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考点规划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docx
《高中历史 考点规划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考点规划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岳麓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考点规划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岳麓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整体规划
总体设计:
本课为高三一轮复习课,上课的宗旨是夯实基础、明晰概念、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故本堂课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内容全部整合在一起,穿成一条线索,以方便学生识记和理解。
基于此种理念,本课的整体规划是:
1、课前设计几个简单问题,引导学生通读课本,掌握初步基础知识;2、在课件中用表格的形式落实基础、归纳总结相关内容;3、实战与演练,精选典型习题,考查学生对本课的掌握与理解。
教学设计
课程导入: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他所创造的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生纱厂等厂的兴衰,在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我们今天就了解一下我国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体过程。
正课流程:
一、问题导引:
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3、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学生带着问题通读课本,大约5—8分钟。
二、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总结
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用三张幻灯片总结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经改造到重获新生的整个过程,表格大致如下:
阶段
时间
表现
原因
影响
产生
初步发展
黄金时期
迅速萎缩
陷入绝境
重获新生
2、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存亡
官僚资本主义的含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点。
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
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是一种反动的经济和革命的对象
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消亡: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产生;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迅速膨胀;新中国建立后被没收。
问题探究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先天不足
(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②后天畸形:
工业布局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合理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
在民族工业内部,工业资本比重小,商业金融资本比重大
经营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
与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受其压迫而发展缓慢,又在技术、设备、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于二者。
问题探究三: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
①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②后天畸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且地区分布的失衡,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因素: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问题探究四: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②从政治上看,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发展和壮大,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③从思想上看,民族工业的发展不断冲击瓦解着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使之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问题探究五: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对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政治前提.
②善于抓住国际机遇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③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科技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经典练习演练
1、请判断:
四条曲线分别指中国近代哪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
A.自然经济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2.(2013年高考(安徽卷))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3、(2013年高考(江苏卷))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4.(2013年高考(四川卷))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
“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
……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间跨度较大,重难点集中,为加强教学成果,设计表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形象记忆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一结复习课,立足教材的同时,还要综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当综合归纳和升华,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要配合较多的练习强化记忆和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复习课,但是若不增加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和材料还是会使学生感到乏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典习题
1、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答案】A
【解析】从时间信息与张謇的状元身份入手,理解“捐弃抽恃,舍身喂虎”的含义。
BCD项题干无从反映。
2、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答案】B
【解析】:
从统计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有增有减,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介绍沿海工业发展概况以及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
3.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从中我们获得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正确信息是()
第一时期l872一l894年
第二时期l895—1913年
设厂数
53
463
商办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渐走向消亡
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D.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解析】根据所学史实甲午战后由于清政府取消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D
4.观察下图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解析】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知识点。
从图中反映两阶段的商界与外国人办近代工业资本都有明显增幅,D项无从体现。
【答案】D
5、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
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
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清政府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
【答案】D
6、由于博览会可以“开风气而劝工商”,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奏请政府创办展览会;1910年,中国人首次在南京创办了博览会。
被称为“南洋劝业会”。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西方文化B.开阔人们眼界C.发展民族工业D.抵制西方侵略
【解析】由“南洋劝业会”、“劝工商”、“1908年和1910年”可见当时中国人创办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民族工业。
【答案】C
7、某历史研究著作中有以下插图,这张插图反映出()
A.实业救国思想影响扩大
B.政府完全放弃抑商政策
C.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D.洋务运动进入全盛时期
【解析】图片是清政府为举办大清国南洋劝业会发行的公债,时间是宣统年间即1908—1912年。
B项说法较绝对,可排除;C项民族工业出现春天的时间是1912——1919年;D项洋务运动在1894年失败,与材料中时间不符。
本题选A项,公债反映了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扩大。
【答案】A
8、杨德才教授言及近代某次战争时说: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这就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
”材料所说的“这场战争”的后果是()
A.清政府提出“预备立宪”的方案
B.清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洋务派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自救运动
D.国民政府大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
”和所学史实中国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日本获得白银2亿两赔款,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巨额资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严重阻碍,通过在华设厂列强开始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到资本输出时代,但是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赔偿巨额赔款,因此取消民建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9、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和所学史实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答案】C
10、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
2010年7月10日,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
这枚奖牌可以印证我国历史上()
A.洋务运动取得了辉煌成就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民族工业获得一个短暂的春天D.民族企业日益萎缩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915年该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得的金奖奖牌”和所学史实1912年——1919年是一战期间由于政治革命、外国列强忙于一战、群众反帝爱国斗争、“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C
11、张謇曾说:
“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和所学史实说明张謇关注的是民生。
【答案】C
12、1913年张謇发表《宣布就部任时之政策》一文,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特别是:
“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
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
材料表明张謇()
①主张发展实业,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方面②看到了民族资本发展的局限性
③倡导在不损害民族权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④力主对外开放,实现实业救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了材料概括分析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张謇主张“棉铁主义”,实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实业。
本题选D项。
【答案】D
13、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是一位实业家。
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
”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企业最为红火。
“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解析】考查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解。
关键信息是:
“1916年”“最为红火”,联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可知此时处于“短暂春天”时期,其原因就是一战的爆发,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故选C。
【答案】C
14、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近代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
促使革命前后经济发展的相同原因是()
A.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B.列强的经济侵略有所缓解
C.国际国内市场的逐渐扩展D.社会变革形成稳定的国内环境
【解析】辛亥革命前清政府迫于形势,在“新政”中鼓励工商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措施,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
BC符合辛亥革命后,D都不符合。
【答案】A
15、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的愿望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③
【解析】从火柴商标上的“救国”、“富强”、“中华民国利兴公司”等信息,结合所学,②④项正确,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第①③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B
16、孙中山曾经说过:
“我的民生主义就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其民生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A.均利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发展生产力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都是两国革命纲领并推动了革命的胜利D.都是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解析】考查中俄近代经济发展政策的对比。
民生主义是空想,不适合中国国情也无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践也证明它无法推动革命胜利,选择A项。
【答案】A
17、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天津的永利碱厂生产的纯碱获得了金奖,在获奖证书中永利碱厂被称为“发展中华民国主要化学工业之象征”。
永利碱厂获此殊荣主要得益于()
A.南京国民政府的鼓励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走向世界D.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探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工业在世博会上获奖主要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926年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政府尚未成立,A、B两项与题干时间不符;C是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
【答案】D
18、“1948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至8月21日止,已达6636946亿元,较1937年6月增发了47万余倍。
法币与美钞的比价在1月为178000:
1,8月即为1W8:
l。
”对这段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法币在急剧升值,物价必然大肆上涨
B.国统区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经济崩溃在即
C.国民政府应对时局的货币改革卓有成效
D.这11年来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解析】材料反映出国统区法币发行额增长速度过快、法币与美钞的比价在急剧下降即购买力在急剧下降,法币贬值速度惊人。
由此判定A、C、D三项解读错误,正确选项是B。
【答案】B
19、右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
A点发展状况的成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A.①②B.④⑤C.①④⑤D.①③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点反映的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由此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D
20、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属于图中第3阶段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欧洲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3阶段指1912——1919年,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本题选B项。
【答案】B
21、下表为各民族工业营业额(假定1930年营业额为100),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
行业
1930
1933
棉纱(营业额)
1930
1933
针织(营业额)
100
25
面粉(营业额)
100
50
卷烟(营业额)
100
50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B.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
C.国共内战的爆发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
国共内战的爆发是在1946年至1949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生在1935年。
1933年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时间与题干内容相符,应选B项。
【答案】B
22、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
根据所反映的时间是在民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在政治上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和物质基础。
【答案】D
23、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
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
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解析】考查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理解。
读材料,可知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殖民资本千方百计想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禁止向中国输入机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
故选D。
【答案】D
24、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
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由材料信息可知考查1937—1944年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据此排除A,BD不符合史实,所以答案选C。
【答案】C
25、“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1924~1927年B.1937~1945年C.1945~1949年D.1949~1956年
【解析】考查国民政府后期社会状况。
从材料中的“工厂死在接收上”结合课本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劫收”可知为抗战后,“发行发到天文上”可知为国民政府后期的滥发纸币,选择C项。
【答案】C
26、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
民国某年1月——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发生在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
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通货膨站十分严重,该情景发生在解放战争后期的国统区。
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27、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
他说:
“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
”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
材料不能体现出上海民族企业受官僚资本的挤压,故选C。
【答案】C
28、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1850年
1887年
1914年
1936年
1949年
人口数(千人)
414699
377636
455243
510789
541670
人均收入(元)
43.6
35.9
41.22
50.51
34.98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及原因。
根据所学,1887—1914的提高应该与该时期社会上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和辛亥革命有关,义和团运动反而有所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