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76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docx

精选《生理学》大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00题含答案

2019年最新大学《生理学》题库300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肾脏的泌尿功能不包括:

E

A.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及进人体内的异物

B.调节细胞外液量及血浆的渗透压

C.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

D.排出过剩的电解质

E.产生与尿生成调节有关的肾素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

A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血浆胶渗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渗压一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血浆胶渗压一囊内压)

D.血浆胶渗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

E.血浆胶渗压一(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囊内压)

3.正常成年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

C

A.75ml/min

B.100m1/min

C.125ml/min

D.150m1/min

E.175m1/min

4.肾滤过分数是指:

B

A.肾小球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B.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C.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乘积

D.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比值

E.肾小球滤过和肾血浆清除率的比值

5.某患者的尿中肌酸酐浓度为196mg/ml,血浆肌酐浓度为1.4mg/ml,尿量为lml/min,其肌酐清除率为:

D

A.75ml/minB.98ml/min

C.125ml/minD.140ml/min

E.196ml/min

6.用于测量肾血浆流量的物质是:

D

A.尿素B.肌酐C.葡萄糖

D.碘锐特E.菊粉

7.动脉血压变动于10.7~24.0kPa内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机制是:

D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D.神经和体液调节

E.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

8.关于K+的分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D

A.分泌的部位主要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B.分泌的形式是Na+-K+交换

C.Na+-K+交换和Na+—H+交换是互相竞争的

D.酸中毒时往往出现低血钾

E.高钾饮食时尿中可排出大量K+

9.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是指:

A

A.动脉血压在10.7—24.0kPa,肾血流量保持恒定

B.动脉血压在5,0—30.0kPa,肾血流量保持恒定

C.肾血流量不随动脉压改变而变动

D。

肾髓质血流量不随动脉压的改变而变动

E。

肾皮质血流量不随血压的改变而变动

10.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C

A.血浆蛋白含量增多

B.肾小球滤过率增多

C.滤过膜上的唾液蛋白减少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E.肾小球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少

11.近髓肾单位;的特点中,错误的是:

E

A.分布于内皮质层

B.占肾单位总数的10%一15%

C.出入球动脉口径相近

D.出球动脉分支为网状小血管和U形直小血管E.髓襻短

12.近球小体的功能是:

B

A.控制磷酸盐的排泄;

B.分泌一种蛋白水解酶

C.释放血管紧张素原;

D.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

E.对动脉血压升高发生反应

13.不属于生理排泄物的是:

B

A.CO2和水

B.消化道排出的食物残渣

C.汗液

D.食物残渣中的胆色素,无机盐

E.尿液

5.神经对肾血管的调节以哪项为主:

A

A.交感神经的缩血管功能

B.交感神经的舒血管功能

C.副交感神经的舒血管功能

D.神经递质的释放

E.副交感神经的缩血管功能

14.机体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B

A.由呼吸器官排出

B.由大肠排出的食物残渣

C.由皮肤排出

D.由大肠排出的胆色素;

E.由肾脏排出

15.关于皮质肾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主在分布于外皮质和中皮质

B.肾血流量的5℅一6℅进入皮质肾单位

C.人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的粗

D.髓襻甚短,只达外髓层

E.出球小动脉分出的毛细血管几乎全部分布于皮质部分的肾小管周围

16.胆盐在回肠的吸收机制是:

B

A.渗透B.主动转运

C.人胞作用D.单纯扩散

E.易化扩散

17.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真:

的部位是:

E

A.结肠上段B.十二指肠

C.空肠D.结肠下段E.回肠

18.肾血流量较大,成人肾血流总量为:

D

A.900~1000m1/min

B.1000~1100mL/min

C.1100~1200mL/min

D.1200~1300m1/min

E.1300~l400ml/min

19.关于水的重吸收,下列哪些论述是错误的:

D

A.水的重吸收是被动的

B.近曲小管重吸收水的数量最多

C.激素可调节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D.激素可调节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E.激素可调节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0.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是:

E

A.分压差小则扩散快

B.与各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与扩散面积成反比

D.与温度成反比

E.与扩散距离成反比

21.原尿中哪种物质可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D

A.Na+B.H20C.H+

D.葡萄糖E.尿酸

22.氨基酸重吸收的部位是:

A

A.近曲小管B.远曲小管

C.髓襻升支D。

髓襻降支

E.集合管

23.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B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渗透性利尿C.水利尿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24.关于近球小管对Na+重吸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滤过量的65%一70%被重吸收

B.属于主动转运

C.位于管腔膜上的Na泵具有重要作用

D.细胞间隙中部分Na+会回漏到小管腔内

E.重吸收量与体内Na+含量无关

25.下列有关肾滤过或重吸收的数值,哪项是正确的:

D

A.肾小球滤过率为250ml/min

B.滤过分数为25%

C.自身调节的血压范;围为60—80mmHg

D.滤过膜允许通过的物质分子量小于70000

E.肾糖阈60—80mg/100m1

26.在肾小管中不被重吸收或分泌的物质是:

C

A.葡萄糖B.酚红

C.菊粉D.对氨马尿酸

E.肌酐

27.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使血浆滤出的动力是:

E

A.全身动脉压

B.肾动脉压

C.人球动脉压

D.出球小动脉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28.葡萄糖重吸收与哪项密切相关;B

A.K+的重吸收B.Na+的重吸收

C.C1-的重吸收D.HCO3-的重吸收

E.水的重吸收

29.各段肾小管对Na+重吸收量最大的部位是:

A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髓襻升段

D.髓襻降段

E.集合管

30.关于HCO3-的重吸收,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D

A.肾小球滤过的HCO3-80%一85%在近曲小管重吸收

B.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相关

C.HCO3-的重吸收与Na+的重吸收相关

D.肾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是恒量重吸收

E.HCO3-的重吸收是被动重吸收

31.肾糖阈的数值为;B

A.1800—2000mg/L

B.1600—1800mg/l

C.1400—1600mg/L

D.1200一1400mg/L

E.800—1200mg/L

32.葡萄糖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

A

A.近曲小管B.髓襻升支

C.髓襻降支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33.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

C

A.Na+、K+B.氨基酸

C.血浆白蛋白D.甘露醇

E.葡萄糖

34.下列哪种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将增加,D

A.高血压、收缩压达170mmHg时

B.交感神经兴奋,入球小动脉收缩时

C.大量摄入含NaCI多的食物

D.严重营养不良

E.糖尿病血糖浓度为180mg/100ml时

35.生成原尿的有效滤过压等于:

B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一囊内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36.不能在人类消化道内消化的糖类有:

D

A.寡糖B.果胶C.糊精

D.纤维素E.糖原

37.关于H+的分泌,下列哪些描述是错误的:

B

A.全部肾小管都能分泌H+

B.近曲小管分泌H+的数量最少

C.H+的分泌是被动的

D.H+的分泌同时伴有Na+的重吸收

E.H+分泌有利于HCO3-重吸收

38.二氧化碳解离曲线的特点是:

B

A.血液CO2含量与PCO2几乎成线性关系,有饱和点

B.血液CO2含量与PCO2几乎成线性关系,无饱和点

C.血液CO2含量与PCO2成S形关系,有饱和点

D.血液CO2含量与PCO2成S形关系,无饱和点

E.血液的CO2含量与与PCO2无关

39.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简单物质合成下列维生素:

D

A.维生素DB.维生素A

C.维生素ED.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

E.叶酸

40.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C

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D.增大E.不变

41.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

A.K+B.Na+C.Cl-.D.Ca2+E.Mg2+

42.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

D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4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D

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人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

44.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B

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

45.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

46.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B

A.先减小后增大B.不变C减小D.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

47.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

E

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

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

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48.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与平滑肌收缩的关系是:

D

A.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收缩

B.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发生动作电位,再引起肌肉收缩

C.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便可引起肌肉收缩

D.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基础上出现动作电位时,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平滑肌收缩的强度与慢波的大小相一致

49.血氧饱和度是指:

3

A.血红蛋白能结合氧的最大量

B.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C.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D.氧扩散的总量

E.血浆中溶解的氧量

50.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

A

A.不利于氧从血液进入组织

B.发生贫血时

C.发生在血液pH降低时

D.发生在温度升高时

E.发生在红细胞中2,3—DPG含量增加时

51.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

A

A.CO2张力增高B.CO2张力降低

C.pH值升高D.温度降低

E.N2张力增高

52.代谢性碱中毒时;A

A.血液pH值升高,O2张力升高

B.血液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