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584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docx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拼一拼,写一写。

mó()天五yuè()yí()留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万仞山(rěnrèn)羌笛(jiānɡqiānɡ)

襄阳(xiānɡrǎnɡ)蓟北(yújì)

满衣裳(shɑnɡchánɡ)涕泪(tìdì)

三、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A.知道。

B.快要天亮。

2.遗民泪尽胡尘里。

()

A.在金统治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B.在辽统治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3.五千仞岳上摩天。

()

A.摩天轮。

B.碰到天。

4.却看妻子愁何在。

()

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儿女。

四、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放歌”和“纵酒”这两种行为写出了诗人的“狂态”,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喜庆之余急于还乡的心情。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在黄沙漫天的西北,守边战士身经百战,虽然身上的________磨穿了,但是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的敌人,_______________。

(2)从“黄沙”可以看出西北的气候________,“百战”而至“穿金甲”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表明战士们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

五、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青年时期。

()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他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

()

六、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三万里河”是指_________,“五千仞岳”是指_______________。

3.从前两句诗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句诗中,一个“_____”字含有无限辛酸。

5.第四句诗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摩岳遗

二、rènqiānɡxiānɡjìchánɡtì

三、1.B2.A3.B4.B

四、1.

(1)听闻失地收复消息时的喜不自胜

(2)拟人

2.

(1)铠甲誓不回家

(2)恶劣战斗频繁、艰苦、激烈一定要打败进犯的敌人

五、1.×2.√3.√4.√

六、1.宋陆游

2.黄河华山

3.“东入海”的黄河,仿佛夹杂着愤怒之气,奔泻而来;“上摩天”的华山,昂然挺立,直到苍穹。

4.尽

5.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表达了诗人失望却不绝望的感情。

诗人为遗民呼号,想引起南宋当权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中原之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字词理解与积累。

1.“使”有如下释义:

①用;②派,差遣;③让,令,叫;④假若,假使;⑤出使。

“送元二使安西”中“使”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

________这个词语中的“使”也是这个意思。

2.“秋夜将晓”的“晓”的意思是__________。

“秋夜将晓”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句子,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王昌龄的古诗,有万仞(rénrèn)高的mótiān()shānyuè(),大气磅礴;而王维的诗歌,描写渭(wéiwèi)城的小雨,幽静的山涧,清新自然。

三、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____”字为眼,表现了诗人由希望到失望而始终不绝望的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从军行》描写了边塞地区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3.《送元二使安西》写的是别离的瞬间,表达的是深挚的________之情。

四、读诗句,完成练习。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极写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

()

(2)“楼兰”是西域古国名,在这里泛指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

(3)“百战”是指一百次战争。

()

(4)“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表现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壮志。

()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诗句写“三万里河”“五千仞岳”,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从“三万里”可以看出__________;从“五千仞”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

(2)“摩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形容极高。

我们能想到的“摩天”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

(3)这两句诗中的“河”与“山”,象征着中原大好山河。

这些地方都被金兵占领了。

诗人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主张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的主张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他的另一首诗作——《示儿》,其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临去世前深深的遗憾。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渭城朝雨浥轻尘”中“浥”的意思是()

A.湿润,沾湿。

B.覆盖。

C.沾满,洒满。

2.这首诗中诗人送别友人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天气是_______。

3.诗中的“朝雨”别有用意,有了它,道路才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从而构成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景。

4.“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包含着前路珍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别董大①

[唐]高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④不识君⑤。

【注】①董大:

指唐代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因在其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

②黄云:

在阳光下,乌云呈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③白日曛:

即太阳黯淡无光。

曛,指日光昏暗。

④谁人:

哪个人。

⑤君:

你,这里指董大。

1.“千里”描写的境界________,着力渲染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2.本诗前两句形象地写出北方冬日黄云________________,风吹________________,大雪________________之景,给人一种壮阔、悲凉的感觉。

3.诗的后两句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4.朗读这首诗,语气上该有的变化是()

A.由高昂到低沉。

B.由轻快到高昂。

C.由低沉到高昂。

5.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柳”字与“留”谐音,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在古诗词中经常运用。

如,本课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

请你尝试把下面含有“柳”字的古诗句补充完整,体会诗人的离别之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

2.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劳劳亭》

参考答案

一、1.⑤示例:

使者

2.天亮秋天的夜里,天快亮了

二、rèn摩天山岳wèi

三、1.望千回百转2.壮阔苍凉誓破楼兰

3.惜别

四、1.

(1)√

(2)√(3)×(4)√

2.

(1)夸张黄河很长华山很高

(2)碰到天示例:

大楼

(3)收复中原

(4)但悲不见九州同

3.示例: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五、1.A

2.早晨渭城小雨

3.洁净、清爽清新明朗

4.依依惜别深情体贴深切祝愿

六、1.壮阔凄寒悲苦

2.覆盖千里雁飞纷飞

3.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

4.C

5.这首诗后两句重在激励友人,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表达离别伤感之情。

七、1.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千/仞/岳上摩天B.孤城/遥望/玉门关

C.劝君/更尽/一杯酒D.渭城/朝雨/浥轻尘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词语。

渭(wēiwèi)水之南的华山绝壁千仞(rěnrèn),高耸mótiān(),被称为xīyuè()。

华山东峰上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荒废,现仅存yízhǐ()。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三万里河东入海三万里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将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劝君更尽一杯酒”中“更”读________。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更”字与第1题

中“更”字意思相同的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B.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长

相思》)

C.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

五、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请发挥想象,写一写诗人和朋友离别时的情景(注意从外在环境以及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方面进行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诗描绘了这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诗的前两句中,点明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景物________和________为送别营造了伤感的氛围,一个“____”字委婉地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2.《从军行》是一首____________(选填:

送别诗边塞诗),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七、综合实践。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

典诗词。

节目中诗词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

放、婉约、田园、边塞等各个诗歌类别,聚焦忠孝、仁

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1.《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设计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

(答出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我们之前学过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和研究报告的格式。

2.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马腾同学想研究一下唐代的边塞诗,他先搜集了一些边塞诗,然后写了一篇研究报告。

下面的诗歌中,()(多选)可能是他搜集的对象,他的研究报告的名字可能叫()(单选)。

A.崔颢《黄鹤楼》B.汉乐府《江南》

C.王翰《凉州词》D.王维《使至塞上》

E.《金戈铁马——唐代经典边塞诗赏析》

F.《当小学生遇见苏轼》G.《葡萄美酒——从唐诗看古代的物种引入》

八、对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在横线上将诗歌补充完整。

2.两首诗的作者都是____代的________(谁)。

两首诗中都出现了“王师”一词,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从标题来看,第一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的深夜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三万”“五千”都是准确的数字,“河”有“三万里”长,“岳”有“五千仞”高。

()

(3)“示儿”的意思是给儿子看,这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由此可推断第一首诗的写作时间早于第二首诗。

()

(4)“万事空”表现了作者临死时坦然豁达的心态。

()

4.作者在两首诗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wèirèn摩天西岳遗址

三、1.黄河2.湿润,沾湿3.快要天亮

四、1.ɡènɡ

2.A

五、1.

(1)饮完老朋友

(2)示例:

清晨时分,刚下过小雨,旅店外面的柳叶看起来更清新了。

诗人在旅店为朋友元二饯行,他端起酒杯,说道:

“喝了这杯酒吧,再往西出了阳关就没有认识的朋友了,你一路多保重!

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两人一饮而尽,随后元二骑马远去。

诗人站在柳树下,望着朋友远去的方向,满脸的不舍。

2.青海湖上空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阴沉暗淡,站在孤城上远远地望着玉门关。

六、1.王维渭城(答“客舍”也可)朝雨青柳柳

拓展古诗词中,“柳”常表示“挽留”之意。

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

2.边塞诗唐王昌龄

七、1.示例:

徽标对“中”字做了变形处理,像一位古人在对月吟诗,古人的长袖化成了长长的卷轴,给人一种浓郁的诗意感。

2.CDE

八、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宋陆游南宋朝廷的军队

3.

(1)×

(2)×(3)√(4)×

4.示例:

作者在两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都表达了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第一首诗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看出,第二首诗从“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以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