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1699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docx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名解5*8简答2*10论述2*20

1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及原因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应根据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就普遍状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

其次,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

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2为什么儿童受保护?

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

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浓厚的受保护色彩。

具体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理解。

物质上,不具有生产能力,需要借助监护人或是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维持生命。

精神上,儿童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有限,离开周围人与社会的支持,不可能健康成长。

另外,在自我权利的争取方面相对弱势。

3青少年的含义

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

在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保护;

青年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

青年对社会的参与要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具有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等多种关系,在一定时期会表现出进步性和创新性及新奇、怪异等特征,有时具有破坏性

4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有功利观和权力观两部分。

功利观,即把青少年作为某种客体来认识----一部分内容承袭了传统观念中对于青少年的认识;另一部分来源于对无产阶级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的思考和认识。

权利观,即把青少年看作一个活的能动的主体。

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认识上,将青少年看作社会生活当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代群;另一个组成是对青少年个体的认识。

5八大新型儿童观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倡导的八大新型儿童观:

价值观、权利观、亲子观、健康观、发展观、学习观、养育观、性别观。

价值观,儿童自诞生以来就拥有和成人一样的价值和意义。

权力观,儿童的权利与生俱来而且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亲子观,父母要言传身教,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健康观,确保儿童身心健康。

发展学习观,每个孩子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出生起就开始学习的过程,而随时都在学习。

养育性别观,男孩和女孩具有同等的价值,对儿童的养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

6儿童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的儿童服务的活动,其功能在于对儿童和社会的贡献。

包括:

(1)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是从对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的解困和解难、对所有适龄儿童进行成长辅导、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直接的结果是减少目前儿童的痛苦和问题,促进儿童的幸福与发展,间接结果则是防止将来社会问题的产生,为未来社会提供大批高素质的人材。

儿童社会工作担负着社会人力资源前期开发的重要任务,对于社会的总体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7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

这一层面的服务一直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所在。

一般而言,这类儿童服务可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四种类型。

②对孤儿、弃儿的救助。

从社会工作角度,救助方式主要有家庭寄养、收养、儿童福利院安置等。

③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

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服务来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④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社会化辅助、心理辅导、环境建设等专业手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实施影响。

⑤对青春前期儿童的辅导。

儿童末期一般进入青春发育的初期,儿童心理方面会出现许多“青春期困扰”,这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正确的辅助和引导。

8青少年儿童社工的需要运用的专业化手段

(1)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

(2)青少年社会工作区别于家庭生活照料和学校的知识传授,以调动青少年内在的发展潜能、辅导青少自我发展,积极适应服务社会为主的专业工作,需要掌握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3)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全面而广泛的社会工作,既包括补救性的工作,又有预防性的工作,既有局部性的工作,又有全局性的工作,既有有形的工作,又有无形的工作,都需要特别的专业特质及专业技巧

9青少年儿童社工产生的背景

(1)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内因

(2)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迁、青少年社会性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关键因素(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内在动因。

10青少年社工的发展阶段

(1)以教育为主的前青少年工作时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2)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工作时期,政府参与的有组织的青少年工作逐步发展,但作为整个社会救济事业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3)以全面服务为特征的专业青少年工作时期,专业化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领域、方法逐渐成形,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逐渐形成。

11自我认可和个性的概念

青少年的自我认可不仅包括对内部情感生活体验的认可,包括对整个自我存在的认可。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外部形象的自我认可,内心世界的自我认可,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可。

个性:

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表达内心的方式和行为方式

12青少年发展的任务

(1)接受个人发展成熟的体格特征,并接受扮演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

(2)建立与同性及异性的新关系;(3)感情及生活上逐渐自立;(4)发展取得公民资格所需要的智能与概念;(5)面对升学、就业及婚姻的选择,并做好准备

13什么是儿童青少年福利

儿童青少年福利实际上是对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提供满足需要、促进发展的社会政策、专业科学知识以及具体行为等的总称。

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14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的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

(1)明确政府在儿童青少年福利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性原则;

(2)明确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各职能部门在儿童青少年福利上的责任和义务;(3)明确全社会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责任,社会的所有成员和机构都负有保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4)确保儿童青少年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和参与权,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

15新中国儿童青少年社工包括哪几个方面

(1)构建有关儿童青少年事务的法律体系

(2)通过儿童青少年组织和儿童青少年服务机构推动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3)开展特殊儿童青少年的福利事业

16当代中国儿童青少年社工机构(可简要介绍其中一个)

(一)、中国儿童青少年工作的政府机构

(1)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专门小组(3)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青少年专门小组。

1989年4月成立,是中国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设置的关于儿童与青少年事务的专门机构。

组成组成人员以兼职为主,包括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人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和顾问等。

基本任务:

参与制定关于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为内务司法委员会审议上述法律提供意见;在内务司法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妇女儿童与青少年法律的执行监督工作;就专门小组工作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相关立法和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协调与指导有关妇女儿童事务的其他重要工作。

(二)、群众团体

1、共青团中央少年儿童部2、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3、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

(三)、社会儿童研究、服务组织

1、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2、宋庆龄基金会

17什么是发展螺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发展螺旋论本身具有遗传学的渊源,认为生命过程关系到一系列不断发展的有条不紊的渐进组织,每一个组织都根源于遗传体质,每一个组织都依赖另外的组织,每一个组织都变得越来越变异和专门,所有组织的基本计划可以从基因中找到——那些导致结构变异的基因,以及那些支配行为的发展的年月顺序的基因;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生理学家格赛尔。

主要观点:

(1)个体的发展是一个规则的自然发展历程,差异是由“遗传编码“的差异造成的,遗传所引导的成熟才是成长的基本机制;

(2)成长是像螺旋一样,具有前进和后退的律动现象。

顺境与鼓励可能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挫折和问题也可能造成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停滞;(3)各种基因组合影响着人的心理、行为、人格、智力、性取向等等多方面发展,因为遗传编码是多重的、世代的、独特的,其间会有变异和违常,这就造成了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18人格学习理论的几个主要概念

自我系统:

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它具有知觉、评判、规划行为的功能,强调认知对行为学习的作用。

自我效能:

对自我行为成功程度的自我评判,即在特定情景中,对自己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的知觉和成功程度的评价。

这种评价同时涉及到两种期望:

一是效能期望,即完成一件事的信心;二是结果期望,即对个人行为结果的预测。

自我规划:

指设立终极性目标,以促进儿童与青少年自觉学习,规划分为三个阶段:

诱发改变、类化、维持。

模仿:

通过楷模促进儿童与青少年健康的成长,模仿的结果,如赏酬、惩诫等,会直接影响观察者在今后行为中取舍。

19人格认知理论中的概念

基模:

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思考与动机的基本模式,基模的改变是学习的结果。

适应:

指当个体碰到新的情景,会用基模去解释这一情境,而后将解释结果融入原有的基模之中,从而引发基模的改变,促进个体的成长,个体知识的形成和获得是适应的结果。

20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

(1)循规前期的层次——道德的发展位于前道德水平,儿童道德发展一般处于这一阶段。

这一时期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惩罚与服从倾向明显的阶段,儿童的行为动机为逃避惩罚进而遵守规范,其判断依据是自身的行为能否受到奖赏;第二,工具、目的及互换进入思考范围的阶段,儿童的行为动机为争取互利,为获得奖励而遵守规范,判断依据是自身的行为是否真的对自身有利。

这一时期里,儿童的道德特征明显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2)循规期的层次——个体的发展处于传统道德行为水平,是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阶段;这一层次的两个发展阶段依次为:

第一,儿童与青少年尝试和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以获得奖赏的阶段,其行为动机是避免别人的谴责,判断依据是权威人物的奖赏;第二,权威维持的阶段,个体的行为动机为避免受到法律或规定的制裁,判断依据则转化为社会的规则。

这一层次水平上,儿童与青少年道德的特征开始表现为以他人和社会为中心,自我不再是思考的起点;

(3)循规后期的层次——个体的发展处于原则性道德行为水平,是人的道德发展相对成熟阶段;这一层次道德发展的阶段划分为:

第一,民主契约道德阶段,个体的行为目的在于赢得社区公民的尊敬,个人的身份与规范已然挂钩,判断的依据变成了契约的规定和人们的共识;第二,普遍伦理道德阶段,个体的行为动机是避免良心的谴责,判断依据则为公认的伦理原则。

这一发展层次的个体,已将最积极的民主伦理原则内化为不自觉的意识,其行为表现具有深入的社会化特征

21道德发展在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道德发展论(应用)▼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与青少年工作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很高:

(1)重视儿童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

(2)理论指出,好的道德教育应重点应用共通的正义原则,并刺激儿童与青少年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3)在工作方法上,提出在辅导儿童与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组织他们讨论道德两难的问题,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将直接参与儿童与青少年道德取向的形成

22什么是权威教养型家庭

权威教养型的家庭,包含高程度的父母接纳和合理程度的父母控制,以温暖和负责任的方式鼓励子女依年龄做适度的独立,但同时会使用合理的亲职权威管教子女,向子女解释父母管教的规则,并与其协商,其结果子女会有高度的自我接纳和个人控制,易学会以合理与负责任的态度表现个性。

23生态系统论的主要观点

(1)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2)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个人的意义是由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环境之中。

(3)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必须在其生存环境中来进行。

24增权理论的基本假设,价值取向,在社工中的应用

增强权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

索罗门总结无力感来源有三:

一是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向评价;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这些障碍可以改变。

(3)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强。

(4)受助者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权能不是给予的,是通过共同的活动获得的。

(5)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式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取向

伦理价值上强调:

(1)推动社会正义,

(2)重受助者自觉与自我实现,并让受助者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定。

在框架方面认为:

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有效互动可以不断被衍生出来。

权能的三个层次:

一是个人层次,二是人际关系,三是环境层次

注重独特的助人过程:

(1)建立协同的伙伴关系,

(2)重视服务对象的能力而非缺陷(3)维持人与环境两个工作焦点(4)确认服务对象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5)一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的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的人为服务对象。

增强权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索罗门帮助服务对象提高权能:

(1)协助受助者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2)协助受助者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可分享和应用,

(3)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工作人员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者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4)协助受助者明确无力感可改变。

李(Lee)根据增强权能的要求,提出了社会工作的十个实践原则:

(1)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

(2)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

(3)人们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工作者是协助者。

(4)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人们需要相互增加全能。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互惠关系。

(6)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7)社会工作者应该坚信人是胜利者而非受害者。

(8)社会工作者应该聚焦于社会持续不断的变迁。

(9)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

(10)干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服务对象眼前的需要,包括连接服务对象所需的资源、开始提供意识觉醒、寻找和申请资源;二是教授技巧和知识,并评估服务对象的权能动态机制,包括各类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三是集体行动,旨在形成集体,参与倡导或进行社会行动。

25什么是儿童青少年个案工作

是以儿童青少年——多指有问题的儿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其直接目标在于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困难和问题,并预防产生新的困难和问题。

在个案工作中,儿童青少年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他的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目的

26简要介绍儿童青少年个案工作的一般程序

(1)申请与接案——主要是与工作对象建立专业关系,以此作为整个工作过程的基点。

(2)收集资料与诊断——在与案主的专业关系正式确立后,工作人员就要开始调查案主的情况,广泛收集资料

(3)制定目标与计划——在诊断的基础上,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服务计划。

(4)提供服务与治疗__是社会工作者协助儿童青少年解决问题的执行过程,是整个个案实施过程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经常采取的治疗方式有四种,即生理治疗、心理治疗、改善环境、经济援助和服务,一般情况下需采取各种方式,运用复合式治疗来解决儿童青少年的问题

(5)结案和总体评估——结案的任务主要是:

调适案主因关系中断及丧失他人支持而产生的忧虑;审视工作中的经验和进步;思考如何巩固取得的成果;思考如何运用工作中得到的经验;如果工作较为失败,要进行反思,总结教训;

27儿童青少年团体工作者的角色

在儿童青少年团体工作中,工作者应该具有四种角色:

(1)团体的核心人物,成为关心、鼓舞和帮助儿童青少年行为改变的角色;

(2)团体规范及规章制度的象征,对优秀的团体成员提出奖励,警告某些成员的某些不良行为;

(3)团体活动的策划者以及团体行为目标的界定者,引导儿童青少年认可目标,形成互动;

(4)团体成员角色的控制者,利用角色的规范来引导儿童青少年进入角色,并训练儿童青少年履行角色,规定儿童青少年在特定活动中的角色,引导各角色问的关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