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809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docx

高中文科历史必修2提纲上课

高中历史必修Ⅱ复习提纲(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农业的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

(一)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产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起源:

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1)生产工具的变革:

⑴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耕作方式),木器、石器、骨器(生产工具)

⑵商周时期:

耒、耜(生产工具),少量青铜农具

⑶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耕作方式),铁农具、牛耕出现

⑷汉代:

发明了犁壁,牛耕普及推广

⑸唐代:

曲辕犁——标志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2)水利设施的完善:

⑴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唐代)筒车

⑵春秋战国:

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⑶汉代:

漕渠、白渠、治理黄河、坎儿井(西域)

3、“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营方式

1)商周时期:

井田制基础上的集体耕作,进行大规模的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2)春秋开始:

出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并逐渐推广普及

⑴原因:

①根本:

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②重要:

私有土地的出现

⑵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②“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

⑶弊端:

①分散性:

一家一户进行个体生产;

②封闭性:

自给自足,缺少交往与合作;

③落后性:

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

④脆弱性:

易受天灾、战乱、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承担风险能力差。

⑷评价:

积极:

①自耕农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生产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古代取得重大文明成就的基础

消极:

①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明朝中期以后,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

井田制

⑴性质:

名义国有,实为贵族所有。

⑵内容:

“公田”,实际贵族占有;“私田”,劳动者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⑶过程:

商代产生;西周鼎盛;春秋瓦解;战国废除。

⑷瓦解:

①根源:

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②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

(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③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土地私有制:

⑴确立时间:

春秋战国

⑵形式:

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占主导),自耕农土地私有

⑶发展趋势: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不断萎缩,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壮大;

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⑷影响: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⑸北魏、隋唐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措施:

均田制(封建土地国有制)

4、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⑴原因:

土地兼并的结果

⑵过程:

战国产生;汉代比较普遍;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经营方式;明清成为主要形式。

⑶影响:

明清时期,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一)成就

冶金业

⑴青铜铸造:

①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术;②商周:

繁荣时期。

⑵冶铁炼钢:

①春秋:

冶炼生铁和钢,木炭冶铁;②汉代:

用煤冶铁(北宋普遍)

③南宋:

用焦炭炼铁(明朝流行)

纺织业

丝织技术

棉纺技术

①上古:

养蚕缫丝

②西周:

丝织技术突飞猛进

③西汉:

丝绸远销欧洲,“丝国”称号

④唐代:

缂丝技术

①宋末元初:

棉花由边疆向内地传播

②元:

黄道婆推广棉纺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③元明:

江苏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④明代后期:

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陶瓷业

①新石器时代:

黑陶、彩陶、白陶⑤宋代:

瓷都景德镇,出现地方特色瓷窑

②东汉:

青瓷⑥元代:

青花瓷,开始进入彩瓷时代

③南北朝:

白瓷⑦明代:

斗彩和五彩瓷

④隋唐:

技术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⑧清代:

粉彩和珐琅彩

(二)经营方式

形态

产生发展

经营方式

特点

评价

官营手工业

西周产生,明代以前占主导地位

官府统一经营,进行集中大作坊生产

官府统一经营;工匠职业世袭;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供官府和贵族消费;

优势:

有利于精细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不足:

采取强制劳动,超经济剥削手段,激化矛盾。

私营手工业

春秋出现,明代中叶后占主导地位

民间私人经营

从事商品生产,生产范围日益扩大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家庭手工业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

供已消费和缴纳赋税,少入市场

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三、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及古代的商业政策

(一)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

原始商业产生;

2)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周朝:

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4)春秋战国:

私商崛起,金属铸币大量出现,出现著名都会;

5)秦汉: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驰道;

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

6)隋唐:

运河开通,都会众多,外商云集,外贸繁荣;

7)宋元:

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8)明清:

商业市镇兴起;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大量农产品商品化;

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

对外贸易逐渐萎缩(只开广州一口通商)。

(二)城市的发展

从周到唐

宋代以后

功能

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布局

实行坊市制

打破坊市界限,形成街市、草市

时间

有时间限制,闭市后不许交易

打破时间界限,出现夜市、晓市

管理

设市令或市长,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三)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

(根本)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时间:

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手工业部门,如苏州丝织业,景德镇制瓷业)

3、特征:

出现雇佣关系和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

4、缓慢发展原因:

①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剥削沉重,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②政治:

君主专制的强化;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③思想:

实行文化专制、轻视科技,阻碍了科技进步。

(四)“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①根本:

保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

②直接: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大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2、过程:

①战国产生:

商鞅变法贬低身份,限制范围,征收重税;

②汉代加强:

汉高祖和汉武帝沉重打击私商;

③明清强化:

限制经营,征收重税,限制外贸等。

3、评价:

积极:

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巩固封建统治;

消极:

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落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五)“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原因:

①经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无须依赖对外贸易

②政治:

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妄自尊大

③外交:

防范外来侵略者和人民的反清斗争。

2、危害:

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从而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新航路的开辟(15c)

1)背景:

⑴原因:

①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②社会:

“寻金热”的兴起,《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③思想:

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传播天主教;

④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

⑵条件:

①客观: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地圆学说的创立;

②主观: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

⑴葡萄牙向东探险:

①1487年迪亚士抵达非洲南端好望角;

②1497年达·伽玛绕非洲到达印度;

⑵西班牙向西探险:

①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

②1519年麦哲伦船队历时三年环球航行。

3)影响:

⑴对欧洲: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商业范围扩大,西欧崛起。

⑵对美、非洲:

带来深重灾难(殖民掠夺,黑奴贸易)

⑶对亚洲:

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经济发展

⑷对世界:

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2、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

时间

范围

手段

影响

葡萄牙

16世纪

非洲东西海岸、亚洲的印度、印尼沿岸等

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确立在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

西班牙

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

以掠夺金银为主,建立农业种植园

荷兰

17世纪上半叶

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

组建大型商业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

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海上马车夫”

英国

18世纪下半叶

建立包括北美、加勒比海岛屿、印度和大洋洲的等的“日不落帝国”

海盗式掠夺,商业战争,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

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殖民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殖民的主要方式:

武力殖民扩张与掠夺、奴隶贸易、组建商业公司等。

△殖民活动的影响:

①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积累,开拓了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给亚非拉殖民地造成深重灾难;

③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全球联系由此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c中期—19c中期)

1、原因:

①政治前提:

17c英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经济条件: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奴贸易积累大量资本;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技术—工场手工业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市场—随着殖民使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③必要性:

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直接原因

2、重大发明:

①棉纺织业:

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

②动力革新:

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1785年)

③交通运输:

汽船(美,富尔顿)、蒸气机车(英,史蒂芬孙)

3、扩展与完成:

①扩展:

18c末,工业革命开始向欧美大陆扩展

②完成:

19c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工业革命的完成

4、影响:

⑴经济:

①生产力: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关系:

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③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⑵政治:

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c70s—20c)

1、原因:

①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②经济条件:

资本—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技—19c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市场—19c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成就: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德国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爱迪生的发明推动电力的应用)

②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③化学工业的发展(发明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塑料、炸药等)

④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3、特点: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一次主要靠生产经验;

②多个先进国家齐头并进,第一次只有英国一个中心;

③以重工业部门为主,第一次以轻工业为主。

4、影响:

⑴经济:

①生产力:

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关系:

大企业时代到来(或垄断组织出现);

⑵政治:

①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②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c末20c初)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②主要途径:

欧美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③技术手段: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明

2、方式: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②资本输出;③武力逼迫。

3、影响:

①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美的贫穷落后;

③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原因:

①西方工业文明(外国商品)的冲击;②列强对中国原料、农产品的掠夺。

2)表现:

①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②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影响: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2、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1)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2)背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4)旗号:

“自强”“求富”

5)内容:

①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②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③创办近代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6)结果: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7)影响:

①标志中国近代工业(使用机器生产)起步;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③促进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④培养了一批人才,开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3、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曲折发展

时间

原因

产生:

19c70s前后

①自然经济的解体;

②外资经济的刺激和洋务经济的诱导。

代表:

上海发昌机械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初步发展:

19c末

(甲午战争以后)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热潮;

④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代表:

张謇、荣氏兄弟

短暂春天:

1912-1919

(一战期间)

①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

③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并倡导使用国货;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迅速萧条:

1919-1927

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显著发展:

1927-1937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沉重打击:

1937-1945

日本对沦陷区民族经济的破坏:

掠夺与控制工矿业;控制和垄断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物资管制制度;掠夺劳动力。

走向萎缩:

1945-1949

美国商品和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挤压;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二)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1、社会生活

1)服饰:

⑴变化:

①晚清:

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

②民国:

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

⑵原因:

①西式服饰的影响;②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改革;

③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的变化

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⑴变化:

①“断发”:

1910年清政府颁布自由剪发令;

民国政府《剪辫通令》结辫陋习革除。

②不缠足运动:

维新运动时期开展

⑵原因:

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推动;

③政府政策、法令的推动。

 

3)移风易俗:

⑴变化:

①日常礼仪:

跪拜、作揖→鞠躬、握手;大人、老爷→先生、同志

②婚丧仪式:

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⑵原因:

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潮流的推动;②西方礼仪的影响;

2、大众传媒

1)报刊的发展:

①19世纪,出现近代报刊;

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有了新闻观念;

③1872年《申报》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④维新运动时报纸成为政治武器

⑤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重要内容。

2)电影的发展:

①19世纪末传入中国;

②1905年,第一部自拍影片《定军山》

③1913年,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

④1931年出现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3)报刊和电影的影响:

传播信息、普及知识;开拓视野,丰富了精神生活。

3、交通通讯:

1)铁路的发展:

①1881年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洋务派创办);

②1909年第一条铁路中国人设计施工的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

2)水运的发展:

①官办: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标志中国新式航运的诞生

②民办:

1900年前后民办航运公司有较大发展,但艰难求生。

3)航空的发展:

1918年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北洋政府开通民航线路。

4)近代邮政:

①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此后又设立邮传部。

②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③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5)影响: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变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③转变思想观念;④中外联系大大增强。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线索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

一、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年

1、背景:

1)客观:

国内战争爆发;2)主观:

布尔什维克党幻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内容:

1)农业:

余粮征集制

2)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督

3)商业:

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3、评价:

1)积极:

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消极:

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挫伤农民积极性

(二)新经济政策:

1921年

1、背景:

苏维埃政权面临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

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3、“新”在哪: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即允许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4、意义:

1)理论上:

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2)实践上: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

1、形成过程: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

到20c30s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特征(表现):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

①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

②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消极: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总之,它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4、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经济体制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从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二、苏联经济体制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相同点: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

1、背景:

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尤为严重)

2、内容:

1)农业:

①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自留地和饲养牲畜;②种植玉米运动;

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失败。

4、失败原因:

①(根本)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②目标严重脱离实际,缺乏全面方针,带有盲目性;

③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年

1、背景: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

1)工业: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2)农业:

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

3、结果:

取得一定成效,但后期改革陷于停滞而失败,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4、失败原因:

①(根本)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框框,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②执政后期趋于保守,限于停滞

③与美军备竞赛,消耗资源,7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放缓,80年代全面滑坡。

(四)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

1、背景:

80年代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

1)经济: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经济体制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2)政治:

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3、结果:

1)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2)政治改革致使国内局势严重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失败原因:

①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②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线索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自由→干预)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

1、背景:

1)根本: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具体):

产销矛盾(供过于求)

3)直接:

股市投机过度

2、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黑色星期四”(金融领域开始)

3、表现:

经济萧条,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4、特点:

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5、影响:

1)对各国: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矛盾激化,法西斯抬头,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

2)对世界:

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使国际关系恶化,国际局势紧张

二、罗斯福新政:

1933年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1、背景:

经济危机,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

2、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

恢复银行信用

2)调整工业生产: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力图消除生产过剩(中心措施)

3)调整农业生产: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产品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颁布《社会保障法》,举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

3、实质: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4、评价:

1)直接:

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2)间接:

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深远: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4)局限性: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凯恩斯主义(理论)

1、背景:

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大危机的爆发,自由放任理论受到质疑。

2、主张:

主张国家应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

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大危机的教训;2)罗斯福新政(实践基础);3)凯恩斯主义(理论基础)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

2)制定经济计划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评价:

1)积极: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