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966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docx

模板脚手架新技术建造师继续教育资料

一、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清水混凝土模板是按照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加工,满足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和表面装饰效果的模板。

1.主要技术容

(1)清水混凝土模板特点

1)清水混凝土工程是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工程,分为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和装饰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最终效果取决于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加工、安装和节点细部处理。

2)模板表面的特征:

平整度、光洁度、拼缝、孔眼、线条、装饰图案及各种污染物均拓印到混凝土表面上。

因此,根据清水混凝土的饰面要求和质量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更重视模板选型、模板分块、面板分割、对拉螺栓的排列和模板表面平整度。

(2)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

1)模板设计前应对清水混凝土工程进行全面深化设计,妥善解决好对饰面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问题如:

明缝、蝉缝、对拉螺栓孔眼、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的处理等。

2)模板体系选择:

选取能够满足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的模板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体系要求拼缝严密、规格尺寸准确、便于组装和拆除,能确保周转使用次数要求。

3)模板分块原则:

在起重荷载允许的围,根据蝉缝、明缝分布设计分块,同时兼顾分块的定型化、整体化、模数化、通用化。

4)面板分割原则:

应按照模板蝉缝和明缝位置分割,必须保证蝉缝和明缝水平交圈、竖向垂直。

5)对拉螺栓孔眼排布:

应达到规律性和对称性的装饰效果,同时还应满足受力要求。

6)节点处理: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合理设计模板节点。

(3)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特点

   模板安装时遵循先侧、后外侧,先横墙、后纵墙,先角模后墙模的原则。

吊装时注意对面板保护,保证明缝、禅缝的垂直度及交圈。

模板配件紧固要用力均匀,保证相邻模板配件受力大小一致,避免模板产生不均匀变形。

2.技术指标

(1)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表面平整度:

2mm;

(2)普通清水混凝土模板表面平整度:

3mm;

(3)饰面清水混凝土相邻面板拼缝高低差:

≤0.5mm;

(4)相邻面板拼缝间隙:

≤0.8mm;

(5)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截面尺寸:

±3mm;

(6)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

3mm。

3.适用围

   体育场馆、候机楼、车站、码头、剧场、展览馆、写字楼、住宅楼、科研楼、学校等,桥梁、筒仓、高耸构筑物等。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联想研发中心、华贸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浐灞生态行政中心、博物馆、国际会展中心、亚综合体育馆等。

二、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1.主要技术容

   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是一种模数化、定型化的模板,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模板刚度好、板面平整、技术配套、配件齐全的特点,模板面板周转使用次数30~50次,钢(铝)框骨架周转使用次数100~150次,每次摊销费用少,经济技术效果显著。

(1)钢(铝)框胶合板模板设计

1)钢(铝)框胶合板模板由标准模板、调节模板、阴角模、阳角模、斜撑、挑架、对拉螺栓、模板夹具、吊钩等组成。

2)钢框胶合板模板分为实腹和空腹两种,以特制钢边框型材和竖肋、横肋、水平背楞焊接成骨架,嵌入12~18mm厚双面覆膜木胶合板,以拉铆钉或螺钉连接紧固。

面板厚12~15mm,用于梁、板结构支模;面板厚15~18mm,用于墙、柱结构支模。

详见《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

3)铝框胶合板模板:

以空腹铝边框和矩形铝型材焊接成骨架,嵌入15~18m厚双面覆膜木胶合板,以拉铆钉连接紧固,模板厚120mm,模板之间用夹具或螺栓连接成大模板。

铝框胶合板模板也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其中重型铝框胶合板模板用于墙、柱;轻型铝框胶合板模板用于梁、板。

(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施工

1)根据工程结构设计图,分别对墙、梁、板进行配模设计,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对模板和支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3)计算所需的模板规格与数量;

4)制定确保模板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等有关措施;

5)制定支模和拆模工艺流程;

6)对面积较大的工程,划分模板施工流水段。

2.技术指标

(1)模板面板:

应采用酚醛覆膜竹(木)胶合板,表面平整。

(2)模板面板厚度:

12mm、15mm、18mm。

(3)模板厚度:

实腹钢框胶合板模板55~120mm,空腹钢框胶合板模板120mm,铝框胶合板模板120mm。

(4)标准模板尺寸:

600mm×2400mm、600mm×1800mm、600mm×1200mm、900mm×2400mm、900mm×1800mm、900mm×1200mm、1200mm×2400mm。

3.适用围

   可适用于各类型的公共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柱、梁板以及桥墩等。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成厦、中国人民大学仁达科教中心、国家体育场(鸟巢)、浦大桥桥墩、花果园立交桥桥墩、阳逻电厂主厂房等。

三、塑料模板技术

 

1.主要技术容

   塑料模板是以聚丙烯等硬质塑料为基材,加入玻璃纤维、剑麻纤维、防老化助剂等增强材料,经过复合层压等工艺制成的一种工程塑料,可锯、可钉、可刨、可焊接、可修复,其板材镶于钢框或钉在木框上,所制成的塑料模板能代替木模板、钢模板使用,既环保节能,又能保证质量,施工操作简单,节约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钢材、木材用量,此材料最后还能回收利用。

   塑料模板表面光滑、易于脱模、重量轻、耐腐蚀性好,模板周转次数多、可回收利用,对资源浪费少,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1)塑料模板设计技术

1)塑料模板的钢框可采用80×80×8角钢做边肋、8号槽钢做竖肋、5号槽钢做横肋焊接而成。

塑料板材镶于钢框,采用螺栓连接或拉铆连接。

钢框与钢框之间采用销板、U形卡或专用卡具连接。

2)塑料模板的边框尺寸可根据板材设计为1200mm×3000mm、1200mm×2400mm,600mm×3000mm,600mm×2400mm,600mm×1800mm等,另配有调节模板、阴角模、阳角模、斜撑、挑架、对拉螺栓和模板夹具等。

3)塑料模板的木框可采用100mm×100mm木方做边肋、50mm×100mm木方做竖肋、2根10号槽钢做背楞。

塑料板材同木框采用钉钉方式连接。

4)当塑料模板用于水平结构支模时,支撑架上的纵梁采用100mm×100mm木方、横梁采用50mm×100mm木方。

(2)塑料模板施工技术

1)根据工程结构设计图,分别对墙、柱、梁、板进行配模设计,计算所需的塑料模板和配件的规格与数量。

2)编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对模板和支架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

4)制定确保模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塑料模板管理等有关措施。

5)制定支模和拆模工艺流程。

2.技术指标

   以天然纤维增强再生塑料复合板为例:

(1)静曲强度:

≥33MPa;

(2)弯曲弹性模量:

纵向大于1300MPa,横向大于1100MPa;

(3)耐酸性:

10%HCL溶液中浸泡48h无明显变化;

(4)耐碱性:

饱和Ca(OH)2溶液中浸泡48h无明显变化;

(5)耐水性:

常温浸水72h,质量增重小于0.5%;长度变化小于0.1%;宽度变化小于0.1%;

(6)表面耐磨:

小于0.08%/100r,密度:

小于1.0g/cm3;

(7)耐燃性:

氧指数大于45。

3.适用围

   可适用于各类型的公共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墙、柱、梁、板及土木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等。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圣华原小区9号楼、市塘沽开发区滨海立交桥、西九龙高层住宅、市翡翠城住宅工程、城市气源工程炼焦车间等。

四、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组拼式大模板是一种单块面积较大、模数化、通用化的大型模板,具有完整的使用功能,采用塔吊进行垂直水平运输、吊装和拆除,工业化、机械化程度高。

组拼式大模板作为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不需抹灰或简单抹灰即可进行外墙面装修。

1.主要技术容

(1)组拼式大模板设计

1)组拼式大模板由标准模板、调节模板、背楞、芯带、钢楔、上接模、下包模、阴角模、阳角模、斜撑、挑架、外挂架、对拉螺栓、模板夹具、吊钩等组成。

2)组拼式大模板标准板的构造:

面板采用5~6mm厚钢板,边肋采用8mm厚扁钢、矩形钢管或设有夹具连接凹槽的特制边框等,竖肋采用槽钢或矩形钢管。

组拼时模板背楞设在外侧,背楞材料通常选用10号槽钢;当背楞与模板合二为一时,背楞通常设计为横肋,背楞材料与竖肋及边肋相适应。

3)在一项工程中,阴角模应设计为同一种规格的、标准的、等边的角模,不但施工中使用方便,重要的是减少了大量异型的、不等边的角模,降低了工程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4)标准单元板和调节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均应设置在固定位置,有利于大模板的制作、安装和维修工作。

5)外挂架的挂钩与挂架立杆之间应设计为多孔螺栓连接,以适应外挂架平台的高度调节;挂钩螺栓的钩头应设计为圆盘式,确保外挂架的挂钩安全连接。

(2)组拼式大模板施工

1)编制组拼式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流水段的划分,绘制配模平面图,计算所需的模板规格与数量。

2)配模时,大模板宽度规格的选用依据为墙面净尺寸-2个角模边长,当墙面较长时,可分为2~3块配模;根据塔吊起重力矩,计算出距塔吊最远处的起重量,建筑物最远处的模板宽度不超过计算宽度。

3)进行测量放线和楼面抄平,必要时在模板底边围做好找平层抹灰带,局部不平可临时加垫片,进行砂浆勾缝处理。

4)绑扎墙体钢筋,对偏离墙体边线的下层插筋进行校正处理;在墙角、墙中及墙高度上、中、下位置设置控制墙面截面尺寸的铁撑脚或钢筋撑。

5)安装门窗洞口模板,预埋木盒、铁件、电器管线、接线盒、开关盒等,合模前必须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6)大模板就位安装按照配模图对号入座,模板之间采用螺栓或卡具连接;大模板经靠尺检查并调整垂直后,紧固对拉螺栓。

7)安装阴角模、阳角模和电梯井筒模。

2.技术指标

(1)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最大侧压力:

60kN/㎡;

(2)组拼式大模板厚度:

85mm、86mm(另设背楞);100mm、106mm(背楞与模板合二为一);

(3)组拼式大模板宽度:

600mm、900mm、1200mm、1500mm、1800mm、2400mm、3000mm等;

(4)组拼式大模板高度:

根据结构工程的层高和楼板厚度选用。

(5)其余详见《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

3.适用围

   可适用于各类型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墙体、柱子及桥墩等。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国家游泳中心、金汉王厂房、中关村环保科技示园、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工程、滨湖世纪城、首创国际5-8号楼、万科城H.G楼等。

五、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利用早拆支撑头、钢支撑或钢支架、主次梁等组成的支撑系统,在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表4.3.1规定时,保留一部分狭窄底模板、早拆支撑头和养护支撑后拆,使拆除部分的构件跨度在规允许围,实现大部分底模和支撑系统早拆的模板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容

(1)早拆模板及支撑设计

1)早拆模板可以采用覆膜竹(木)胶合板模板、钢(铝)框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和塑料(玻璃钢)模壳等。

2)支撑系统由早拆支撑头、钢支撑或钢支架、主次梁和可调底座等组成。

3)早拆柱头有螺杆式升降头、滑动式升降头和螺杆与滑动相结合的升降头三种形式,宜推广螺杆与滑动相结合的升降头。

4)主次梁可以选用木工字梁、工字形钢木组合梁、矩形钢木组合梁、几字形钢木组合梁、矩形钢管和冷弯型钢等。

5)支撑系统可以采用独立式钢支撑、插接式支架、盘销式支架、门式支架等。

(2)早拆模板施工

1)应根据工程结构平面设计图进行配模设计,编制模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并对模板和主次梁的刚度和强度进行验算,对钢支撑或支架立杆的间距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2)计算出所需的模板、钢支撑或支架和主次梁的规格与数量。

3)制定确保质量和安全施工等有关措施。

4)制定支模和拆模工艺流程,早期拆模时间。

5)对面积较大的工程,可采取“小流水段”施工方法。

2.技术指标

(1)早拆模板成套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模板一次投入量,减少模板配置量的1/3~1/2;

(2)可以缩短施工工期50%左右,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效30%以上;

(3)可以延长模板使用寿命,节省施工费用20%以上。

3.适用围

   早拆模板技术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楼板以及桥梁、隧道等工程的结构顶板施工。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嘉海嘉悦园、金摇篮商厦、国家大剧院、京德顺生态嘉园、林业大学宿舍楼等。

六、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爬模装置通过承载体附着或支承在混凝土结构上,当新浇筑的混凝土脱模后,以液压油缸或液压升降千斤顶为动力,以导轨或支承杆为爬升轨道,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反复循环作业的施工工艺,简称爬模。

目前国应用较多的是以液压油缸为动力的爬模。

1.主要技术容

(1)爬模设计

1)采用液压爬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必须编制爬模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爬模装置设计与工作荷载计算。

2)采用油缸和架体的爬模装置由模板系统、架体与操作平台系统、液压爬升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3)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爬模技术可以实现墙体外爬、外爬吊、爬外吊、爬吊等爬升施工。

4)模板优先采用组拼式全钢大模板及成套模板配件。

也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钢框(铝框)胶合板模板、木工字梁槽钢背楞胶合板模板等;模板的高度为标准层层高,模板之间以对拉螺栓紧固。

5)模板采用水平油缸合模、脱模,也可采用吊杆滑轮合模、脱模,操作方便安全;所有模板上都应带有脱模器,确保模板顺利脱模。

(2)爬模施工

1)爬模组装需从已施工2层以上的结构开始。

楼板需要滞后4~5层施工。

2)液压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和加压试验,确保施工过程中所有接头和密封处无渗漏。

3)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布料机均匀布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在混凝土养护期间绑扎上层钢筋;当混凝土脱模后,将爬模装置向上爬升一层。

4)一项工程完成后,模板、爬模装置及液压设备可继续在其它工程通用,周转使用次数多。

5)爬模可节省模板堆放场地,对于在城市中心施工场地狭窄的项目有明显的优越性。

爬模的施工现场文明,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保证。

2.技术指标

(1)液压油缸额定荷载50kN、100kN、150kN;工作行程150~600mm。

(2)油缸机位间距不宜超过5m,当机位间距采用梁模板时,间距不宜超过6m。

(3)油缸布置数量需根据爬模装置自重及施工荷载进行计算确定,根据《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规定,油缸的工作荷载应小于额定荷载1/2。

(4)爬模装置爬升时,承载体受力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10MPa,并应满足爬模设计要求。

3.适用围

   适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核心筒、桥墩、桥塔、高耸构筑物等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液压爬升模板施工。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珠江城(71层)、LG大厦(31层)、通大桥(300m高桥塔)、环球中心(97层)、外滩城(47层)等。

七、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整体钢平台采用大吨位长行程油缸的顶升模板装置能适应复杂多变的核心筒结构施工,满足平均3d一层的工期要求、保证全过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1.主要技术容

(1)大吨位长行程油缸顶升模板装置由动力及控制系统、支撑系统、钢平台系统、吊架系统、模板系统和垂直交通系统组成。

1)动力系统由双向液压大行程油缸、支撑大梁端部的小油缸及整套液压油路组成;控制系统由集中控制台、开度仪、压力传感器和相关数据线组成,所有动作均提前编程并输入电脑。

2)钢平台需涵盖所有结构变化围,钢平台需设计有足够的平面刚度,能承受上部整层的施工材料堆载、施工机具堆载和下部的挂架荷载、模板荷载以及所有的施工活荷载。

平台下所有变化围设置吊架及模板滑动的轨道钢梁。

钢平台下留空一层,可保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插入钢筋工程作业,大大缩短了标准层施工时间。

3)钢模板全部随钢平台整体顶升,减少了模板周转的用工和机械使用时间,较大的提高了功效。

4)由于竖向构件先行施工,可以利用钢平台作为墙体测量控制中转,大大提高了测量放线的功效。

(2)钢平台、吊架及大钢模板在地面进行预拼装;顶升模板装置现场安装后进行调试。

(3)顶升模板施工时,每个工作面均有封闭、可靠的操作架和防护架,每个独立工作面均设置有上下的爬梯通道,底部设置有兜底密闭防护,平台上外均设防护钢网,平台上墙体部位留槽位置两边均设置有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整个顶模操作空间非常安全,见图4.7。

图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顶升模板

2.技术指标

1)液压双作用油缸行程5m;额定顶升荷载300t、额定提升荷载35t;顶升有效行程5000mm;顶升速度100mm/min;油缸径400mm;活塞杆直径300mm。

2)通过液控与电控两套系统协同工作,实现主油缸同步运行误差可达到1mm。

3)能保证平均3天一层,最快2天一层的施工速度。

4)恒荷载:

桁架自重、吊架恒荷载1.92kN/m,模板恒荷载5.76kN/m。

5)施工荷载:

顶升模板平台施工荷载为1.5kN/m2,钢筋堆载取500kg/m2,悬吊走道活荷载为1.0kN/m2。

6)风荷载:

取相当于地面八级风速,其基本风压换算为0.2kN/m2。

在风力大于8级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3.适用围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工程。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珠江新城西塔(103层),采用3台大行程油缸顶升模板施工;京基金融中心工程(98层),采用4台大行程油缸顶升模板施工。

八、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该项施工技术是利用钢结构同滑模装置同时安装,在贮仓筒壁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同时,将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托带上升,直至到达钢结构安装标高,当筒壁混凝土滑模施工完成,钢结构也就位完成。

既节省了大直径贮仓滑模装置的平台结构材料,也解决了仓顶空间钢结构安装难题,是滑模施工与空间钢结构安装一体化施工、共同双赢的做法。

1.主要技术容

(1)滑模托带空间钢结构安装施工设计技术

1)一体化施工时由筒壁滑模装置和仓顶钢结构两大部分组成。

2)滑模装置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提升系统、施工精度控制系统、水电配套系统组成。

(2)滑模托带空间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

1)应根据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滑模配置设计,编制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

制定一体化施工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确保平稳同步滑升。

2)计算出滑模配置所需模板、支架、配件的规格和数量。

3)计算仓顶钢结构重量和滑模施工的各项荷载,确定提升设备的配置数量。

根据《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GB50113规定,滑模托带施工的千斤顶和支承杆的承载能力应有较大安全储备。

2.技术指标

(1)液压千斤顶额定荷载:

100KN、60KN。

(2)安全系数:

≥2.5。

(3)混凝土的出模强度:

0.2~0.4MPa。

(4)施工中应保持被托带结构同步平稳提升,相邻两个支承点之间的允许升差值不得大于20mm,且不得大于相邻两个支座距离的1/400,最高点和最低点升差值应小于托带结构的最大允许偏差,并不得大于40mm,

3.适用围

   适用于大型钢筋混凝土贮仓筒壁滑模施工与仓顶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省瑞平石龙水泥(5000t/d)孰料生产线熟料库、山水集团水泥(5000t/d)孰料生产线熟料库等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