇报交流

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说出每个长、宽、高各是多少?

第3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别之处?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2、完成练习三第2~5题。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今天掌握了哪些知识?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学生交流汇报

活动小结:

围绕长正方体这节课的教学问题老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一些曾教过的成熟型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与大家一起分享。

通过这次研讨,各位老师对这块内容的教学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有的一些疑惑也在交流中逐渐明晰,效果较好。

活动记录

时间

第七周

地点

第11办公室

参加人员:

秦卫萍、金琦、周云、彭华、黄纯、陈霞、耿英志

活动过程:

1、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至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上,继续结合具体的情境,学习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方程是用字母符号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的,无论是表达形式,还是思维水平都比算术的方式更抽象,其对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材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并能承载相应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寻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探索方程的解法,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二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意义及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表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要计算的面的个数是不一样。

因此,教材没有总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从现实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灵活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全部6个面总和的实际问题,如:

无盖的长方体水箱,火柴盒的外壳等,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应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的和。

教材安排的例5,通过怎样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引导学生寻求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

教学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在审题时,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鱼缸的上面没有玻璃”是什么意思?

求“制作这个玻璃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几个面的和?

分别是哪几个面?

二是在交流不同的算法时,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算法的交流和比较,弄清哪组对面都要算,它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哪组对面只需要算一个,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防止混淆。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教学,教材突出了探索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和抽象,自主地发现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

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分数连乘和倒数的认识。

分数乘法意义的教学要强调三点:

⑴重直观。

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要让学生借助给示意图涂色、看图填空等活动,充分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建立表象。

⑵重感悟。

要精心组织好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

⑶重比较。

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深化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展开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活动。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两段:

先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再教学分数和分数相乘。

⑴自主探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由于整数与分数相乘可以转化成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因此,例1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并通过交流和比较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算理。

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算法(如:

把改写成0.3再算),交流时,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用加法算乘法的思考过程,理解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二是要通过比较帮助学生体会到先约分再计算可以使计算过程简便;三是在讨论算法时,要通过交流明确“分数和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⑵借助直观图理解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理。

相对而言,分数和分数相乘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较难理解。

教材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直观的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交流,理解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第四单元:

分数除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计算内容编排成两段:

一是计算法则,二是乘除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