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734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docx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最终整理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埃里克森人类发展阶段论

理论:

人生有八大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经历一次危机或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个体只有尝试面对并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或美德。

如果冲突无法圆满解决,那么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困挠乃至停滞。

埃利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

1,婴儿期;爱的需求满足,信任对不信任2,幼儿期,探测环境,自主对羞愧3,幼儿期,独立策划做游戏,积极对罪恶感4,儿童期,学习学校里的课程,勤奋对自卑5,青少年期,认识自己-身份的确定,自我认同对角色混淆6,成年期,社会化发展增进人际关系,亲密对孤立7,中年期,事业发展有助人意愿,创造力对停滞8,老年期,对一生成就之检讨,自我整合对绝望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

形成的美德

人生任务

婴儿期(0-1)

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希望

获得基本信任

幼儿期(1-3)

自主/羞怯

意志力

自主

儿童早期(3-6)

主动/内疚

目的

融入社会

儿童中期(6-12)

勤奋/自卑

能力

进行工作

青少年期(12-20)

同一性/角色混乱

忠贞

获得身份

成年早期(20-40)

亲密/孤独

发展亲密关系

成年中期(40-65)

繁殖/停滞

关怀

生育

成年晚期(老年)

自我整合/绝望

智慧

自我完善

二、抗逆力理论

抗逆力

  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的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

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

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

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高的抗逆能力。

抗逆力的表现形式

  从表现形式而言,抗逆力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方式。

前者通常表现出常规的亲社会取向的行为方式,遵从社会规范与道德,认同主流社会文化,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后者通常表现出反传统、反社会、反主流的行为倾向,具有挑战常规、对抗成人、批判现实的特征,往往会受到成人的指责、朋辈群体的排斥、公众舆论的压力。

抗逆力的构成要素

  2、正向抗逆力:

个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能力,在家庭中及时沟通的能力,朋辈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能力,正面应对压力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面对生活创伤的康复与再生能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反思能力。

负向抗逆力:

盲目性的逆向犯罪倾向,冲动性的暴力犯罪抗逆倾向,报复性的犯罪抗逆倾向,故意性的团伙犯罪抗逆倾向。

从构成要素上,抗逆力有外部支持因素(Ihave),内在优势因素(Iam)以及效能因素(Ican)三个部分。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在这个环境中与我们发生交互影响的那些人,能够帮助或者增强我们的抗逆力,构成了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因素,包括拥有正向的连接关系、坚定清晰的规范、关怀支持的环境、积极合理的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

  内在优势因素(Iam)包括完美的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

我们观察自己而得到的结论和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称为自我形象,这对于青少年非常重要。

效能因素(Ican)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订定等。

人际技巧是指适应不同文化的灵活性、同理心、幽默感及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指懂得运用资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情绪管理是指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并正面表达出来;目标订定是指了解自己的目标,并具备订定计划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儿童青少年危机介入

危机干预,是重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或群体心理失衡状态又称危机,给予及时处理或干预,即为危机干预,主要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纠正情绪失衡状态。

危机干预的目的是预防疾病、缓解症状、减少共病、阻止迁延。

危机干预具有短程、及时和有效的特点,因此,干预重点是预防疾病和缓解症状。

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

危机干预后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患者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危机介入原则:

由于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它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因而危机介入模式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

在运用这些不同的服务介入技巧时,危机介入模式形成了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

  

(1)及时处理

  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2)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只有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

  (3)输入希望

  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望的状态中,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

  (4)提供支持

  在帮助服务对象面对和处理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如父母亲的关心、朋友的支持等,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

  (5)恢复自尊

  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

社会工作者在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首先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6)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

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

(三)心理干预过程

(1)认真倾听,鼓励当事人的感情宣泄

耐心倾听受灾者的哭诉,不时地点头以表示情感上的共鸣。

倾诉是一种很好的情感疏泄方式,泪水亦是心灵创伤的清洗剂;

(2)告诉他们什么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提供疏泄机会,让当事个人或群体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认可其表露出的情感,尊重和同情非常重要,而不是说服当事者改变自己的感受。

从而减轻这种正常情绪反应所带来的负性效应,阻断恶性循环;

(3)学会放松:

缓慢地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来,放松全身肌肉,可以缓解焦虑情绪;

(4)创伤性应激事件使当事者情绪焦虑水平上升,并影响到日常生活。

要解释危机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让当事者相信我们的帮助能够缓解所面临的困境,生命是一个过程,总要经历风雨。

让他们尽可能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和承受痛苦,如上面所说的倾诉,以写信的方式寄托对同学的哀思,高山之颠对同学的呼喊,等等,均可帮助卸载心理的负荷;总之,要让当事者适应现状,积极面对;

(5)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6)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一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及时的辅导,让学生可以经由某些方式或管道,宣泄其情绪,并且导正学生对于某些情绪发生的错误观念,避免学生在心中留下阴影,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

(7)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学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这个过程一般经过4-6周,绝大多数的危机当事个人或群体会渡过危机,情绪危机得到缓解。

案例:

儿童创伤的危机介入

(一)什么是创伤

创伤是指儿童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受伤或看到意外发生(如地震、车祸、火灾等)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后遗症,进而影响儿童的日常行为以及今后的人生。

(二)儿童创伤的反应类型

1、重新经历型

(1)在游戏中不断重演灾难当时的情境。

(2)常常做噩梦或从梦中惊醒。

(3)体验的唤起。

2、逃避麻木型

(1)心情不好

(2)不涉及创伤经验

(3)个性改变

3、过度警觉型

(1)变得易怒或较为冲动

(2)广泛性的恐惧

(3)学习困难

(4)睡眠困难

(三)创伤后压力疾患的高危险群

高危险群特指在创伤事件后,特别容易出现严重创伤的一些孩子。

1、灾难严重度高如失亲儿童

2、灾难在很接近孩子的地方发生

3、与父母分离

4、父母本身有严重的创伤后症状

5、灾后出现严重的家庭内冲突

6、孩子原本就有其他疾患

失亲儿童可能出现的反应

1、否认失去亲人的事实。

2、整体的混乱行为。

3、错误的归因。

4、愤怒。

5、强烈的无力感。

6、幸存者有罪恶感。

7、唤起过去对死亡的种种经验与感受。

8、其他与一般创伤类似的经验。

(四)心理援助策略

1、充分表达危机后的情绪

倾诉、痛哭

独处的空间

写日记

绘画

游戏

(二)沟通

鼓励孩子与人交流、游戏、参与社会活动

耐心倾听孩子的需要

给予保证

你不能说的话:

我了解你的感受。

做个勇敢的男(女)孩,别哭了。

起码你还活着。

你周围还有这么多关心你的叔叔阿姨,他们都会照顾你的。

一切都会很快好起来的,不会有事的。

等你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的。

都会过去的,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你会变好的。

(三)处理离别

给孩子讨论丧失的机会

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

不恰当的说法:

妈妈在别的地方。

妈妈出远门去旅行了

死去就像睡着一样

不要立即将孩子送入新的环境

告别仪式

如:

给逝去的亲人写信

放飞写有心情寄语的汽球

将写有心情寄语的小船放入河流中

面向未来的承诺

(四)调节自己

睡个好觉

转移注意力:

听音乐、画画、做家务活、美好的回忆等

呼吸法、冥想法、肌肉松驰法

(五)密切关注自杀倾向

沟通中关注自杀主题

警告的行为

如:

之前曾经有过自杀行为、自杀意图

出现结束性行为

突然的行为改变

(六)团体辅导

建立一个儿童之间相互信任的团体

促进孩子之间形成互相帮助、友爱温暖的支持性的关系

地震孤儿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辅导对象:

6-12岁儿童,人数8-12人

基本情况:

经历此次大地震,因为地震而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与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内的许多亲人失去了联系,亲人下落不明。

设计理念:

在这个团体中,所有的孩子都失去了父母或者和亲人失去了联系,而被集中在一起接受照料和教育,可以说是灾后儿童中心理创伤最大、危机程度最重的群体。

对这类孩子的团体心理辅导首先要注意顾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随意或轻易触及敏感话题,说话要特别小心,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开展的活动既要给他们表露情感的机会,又不能让他们表露过度造成新的创伤,还要注意对哭泣的孩子进行安抚陪伴。

孤儿群体容易产生自杀倾向,对此要给予高度关注,最好是通过活动让他们达成一项爱惜生命的承诺。

设计目的:

(1)给儿童创造表露情感的机会,但要注意度的把握。

(2)对儿童所表达的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3)体验团队的支持。

(4)表达思念,通过终结仪式来了结悲伤。

(5)对亲人达成爱惜生命的承诺。

辅导员团队组成:

一名主讲,两名助手,一名录音和拍照人员。

道具和器材(略)

团体辅导过程与步骤:

1、选择干扰比较少的空地或者在比较大的空教室内,让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坐下来。

2、自我介绍小游戏:

如耳朵鼻子谁是谁?

作用:

暖场,并通过自我介绍增加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和团体感,为后面的活动作准备。

3、团体活动

(1)玩偶故事秀

小朋友们选择并戴上各自要扮演的小动物帽子。

上演玩偶秀:

孩子们戴上帽子遮住眼睛,假装自己在森林里围着营火聊天。

每一个孩子说出自己的故事,其他人给予支持。

主持人鼓励他们尽量把细节说出来,并且说出他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孩子们可以讨论通过动物讲出自己的故事和感觉。

鼓励他们不借用动物来说出自己的故事,其他团队成员给予鼓励和支持。

作用:

让孩子们有创意地讲出自己的创伤故事,并且学习如何从其他团员中得到帮助,适合用于创伤后或丧亲后的儿童辅导。

(2)心手相牵

作用:

通过肢体接触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团队的支持和互相扶持、心心相印的温暖体验。

(3)此时此刻,你最想见的人……

主持人提问:

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见的人是谁?

为什么最想见他?

你们是因为什么才分开的?

你还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吗?

后来呢?

作用:

给予儿童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

主持人要注意用词,少言语、多触摸,认真倾听,充分共情,做好安抚。

(4)埋葬悲伤

发给纸笔,请小朋友们把最想对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说的话写下来,写好以后还可以在纸上画一幅画,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写好后叠起来,叠成自己喜欢的任何形状,发挥想象力。

把盛有干净黄土的桶拎到中间,告诉他们我们手中的信满载着我们对亲人的深深思念,现在我们要把它埋在泥土里,把这份思念和悲伤埋葬。

每一位小朋友都要上来亲手埋,埋好后在桶边闭上眼睛许下一个愿望,然后归队。

作用:

终结仪式。

通过埋葬这样一种仪式化的行为,让孩子们为自己悲伤的情绪画上一个句号,就此结束对亲人的思念和失去他们的悲痛

(5)生命的承诺

发给小玩偶,告诉他这代表着他最想见的人。

现在这个最想见的人来到了他的面前,请他想一想,这时候这个人会对他说些什么。

总结孩子们的发言,然后让孩子对亲人作出承诺,让他们放心。

比如:

我以后不会是一个人

我以后要和大家一起玩

我以后要和大家一起上学

我不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我要帮助别的小朋友

作用:

让孩子亲自说出失去的亲人对他的希望,从而使他珍惜自己的生命,明确自己以后要怎么做。

(一)小组背景

2008年7月1日,灾区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608人,教职工38人来到广东某职业培训学校异地复课。

这些出川复学的学生多数为农村孩子,第一次离开大山来到城市,存在着文化与环境适应的问题(例如语言以及饮食习惯的差异)。

孩子们有的因家中房屋倒塌、家园被毁而失去心理安全感;

有的因丧失多位亲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而感到悲痛欲绝。

他们的心理哀伤期还没有结束,本次出川,家长和孩子们都缺乏心理准备,而且,留在灾区的家长们目前基本上都滞留在救助点中,很难与正在异地复课的孩子们进行及时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异地复学的适应难度,令这些来自灾区的孩子们心理失衡,难以安心学习。

为了让这600余名学生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提高心理素质和行为应对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学校3年的过渡期内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于是相关人员在该校开展了心理援助工作。

以下是活动的计划及实施过程。

小组名称:

心理支持小组

小组目标:

1、认识失落与悲伤是生命中的某些必然层面,在开放安全的情境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建立健康的态度面对失落、悲伤经历。

2、适应新的环境,安心学习、生活

3、让组员学会同感,学会信任自己和他人,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个人目标:

1、增强自我认识能力和独立性,学习对自己负责。

2、发现自我,展示自我,规划好人生未来。

3、与他人积极沟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对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变得敏感。

4、通过小组活动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方法,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5、掌握面对突发状况控制情绪的技巧,学会控制自我情绪。

活动实施:

  进行小组活动,必须有充足的准备,包括资料收集、需求评估、目标确定有方案设计等。

为此,我们在活动之前就对组员进行了调查,对组员的一般情况及个别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方案。

  第一单元:

认识彼此,形成团体(95分钟)

  1、熟悉组员

  2、形成规则

  3、了解小组

  第二单元“花”落知多少,珍藏到永远(150分钟)活动重点是引导组员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失落经验与感受,并帮助他们认识失落经验的正、负向意义。

  1、回顾灾难事件过程

  2、回顾自己在事件中的情绪、行为或身体反应

  3、说明人的悲伤历程

  4、通过放松训练或呼吸调节来缓解不良情绪

  第三单元安抚心灵放飞话语(110分钟)

  1、安抚心灵——充分发挥小组的动力,鼓励大家进行积极思考,帮助每个组员认清当前的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寄托哀思,走出失落

  第四单元我的情绪我管理(110分钟)

  通过介绍情绪的基本知识,引导组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减少对自己和他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

  1、问卷测试——了解我的情绪状态

  2、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让同学们分享不良情绪的后果,讨论学习如何控制情绪

  3、帮助组员在互动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五单元有我与你同行(107分钟)活动重点要让组员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进行同感训练,让组员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2、让组员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六单元我爱我的新生活(120分钟)帮助组员更好地认识自我,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增强组员对未来的信心

1、通过”三个自我”的活动帮助组员认识自身的优势。

2、引导同学们安下心来,爱上新的家、新的生活。

  3、让组员畅谈梦,规划未来。

  第七单元珍重再见,带着爱和力量启程(143分钟)

  1、回顾小组活动的过程

  2、处理离别情绪

  3、回馈与祝福

  4、强调组员之前所作的承诺,提醒他们要对小组的谈话内容保密。

四、智障儿童服务

案例:

竹林小区智障人士互助网络

对于智障群体来说,迫切需要支持互助网络。

青少年及老年人也存在着一定的互助需求空间。

因此,应以邻里互助会为平台、以社工为主要推动力量,以提升其互助意识和能力为目标,推动小区居民互助网络的建设。

智障人士的互助网络建设:

一、智障人士基本情况

目前,竹林小区有智障人士14人,其中有10人居住在小区内,有4人居住在小区外。

他们的残疾等级从1级到4级分布不均,致残原因有先天原因、疾病、意外三种情况。

就智障人士而言,智障人士智力发育与行为控制等方面虽然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但都具有沟通困难、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

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少,有着与同伴交往的渴望。

照顾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对智障残疾认识程度不同,对智障青少年的教育投入也不等。

就智障照顾者而言,思想上放不开,认为子女是包袱,埋怨命运;对于如何管教智障子女很迷茫,甚至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对于智障子女孩子的将来很茫然,很无助。

二、智障人士互助网络的构想

根据了解到实际情况,竹林小区邻里互助会残疾人社工服务组以智障人士及其照顾者为核心、以社工为载体,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推动其组成互助网络。

智障人士的互助网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以智障人士本身为核心,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小区文娱活动等创造一个同伴交往、同伴学习的环境,建立初步亲密的同伴关系。

二是以智障人士照顾者为核心,通过小组活动、亲子互动、照顾经验分享等唤醒照顾者对子女的教育意识,增进照顾者之间的了解互动,进而形成自发的互助行动。

三是以小区内有爱心,乐于助人的青少年为核心,组成一个义工队。

通过对其有针对性的培训,实现小区居民对智障人士家庭的帮助行为。

三、目标

1、增强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利他行为及与他人合作,通过人际交往增强信心,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

2、形成一个家长支持网络,宣泄不满情绪,分享管教经验,起到情感支持的作用。

3、搭建小区居民与智障人士家庭相互认识、相互帮助的平台,构建邻里友爱、团结和谐的邻里互助网络。

四、互助网络的建设

1、智障人士互助网络的形成

“大家一起动动手”——智障人士同伴学习小组

目的:

智障人士在小组活动中学习生活技能和一些手工艺,以增强他们学习的注意力,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伴的学习和协作,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结交朋友,使他们能够互相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小组活动共有六节,每节都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供智障人士训练,历时两个月结束。

通过对智障人士有系统有步骤地教导,他们不但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系鞋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认知能力,如认识基本的生活标志等。

一些智障人士的行为和态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从惹事生非到主动帮助他人,从排斥他人到交到好朋友等。

2、智障人士照顾者互助网络建设

智障人士照顾者教育意识提升小组

目的:

以分享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讨论、宣泄、分享,增进彼此的了解与熟悉,逐步完成网络的建构。

同时,设计适量的亲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活动共有六节,主要以照顾者对子女的成长经历及与子女的沟通问题的分享为主。

组员表示:

“现在感觉不那么孤单了,原来以小区还有其他人像我一样有这样的子女。

“有了一个说话的地方,精神压力减轻不少。

”“本来对女儿的好转不抱希望,现在觉得还有很多人在关心她,别人也能理解接受的想法,我觉得轻松多了。

通过小组活动,本来不太熟悉的家长们变得熟络起来,敞开心胸表达子女给自己带来的生活和精神上的负担,以及对于子女未来的担忧。

分享后,大家相互支持鼓励。

子女在小组中的表现给了照顾者们一个惊喜的发现:

以前一直关注于子女的缺点,忽略了子女的优点。

这次小组提供给照顾者3、智障人士与志愿者之间互助网络

与竹林中学合作,在学生中招募志愿者向小区智障人士提供义务服务,组建成竹林小区智障人士爱心服务义工队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3、成立竹林小区智障人士展能班,并利用每周六下午开展活动,中学生义工在此时段提供义工服务,教智障人士唱歌与竹林小学合作在学校内成立小区青少年晚托班,招收放学后不能回家的小学生。

在小区内招募义工,主要是让他们负责看管晚托班的学生,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适时提供课业辅导。

跳舞、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内容。

他们一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竹林小区居民互助网络主体初具规模,并具有一定层次性:

由居民-家庭-小区三个层面构成的小区互助主体结构网络。

目前小区智障人士互助网络、青少年照顾的互助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未来的互助网络期望能覆盖小区内的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直至整个小区的全体居民都成为互助网络的受益者。

4、换个新的视角去看待子女

六、隔代教养家庭儿童服务

隔代教养的形成:

早期的隔代教养,多是由于父母双亡、离婚而产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双薪家庭的增加,现在隔代教养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且隔代教养的宝宝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和早期不同的是,现今造成隔代教养的原因非常多,涉及层面也非常广。

例如:

双薪家庭的父母为了生活而打拼,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而好的保姆可遇不可求,于是不得不狠下心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

此外,随着离婚率的上涨,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经济负担本来就比较重,加上还要独自照料孩子,难免总是顾此失彼,因此需要长辈的协助。

其他如未婚怀孕、父母亲身心有障碍、低收入户,或因工作原因使得父母都在海外等,这些都是出现隔代教养的常见原因。

隔代教养可能出现的5大问题

隔代教养的方式有很多种。

有的是爷爷奶奶全职照料;有的是白天由爷爷奶奶照顾,晚上则由爸爸妈妈照顾;或是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假日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随着隔代教养方式越来越普遍,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1管教问题

人的心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会有所改变。

许多当了爷爷奶奶的人,总是疼孩子多过管孩子,再加上活动力下降,面对孩子的吵闹,常沦为“吵闹的孩子有糖吃”的状态,这和父母期待培养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想法相去甚远。

此外,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价值观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