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语 文 意 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7802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 语 文 意 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 语 文 意 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 语 文 意 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 语 文 意 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 语 文 意 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 语 文 意 识.docx

《论 语 文 意 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 语 文 意 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 语 文 意 识.docx

论语文意识

论语文意识

彭小明

 

摘要:

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

语文意识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桥梁和阶梯。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就要构建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就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教师就要起主导作用。

我们还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语感;语文素养;语文意识。

 

语文意识是新近流行起来的一个概念,追溯其源,最早提出应是语文教育家王尚文。

王先生在《语文意识:

语文教学的阶梯》一文中指出: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的一段回忆:

‘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

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

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

近年来我的习惯几已完全改过。

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

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些。

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字令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贴,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应的位置。

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样精确妥贴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

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

’我把朱先生的后来这种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称之为‘语文意识’。

”①

那么什么是“语文意识”呢?

要正确、深刻领会理解它,我们还得先看“意识”一词。

意识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重要概念。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心”“精神”。

现代“意识”一词于西方翻译来,它与“物质”“存在”相对,与“精神”“思想”“思维”“观念”等概念近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指高度发展、高度组织起来的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马克思说: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②也就是说,意识是人对现实的反映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感觉、是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意识”还有多种解释,医学上指人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一种“感觉”。

具体地说,意识主要是指人对自身状态的理解水平——自我意识水平,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理解水平——环境意识水平,也即人的清醒度和人理解自己与环境的完整度。

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

另外,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交往中,也经常使用“意识”一词,古汉语中把“意识”用作动词,指“认知”“感觉”“觉察”,如汉王充《论衡·实知》云:

“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

”用作名词,指“思想意识”、“意向见解”,如《北齐书.王唏传》邢子良与唏兄书:

“贤弟弥郎,意识深远,旷达不羁。

”平时我们用“意识”多指“觉察”“感到”,如“我意识到……”等等,《现代汉语词典》释“意识”为觉察,《新华词典》释为“感到”,即通常用法。

以上引用,意识一词概念复杂、意义多样,但有一个共同地方,那就是都指人的“精神状态”,可见“意识”与人的心理、精神有密切的联系。

从“义项”上看,语文意识的“意识”涵义更与心理学上的含义接近,应指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

具体地说,语文意识是指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即对语文的自觉关注。

王尚文先生为什么要提出“语文意识”这个新名词呢?

笔者认为,王先生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是“语感论”的积极倡导者,著有《语感论》、《语文教育导论》、《语文教学对话论》等书。

他在书中指出: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何谓语感?

他说:

“就是社会的人对语言的感觉。

”“……就是在视听当下不瑕思索地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解语音、字形所表示的意义的能力。

”③可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直接感知、自动化的人的心理活动。

语感是“语言的无意识”,而“语言无意识”是“无法用明晰的语言展开教学活动”的,也就是说,“语感”不是知识、不是技能,无法传授,无法教会。

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这是语文教育专家、语文一线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

现在王先生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王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说:

“应把语文意识视为语文教育的阶梯。

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

它就是语文的缰绳。

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难以上成语文课,就要‘跑野马’。

”“现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是怎么培养语感,大家并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认为,语感就是语文意识的直觉形式,它就是语文意识不断丰富、提高、强化的结果。

语文意识的养成对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的养成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④由此可见,王先生提出:

“语文意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寻找“阶梯”“缰绳”“抓手”的,学生语感能力培养好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终极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句话,语文课程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语感能力,即语文素养。

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最重要的就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语感,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而前文已说过语感属“语言无意识”(无意注意)难以用语言表达、传授,要培养语感,就得先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语文意识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有意关注,是人们“有意注意”的心理活动。

只要强化“有意注意”,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就会成为“无意注意”,成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知觉,即语感。

因此,语文意识是语感培养的“桥梁”“纽带”,是语文素养培育的“抓手”“阶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呢?

首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语文意识

1、构建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界兴起一股“淡化语法”教学、“淡化知识”教学的风,以为语文教学质量个高是因为“语文知识”造成的,这是极大的误解。

作为一门学科,它必定要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不然就不成“学科”。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即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包含了“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

不论教什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

⑤说得通俗点,就是要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可为今后学习及能力形成起“迁移”作用。

钱吕明指出:

“20世纪语文教学研究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语文知识体系,这一套知识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来之不易,轻易否定是不负责任的。

……问题的关键是应该用语文知识,而不是被语文知识所用。

”⑥语文知识教学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教有用、有效的语文知识,如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等,通过知识训练,达到“迁移”为能力的目的。

知识是可教的,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意识的必要条件,构建有用、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仍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用有效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感、语文素养,也是今后语文教学的一个方向。

2、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非认知因素”。

非认知因素,也叫“非智力因素”,它是指人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动机、兴趣、习惯、情感、态度、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

语文教学知识、能力很重要,但事实已证明,仅仅重视知识、能力并不能学好语文,要提高语文水平,还得重视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即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一点与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是相符合的。

(1)动机是语文意识培养的内驱力。

动机是个体需要和学习的诱因,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语文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地学习语文。

(2)兴趣是语文意识培养的“最好老师”。

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杜威曾十分明确地指出:

“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

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重要的。

”⑦语文教师要通过翻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增加活动机会、激发学生需要和疑问,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以巩固学习的动机,改变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习惯是语文意识的直接表现。

语文意识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初期就多次提出“教育是养成良好习惯”的观点,他说:

“教育这个词儿……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⑧又说: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⑨语文学习中预习复习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勤于练笔修改文章的习惯、自学的习惯等等,对提高学习语文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4)情感是语文意识培养的催化剂。

人的成长需要情感,“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⑩语文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

不难想象,一个不喜欢祖国语文的人,他能很好地学好语文。

3、教师起主导作用。

语文教师除了运用有效知识、开发非认知因素来培养学生语文意识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言传身教,做语言文字使用的“示范者”“榜样”;还要启发诱导、点拨引导学生语文学习;还要反复督促、暗示、提示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及时反馈,与学生交流、对话,使学生形成优化的学习方法,以更快、更好地形成语文意识和语感。

其次,树立大语文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当代“大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课堂教育,更是课外、校外的家庭的、社会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

学习也不仅仅是学校的学习,更是学前的、毕业后的终身学习。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社会初步确立,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语文教育更要强调开放性的教育、终身化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上互联网……做一个语言文字学习的“有心人”,有意思考“文本”(包括电子文本)写什么?

怎么写?

为什么这么写?

写的怎么样?

……王尚文说:

“语文意识关注的是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就是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中,摆在它的语境的关系中反复审观、掂量、咀嚼、玩味,从这里出发走上正确的语文学习之路。

”(11)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语文意识,才能形成语感,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意识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

语文意识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的桥梁和阶梯。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就要构建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就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教师就要起主导作用。

我们还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注释

(1)王尚文:

《“语文意识”:

语文教学的阶梯》,《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页。

(3)王尚文:

《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第62页、第67页。

(4)王尚文:

《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第5版。

(5)巨英梅、刘旭东编著: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3页。

(6)钱吕明:

《语文意识:

通向语感的阶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

(7)赵祥麟、王承绪译:

《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8)叶至善等编:

《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1卷93页、第25卷2页。

(9)《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卷,第255页。

(10)王尚文:

《“语文意识”:

语文教学的阶梯》,《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

论语文素养  

彭小明

   摘要:

“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基本的综合性的人文素养。

语文素养有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特点。

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和主要目标,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不断地在语言材料积累、言语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和创设良好语文学习环境中精心培育。

关键词:

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到底什么是“语文素养”?

它的内涵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如何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了报刊、著作、网络上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

一、语文素养的涵义

要解释“语文素养”一词就得先解释“素养”一词。

“素养”一词,从词素构成上看,应由“素质”和“修养”构成。

“素质”一词原本的含义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主要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

”但是后来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含义已有了很大的拓展,由原来的“遗传素质”“禀赋”扩大为经后天努力形成的“基本品质”。

柳斌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的序中说:

“什么叫素质?

我个人认为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①“修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

《辞海》的解释是:

“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

”从以上解释看,“素质”和“修养”为近义词,原来“素质”偏“禀赋”,“修养”偏“后天培育”,但后来两词均偏“后天培育”,缩为“素养”一词后仍偏“后天养成”。

所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养”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

具体地说“素养”就是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二、语文素养的要素构成

语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在语文学科中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和基本品质。

但“语文素养”到底具体指哪些“基本品质”,它是由哪些“基本因素”构成的?

这一点争议很大。

华东师大中文系巢宗祺先生在《语文建设》上指出:

“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

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②

杨再隋等编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认为:

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包括:

①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

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

③丰富的语文知识。

④语文能力。

⑤培养语感。

⑥发展思维能力。

⑦良好的个性。

⑧健全的人格。

赵福祺、李菀编著的《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则概括为八点:

①语文知识。

②语文能力。

③语言态度。

④语言体验。

⑤语感能力。

⑥语言积累。

⑦语言品质。

⑧语言行为。

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

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言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情和语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

另外,王尚文在《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则称“语文素养”为“语文素质”,认为包括四个方面:

①语感。

②语文思维。

③语文知识。

④语文技能。

⑥……

以上列举的是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从以上观点来看,“语文素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多层次的综合概念。

我们认为,语文素养有广义、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看,它应该是指语文本学科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它是“人文素养”,但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哲学、艺术)素养,是语文学科独有的“个性修养”,应该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包括语感能力)、语文思维、语文情感、语文习惯与方法、语文态度、语文审美等等。

如赵福祺、王尚文等人所言的语文素养(素质)。

从广义上看,语文素养包括狭义上的语文素养,以及与其有关联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品位、智力水平、人格个性、审美情趣、知识视野和言语社会环境等方面。

如巢宗祺、杨再隋、倪文锦等人所言的语文素养。

倪文锦主编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把语文素养划分的四个层次是深刻的。

我们可以把听说读写看成是语文素养的外层,把语文知识、技能、思维等看成是语文素养的表层,把动机、情感、态度、习惯、意志看成是语文素养的浅层,把思想品德、个性、人格、环境看成是语文素养的深层。

这样认识语文素养就深广、立体。

为了更通俗地解释“语文素养”,我个人认为可以把它分为四个层面:

①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和程序性知识。

②语文能力,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如语感、自学、创新等能力。

③语文心智,包括和语文有关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和与语文有关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

④语文情意,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和人格、品行、思想修养等方面。

三、语文素养的特征

要真正清楚地认识语文素养,我们还得考察、深究它的基本特征。

所谓“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基本属性。

语文素养与其他素养有什么区别和标志性特点呢?

其一,综合性和整体性。

以上分析可以得知,语文素养是复杂的、综合的、全面的、多因素多层次的。

它不但有广、狭义之分,还有外层、表层、浅层、深层之别。

但语文素养是整体的,是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基本品质,其各种因素无法割裂、各自为政。

对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也靠整体感知,由此,对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评价也难以定量,只能“类化”。

王富仁指出:

“所谓类化,就是它只能分出被考核学生的语文素质的类型,而无论怎样考试却不能区分彼此量上的差别。

”王富仁先生从语文知识能力的角度,这样表述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的核心):

“一、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二、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三、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四、基本上没有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表达的能力。

”⑦这是对语文素养综合性、整体性认识之后对学生语文素养正确的评价方式。

其二,基础性和基本性。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关于语言(言语)方面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它不是专家学者的高深水平和素质,所以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基础性”。

可以说,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小学毕业生都必须达到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即《语文课程标准》所言的:

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发达的思维,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其三,积累性和发展性。

语文素养不是“天赋”的,是“后天”长期实践、训练习得的,或换句话说,语文素养是长期言语生活中的积累、发展、培育而成的。

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它具有发展的“开放性”结构。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持续不断地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的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的状态。

作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种内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持续地进行,并不断地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四、语文素养的培育

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情感、语文态度、语文习惯、语文方式,甚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个性、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融合。

因此语文素养的培育也应该是多途径、多方式方法的。

可以说,一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思想理论水平、语言能力、表达技巧等诸因素的提高,都有利于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语文素养呢?

第一,从语言材料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途径,一条是课内、一条是课外。

课内,我们要走进“教材”,让学生朗读、背诵、积累、感悟、体验优秀的古今中外名文名篇,培养良好的语感;课外,我们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社会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让学生在母语的环境中,不断积累语言、习得语言机制,自然而然的提高语文素养。

并且,语言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活动。

语言材料不断积累,就是学生不断接受祖国优秀文化、世界先进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

每当优秀的语言材料内化成为学生生命个体的一部分的时候,学生广义上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从言语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是技能课,是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人文学科。

语文课不是“语言学”课,不需要大量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学习,却需要大量有计划地进行言语训练、实践。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机会,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写字、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不断优化语文素养。

识字,识大量的汉字,不但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而且识字过程本身就是接受祖国文化熏陶的过程。

写字,写一手好字,也不仅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门面”,而且也能在我国传统书法艺术感染中,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的本质功能是理解文字承载的意义内涵,是接受特定文化的浸润,是与文章作者进行的心灵沟通。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

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背诵,默读、浏览,精读、研读中不断接受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影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今后终身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精神底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著名的诗人臧克家说:

“只有学才会写。

”通过自主写作、自由写作、有创意的表达,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有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