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839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卫复习.docx

《环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卫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卫复习.docx

环卫复习

环境卫生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environmentalhygiene)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为基本任务,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三、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①人与环境在物质统一性;②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③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④环境因素对人康影响的双重性。

四、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

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化学污染物。

五、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

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六、原生环境(primaryenvironment):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七、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

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八、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九、生物标志物类型暴露生物标志物、效应生物标志物、易感性生物标志物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

一、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

二、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

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然环境。

三、生态系统(ecosystem):

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特征:

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性和可持续性

四、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

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迁移的过程中,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五、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relationship):

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反应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六、联合毒性作用(jointtoxiceffect):

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七、联合作用类型:

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

八、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

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则称为环境污染。

九、人群健康效应谱:

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人群健康效应,由人体负荷增加到患病、死亡,呈金字塔形分布,这种分布模式就是人群健康效应谱。

十、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pollutant):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后者为主。

十一、环境污染急性和慢性危害有哪些类型?

举例说明。

答:

(1)环境污染急性危害的类型:

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危害;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慢性危害的类型:

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持续性蓄积危害。

根据本书相关章节的内容和知识举例。

根据本书相关章节的内容和知识举例。

第三章大气卫生

一、大气的结构

1.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

它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该层的特点有:

①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2.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30—50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30—50km以下,气温稳定。

该层的特点是空气气流以水平为主。

高约15—35km处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

3.中间层平流层顶至85km处,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

该层存在明显的空气运动对流。

4.热成层位于85-800km的高度之间。

该层气体处于电离状态,该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该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5.逸散层位于800km以上,大气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二、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气溶胶组成。

紫外线分类:

UV-A:

波长400-32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

UV-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

UV-B:

波长320-290nm,又称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

对人体具有红斑作用,能促进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会引起红肿脱皮。

UV-C:

波长290-200nm,又称为短波灭菌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

三、新鲜空气中,重离子与轻离子之比<50时,空气较为清洁。

四、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可分为:

①总悬浮颗粒物:

指粒径≤l00μm的颗粒物;②可吸人颗粒物:

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③细颗粒物:

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④超细颗粒物:

指空气动力学直径≤0.lμm的颗粒物。

五、大气垂直温差的正常状态是:

由地表到上空,气温逐渐降低。

高度↑100m,气温↓0.65℃。

六、产生逆温的原因主要有:

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

七、干燥空气的γd为0.986℃/100m,即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986℃。

当γ>γd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气块容易上升,有利于空气垂直对流,污染物容易扩散。

当γ<γd时,气块上升受阻,大气垂直对流极弱,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扩散极差。

当γ=γd时,大气处于中性状态,空气垂直对流不剧烈,污染物能扩散,但不够充分。

八、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比较

煤烟型烟雾事件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

污染来源

煤和石油制品燃烧

石油制品燃烧

主要污染物

颗粒物、SO2、硫酸雾

VOCs、NOX、O3、SO2、CO、PANs

发生季节

冬季

夏秋季

发生时间

早晨

中午或午后

气象条件

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很低、湿度高、有雾

气温高、风速很低、湿度较低、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

逆温类型

辐射逆温

下沉逆温

地理条件

河谷或盆地易发生

南北纬度600以下地区易发生

症状

咳嗽、喉痛、胸痛、呼吸困难,伴有恶心、呕吐、发绀等,死亡原因多为支气管炎、肺炎和心脏病

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头痛、胸痛、疲劳感和皮肤潮红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

易感人群

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心、肺疾病患者

心、肺疾病患者

九、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土壤和植物产生危害

(2)影响水生生态系统(3)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4)其他:

酸雨可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可造成地面水pH值下降从而使输水管中的金属化合物易于溶出等。

十、颗粒物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局部组织的堵塞作用、慢性炎症、引起氧化损伤、COPD

十一、基准与标准的比较

基准

标准

定义

根据环境中有害物质和机体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剂量(浓度)

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直接目的,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

它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尺度

两者的关系

标准的科学依据

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

法律效力

十二、我国制订大气质量标准的原则

(1)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

(2)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3)应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4)选用最敏感指标;(5)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

十三、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是指任何1小时内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日平均浓度限值是指任何一日平均浓度的最高容许值。

十四、采样点的选择

1、点源监测

(1)四周布点:

以污染源为中心,划8个方位,在不同距离的同心圆上布点,并在更远的距离或其他方位设置对照点;

(2)扇型布点:

在污染源常年或季节主导方向的下风侧,划3-5个方位,在不同距离上设置采样点,在上风侧适当距离设置对照点;

(3)捕捉烟波布点:

随烟波变动的方向,在烟波下方不同距离采样,同时在上风侧适当距离设置对照点。

2、面源监测采样点的设置通常有三种方法:

①按城市功能分区布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布点,每个类型的区域内一般设置2-3个采样点,应设置清洁对照点;②几何状布点将整个监测区划分为若干个方形或三角形小格,在交叉点和小格内布点;③根据污染源和人口分布以及城市地形地貌等因素设置采样点。

3、线源监测针对道路交通污染的采样点,采样设备采样口离地面高2-5m范围内,距道路边缘距离不得超过20m。

十五、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一规划措施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2.完善城市绿化系统3.加强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

二工艺和防护措施措施1.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耗2.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3.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

第四章水体卫生

一、天然水资源分为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类。

二、水质性状和评价指标

物理性状指标

(一)水温

(二)色(三)臭和味(四)浑浊度

化学性状指标

(一)pH值:

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2~8.5之间。

(二)总固体(三)硬度(四)含氮化合物(五)溶解氧(dissolvedoxygen,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

(六)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

(七)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BOD)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以20℃培养5日后,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为5日生化需氧量(BOD205)。

清洁水生化需氧量一般小于1mg/L。

(八)氯化物(九)硫酸盐(十)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十一)有害物质。

微生物学性状指标

(一)细菌总数(bacteriacount)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小时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数。

(二)大肠菌群(totalcoliforms)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三、水体污染(waterpollution)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水环境中的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乃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四、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红色、绿色、蓝色等,这种情况出现在淡水中时称水华(waterbloom),发生在海湾时叫赤潮(redtide)。

五、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是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

六、有机物的自净过程

第一阶段:

易被氧化的有机物进行的化学氧化分解

第二阶段:

有机物在水中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化学氧化分解

第三阶段:

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

七、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

八、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第五章饮用水卫生

一、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communicablediseases)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二、造成介水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①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渗漏、出现负压等原因,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三、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

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病例呈散发流行。

(2)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

(3)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四、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①有机前体物的含量:

通常把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它们主要是一些天然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藻类等,排入水中的污染物也是毒副产物前体物的重要来源;②加氯量:

投氯量越大,生成的消毒副产物越多;③溴离子浓度:

水源水中溴化物浓度较高时,会生成各种溴代三卤甲烷;④pH值:

水pH升高,三卤甲烷生成量增大,但卤乙酸生成量降低。

五、水源选择原则1水量充足2水质良好3便于防护4技术经济合理

六、取水点的位置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避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出的污染影响,取水点的最低水深应有2.5~3m。

七、混凝沉淀原理:

压缩双电层作用;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

八、常见混凝剂的种类:

1、混凝剂:

金属盐类混凝剂(铝盐:

明矾、硫酸铝、三氯化铝铁盐:

三氯化铁、硫酸亚铁);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氧化铝、聚丙烯酰胺2、助凝剂①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②改善絮凝体结构

九、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①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②水温③水的PH和碱度④水中有机物和溶解盐含量⑤混凝剂的种类及用量

十、滤池工作的分期①成熟期②过滤期③清洗期

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

①滤层厚度和粒径②滤速③进水水质④滤池类型

十一、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称为有效氯。

十二、影像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加氯量取决于需氯量,普通氯化消毒需接触30分钟,氯胺消毒法消毒需接触1-2小时。

(2)水的pH值:

水的pH值较低,氯化消毒效果好。

(3)水温:

水温高,杀菌效果好。

(4)水的浑浊度:

水的浑浊度越高,消毒效果就越差。

(5)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第六章土壤卫生

一、土壤中的背景值(backgroundlevel)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二、环境容量(environmentcapacity)是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间内、在不超过土壤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土壤对该污染物能够容纳的最大负荷量。

三、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

系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及土壤生物。

它与土壤矿物质一起共同构成土壤的固相部分。

四、土壤污染的基本特点:

1.土壤污染的隐蔽性;2.累积性与地域性;3.不可逆转性;4.治理的长期性。

第七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定①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②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③上述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

三、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明显的地区性分布

(二)与环境中元素水平相关

四、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一)营养条件

(二)生活习惯(三)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

五、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控制措施:

(一)组织措施

(二)技术措施

六、碘缺乏病(iodinedeficiencydisorders,IDD)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起的一系列病症。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

七、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2.维持正常新陈代谢3.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4.调节水和无机盐5.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6.其他

八、致甲状腺肿物质1.有机硫化物(硫氰化物、硫葡萄糖苷、硫脲类,主要存在于木薯、杏仁、黄豆、芥菜、卷心菜等)2.某些有机物(生物类黄酮、酚类、邻苯二甲酸酯和有机氯化物)3.某些无机物(水中的钙、氟、镁、锂、硝酸盐)

九、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cretinism)是在碘缺乏地区出现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

患者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甲状腺肿。

十、地方性克汀病临床表现

根据地方性克汀病的临床表现分为神经型、黏液水肿型和混合型三种。

①神经型的特点为精神缺陷、聋哑、神经运动障碍,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

②黏液水肿型的特点为严重的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迟滞和侏儒。

③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有的以神经型为主,有的以黏液水肿型为主。

(1)智力低下:

智力低下是地方性克汀病的主要症状,其程度可轻重不一。

(2)聋哑:

聋哑是地方性克汀病(尤其神经型患者)的常见症状,其严重程度大致与病情一致,多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同时伴有语言障碍。

(3)生长发育落后:

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①身材矮小;②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③克汀病面容;④性发育落后,

(4)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型地方性克汀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尤为明显。

一般有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及踝阵挛等。

(5)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

主要表现为粘液水肿。

精神及行为改变,表现为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嗜睡,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6)甲状腺肿:

多数有甲状腺肿

十一、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fluorosis)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十二、氟斑牙临床表现1.釉面光泽度改变2.釉面着色3.釉面缺损

十三、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arseniasis)是指长期自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境介质摄入过量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十四、砷的吸收途径呼吸道吸收、消化道吸收、皮肤黏膜吸收

不同价态、不同形式的产物毒性差异:

MMA3+>iAs3+>iAs5+>MMA5+=DMA5+

十五、地方性砷中毒的特异表现

1.早期多表现为末梢神经炎,呈四肢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

2.皮肤色素异常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性体征(花肚皮)

3.乌脚病

4.皮肤三联征:

掌跖角化、躯干色素沉着、色素脱失。

十六、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比较

项目

克山病

大骨节病

病因

低硒、生物感染

低硒、真菌毒素

病理学改变

心肌改变为主

软骨细胞改变

流行特征

特定地域、季节、人群、家庭多发

特定地区、时间及人群

临床表现

心脏受损

四肢关节受损

预防措施

补硒

补硒

第八章环境污染性疾病

1.环境污染性疾病(environmentalpollution-relateddisease):

凡能污染环境,使环境质量恶化,而直接或间接使人患病的环境污染因素,统称为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由此在暴露人群中引发的疾病称为环境污染性疾病。

特点:

(1)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

(2)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和体征;

(3)除急性危害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

(4)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5)预防的关键在于消除环境污染物致病因素、加强易感人群和亚临床阶段人群的保护。

2.公害病(publicnuisancedisease)是环境污染引起,由政府认定的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因此具有医学和法律的双重含义。

3.慢性甲基汞中毒(chronicmethylmercurypoisoning):

是人群长期暴露于被汞(甲基汞)污染的环境,主要是水体汞(甲基汞)污染和由此导致的鱼贝类等食物甲基汞污染,造成摄入者体内甲基汞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中毒表现的环境污染性疾病。

日本水俣病就是典型的慢性甲基汞中毒。

4.Hunter-Russel综合征:

水俣病患者可出现肢端感觉麻木、向心性视野缩小、共济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障碍等典型症状,称之为Hunter-Russel综合征。

5.慢性镉中毒是人群长期暴露于被镉污染的环境,主要是水体与土壤镉污染和由此导致的稻米与鱼贝类食物镉含量增高,造成摄入者体内镉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所引起的以肾脏和骨骼损伤为主要中毒表现的环境污染性疾病。

日本痛痛病就是典型的慢性镉中毒。

消化道摄入是机体摄取镉的主要途径。

6.宣威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

①生活习惯特殊;②当地产煤质量差;③住宅设计不合理。

7.军团菌病主要有军团菌肺炎和庞蒂亚克热两种类型。

军团菌肺炎主要表现为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全身多脏器损害(LP1型)。

庞蒂亚克热潜伏期短,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无肺炎表现,症状较轻(LP6型)。

第九章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1.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①小气候适宜;②采光照明良好;③空气清洁卫生;④隔音性能良好;⑤卫生设施齐全;⑥环境安静整洁

2.住宅朝向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各季节的太阳高度、日照时数、各季节的风向频率和风速,以及地理环境和建筑用地等情况,选择住宅的最佳朝向。

住宅南北朝向的设计,能够使居室满足在冬季得到尽量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和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

3.住宅的间距:

按照日照卫生要求确定两幢住宅的间距要随纬度、住宅朝向、建筑物高度和长度以及建筑用地的地形等因素而决定。

一般可根据室内在冬至日应不少于1小时的满窗日照时间的要求。

按照夏季通风的需要来确定住宅的间距时,主要应考虑住宅中的主室要面向炎热季节的主导风向,建筑物的长轴允许与主导风向成不小于30°的角。

4.住宅中房间的配置:

主室应与辅室充分隔开,两个卧室之间也要充分隔离,卧室要配置最好的朝向,主室和厨房要要直接采光,厨房和卫生间应有良好通风。

5.居室容积: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作为居室容积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0.07%。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0.04%;.每人每小时呼出22.6升二氧化碳;室内自然换气次数每小时2.5-3次。

全国城镇住宅居室容积的卫生标准为20m3/人。

6.居室净高为2.4-2.8m。

如居室净高以2.8米计,每人的居住面积应为7.14m2。

居室进深与地板至窗上缘高度之比成为室深系数。

室深系数在一侧采光的居室不应超过2~2.5,在两侧采光的居室不应超过4~5。

室内自然照度至少需要75lx才能基本满足视觉功能的生理需要。

7.室内小气候(indoormicroclimate)住宅的室内由于屋顶、地板、门窗和墙壁等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等综合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成为室内小气候。

主要是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四个气象因素组成。

8.微小气候四种物理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决定着人是否感到舒适,如机体处于无体温调节性活动、外周血流量适中时,即达到热舒适状态,此时产热和散热处于基本平衡状态。

舒适的气温为23.5℃±2℃,气湿为40%-70%;气流为0.15-0.25m/s。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