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6006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docx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

宁阳六中八年级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课标要求。

 通过读图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指出分界线并理解其划分依据。

2.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使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而本节内容是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铺垫。

“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重点。

本节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和民主性。

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关注细节,重视评价,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4.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一)秦岭-淮河线

任务一、据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可以看出,秦岭山脉的走向,淮河的流向  ,从而认识它们可以共同组成影响我国东部的重要地理界线。

任务二、结合中国政区的知识和3页的阅读材料,,认识秦岭,看图5-2,结合文字说明,记住秦岭的基本情况;认识淮河,看图5-5,结合文字说明,了解淮河的基本情况。

 说出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完成p4“活动”题1.

任务三、结合p2秦岭—淮河线的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格内容明确:

秦岭—淮河线的南北两侧在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居民生产生活习惯三大方面各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理解: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的重要地理界线。

※自学活动:

1、仔细观察图5-1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可以看出,秦岭是 走向的山脉,淮河的流向是。

          

2、阅读p3的材料,认识秦岭,看图5-2,结合文字说明,可以得知:

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自西向东主要穿越 省、省、省,

认识淮河,看图5-5,结合文字说明,可以得知:

淮河发源于省,向东流经省和 省,淮河水系混乱,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经治理后,现在的淮河大部分水流经洪泽湖、高邮湖汇入长江流进 海,还有一部分水流流经苏北,流进海。

 

3、快速识记秦岭—淮河线的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格内容,列举3个以上例子说明这条线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然后合上书把你记住的内容填写在下表中。

(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又多)

4、总结:

秦岭—淮河线的意义

※教学任务:

(二)四大地理区域

任务一、看图5-8,明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任务二、分析图5-9,对比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明确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任务三、对比分析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等降水量线,中国地形图,和我国地理区域图

明确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似。

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任务四、对比分析中国地势图、我国地理区域图,明确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完成p5“活动”题2.

※自学活动:

1、教师画出四大区域划分空白图,学生填出我国的四大区域。

2、 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通过界限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区域的位置。

 

 3、明确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根据图5-9,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明确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4、 明确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及其主导因素

根据5-8,观察界限B,学生自己在1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寻找与其位置相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

结果分别是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由此确定界线B划分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主要区域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

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5、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及其主导因素

根据5-8,观察界限C,明确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地形地势有关。

6、、总结: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限及其主导因素。

※精讲(包括探究)活动:

1、 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说出秦岭与淮河的主要地理意义。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③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④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⑥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⑦水稻、小麦的分界线;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2、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线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不到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体现出干旱的区域特征,而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处于湿润和半湿润区。

3、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限及其主导因素

①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

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

②北方与西北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是季风因素

③西北与青藏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

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④青藏与其它三区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拓展活动:

 

试从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描述一下你所在的区域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

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5.当堂达标测试。

并注明测试内容对应哪一目标。

 1、(对应目标:

区域的划分)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是:

(     ) 

      A、长春市    B、东北地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北方地区      

 2、(对应目标:

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是:

(     ) 

      A、季风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3、(对应目标:

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4、(对应目标:

秦岭-淮河的意义)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5、(对应目标:

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对应目标:

区域的范围)北京市位于我国的: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对应目标:

区域的景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      )      

 A、内蒙古自治区  B(对应目标:

区域的划分)、西藏自治区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8、(对应目标:

区域的划分: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下列区域中,属于不同级别并且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城市、乡村、农田、森林  B、温带、热带、亚热带、寒带       C、省、市、县、乡  D、北方地区、东北地区、吉林省、华北地区    

9、(对应目标:

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因素 B、季风因素 C、纬度因素 D、气候因素

10、(对应目标:

区域的景观)北方地区的著名温带水果是:

(   ) 

      A、香蕉     B、菠萝  C、柑橘           D、苹果

6.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疑点或建议。

让学生明确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限及其主导因素是讲解时重点结合已学知识和图形要讲清的问题。

 

第二节第一课时北方地区

1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材分析

北方地区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个分区,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北方地区主要包括:

区域概况,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人文旅游资源。

重点是北方地区的区域概况和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是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教学目标

1据图和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特点,面积和人口概况。

2据图和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森林/矿产)的特点

3据图和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据图和资料分析北方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4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任务一据图和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特点。

任务二据图和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工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任务三据图和资料分析北方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自学活动:

1、读,P6,图5-10完成下列问题:

①找出400mm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青藏高原边缘线,长城,渤海,黄海,35°N55°N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据行政区划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②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大兴安岭,太行山说出本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③找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海河,黄河,京杭运河据气候图分析河流的水文特点。

④找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知道是我国重要的什么资源产区。

2、读中国气候图说出本区的气候类型,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线,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读P7资料和中国矿产资源图完成下表

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产区

矿产

矿产产地

石油

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工业区、工业区和工业区。

主要工业中心有:

4、小结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地理要素

北方地区(位于我国东部以北)

气候

气候类型

__________气候

1月平均气温

 ________以下

年降水量

________mm以下

河流

封冻状况

________结冰期

流量、汛期

流量______、汛期______

主要地形类型

以__________为主

植被类型

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精讲(包括探究)活动:

用P8活动1导入

1、据图和资料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气温(1月气温﹤0℃)决定了:

温带农产品,降水量(400m—800m)决定:

旱作为主。

但区域内部也存在地理差异:

土壤

熟制

农作物

长城以北

黑土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马铃薯

长城以南

黄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冬小麦、玉米、荞麦、甘薯、谷子

哈尔滨的冰雕公园,非常迷人。

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呢?

2、据图和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是受自然因素的制约的。

地理要素

北方地区特点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

生产

耕地类型

旱地

降水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气候

作物熟制(农耕制度)

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气温

水果

温带水果:

苹果梨桃杏柿等

气候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________、墙体较______、门窗较。

降水

传统运输方式

马车

降水

主食

面食

气候

举例说明文化差异

溜冰、滑雪,园林建筑特点为气魄宏大、严整

气候

3、据图和资料分析北方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地区

环境问题

存在的原因

解决措施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植被少,土质疏松,多降暴雨

多植树造林

华北平原

缺水。

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降水少,浪费污染。

南水北调

提高节水意识

东北平原

黑土流失

过度开发使用

合理开发使用

拓展活动:

在北方地区实施的“暖房子”改造工程如:

旧楼房贴保温层、改造供热管网、淘汰小锅炉、推广节能门窗等措施。

让老百姓在冬季住上了暖和的房子。

(1)北方地区实施的“暖房子”改造工程,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是否具有重要意义?

谈一谈你的看法?

(2)为什么说“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5当堂达标测试

1.不属于北方地区的农业区是()

A.东北平原B.江汉平原C.华北平原D汾渭平原

2.因气候原因,长城以北的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三熟

3.濒临两个海域,又是我国重要的花生、冬小麦、棉花、温带水果产区的省是()

A.辽宁B.河北C.江苏D.山东

4.下列平原中,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大豆、高粱的地方是()

A.华北平原B.松嫩平原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5.位于北方地区的著名古都有()

A.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B.长安、临安、南京、北平

C.汴梁、杭州、洛阳、沈阳

D.西安、北京、南京、成都

6.著名的东北三宝是指:

()

A.东北虎、金钱豹、人参B.狮、人参、东北虎

C.貂皮、松鼠、人参D.鹿茸、貂皮、人参

7.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

⑴图中的山脉是,它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举例说明:

⑵A省的资源丰富,省会城市是,该省西以河与省相邻。

6.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疑点或建议。

(1)自然地理环境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等方面说明、

(2)自然地理对生产的影响以农业最显著,此外对交通、聚落的影响也较明显。

对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还表现在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上。

(3)北方地区作为一个区域,但区域内部也存在地理差异,以长城为界南北的农业生产也存在一些差异。

 

第二节第二课时南方地区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比较重要的部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无论从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还是从人口、农业、工业等的人文环境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之处,其可比性大,同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因此,教材选了将两大区域放到一节中,从两大地理分区的对比入手,使学生在比较中形成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两大地理分区的整体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

自学活动:

1、读,P9,图5-14完成下列问题:

①完成P8活动1、3找出秦岭-淮河,横断山脉、黄海、东海、南海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②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据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③找出长江、珠江、澜沧江。

据气候图分析河流的水文特点。

④找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知道是我国重要的什么资源产区。

2、读中国气候图说出本区的气候类型,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线,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小结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地理要素

南方地区

气候

气候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平均气温

________以上

年降水量

________mm以上

河流

封冻状况

________结冰期

流量、汛期

流量______、汛期______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_________________为主

精讲(包括探究)活动:

1、据图和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是受自然因素的制约的。

地理要素

南方地区特点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

生产

耕地类型

水田

降水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气候

作物熟制(农耕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气温

水果

亚热带水果和热带水果

气候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________、墙体较______、门窗较。

降水

传统运输方式

船舶

降水

主食

大米

气候

举例说明文化差异

游泳、赛龙舟,园林建筑小巧典雅

气候

2、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地理要素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气候

气候类型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月平均气温

 ________以下

________以上

年降水量

  ________mm以下

________mm以上

河流

封冻状况

________结冰期

________结冰期

流量、汛期

流量______、汛期______

流量______、汛期______

主要地形类型

__________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________________为主

_________________为主

农业生产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作物熟制(农耕制度)

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传统民居

坡度较________、墙体较______

屋顶坡度较________,墙体高

传统运输方式

马车

船舶

主食

面食

大米

举例说明文化差异

溜冰、滑雪,园林建筑特点为气魄宏大、严整

游泳、赛龙舟,园林建筑小巧典雅

拓展活动:

南方地区中西部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具备较为理想的水电开发条件。

除了目前已经建成的长江三峡、葛洲坝、二滩和龙滩等特大型水电站外,在建的特大型水电站还有溪洛渡和向家坝等。

(1)结合气候和地形分析南方地区中西部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

(2)举例说明,修建大坝对所在流域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3)国家积极推进“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

思考,该战略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5当堂达标测试

1.下列几组地形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

B.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南丘陵

2.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B.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风吹草低见牛羊

3.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

A.主要是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

B.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

C.主要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

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河网密布决定的

4、读图回答问题:

(1)C、D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吻合(填字母)。

(  )

①1月0℃等温线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

(2)图(b)中甲、乙两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云南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中两种生产活动分布于上图中某山脉两侧,填写这座山脉的名称。

(4)A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第一课时西北地区

一、.课标关于本节内容的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本节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西北地区是中国区域地理教材中介绍的第三个区域,它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深居内陆东西距离很,区内多高原盆地,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本区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气候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从而形成由东到西,地表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些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地表景观,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还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可以灌溉的平原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但干旱也使本区沙漠广布,再加上人为的破坏使本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理解自然特征决定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又影响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等自然特征,学会总结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气候资料图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增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保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